第七十八章《歷史不忍細看:精編版》(7)
除了勝、敗,戰爭還有許多迷之細節
|武王伐紂,日子不確定|
商紂王後期,昏庸無道,過着窮奢極欲的生活。他耗費巨資建鹿台,造酒池肉林,致使國庫空虛,又聽不進任何反對意見,殺賢臣、寵小人,漸漸失去人心。這時候,周武王伺機而動,聯合西方11個小國會師孟津,對商朝發起了進攻。周武王在進軍到牧野的時候,舉行了誓師大會,他列舉商紂王的諸多罪狀,鼓動軍隊與商紂王決一死戰。牧野離朝歌僅70里距離,直到此時,商紂王才意識到了自己的危險。他停止享樂,召集諸大臣商議對策。由於此時商朝的軍隊主力不在都城,一時也調不回來,紂王只好將大批的奴隸和俘虜組織起來派到了牧野。由於這些奴隸和俘虜非常痛恨紂王,所以一到牧野,他們就集體倒戈轉而殺向紂王。紂王當然無法抵擋,在牧野大敗,連夜逃回了朝歌。自知無力回天的紂王登上鹿台放火自焚,周武王攻下朝歌。這就是著名的武王伐紂。
武王伐紂發生的時間處於商周交替,是中國歷史年代的一個關鍵點。但是由於那個時代史書的編纂只記王不記年,所以關於武王伐紂的具體時間,一直存在爭議。史學家們眾說紛紜,但是卻都無法給出有力的佐證。時至今日,關於武王伐紂的時間,史學界提出的說法不下20種,但是說法越多,越讓人覺得撲朔迷離。
歷史學家胡厚宣曾在《古代研究的史料問題》中列舉了史學界對武王伐紂年代的一些說法,基本都集中在公元前1130年到公元前1047年之間。在胡厚宣所列舉的這些年代裏,影響最大的應該是日本天文學家新城新藏提出的前1066年的說法,他所提出的這個年代曾被范文瀾的《中國通史》和齊思和的《中外歷史年表》等採用。除此之外梁啟超所提出的前1027年的說法也曾在史學界流行一時,他主要是根據《史記·周本紀》裴因《集解》所引的年代推算的,他的說法曾被陳夢家的《西周年代考》、郭沫若的《中國史稿》、翦伯贊的《中國史綱要》等引用。
之後,關於武王伐紂的時間問題又有過好幾種說法。1979年黃寶權和陳華新提出武王伐紂發生在公元前1029年。之後不久,天文學家張鈺哲根據《淮南子·兵略訓》結合對哈雷彗星出現歷次時間的推斷提出是前1057年。1981年,何幼琦通過對《小孟鼎》和《瘦贏鼎》銘文的研究,提出了前1039年的說法。
在何幼琦提出前1039年的說法之後,趙光賢連續發表了好幾篇文章,推翻了他之前所認定的前1057年說,而提出了前1045年的說法。他找了非常多的資料為自己的觀點進行論證,其中包括古本《武成》、今本《逸周書·世俘》、《尚書·召浩》、《尚書·顧命》、金文《何尊》、《令彝》、《小孟鼎》、《五把衛鼎》、《九年衛鼎》等。1990年4月21日,北京文物局召開了新聞發佈會,會上,北大教授侯仁之就採用了何幼琦所提出的這種說法。
1995年,“夏商周斷代工程”被列為“九五”重大科研項目。5年之後,發佈研究成果的時候,研究者們提交了一個範圍和三個結果。一個範圍是前1050年至前1020年,而三個結果則是前1046年、前1044年和前1027年,其中研究者們最傾向於前1046年。而曾參與研究的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副研究員李勇最近又對這種說法提出了質疑。經過對一些資料的研究和分析,他認為武王伐紂的年代範圍應該為前1040年至前1030年。他坦言,儘管這一結果可能不是絕對的,但是他首創的兩種新的天文年代學方法卻一定能在類似的研究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上古時期史料的匱乏,給今天史學界對武王伐紂年代問題的研究造成了許多的困難,以至於史學界至今依然難以統一說法。
|秦始皇的兵工業太先進了|
河南省西平縣是戰國時期韓國的遺址,考古人員在這裏發現了大量古人煉鐵的遺迹,這些遺迹證明鐵器的生產在當時的韓國已經有了一定的規模。然而,從秦始皇陵中出土的四萬件兵器卻都是用青銅鑄成的,這有點讓人匪夷所思。
關於荊軻刺秦,《史記》中有這樣一段描述: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因左手把秦王之袖,而右手持匕首揕之。未至身,秦王驚,自引而起,絕袖。拔劍,劍長,操其室。時恐急,劍堅,故不可立拔。
是說荊軻拿着匕首刺秦王,秦王繞柱逃跑,試圖拔劍反擊,但是因為劍太長,沒有拔出來。青銅材料非常容易折斷,所以青銅劍不宜做得太長。秦國人難道連這麼簡單的道理都不懂嗎?
1974年,考古人員在秦始皇陵兵馬俑坑中發現了大量兵器,通過這些兵器,人們逐漸了解秦軍強大的秘密。在這些兵器中,有一把青銅鑄的長劍,它的長度超過了91厘米。可見,司馬遷在《史記》中對秦王拔不出劍的解釋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以近距離搏鬥為主的古代,一旦發動戰爭,長劍顯然會比短劍更有優勢。
但是,秦國人是怎麼解決青銅劍易折斷的問題的呢?研究者通過對秦劍進行化學定量分析發現,秦劍的銅錫配比非常好,這種配比恰巧可以讓青銅劍的柔韌度和硬度達到一個最好的狀態。
統一六國之後,為了對付剽悍的匈奴騎兵,秦國人又發明了一種叫弩的兵器。弩的射程非常遠,與弓不同的地方是弩上弦的時候是用腳蹬的。有人估計,弩的射程能達到300米,而且在150米之內都具有很強的殺傷力。而發射弩的扳機也設置得非常精巧,弩的扳機用一套非常靈巧的機械傳遞,扳機上的牙(掛鈎)在放箭瞬間會忽然下沉,所以使用者用很小的力氣就能扣動扳機,但扣動扳機所用力氣的大小對射擊的準確率有很大的影響。秦國人所設計的這種扳機讓弩相對於弓來說有了很大的優勢。
在兵馬俑坑中,考古人員還發現了很多箭頭,這些箭頭幾乎都是三棱形的,擁有三個鋒利的稜角。與其他箭頭不同的是,秦軍的箭頭沒有翼面,這樣的箭頭雖然不如帶翼面的兇狠,但是卻比帶翼面的更加精確,因為翼面容易受風影響而使箭頭偏離目標。研究人員對秦軍所用的箭頭分析之後發現,這是一種近乎完美的流線型箭頭,它的三個弧面幾乎一樣。子彈外形的設計是為了降低飛行中的阻力,而秦軍所用的箭頭輪廓跟子彈幾乎一樣。以此可以判定,古代的秦國人已經掌握了關於空氣阻力的一些規律。
秦國的兵器不僅在設計上非常精巧,在製作上也非常規整。研究者從出土的兵器中發現,不管是弩還是箭頭,秦國人都是批量生產的。由於有統一的標準,秦軍兵器的部件可以互換。在戰場上,士兵所用的兵器某部分如果損壞了,那麼他只要換掉壞的部分就可以繼續使用了。
研究人員在出土的兵器上發現很多文字,這些文字大都是人名。秦朝宰相呂不韋編撰的《呂氏春秋》上說:物勒工名。所以,這些兵器上的人名應該都是製造者的名字。而巧合的是,兵器上出現最多的人名就是“相邦呂不韋”,所以,當時作為丞相的呂不韋應該是兵工業的最高監管人。據相關研究人員推測,在兵器上刻上製造者的名字也是為了方便找到有質量問題兵器的負責人。
秦軍之所以可以一統天下,除了將士本身的英勇善戰之外,很大程度上也得益於秦國高超的兵器製造水準。在別國還處於矇昧無知的狀態時,秦國人就以他們的智慧創造出了令後世感到震驚的兵器。
|井陘之戰,多虧背水之軍|
在以近距離交鋒為主的冷兵器時代,排兵佈陣是每個希望有所建樹的軍事將領的必修課,因為科學的排兵佈陣對戰爭的勝負起着極其重要的作用。井陘之戰讓韓信千古留名,後世的軍事家們爭相模仿,但是大部分卻只得了戰敗身死的結局。那麼,在井陘之戰中,韓信究竟是如何排兵佈陣的?
井陘關是太行山北部的重要軍事關隘,位於石家莊以西大約40公里的地方,“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陘”,自古就是軍事家們排兵佈陣、生死對決的“生死攸關”之地,可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而韓信帶着區區3萬新兵要攻克的正是這道被20萬趙軍把守的險關。
素以“韓信用兵,多多益善”著稱的韓信,在面臨多於自己好幾倍的趙軍時,本就已經壓力頗大了,更何況,趙軍又守着天險,可謂佔據了天時、地利之宜。面對這樣實力雄厚的趙軍,打持久戰顯然是不明智的,因為趙軍比他們耗得起。所以,韓信選擇了速戰速決。
井陘關口有兩條河,一條南北流向,一條東西流向。這兩條河在井陘關前交匯,形成了一片狀如半島的平坦地帶,而這塊平坦地帶的正面正好朝向趙軍所在的方向。韓信認為,如果直接攻打趙軍,不說人數上的優勢,趙軍光是依靠地理上的優勢就能讓韓信敗兵。所以只有把趙軍引到井陘關前的平坦地帶,讓他們喪失地理上的優勢,這樣才有獲勝的可能。如果把趙軍引到半島地帶決戰,對韓信來說,還能消除來自側翼和後方的威脅,這是極為有利的。
還有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也決定了決戰地點必須選在半島地帶,那就是他所帶領的是那些沒有作戰經驗,作戰能力不強的新兵。他認為指揮這些新兵就像“驅市人而戰之”,面對這些“市人”般的新兵,韓信自然憂心忡忡。一旦開始作戰,這些士兵的士氣如何激發,軍心如何安撫,都是非常棘手的問題。而且還有很關鍵的一點,如果留有退路,這些士兵肯定會因為畏懼而選擇逃跑。這樣韓信一方就必敗無疑了。
出於對這些問題的考慮,韓信將決戰地點定在了半島地帶。為了誘敵下山,他先是將他的主帥身份暴露,等趙軍下山之後,又佯裝失敗,一直後退,直到把敵人引入半島地帶。
就這樣,韓信在這場戰爭的開局,就通過對地形的利用,巧妙地化不利為有利了。陳餘進入半島地帶不久,就意識到了韓信背水之陣的厲害。首先是那些背水之兵,個個都非常拚命,頑強奮戰。自己所帶的趙軍數量雖遠遠多於背水之軍,但是由於戰場非常狹長,趙軍無法從側面包圍韓信軍隊,所以真正能跟韓信一方交鋒的戰士其實非常少,趙軍完全顯現不出人數上的優勢。意識到自己的軍隊處於不利的地位,陳餘決定收兵回營,另作計劃,再戰。但是,出乎他意料的是,韓信事先在抱犢山上埋伏了兩千名輕騎兵,早在他帶領趙軍傾巢出動以後,這些輕騎兵就偷襲佔領了趙軍位於井陘關的大本營。
陳餘眼見趙軍老營遍插漢軍軍旗,一時無法判斷漢軍到底有多少人,不知如何應對。而他帶領的士兵們此時見前方無法突破背水陣,後方老巢又被佔領,覺得大勢已去,紛紛四散奔逃。就這樣,韓信取得了井陘之戰的勝利。
井陘之戰充分展現了韓信的軍事才能,也為他後來拿下趙國創造了非常好的條件。
|王莽真有巨毋霸相助|
巨毋霸是漢朝王莽主政時的一位巨人,他不僅力大無比,而且能役使猛獸。
關於他,史書上是有一些記載的。但儘管如此,長期以來,人們對歷史上是否真有巨毋霸這個人卻還是抱着懷疑的態度。
據《漢書·王莽傳》記載,新莽六年,天下大亂,匈奴擾亂邊境,國內又義軍四起。值此危難時刻,任夙夜太守的韓博向王莽推薦了一名大將,韓博告訴王莽:“有奇士,長丈,大十圍,來至臣府,曰欲奮擊胡虜。自謂巨毋霸,出於蓬萊東南,五城西北昭如海瀕,軺車不能載,三馬不能勝。即日以車四馬,建虎旗,載霸諧闕。霸卧則枕鼓,以鐵著食,此皇天所以輔新室也。願陛下作大甲高車,賁育之衣,遣大將一人與虎賁百人迎之於道。京師門戶不容者,開高大之,以視百蠻,鎮安天下。”
根據韓博的說法,巨毋霸身高一丈,腰圍有十圍,一般的車子他坐不下,三匹馬拉不動他,一般的門他也進不去。這樣的身材,簡直可以稱得上是巨人。漢朝時,一丈約合現在的231毫米,而一圍則是用手指圍成圈的長度,大約為20厘米。這樣說來,巨毋霸的身高大約為2米31,腰圍大約為2米,確實是個又高又壯的巨人。這種身材,即便是今天也很少看到。而這也是人們懷疑他是否存在的一個原因。
後來,據《後漢書·光武帝紀》記載,巨毋霸不僅身材高大,而且還能役使猛獸。新莽四年,王莽的政權風雨飄搖,縱觀全國,四處都是揭竿而起的義軍,其中以綠林軍和赤眉軍的隊伍聲勢最為浩大。綠林軍推舉漢朝宗室後裔劉玄為王,並豎起了光復漢朝的旗幟。王莽非常恐慌,害怕不儘快消滅綠林軍的話,會有更多人聚集在復辟漢王朝的麾下。於是,他組織了一支40萬的大軍開始向綠林軍主力進攻。據記載,這支隊伍是以巨毋霸為壘尉的,同時他還趕了虎、豹、犀牛、大象等猛獸來助威。後來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鑒》也引用了這條史料,由此可見,史學家們是承認巨毋霸的存在的。
但是《漢書·王莽傳》中關於韓博推舉巨毋霸的另外一段描述似乎又否定了他的存在。當時王莽欲獨霸天下,他倒行逆施,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滿,而此時義軍四起。這時有很多人對王莽忠言直諫或暗寓相諷,而韓博就是對王莽暗寓相諷的人之一。王莽字巨君,而“巨毋霸”三個字合起來,就是“巨君不要霸佔着天下”的意思。也正是因為這層理解,王莽非常厭惡韓博,並下令將他逮捕入獄,后又以“非所宜言”為罪名將他斬首棄市。這一段記載又說巨毋霸是韓博憑空捏造的,實際上並無此人,否認了巨毋霸的存在。
而關於巨毋霸能役使猛獸的說法也頗值得懷疑,當時王莽攻打綠林軍的時候,巨毋霸任壘尉之職,那麼他的主要職責應是修築營壘,而驅使野獸衝鋒殺敵的工作並不在他的職責之內。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巨毋霸其人,他究竟有什麼才能,過着什麼樣的生活?對於這些問題,言之鑿鑿的正史資料都相互矛盾,我們只能寄希望於未來史學家們的研究了。
|關羽敗走麥城,劉備諸葛亮為何不救|東漢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駐守荊州的蜀將關羽,因受到劉備取得漢中勝利的鼓勵,而意圖攻打襄樊,擴大戰功。
八月,適逢襄樊兩地洪水泛濫,曹操派來增援襄樊的于禁七軍被淹,關羽趁機將駐守樊城的魏將曹仁圍困在城內。
在此緊要關頭,曹操與孫權聯合,孫權先是佯裝派陸遜前來參戰,使得關羽掉以輕心,抽調荊州守軍,結果中途陸遜急轉至陵夷以防劉備增援,東吳大將呂蒙則趁機直取荊州,策反了蜀將傅士仁和糜芳,並切斷漢水,以防關羽由水路逃走。襄樊這邊,曹操派出張遼、徐晃增援曹仁,徐晃到前線時設計動搖蜀軍軍心,大破關羽,曹仁又趁洪水退去的時機出兵切斷關羽糧草供應線,戰場上的形勢出現大逆轉。
十月,關羽撤兵西回,率殘部駐守麥城。當時軍中人心惶惑,孤立無援,關羽只得堅守麥城。孫權派人誘降關羽,關羽假意稱降,在麥城城牆上偽造守軍森嚴的假象,自己帶領十幾個兵士跟隨,逃出麥城。
當關羽逃至臨沮時,不幸被吳將抓獲,並被立即處死。
歷史上著名的大將關羽,就這樣在一場敗仗中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後人大多為這位蓋世英雄感到唏噓惋惜,然而仔細思考這場戰役的背後,一些不那麼英雄,不那麼光彩的真相卻漸漸浮現了出來。
在建安二十四年七月到十月期間,關羽先是水淹七軍,大破魏軍,然後又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最後棄城逃跑,半路被殺。長達三個月的時間,卻沒有看到劉備有任何增援的行動,被派去阻攔劉備的陸遜也沒有遇到劉備援軍從蜀地前來增援。
那麼,是什麼原因致使劉備在三個月的時間裏都沒有派兵增援他的二弟關羽呢?這個問題只要稍微向前追溯一下,就可以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劉關張三人,自桃園結義之後便同甘苦、共進退,於亂世之中奔走四方,創建功業。然而在劉備借用東吳荊州之前,他們並沒有一處足以立足發展的根據地,直到劉備取下漢中,這才有了長足發展的資本。而這時,劉備的首要任務是整頓內部,建立一個比較穩定的政治集團。不過,馬超、趙雲、黃忠、諸葛亮這些人都好說,本來一開始就是幕僚,現在直接轉換為臣屬就可以了,而與劉備拜過兄弟的關張二人則不是那麼好處理。
張飛還比較好辦,雖然是劉備三弟,但是還是很尊敬劉備的,名為兄弟,實為臣屬,相比之下,關羽就不那麼好定位了。當時關羽鎮守的荊州,雖然並不是什麼富庶之地,局勢也比較複雜,但這是劉備在取得漢中之前的大本營,劉備將如此重要的地方交給關羽駐守,足見關羽在劉備集團內部的地位超群。只是,這種地位,在劉備沒有稱王之前還是可以存在的,劉備稱王之後,其他人都成為臣子,關羽的地位就有些危險了。
這一點,從劉備給關羽的封號就可以看出端倪。
劉備稱王之後,拜關羽為前將軍、黃忠為後將軍、張飛為左將軍、馬超為右將軍。表面看來關羽位於四位將軍之首,而實際上,關羽的地位和黃忠、馬超是一樣的。對此,張飛沒有什麼異議,關羽卻不滿意了:“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對於關羽的這種不滿,劉備並沒有妥協,這就說明,在劉備稱王之後,暴露了他“家天下”的帝王思想。
所謂帝王思想,就是臣子必須忠誠於君王,天下是君王的天下,臣子不過是君王的家僕而已。在這種思想影響下,劉備手下的這些文臣武將都要服務於劉備這個君主,不可以出現與他地位同等的人。關羽生性驕傲自負,恐怕是沒有考慮過劉備的這種心理。在劉備稱王之後,仍然以為他與劉備的地位平等,這本身就不是人臣該有的想法,而劉備如果順應了這種想法,給關羽一個高出眾將的名銜,則是大大不利於他自己的團隊建設。因此不管關羽如何不滿,怎麼發牢騷,劉備都不會妥協。
另外,劉備稱漢中王的時候,已經是年近60的人了,對於王位傳承的問題也多有考慮,幼主劉禪並無大才,如果劉備死後出現強臣奪權的事件,那麼劉家的天下很容易就會易主。出於這個目的,劉備也不可能抬高關羽的地位,為自己兒子將來的統治造成阻礙。
因此,劉備對於關羽出兵襄樊的舉動並不是很贊成,主要是因為不希望關羽擴大戰功,建立威望。那麼在關羽失掉荊州,腹背受敵的時候,袖手旁觀,坐等關羽鎩羽而歸、威名受損也是自然而然的舉動。
而作為劉備的臣子,諸葛亮在揣摩到主公的心思之後,自然也就三緘其口,對關羽的危難不聞不問了。
只是,戰爭一旦開始,總是有很多變數,劉備雖然不希望關羽建立軍功,但是還不至於想害死他而自損羽翼,結果關羽被吳軍斬獲,應該也是出乎劉備意料的吧。
|淝水之戰真的是以少勝多嗎|
五胡十六國時期,前秦統一了北方政權。南方由司馬睿建立起了東晉,盤踞江左一帶,南北雙方形成了對峙的局面。公元383年,前秦與東晉在淮南淝水展開了一場“規模驚人”的大戰,史稱淝水之戰。在這場戰役中,前秦百萬兵馬居然輸給了東晉十萬兵馬,在歷史上頗為罕見。
前秦天王統一了北方各少數民族之後,就開始積極準備南征東晉。公元383年五月,苻堅不顧前秦丞相王猛臨終遺言以及群臣的反對,決意攻取東晉。苻堅甚至揚言,以此百萬強兵,“投鞭可以斷流”。八月,苻堅以苻融、張蚝、慕容垂等步騎25萬為前鋒南下,苻堅隨後率百萬兵馬從長安出發,全軍有步兵60萬、騎兵27萬,旗鼓相望,前後千里,東西萬里,水陸並進。崔鴻於《十六國春秋·前秦錄六》中記載,“八月戊午,遣……步騎二十五萬為前鋒。甲子,堅髮長安,戎卒六十餘萬,騎二十七萬,前後千里,旌鼓相望。”
面對前秦的兇猛攻勢,東晉任命謝石為征討大都督,謝玄領北府兵為前鋒都督,與謝琰、桓伊等人共同率領8萬之兵抵抗秦軍,又另派將領胡彬領5000水軍增援壽陽(今安徽壽縣)。十一月,謝石、謝玄和劉牢之在謝安的指揮之下,由劉牢之率北府精兵5000人強渡洛澗,襲擊梁成軍營,臨陣斬殺梁成等10員將領,又分兵截斷退路的渡口。秦兵步騎一時崩潰,落水而死的就有15000人。繳獲了秦軍丟棄的大量軍資器仗,強渡洛澗取得大勝的晉軍乘勝追擊,水陸並進,聲勢大振。全軍推至淝水東岸,與秦兵隔河對峙。苻堅在壽陽城上目睹晉軍佈陣嚴整,心中暗暗吃驚。又見淝水東面八公山上草木搖動,以為都是埋伏的晉兵,不由連連感嘆:“此亦勁敵也,何謂少乎?”。當秦晉兩軍夾淝水佈陣之時,為速戰速決,謝玄便派人向苻融提議說:“兩軍隔河對峙並非長久之計,不如將軍往後退一步,讓我軍能渡過淝水,一決勝負如何?”苻堅認為我眾敵寡,如果乘晉軍渡江之時,向晉軍發動進攻,必能取勝。於是同意了謝玄的提議。但是當秦軍下令後退時,全軍軍心大亂,眾多秦軍將士都以為是前鋒戰敗,頓時間秦軍爭相逃命,自相踐踏。謝玄、謝琰、桓伊等率領晉軍渡河猛攻。晉軍一鼓作氣,追擊秦軍至壽陽30裡外的青岡。一路逃亡的秦軍聽到風的吹拂聲與鶴的呼叫聲,都以為是追兵到了,晝夜不敢停息,最後只有10多萬人逃回北方。淝水之戰,以少勝多,從此揚名於中國軍事史。
但是近年來,史學家們通過對史冊的研究,對淝水之戰以少勝多提出許多新的疑慮。
1.前秦百萬軍隊是否真的有一百萬?史學家認為百萬隻是一個虛數,實際數量並無百萬。第一,雖然苻堅已經統一北方各少數民族,但是從人口總數估計,擁有百萬雄師的可能性並不大;第二,假設前秦真的擁有百萬軍隊,也不可能全部派往前線,至少要留一些駐守各地重鎮;第三,這年五月,苻堅就派遣兒子苻敘率兵進入襄陽和蜀地以抵抗晉軍,苻敘也就帶走了前秦的一部分兵力。所以百萬之師的說法值得懷疑。
2.真正參加淝水一戰的前秦軍隊有多少人?淝水之戰中,結集在淮淝一帶的秦軍其實就只有苻融率領的30萬軍隊。這30萬人還被分佈在了鄖城至洛澗的500里戰線之上。也就是說,真正駐紮在淝水的軍隊也不過10萬人。但是,晉軍的8萬人幾乎都參加了淝水一戰,再加上晉軍本來就在長江中游地區佈置了很雄厚的兵力,因此真正與前秦交戰的晉軍在人數可能達到十二三萬人左右,要比前秦軍隊的10萬人多出很多。所以,歷史上所謂的“以少勝多”其實並不可信,應該是“以多勝少”。
|真悲催,三征高麗無功而返|
公元581年隋建立后,高麗王高湯遣使向隋朝稱臣,高湯遂被封為高麗王。8年後,隋滅陳,一統中土。當時的高湯見到中土統一,深知自己將面對自西晉以來第一個統一且強大的隋朝,以後的日子恐難安穩,於是便積極備戰整軍,廣積糧草。
隋文帝聞知極為不滿,責問高湯:“遼河再廣闊,比長江如何?高麗人再多,能比得上陳國嗎?我如果心存不義,對付你能費多少力氣?之所以告訴你這些,是希望你改過自新,理解我的用心,你自求多福吧。”高湯看到詔書大懼,奉表謝罪后竟然病死了。高湯之子高元即位,心中對隋有着嫉恨,遂率萬餘靺鞨騎兵攻打遼西,結果被擊退。隋文帝大怒,正欲征討,高元慌忙遣使謝罪,上表自稱“遼東糞土臣元”,這才令隋文帝罷兵。
公元604年,隋煬帝楊廣即位。為了炫耀武力,隋煬帝修東都洛陽、大運河,南征越南,北巡塞外,派兵突厥。大業七年,煬帝北巡涿郡,命高麗王親自朝見,但高麗王卻沒敢來。隋煬帝以高麗不遵臣禮為由,下令全國的士兵次年征討高麗,緊接着命人督工在東萊海口造戰艦300艘。民工晝夜立於水中造船,很多人自腰以下都生滿蛆,工匠也因此死掉三分之一。隋煬帝又發江淮以南水手一萬人、弩手三萬人、嶺南排刺手三萬人,再令河南、江南造戎車五萬乘送高陽,命江南民夫運米至涿郡。一時間船艫千里皆滿載兵甲器物,路上幾十萬人填溢道路,晝夜運輸戰具、糧食,死者相枕,天下騷動。
大業八年,隋煬帝第一次征伐高麗,左右12軍名目紛繁,共113萬餘人,號稱200萬,加上隋軍役夫近300萬。隋煬帝自以為“弔民伐罪,非為功名”,下令諸將不得縱兵、不得擅殺、聽候指示、不可擅自做主,以此宣揚天朝大國的威儀仁義、襄公之仁,不料反被高麗所乘。
隋軍出征,一開始很順利,渡過遼河后在東岸殲滅高麗軍萬餘人,直抵遼陽城下。隋朝諸將怕被皇帝責殺,每次作戰事無巨細都一一稟報,結果導致命令批准遲緩,延誤戰機。而守城的高麗人在情勢危急時總是詐降,等到隋軍一停止進攻就馬上修補城池,以至於隋軍頻戰頻失。另一支由隋將公孫述率領的大軍為了趕路,棄糧輕裝前進,士兵走到半路就沒糧食吃,又飢又寒之下,竟還能一日七勝。隋軍自恃驟勝,未等歇息整裝,就貿然東渡濟水,距平壤城30里依山為營。
可是平壤城堅池深,易守難攻。公孫述的士兵無糧,又凍又餓,只好退師,結果高麗軍自后追擊,隋軍潰不成軍。隋軍其他各路軍也相繼敗北,隋煬帝一征高麗以慘敗告終,隋軍損失30餘萬人。
公元613年,隋煬帝親征高麗,此次隋軍包圍遼陽城,晝夜不停地猛攻20餘日,遼陽岌岌可危。此時,隋軍後方負責督運糧草的楊玄感突然叛亂,本來已經有望征服高麗的隋煬帝不得不撤兵回國平亂,撤軍路上將軍資、器械等盡數丟棄。就這樣,隋煬帝第二次征高麗只落得一個半途而廢,無功而返的結果。
公元614年,隋煬帝三征高麗,隋軍在卑沙城大敗高麗軍。高麗與隋接連三年的戰爭,國力早已不支,幾乎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只好向隋煬帝稱臣請和,並且送還了逃到高麗的楊玄感叛亂時的叛將斛斯政。隋煬帝也因疲於征服高麗,正愁沒有台階可下,剛好藉著高麗的投降舉動適時收兵,同時也挽回前兩次失敗之辱。加之此時隋國早已因征高麗而怨聲載道,天下騷動,“群盜蜂起,不可勝數”。遂罷兵許和。
縱觀隋之三伐高麗,本都是勝券在握,卻兩次慘敗,原因就在於隋煬帝好大喜功,急於證明自己的英明,沒有耐挫能力,在失敗的打擊面前亂了方寸,造成近百萬生命的損失和帝國巨大財富的浪費,最終把國力消耗得近乎空竭。雖然隋朝損失的人口對本國並沒有致命影響,但百萬之師所需糧草、運輸之人力卻耗費繁多。一時間引發了民間耕稼失時、官府侵逼、連年興兵無盡的兵役、徭役繁重等多重社會矛盾,間接導致隋末之變,乃至亡國。
|迅猛的瓦崗軍為何滅不了隋|
瓦崗軍是隋末農民起義軍隊中戰鬥力最強的隊伍,曾給隋朝以重創。但最終卻並未奪取政權,而是軍隊潰散,降於唐朝。
大業七年,東郡韋城縣人翟讓因犯罪而入獄,獄吏黃君漢私自釋放了他。翟讓逃亡瓦崗聚眾起義。同郡的單雄信、徐世勣也都紛紛加入,勢力逐漸增強。他們在永濟渠沿岸劫奪來往船隻,以致“資用豐給,附者益眾”,起義隊伍逐步擴大起來。
大業十二年,貴族出身的李密,在參加楊玄感起兵失敗后,投奔瓦崗軍。李密較有政治眼光,他建議翟讓積極發展勢力,擴大影響。翟讓重視李密的建議,首先攻取了滎陽。滎陽是中原的戰略要地,向東是一片平原,向西是虎牢關。虎牢關以西的鞏縣有隋的大糧倉洛口倉。取得洛口倉不僅可以得到大量的糧食,而且已逼近東都洛陽。奪取滎陽是瓦崗軍發展勢力的重要一步。
面臨強大的瓦崗軍,滎陽太守楊慶無可奈何,隋煬帝特派“號為名將”“威震東夏”的張須陀為滎陽通守,鎮壓瓦崗軍。李密認為張須陀勇而無謀,遂建議翟讓與張須陀正面對戰,佯裝敗北逃走。李密率精兵埋伏在滎陽以北的大海寺附近,張須陀緊跟翟讓十餘里,到大海寺以北的林間時,李密伏兵四起,隋軍陷入重圍。張須陀本來掉以輕心,突如其來的強兵,使他措手不及,戰敗被殺。此役一敗,隋軍“晝夜號哭,數日不止”。可見,這次瓦崗軍的勝利是對隋煬帝政權的沉重打擊。
大業十三年二月,瓦崗軍攻取洛口倉,並開倉濟貧,大量貧苦農民加入起義軍。隋朝在洛陽的越王侗派遣虎賁郎將劉長恭率軍2.5萬人前往鎮壓瓦崗軍。翟讓、李密預先偵知了隋軍的動向,作了周密的部署。劉長恭對瓦崗軍的情況則一無所知,看到瓦崗軍面上人數不多,遂麻痹大意起來。瓦崗軍乘隋軍初來乍到,餓飢疲憊之時,大舉進攻,致使隋軍大敗,死傷十之五六。劉長恭倉皇逃回東都。瓦崗軍繳獲大量的輜重器甲,力量壯大,聲威大振。
同年四月,瓦崗軍逼近東都城郊,攻破回洛倉(在今河南洛陽東北),致使東都糧食缺乏,陷入困境。九月,瓦崗軍又攻破黎陽倉,開倉濟貧,起義軍又增加了20多萬。這時,瓦崗軍有數十萬之眾,控制了中原廣大地區,達到了鼎盛時期。瓦崗軍還公開宣佈了隋煬帝的十大罪狀,明確表示要推翻隋煬帝政權。
由於李密在屢次作戰中所發揮的作用較大,其威望也就越來越高,翟讓遂主動把領導權讓給了李密。後來,翟讓的哥哥翟弘以及王儒信等人又勸翟讓奪回領導權。如此一來,瓦崗寨的內部矛盾開始日益激化,以致最後李密不得不殺了翟讓。
武德元年六月,宇文化及率江都隋軍北上,瓦崗軍雖然在應對宇文化及的作戰中取得勝利,但也損失慘重。九月,東都隋軍乘機發動進攻,瓦崗軍全面失敗,李密走投無路,於十月奔赴長安,向李唐投降。瓦崗軍雖然失敗了,但由於它是當時最強大的一支農民軍隊伍,在中原消滅了大量的隋軍,割斷了江都與洛陽的聯繫,迫使隋煬帝陷入江都孤島,不能控制全國,間接促成隋朝的滅亡。
由此觀之,正當瓦崗軍日益強大的時候,領導集團內部的矛盾激化,軍隊被無形分裂,自我力量削弱,最終把自己逼上了末路。
|“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便罷兵|公元959年,後周世宗柴榮英年早逝。周恭宗即位,年僅七歲。朝中大權落在了殿前都點檢、歸德軍節度使趙匡胤手中。公元960年元旦,傳來北漢聯合大遼南下攻打後周的消息。慌亂之中,後周符太后與宰相范質決定派趙匡胤出征迎戰。
趙匡胤率大軍出發三日之後,到達開封東北的陳橋驛,並在此駐軍休息。當晚趙匡胤醉酒而卧,而有擁立之意的將士卻環立待旦。次日黎明,四周叫嘯吶喊,聲震原野,士兵們高呼:“諸軍無主,願策太尉為天子。”部下高德懷把一件皇袍披在了趙匡胤的身上,擁立他為皇帝。趙匡胤在勉為其難中提出了同意當皇帝的幾個條件:回開封后,對後周的太后和小皇帝不得驚犯,對後周的公卿不得侵凌,對朝市府庫不得侵掠,服從命令者有賞,違反命令者誅族。得到將士們的答覆之後,趙匡胤班師回朝。回到開封后,趙匡胤得到守備京城的禁軍首領石守信、王審琦的幫助,不費一兵一卒,奪取了後周帝位,建立大宋。
從史書記載來看,趙匡胤在整個陳橋兵變事件之中,一直處於被動的位置,似乎是情非得已才坐上皇帝寶座。但是,經過後人仔細研究發現,陳橋兵變其實是一場由趙氏家族預謀已久的篡權事件。
第一,在後周得知遼國與北漢聯軍南下攻打後周之時,滿朝文武無不慌亂。
宰相范質請趙匡胤出征之時,趙匡胤卻以兵少將寡為借口推託,最後范質只得把朝廷最高兵權交趙匡胤。所以,陳橋兵變時趙匡胤手中幾乎掌握了後周全國兵馬。
第二,據《涑水紀聞》等書記載:“及將北征,京師喧言,出師之日,將策點為天子。故富室或挈家遠避於外州,獨宮中未之知也。”由此可知,陳橋兵變不是一次偶發事件,而是有預謀的。趙匡胤大軍離開后不久,後周京城謠言四起,說趙匡胤才是真命天子。謠言的力量不可小覷。在後周世宗在位之時,趙匡胤就曾利用謠言,使駙馬張永德被免去了殿前都點檢的職務轉而由他接任。這次故技重施,使得後周朝廷文武百官慌作一團。這也是趙匡胤的傑作,就是為了造成朝廷的慌亂,同時也使得自己在軍隊之中更有聲望。
第三,皇袍從何而來?古詩有云:“黃袍不是尋常物,誰信軍中偶得之。”
古代私藏皇袍是死罪,如果不是預先準備好,軍中怎會臨時有皇袍?
第四,趙匡胤陳橋兵變,黃袍加身之後,就馬上班師回朝,可是他此次出征的目的是迎戰漢遼聯軍,怎會如此輕易就回朝呢?“千秋疑案陳橋驛,一着黃袍加身便罷兵”。史書中既沒有記載關於遼兵入侵的任何結果,也沒有記載北宋出征的任何情況,這一場所謂的戰爭奇迹般的消失在史冊里。由此可以認定,漢遼入侵的軍情有可能是為了配合趙匡胤兵變自立而謊報的。
第五,《宋史·杜太後傳》記載,杜太后得知其子黃袍加身後,沒有因為這欺君罔上,誅滅九族的大罪而感到驚慌,反而還說:“吾子素有大志,今果然。”司馬光《涑水紀聞》也記載,杜太后說,“吾兒生平奇異,人皆言當極貴,又何憂也。”這個“大志”,應該就是做皇帝。
第六,以當時的歷史條件分析,後周皇帝年幼無知,根本沒有能力帶領部下一統江山。對於將士們來說,就算拼死拼活立了大功也無人知曉。他們迫切需要推出一個有威望的人,而且是能夠真切地體驗到他們勞苦的人出來領導他們。趙匡胤顯然是具備了條件:他是軍人,能夠體驗將士們的勞苦;他有威望,能夠使人信服;他掌握着禁軍的領導權,手裏有軍隊。
所以,陳橋兵變的發生並不是偶然,它既是趙匡胤故意為之,又是歷史發展的必然。
|養不起戰馬的北宋|
宋太祖趙匡胤建立北宋政權之後,積極地把國家軍事的統領之權收歸皇帝所有,因而發生了“杯酒釋兵權”的事件。“杯酒釋兵權”雖然有利於北宋國家政治統一、防止內亂,卻也大大削弱了軍隊戰鬥力。因此一直以來,人們都把這個原因當成了宋朝軍事力量弱小的主因。
但是,仔細分析宋代的歷史和環境,會發現宋代不堪一擊的背後,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原因——宋朝沒有大規模飼養戰馬,也沒有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軍團。可想而知,在冷兵器時代,騎兵在機動性和衝擊力方面相對於步兵具有天然的優勢。南方農耕民族的步兵在面對具有先天軍事優勢的北方游牧民族的騎兵戰團之時,幾乎是不堪一擊。既然騎兵具有如此大的作用,那麼強敵環繞,渴望一統天下的宋朝為何不養馬呢?
首先,宋朝國境之內,沒有適合養馬的場地。飼養戰馬,必須具備三個條件:一是飼養場地必須遼闊,需要大片的牧場供馬生長繁衍;二是必須飼養體力較好的成年公馬;三是,飼養戰馬需要比較寒冷的氣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在古代中國適合養馬的主要地區有兩個:西北和東北。漢唐兩朝都曾在西北大規模飼養戰馬,因此漢對匈奴、唐對突厥的戰役之中,中原王朝都能取得重大的勝利。但是,對於主要領地在黃河以南的宋朝來說,氣候濕潤溫暖,並不適合養馬,國土境內已經找不到合適的大片牧場飼養戰馬。而真正適合養馬的西北和東北地區早已被其他少數民族政權所佔領。北宋王朝只有先奪回這兩片地區才有可能建立大規模養馬場。但是,軍事實力較弱的北宋王朝,沒有騎兵軍團的幫助,僅靠步兵又如何能趕走這些強悍的騎兵呢?
其次,生態環境的破壞。相對於漢唐兩朝的養馬場地來說,宋王朝疆土之內確實沒有適合養馬的場地。實際上,靠近西北地區的甘肅東部和陝西大部分地區,也是北宋的疆土。漢王朝就曾在這片地區養過馬。關中平原這片地區在歷史上發揮了巨大的作用。許多王朝都曾在這片地區建都,最為著名的是漢唐長安城。作為一個國家的首都及其輻射之地,關中平原曾經的繁華富庶可想而知。可是繁華背後是以巨大的資源消耗為代價的。生活在這裏的達官貴人為了維持生活水平,必然需要消耗大量的糧食、燃料和草料,這就造成了周邊地區植被嚴重破壞。有消耗就有輸出,如此密集的人口消耗輸出,必然導致生態環境被嚴重破壞,生態系統自我修復功能也逐漸降低。就像整個東北黑土地被消耗殆盡之後,黑土無法再生一樣。關中地區的生態環境破壞之後,恢復也相當困難。而且漢朝曾在這裏大規模養馬,養活一匹馬相當於養活6到7個人。如此大的投入,給關中地區的糧食供應帶來巨大壓力。這種壓力在生態環境上的表現,就是大規模開墾,當地生態環境受到的破壞程度可想而知。經過歷代王朝建都的破壞,以及漢代養馬的消耗,到宋朝時,關中周邊的植被破壞很可能已經達到了無法支持大面積養馬的程度。
綜上,宋朝之所以不養馬,既是由於北宋版圖之內沒有適合養馬的地方,也是由於關中平原的養馬潛力早已被歷代王朝消耗利用殆盡,生態環境的破壞不再適合養馬。
|遼將蕭達凜死得很意外|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宋遼兩國以舉國之力開戰。宋朝由宋真宗御駕親征,遼國由蕭太后統帥三軍,在澶州等地進行了一場決定兩國百年命運的戰爭。
戰爭的結果是簽訂了一個歷史上著名的盟約“澶淵之盟”。
澶淵之盟的內容主要是:宋朝向遼國繳納歲幣10萬兩白銀,20萬匹絹;兩國結為兄弟友邦;兩國約定在邊境各駐守軍,各守疆界;兩國邊境的百姓不得互相侵擾,如果有盜賊在邊境流竄,兩國軍隊沒有得到對方允許不得越境追捕;兩國固有的城池可以仍舊歸本國駐守,不可以另建新城,開挖河道。
乍看來,宋朝向遼國繳納大筆的歲幣,澶淵之盟是以宋朝的屈辱讓步達成的,但是,仔細思考的話,不難發現,如此大規模的戰爭,遼國得到的結果僅僅是一些錢財,卻要放棄此後百餘年入侵宋朝邊境,大肆掠奪的權利,似乎並不划算。
但是,宋遼兩國由於長期征戰,致使國家經濟發展受到阻礙,且宋軍以步兵列陣為主,善守城,不善奔襲;遼軍以輕騎兵為主,善奔襲,不善守城,兩軍交戰,邊境城池頻繁易主,卻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土地得失,如此長年累月,就連兩邊的將領也出現了厭戰情緒。
面對這種局面,宋遼兩國君主都有一種一勞永逸的想法,因此,這場戰爭能夠使兩國君主親征,出動全國軍事主力,就足以說明戰爭的目的不在於誰把誰滅掉,而在雙方有個足夠的理由談判,商量出一個兩國相處的方法。
那麼,向來覬覦宋朝富庶的遼國,怎麼會以如此低的價碼答應議和呢?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麼,需要仔細研究探尋。
表面看來,很多人認為是遼國名將蕭達凜的陣亡,使得遼軍士氣低迷,就連蕭太后也在回朝之後罷朝五日,以悼念蕭達凜的殉國。但是,蕭達凜的死亡,真如歷史上記載的那樣簡單、偶然,僅僅因為在其督軍作戰的時候,被一個宋軍中的小兵用床弩射中額頭,抬回軍營之後不久就氣絕身亡了嗎?
任何歷史的偶然,都有其深層次的必然。蕭達凜作為遼軍主將,卻死得如此輕而易舉,實在讓人匪夷所思,這其中應該另有原因。
早在澶淵之戰發起之前,宋遼兩國另一個戰場就已經硝煙瀰漫了。歷史上,任何一場正面戰役,都離不開暗中的諜戰交鋒,宋遼兩國的這場戰役自然也不例外。
當時,宋朝情報網已經相當完善,暗中截獲了大量的遼軍作戰情報,這從當時戰爭開始之前,宋軍調動其戰略預備隊“廣銳軍”15000餘騎前往河北這一舉動,就可見其早已獲知遼軍要進軍南下的戰略意圖。
當然,遼國也派出了大量的間諜潛入宋朝軍隊及朝廷各處。但是,遼國的情報頭目馬珠格勒在戰役中被擒,使得遼國情報網被大面積地摧毀。在《續資治通鑒長編》中記載,馬珠格勒被擒后,供出了他手下的很多間諜,隨後被宋朝方面一一斬殺。
這一事件,是宋遼兩國諜戰勢力對比的分水嶺,從此後,遼國間諜網基本上已經不能和宋國諜報機構抗衡了。按照《遼史》中的記載,遼對宋的間諜抓捕行動收效甚微,只是零星地抓獲幾個不重要的小角色,真正的宋朝大間諜則一直潛伏在遼國內部,甚至就在統治集團內部的小圈子裏。
在澶州戰役爆發前,曾有這樣一件小事。當時的宋真宗近衛軍中有一個不在編的小軍官張皓,被指派到大將石普手下擔任傳令官的職務。在赴任途中,張皓被遼軍活捉了,不過被俘的張皓並沒有受到什麼虐待,反而在蕭太后的授意下,被很好地招待了一番之後放回宋朝,並讓張皓將遼國希望與宋朝議和的信息傳達給宋朝官員。
張皓回到宋營,遇到主管宋軍西北方面軍的內侍周文質,周文質在聽到張皓的稟報之後,立即連夜與宋軍的指揮官李繼隆、秦翰商討對策,而李繼隆等也對此做出了積極的應對,將士兵整軍列隊,並把強弩手安排在各個軍事制高點上。
至此,事情的端倪就露出來了,只是一次小軍官被敵軍俘虜後放歸,傳達敵方議和信息的小事件,為什麼會受到內侍周文質以及宋軍指揮官們的如此重視?
是否是這個小軍官在敵營被俘期間接到了潛伏在遼國內部的宋軍間諜的情報?由於史籍中記錄不明,具體情況無法證實,但是,張皓曾對周文質說過遼軍要在第二天發兵:“言彼謀以遲明來襲”。從這一句話中,可以確定張皓確實是帶着遼軍的軍事情報來找周文質彙報的。
果然,次日遼軍對宋營三面合圍,輕騎兵由宋軍的西北方向突進。要知道,在軍事戰鬥中,主攻方向是非常重要的軍事機密,非內部決策人員不得知,而周文質正是負責宋營西北方向防守的官員,這種巧合的偶然性實在是微乎其微。
在遼軍主力進攻宋營的時候,蕭達凜親自督戰,結果中了宋軍埋伏,被一個小小的威虎軍頭張緓用床弩一箭斃命。
一系列的巧合,足以說明事情並非巧合,正是宋軍情報網的得力,使得遼國名將蕭達凜命喪沙場。正因如此,遼宋兩國的和談得以快速達成共識,澶淵之盟因此簽訂。
|如何訓練出這樣的蒙古騎兵|
蒙古騎兵向來所向披靡,百戰百勝,攻城略地,少有敗績。那麼,他們為何能征善戰呢?蒙古人打起仗來有許多辦法,並且也善用策略,蒙古騎兵服從、驍勇、頑強的精神是他們勝利的最重要因素。蒙古騎兵紀律嚴明,即使因小事違反軍紀,也動輒受笞刑或受死。所以,蒙古騎兵打起仗來非常勇猛,快速靈活,當然所向披靡。
騎兵的勇敢是從小訓練出來的,他們從三歲大就被綁在馬背上,從此一生幾乎都在馬背上度過。蒙古馬氣力、耐力也非常驚人,馱着騎者能日行120公里,而且途中只需要休息一次,喝水進食。這樣使得蒙古軍隊佔盡優勢,他們能迅速集中兵力,從而可以造成人馬眾多、聲勢浩大的假象。
蒙古軍隊的組織異常嚴密,而且調動起來靈活迅速。一萬名戰士分成十個千人隊,一個千人隊分為十個百人隊,這萬名戰士由大汗的一個親戚或親信指揮。
兩萬人可組成一軍。另外,大汗會親選一萬名“體格矯健、技能好”的人,組成精銳的“護衛軍”,在平時分為四班守衛,戰時隨大汗出征。
雖然全軍的統一命令是由快馬下達,但是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個別將領在作戰時享有極大的自主權力。軍隊消息非常靈敏,在大軍前面有斥候部隊,隨時將敵情送回軍隊總部。
而且在斥候部隊前面還有大量敵後探子,他們潛入敵城打探情報,擾亂人心。蒙古人特別喜歡結交商人,並招募商人從事諜報工作,可能是大多數商人唯利是圖,比較容易收買吧!
此外,蒙古大汗還有一種最有力的武器,就是計劃周詳、時時刻刻對敵人施行心理戰術。如果大汗想攻取的城市不願意投降,那麼,他們最終一定逃不掉屠城的下場。當時最大而興盛的撒馬爾罕和內沙布爾兩城,就由於這個原因先後被夷為平地,居民無一倖免。這個消息傳開后,別的城市就不敢抵抗。但是有的城市即使投降也不一定能避過厄運。基輔城中的俄羅斯王公投降前雖得到寬大保證,但最後還是被扔在飲酒祝捷的桌下活活壓死。阿富汗西北邊境赫拉特城的居民在聽到赦免消息後走出城外,卻被全部殺死,整座城也被夷為平地。
蒙古人雖然有時候不免會殺傷無辜,有時還驅趕老百姓到陣前做擋箭牌,卻並不輕視被他們征服的民族,反而熱衷於學習。但是最後,他們卻逐漸沉溺於養尊處優的生活中,失去了游牧民族的活力。
|被“豆腐渣工程”害慘的忽必烈|忽必烈雄心勃勃,南征北戰,想將全世界都踩於腳下。公元1274年,忽必烈率兵想要征服日本,但因在海上遇到了強颱風,無功而返。回到中國后,不甘心失敗的忽必烈於公元1281年,第二次東征日本,沒想到這次依然遭遇颱風,無法登陸,忽必烈只得再次返回。如此,日本又逃過一劫。
後來,日本民間流傳開來這樣一個故事,說在元朝時期,蒙古入侵者的船隻在“神風”的阻撓下,才沒有進入日本。所以日本對神風頂禮膜拜,數百年間,他們一直認為是“神風”救了他們。
但是在英國《新科學家》周刊的一項考古文章中,科學家們卻提出,當日阻攔忽必烈的並非是什麼“神風”,而是元朝拙劣的造船工藝和設計,令元朝船隊在海上行駛時,葬身大海。
忽必烈第一次東征日本時,他命風州經略使忻都、高麗軍民總管洪茶立,以900艘戰船,1.5萬名士兵,遠征日本。一開始,元軍勢如破竹,很快佔領了對馬、壹岐兩島,繼而侵入肥前松浦郡。日軍節節敗退,眼看就要守不住陣地了,但是當日軍退到大宰府附近時,元軍的軍艦卻在一次夜間的暴風雨中被海浪打翻了兩百餘只。
按說軍艦應當是由最堅固的材料製成的,暴風雨應當不會對其造成什麼影響。但當颱風來臨,暴雨傾盆的時候,元軍將艦隊停泊在博多灣口,船隻在風雨中飄搖撞擊,無法保持平衡,而相互撞擊的力度,使得許多船隻破損,進而導致了沉沒。
那次暴風雨使得元軍死亡兵卒達1.35萬人。兵力大損的元軍不得不退回本土,日本這才逃過一劫。日本將那次戰役稱為“文水之役”。第二次東征,依然是相同的原因,元軍在最後關頭功虧一簣。
看似是上天幫助日本,但從後來對打撈上來的蒙古戰艦的殘骸研究中可以發現,這些戰艦做工粗糙,質量十分低劣。很多戰艦上的鉚釘過於密集,這就說明這些材料是反覆利用過的,需要加固才不至於碎裂。
而根據史料記載,這些戰艦大部分都是忽必烈命令高麗王朝建造的。高麗王朝並不熱衷修建戰艦,他們認為修建戰艦會增重他們的兵役,因此建造軍艦時,並不認真,很多情況下都是敷衍了事,質量自然不能保證。
軍艦的粗製濫造,無法抵禦海浪的衝擊,再加上颱風來襲,暴風雨加劇,更讓這些本就脆弱的船隻無法進行戰鬥。忽必烈估計一定沒有想到,他的雄心壯志最後竟然是破滅在“豆腐渣工程”上的。
|抗倭英雄怎奈被歷史遺忘|
明朝實行海禁制度,禁止海上的一切貿易往來,使得當時東南沿海地區倭寇橫行。倭寇出現,必然就有人抵抗倭寇的行為,抗倭英雄就此出現。說到明朝的抗倭英雄,許多人都能想到戚繼光、余大猷等抗倭名將,卻很少有人知道在這兩個響噹噹的名字之前,還有一位戰功卓著的抗倭英雄胡宗憲。
明嘉靖年間,東南沿海地區最著名的兩大倭寇集團是汪直和徐海集團。胡宗憲抗倭的主要功績就是成功剿滅了這兩個倭寇集團,給東南海疆帶來了長時間的安寧。
胡宗憲這樣一位有功於朝廷的人物,本應該被歷史銘記。可令人不解的是,他在歷史上的名聲遠遠不及俞大猷、戚繼光,這是什麼原因呢?
胡宗憲的抗倭經歷主要從他擔任浙江巡按監察御史開始,後來很快被升為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僉都御史,取代了浙江總督張經,總督浙江、南直隸和福建等處的軍務。在這段時間裏,他為明朝抗倭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胡宗憲的軍事才能是值得肯定的,但他卻是一個失敗的政客。他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得到如此大的升遷,是因為與工部右侍郎趙文華關係密切。
趙文華是嚴嵩的義子,而嚴嵩是中國歷史上繼秦檜之後的第二大奸臣。所以在他人眼中,胡宗憲已經屬於嚴黨。這就是儘管胡宗憲戰功卓著,但仍然遭人詬病的主要原因。
事情是這樣的:浙江總督張經因沒有投趙文華所好,而被陷害致死,而胡宗憲極力討好趙文華,得到了升官發財的機會。胡宗憲有沒有夥同趙文華共同害死同是抗倭名將的張經,不得而知。但是張經死後,胡宗憲取代了張經的位置,這是世人所共知的。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這就成了胡宗憲人生最大的污點。
伴隨胡宗憲抗倭經歷的,是他多次遭到彈劾。胡宗憲為了保官保位,多次通過趙文華重金賄賂嚴嵩,得到嚴嵩的幫助。被彈劾期間,嚴嵩多次幫助他化險為夷。善惡到頭終有報,嘉靖四十一年(1562),作惡多端的嚴嵩倒台了。“樹倒猢猻散”,胡宗憲再一次遭到政敵的彈劾,失去了官位。皇帝念其戰功,留胡宗憲一條生路。對於胡宗憲本人而言,事到如今,能求得一條生路已很不容易,告老還鄉、隱居鄉野是他最好的選擇。可是,“樹欲靜而風不止”,一封胡宗憲曾經寫給嚴世蕃的賄求信件,又將胡宗憲送進了大牢。這一次,胡宗憲就沒有以前那麼幸運了,在大臣們反覆羅織的罪狀面前,胡宗憲不願再受辱,公元1565年憤然自盡,時年54歲。
胡宗憲遭後人詬病,還有另外一個原因,便是他侵吞軍餉、生活奢侈。他出任浙江總督期間,聚斂了數額巨大的錢財。對於老百姓,也額外加賦,竭力搜刮。老百姓早已怨聲載道,切齒腐心了。這些從老百姓身上搜刮來的民脂民膏都被他用來揮霍以及賄賂嚴黨了。胡宗憲在民間的聲譽極差,這也是他被後人遺忘的原因之一。
|為了招降祖大壽,皇太極接受背叛|公元1631年七月,皇太極為實現清軍入關、一統中原的願望,走出了入關戰略的重要一步——親率大軍攻大陵河城。大陵河城是戰略要地錦州的門戶,並由明朝祖大壽率兵1.6萬餘人守城。
皇太極率兵圍城三月,祖大壽彈盡糧絕,為了城中1.6萬將士與3萬百姓的安危,祖大壽投降了。皇太極對於祖大壽極為禮遇,不顧他人的勸阻接受了祖大壽的智取錦州之計,放祖大壽回錦州。就像皇太極所說:“朕以誠待他,他必不負朕。即使他負朕,朕在所不惜,要的就是心悅誠服。”
然而,令皇太極始料未及的是,祖大壽失信了。回到錦州城的祖大壽,徹底地斷絕了與皇太極的聯繫,甚至不顧送給后金軍作人質的兒子祖可法,以及部將30餘人的性命。面對祖大壽“我絕對不做失信之人”的誓言,皇太極卻表現出了空前的寬容和耐性,依然厚待祖大壽的兒子和部將。
歷史總是在不經意間顯示出其戲劇性的一面。十年之後,清軍進攻戰略要地錦州城,守衛錦州的依然是祖大壽。因為錦州城是山海關最後的屏障,攻下錦州,就好比是一把利劍直抵明朝的咽喉。皇太極從滿洲貴族的特殊利益和滿族本身的具體歷史情況出發,決定屯兵義縣,將其作為攻取錦州的前沿陣地和後勤基地。面對“塞上之兵,莫勁於祖大壽之兵”的形勢,皇太極悉心採取了《三國志》曹丕的話:“坐而降之,其功大於動兵革也。”明朝降將張存禮也為皇太極獻上了一計:將明軍內部的蒙古兵作為爭取對象,裏應外合就可輕而易舉地奪取錦州城。
皇太極的對手依然是祖大壽,採取的方法依然是圍城。這次圍困讓祖大壽又想起十年前的大凌河之圍。與大凌河城一樣,錦州城也陷入了孤立無援、彈盡糧絕的境地。而城內還有部分有意歸降清軍的蒙古將領,可謂內憂外患。崇德七年(1642)農曆二月十八日,洪承疇在松山被俘,松山失陷,祖大壽等待明朝援軍的希望破滅,又受到已經投降清軍的兩個兄弟祖大成和祖大樂的勸導,無奈之下於公元1642年農曆三月八日再次投降清軍。這一次皇太極依然對祖大壽禮待有加,祖大壽被皇太極的誠心所感動,真正地投降了清軍。如果說第一次投降是祖大壽無奈之下的背叛,那麼第二次他就是真心歸降了。
但是,在有了祖大壽第一次投降時的背叛,皇太極為何還要再次招降祖大壽呢?
皇太極深知祖大壽在軍事上的價值。祖大壽抗清20多年,有多少滿洲人都是在“取祖大壽項上首級,奪南朝花花江山”的夢想中長大的,祖大壽是一代滿人在軍事上的精神目標。而且對皇太極的雄圖大業來說,錦州之後的下一個戰略目標就是重鎮寧遠。寧遠總兵、遼東提督吳三桂統率了關外明軍,成為清軍的最大阻力。但是,祖大壽卻是吳三桂的舅舅,可想而知,祖大壽在對吳三桂的戰役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皇太極招降祖大壽的真正目的其實就為了吳三桂,就像歐陽修所說的“醉翁之意不在酒”。
|對內壓制火器發展,對外便要挨打受辱|眾所周知,火藥是中國發明的。中國火器的研究和使用也一度領先於他國。
明朝的時候,中國對火器的生產和應用程度超過了之前的歷朝歷代。國人更是創製了地雷、噴筒、手銃、水雷、大炮等數十種火器,又於弘治年間自主發明了開花炮彈。然而在清朝時生了徹底的轉變,中國火器不僅沒有發展反而大踏步地倒退。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呢?
滿人入關后,出於對漢人的防範,開始限制科技的發展,尤其是可以應用于軍事的科技。因為當時軍隊中的漢人數目遠遠超過八旗軍的人數,清朝的統治者為了防止漢人大量擁有先進武器后開始造反,乾脆禁止他們接觸先進的軍事科技。其實早在入關之初多爾袞就立下規定:大炮等當時先進的火器只有八旗軍可以使用。按照這一規定,上百萬的清王朝軍隊中,只有一部分能夠裝備火器,這也是清朝軍隊的火器裝備程度一直處於較低水平的原因。在世界許多國家的軍隊大踏步地向熱兵器邁進的時候,清軍始終脫離不了冷兵器時代,清軍的火器更是處於世界低端水平。由於清軍對火器的需求量極低無法拉動軍火製造業發展,也無法刺激軍事科技的進步,這樣一來,逐漸形成了一種惡性循環,致使清朝的火器發展越來越落後。接觸火器的人少了,的確可以防止漢人造反,但也致使研究發展火器的人隨之減少,從而滯后了清朝火器的發展進程。
清朝不僅對軍事科技成果的應用嚴加限制,還對漢人在科技方面有研究成果的人才進行打壓,出身於明末火器製造世家的戴梓就是一個受害的典型。他自幼就投身於火器研製,后又加入清軍,為清軍創製和裝備了“威遠將軍炮”、子母炮,為清朝擊敗“三藩”和準噶爾勢力立下汗馬功勞。戴梓還向清朝獻上了自己發明的一種與機關槍原理一致的連環銃,一次可發射28顆彈丸,被軍器史家認定為世界上最早的機關槍。但是,戴梓不僅沒有因此獲得榮華富貴,反落得一個悲慘的命運。康熙帝聽信讒言,將戴梓發配到遼東,終結了他的武器研製生涯,戴梓在遼東被迫以賣字畫為生,一生貧寒,鬱鬱而終。而他發明的連環銃也沒能流傳下來。
綜上,清朝政府對先進火器使用的限制和對精通火器製造的漢人的打壓,是這一時期火器發展大大滯后的主要原因。
|冷兵器戰勝熱兵器的奇迹|
火藥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早在宋朝,中國人就圍繞着火藥開發一系列的熱兵器——火器。火器威力奇大,因此當時的宋、金、蒙都爭先添置。
當時,較為的著名的有類似今日炸彈的“震天雷”和如今槍械類武器的始祖“突火槍”。而那時候,西方人尚不知火器為何物。
震天雷出現於北宋末年。從外面看,它與一個普通的大鐵球沒什麼兩樣,但它的上面插了一根大鐵球所沒有的引信,而它的裏面塞滿了火藥。震天雷爆炸后,無論是四處飛散的鐵片,還是它燃起的火焰,都足以傷人。震天雷可以用投石器投擲,所以引信的長短要看投擲目標的遠近。金天興元年(1232),蒙古人攻打汴京,金守將赤盞合喜,“其守城之具有火炮名‘震天雷’者,鐵罐盛葯,以火點之,炮起火發,其聲如雷,聞百裡外,所爇圍半畝之上,火點着甲鐵皆透”。
與震天雷相類似的,是“霹靂炮”。霹靂炮是北宋首都開封的火藥製造廠“火藥窯子作”生產的武器。靖康元年(1126),金人圍攻汴梁,宰相李綱堅守不屈,“夜發霹靂炮以擊賊,軍皆驚呼”。
金朝的女真人和蒙元的蒙古人,都是馬背上的民族,他們打仗,多以騎兵為主。若將震天雷、霹靂炮等投入馬隊、馬陣中,膽小的馬兒必定給嚇得長嘶短叫,四蹄翻飛。因此,無論是赤盞合喜以之對付蒙人的騎兵,還是李綱以之抗擊金人騎士的攻城,都收到奇效。
除震天雷外,還有突火槍。突火槍與今天的槍械類武器非常相像,當然,它非常粗糙,不可能如同AK-47那樣精巧。現在的槍械都是金屬製造的,可是突火槍的槍身卻是一個巨竹筒。把子窠(類似今天的子彈)裝進突火槍內,再通過引信點燃火藥,在火藥的衝力作用下,子窠就從筒內飛出,打傷、打死敵人。如果火藥的量加的合適,突火槍的射程可達150步(230米),比之一般的弓箭要強上不少。不過,突火槍的缺點也是非常明顯的,因為裝火藥比引箭上弦費時、費力得多。所以它被採用、上戰場的機會非常少。
到了明代,火器有了長足的發展,式樣也多了起來。主要的火器,除了突火槍的進化版鳥銃和火銃以外,竟然還出現了威風赫赫、威力無比的遠程武器——火炮。
無論是體型還是口徑,火炮都遠遠大於鳥銃。火炮的內部,可以填充石、鉛、鐵等“實心彈”,也可以填充“爆炸性”的彈丸。鳥銃的射程只有數百步,火炮卻可以擊中幾里以外的目標,對敵人是很大的威脅。一般說來,火炮都是給架在城牆上用來守城的,但把它放在車上,也可以用於野戰,而把它放在船上,則可以用於海戰。火炮的出現,使得很多戰爭的結果發生了逆轉。明朝末年的時候,努爾哈赤統領的八旗軍是當時歐亞草原上最強大的騎兵,戰無不勝攻無不克。不過當他率領剽掠如飛的八旗軍南下攻打明朝時,卻被守在山海關的薊遼督師袁崇煥一炮轟死。這口轟死清太祖的大炮叫作大將軍炮,匠人改進工藝,給它的炮管外增加了鐵箍,所以它發射起炮彈來,就不會那麼容易炸膛了。
明朝人雖然一直實施海禁,卻也沒有完全與外界斷絕聯繫,他們從國外引進了一種非常厲害的炮類武器——紅衣大炮。紅衣,其實是“紅夷”的諧音。所謂紅夷,就是指荷蘭人。那時候,西歐已經開始資本主義進程,無論是工業還是科技都爆發出巨大的能量,造出紅衣大炮這種可怕的武器並不奇怪。
在此之前,中國人自己也能製造火炮,其原理與紅衣大炮毫無差別。但因為我們的火炮多是用質軟的銅金屬製作的,炮管又薄,很容易在發射炮彈的過程中遇熱變形、炸膛。紅衣大炮就不同了,它的炮管厚度是舊炮的幾倍——從炮口到炮尾逐漸加粗——管身也更長,又配備了可以用來調整射擊角度的炮耳和用來瞄準的準星和照門,無論是在設計上還是工藝上都大大優於我們自己製造的火炮。傳說,紅衣大炮最遠的射程可達十里,在那個時代,這個數字可說是非常驚人的。
論單體攻擊力,熱兵器要遠遠強過冷兵器。不過,由於工藝和技術的原因,與冷兵器相比,熱兵器的數量還是太少,而且其連射的速率也大大趕不上騎兵的機動性,所以是否用熱兵器還不足決定戰爭的勝負,所以宋明兩朝雖然有着更加燦爛的文明,也有着“領先於時代”的熱兵器,但還是擋不住蒙古人、女真人的來去如風的進攻,最終丟了江山。
|中原王朝為什麼總喜歡用和親政策|恩格斯在談到中世紀封建主之間的聯姻現象時,曾直言不諱地說:“結婚是一種政治行為,是借一種新的聯姻來擴大自己勢力的機會,起決定作用的是家世的利益,而絕不是個人的意願。”偉大思想家如此精闢的結論,將幾千年來世界各國古代和親政策的實質道了個通透。
和親,名義上是停止民族、國家戰爭,彼此捐棄仇怨、和平共處的外交手段。外表看似有着愛情韻味,實則是軍事、政治協調策略的靈魂。和親雙方的決策人心中藏的都是叫對方“為我所用”的算計,而犧牲品就是那些沒有話語權的女性。
縱觀中國歷史,早在周襄王(前651~前619)時期,欲討伐鄭的周襄王怕自己實力不足,遂娶狄女為王后,聯合戎狄兵力共同討伐鄭地,繼而雙方各自得到土地和財富。這是中國史料上可見的最早的和親事件,很顯然,如此和親不過是雙方為了贏得利益的需要。此後,無論漢唐還是宋、明、清,為了緩和邊疆緊張的民族關係,和親成了慣用的手段。也正因為如此,“一去紫台連朔漠,獨留青冢向黃昏”的情景,便常浮現於茫茫荒野、枯山之間,化作詩人筆尖的凄美感嘆,後人對此想像無限,但卻如何能體會個中“梧桐秋雨”的悲涼。
今日我們所熟知的和親,並不是為政者突發奇想的政策,它受到帝王青睞實則是有歷史根源的。當一個國家的綜合國力不足以輕鬆抵禦外來者的入侵時,便會採取軟化敵人的政策,一則以錢財誘惑對方,只要彼此和平相處,我方會奉上足夠的金銀珠寶供彼方享受;二則以和親來表示尊敬、喜愛,我方嫁個公主、郡主給彼方,還把我方的發達技術教給彼方,彼方看在這些好處的薄面上,禮應和和氣氣地接受。一旦雙方達成共識,還可以攜起手來打擊共同的敵人,將第三方拆吞入腹。
中國數千年裏更替的各代王朝,皆居於風水寶地的中原,周邊少數民族國家欽羨不已,都想到聚寶盆般的中原擄上一二。一旦中原王朝稍顯弱勢,例如漢代,採取和親政策的目的便如上述所言一樣,無非是求得周邊的安穩。不過,和親不僅僅是中原王朝的自保手段,在唐朝,它還是“以夷制夷”的手段,也是彰顯國威的策略。
唐朝初期通過與突厥的和親,招攬突厥貴族進入皇族,帝王賜其高官和財富。表面上看似突厥人受到優待,實際上是唐朝政府用“糖衣炮彈”來同化突厥,令其再無反抗之心。再者,有了突厥的支持,一些漠北、漠西的少數民族就不敢再輕舉妄動,唐王朝也省去很多力氣去應付外患。在當時,有許多弱小的少數民族還主動向唐室請求賜婚,願做漢家女婿,從中原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科學文化,以增強自身實力。
其實,總結和親政策仍舊是一句話,攀親雙方無非是希望對方“為我所用”,一旦這種互相利用失去了平衡機制,某一方再無價值可言,和親便再也成不了和平的手段,戰爭才是決定最後結局的方法。不過,我們不能否定和親政策在客觀上促進了中華各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上的交流,在不同時期,它的確保護了人們免受戰爭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