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琴文明——希臘文化的搖籃

愛琴文明——希臘文化的搖籃

談到西方古代史,人們往往“言必稱希臘”。可是一百多年前,許多學者認為古希臘的真正歷史只能以公元前8世紀的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作為開端。19世紀70年代,德國考古學者施里曼以他在邁錫尼等地的考古成就,大膽地向學術界提出挑戰:公元前12至前9世紀的古希臘荷馬時代並非子虛烏有,而是真實的歷史!

這一宣告震動了全世界,也引起了英國學者伊文思的濃厚興趣。他慕名拜訪施里曼,併到邁錫尼作了實地考察,意外地發現邁錫尼的出土文物竟比荷馬時代還要早得多。古希臘文化的淵源究竟在何方?伊文思陷入了沉思……。

有一次,他在雅典的一家古物店裏發現了幾個印有文字的小石印章。售貨員告訴他這些印章來自克里特島。他不禁想起了荷馬史詩《奧德賽》中盛讚克里特的詩句:“有個地方叫做克里特,在酒綠色的海中央,美麗又富裕,四面是汪洋,那裏居民稠密,有數不清的數量,九十個城市林立在島上……”

對!要撥開傳說的迷霧,必須親自去克里特島。

克里特島是愛琴海的第一大島,扼歐、亞、非三大洲的海上交通要衝,北達希臘大陸、南通埃及、東至小亞細亞、西抵意大利的西西里島。也許是因為這一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克里特島薈萃了各地的文化成就,成為希臘最早進入文明時代的地區。

1900年,伊文思在克里特島北部一座叫做克諾斯的山崗上正式開始發掘。沒過多久,一座佔地約六英畝的巨大宮殿漸漸呈現在人們的眼前。

王宮依山而建,石板鋪成的甬道連接着宮門和開闊的庭院。庭院四周宮室環抱。宮室大都是三層建築,設有供水和排水設施,迴廊曲折,千門百戶,任何人進入宮門,都會眼花繚亂,陷入迷津。難怪這座克諾斯國王米諾斯的王宮在希臘的神話傳說中素有“迷宮”之稱。

米諾斯王宮最漂亮的地方為王后的居室。室內有上粗下細的圓形列柱,地面鋪着石板,四周繪着一幅幅筆法熟練、形象生動的彩色壁畫。彩畫上飛魚在碧波上掠水,彩禽在茂林中追逐,美麗的少女頭戴花冠、身着飄逸的長裙輕歌曼舞,痁悍的鬥牛士腳踏花鞋、身穿緊身腰衣在公牛背上翻騰,畫面上處處洋溢着人間歌舞昇平的歡樂景象。

米諾斯王宮的豪華建築反映了克里特文化的光輝。宮中出土的大量青銅斧劍、金銀器皿和彩繪陶器,製作精細、美觀絢麗;當時已使用犁耕,農作物有大麥、小麥、豆類、葡萄和橄欖等;造船業頗為發達,強大的海軍壟斷了海上貿易,遠航海船往返於愛琴諸島、希臘、埃及、小亞細亞和西地中海之間;文字已經產生,寫在泥版上的克里特線形文字A(線文甲)至今尚未譯讀成功。

克里特文化經過悠長的發展階段,伊文思把它大體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為公元前30至前20世紀,是金石並用的時期,島上居民還過着氏族部落生活;第二期為公元前20至前16世紀,是青銅器時代,國家產生,米諾斯宮等宮殿建築開始興建,線形文字產生;第三期為公元前16至前12世紀,是克里特文化進入經濟和文化高度發展的全盛時期。

可是,公元前1400年左右,米諾斯宮遭到了一場原因不明的浩劫。二百年後,橫海而來的多利安人又對已經殘敗的克里特作了野蠻的破壞。克里特島從此繁華盪盡,湮沒於世。

克里特文化雖然衰落了,但是深受克里特文化影響的希臘南部邁錫尼文化,卻一直保持到荷馬時代的開始。

邁錫尼文明取名於南希臘的邁錫尼城,包括公元前15至前12世紀的邁錫尼和派羅斯等早期奴隸制城邦的文明,創始人是阿卡亞人。自從施里曼首次揭開邁錫尼的地下秘密之後,考古學家相繼在這裏發掘探索。他們根據當地墓坑的形狀,把邁錫尼文化劃為“豎井墓王朝”和“圓頂墓王朝”

兩個時期。

豎井墓時期處於由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的軍事民主制階段,國家尚未出現。豎井墓是握有權勢、經濟富有的氏族部落首領的墓地,墓中藏有大量精美的金銀隨葬品,如金酒杯、金面具、金盤等。有一種長不滿尺的青銅短劍,製作精巧,一片劍面上雕有獵獅圖,另一面雕着的野貓捕鴨圖,這種精工刻鏤的青銅劍顯然是出於克里特的匠師之手。

公元前1500年左右,圓頂墓代替了豎井墓。圓頂墓是一種宏大富麗的石墓,墓前有通道,經墓門而入一圓頂廳,廳的一端又有小門通入墓室,有的圓頂直徑達14公尺。圓頂墓被認為是國王的陵墓。

圓頂墓時期,邁錫尼文化興旺發達,金銀和陶器製品的數量和質量都超過了克里特的水平。特別珍貴的是幾千塊泥版文書的出土,使人們了解到邁錫尼人在克里特人線形文字A的基礎上創造了自己的線形文字B(線文乙),線文B屬於希臘語。

線文B的泥版文字證明,當時的邁錫尼社會已是奴隸制社會。有了私有土地,有了男奴(do-e-re)和女奴(do-e-ra)的不同稱呼,修築了堅固的城堡宮殿。邁錫尼的石頭城門——“獅子門”用四塊巨石砌成,高達三米多,門頂上雕着的兩頭獅子,活龍活現,威武雄壯,它的殘跡至今猶存。泰林斯王宮中的圓柱也是上粗下細,同米諾斯王宮的圓柱如出一轍;宮中壁畫上的女子垂髮束腰、穿着寬鬆的長裙,一望而知是典型的克里特的藝術風尚。

圓頂墓時期,國家機器已相當完備。最高統治者是國王,下有統帥軍隊的將軍,並設立貴族會議和民眾會。社會的基層組織是公社,公社長老負責收稅,徵集勞役,招募工匠等。

公元前12世紀初,以邁錫尼為首的希臘各邦聯軍,歷十年之久攻陷小亞細亞的特洛伊城,這便是著名的特洛伊戰爭。戰後不久,一批過着游牧生活的北部希臘人——多利安人大舉南侵,滅亡了邁錫尼諸國,邁錫尼文明在長期的攻掠中毀滅了。

克里特文化和邁錫尼文化一脈相承,經歷了一千多年的興衰滄桑,影響了周圍的愛琴海地區,因此,人們把它們稱作“愛琴文明”。

古代希臘概況

古代希臘的地理範圍包括希臘半島、愛琴海和愛奧尼亞海上的諸多島嶼和小亞細亞半島的西部沿海地區,比現代的希臘共和國所轄面積稍大。

希臘半島僅次於地中海的東部,地處巴爾幹半島的最南端,東瀕愛琴海,西接愛奧尼亞海。從希臘半島出發,向東可達小亞細亞半島的西海岸,往東北則可穿越赫勒斯滂(今達達尼爾海峽)到達黑海。希臘半島按自然地理條件可分為三個部分,即北希臘、中希臘和南希臘,北希臘包括伊庇魯斯山地和色薩利平原。中希臘境內群山綿延,將該地區分為阿提卡、彼奧提亞等8個自然區。其中阿提卡是雅典城邦的所在地,在古代希臘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南希臘亦稱伯羅奔尼撒半島,包括阿哥斯、拉哥尼亞等地區,著名的斯巴達城邦就在拉哥尼亞境內。

古代希臘由於境內多山。除少數平原地區宜於種植穀物外,其他地區只能種植適于山地生長的葡萄、橄欖等。因此,古代希臘半島居民所需的糧食,有很大部分需要從西西里島、黑海沿岸,甚至從埃及舶入。但是,希臘半島擁有豐富的大理石等礦產資源,又為其冶金、建築等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希臘半島的東部沿海地帶,海岸曲折,多優良港灣,利於航海經商。愛琴海海上散佈着數百個大小島嶼,其中最大的島是克里特島。該島扼西亞、北非和南歐海上交通之咽喉,戰略位置極為重要,同時也是古代希臘與外部世界聯繫的橋樑。小亞細亞西部沿海地區有與希臘半島東海岸同樣曲折的海岸線,也有許多優良的港灣,附近海面上散佈着星羅棋佈的島嶼。這一地區距西亞等文明最早發生的地區較近,是古代希臘與這些地區聯繫的中介地,對希臘古典文明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響。

根據傳統說法,古代希臘半島最早的居民是皮拉斯古人,海島上的居民是勒勒吉人,他們是非希臘語族人。大約在公元前2000至前1200年左右,屬於印歐語系的希臘語人從北方先後分三批進入半島的中部和南部。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希臘語人的諸部落佔據了希臘各地。其中愛奧尼亞諸部落佔據了中部希臘的阿提卡、小亞細亞西海岸的中部地區以及愛琴海中部諸島,多利亞人佔據了伯羅奔尼撒半島、小亞細亞西海岸南部地區以及愛琴海南部諸島。阿卡亞人則分佈於伯羅奔尼撒的阿卡亞和阿卡地亞地區,希臘原有的土著居民逐漸被同化。

全部古代希臘史可以劃分為五大階段:愛琴文明(公元前2000—前1200)、荷馬時代(公元前11世紀—前9世紀)、奴隸制城邦形成時期(公元前8—前6世紀)、古典時代(公元前5—前4世紀)和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時代(公元前4世紀—公元2世紀)

愛琴文化是指愛琴海地區早期奴隸制城邦文明(或青銅文化),它包括克里特文化和邁錫尼文化為主的兩個階段,又稱克里特·邁錫尼文明。

公元前1200年前後,希臘語種的一支多利安人侵入希臘半島和克里特島,毀滅了僅存在於愛琴海局部地區愛琴文明,導致希臘歷史的發展經歷了幾個世紀的暫時局部曲折。

這個過程在歷史上稱為“荷馬時代”。

希臘奴隸制城邦形成時期,希臘人建立了許多城市國家,同時又通過廣泛的殖民運動在海外建立許多殖民城邦。

斯巴達和雅典是兩個典型。

古典時代是希臘奴隸制城邦繁榮時代,希波戰爭是這一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戰後,希臘大多數工商城邦的奴隸制經濟、文化和民主政治出現了繁榮景象。伯羅奔尼撒戰爭是希臘城邦由盛變衰的重要歷史轉折。戰後,由於奴隸制進一步發展,自由民貧富分化加劇以及城邦間的混戰,使希臘城邦陷入危機而趨於衰落,終於被北方新興的馬其頓王國征服。

馬其頓亞歷山大帝國是亞歷山大率希臘馬其頓軍隊進行侵略波斯的戰爭,結果建立了一個橫跨歐、亞、非三洲的奴隸制大帝國。亞歷山大死後,帝國分裂為三部分:托洛密埃及、安條克敘利亞、馬其頓統治下的希臘本土,直至最後被羅馬吞併。

愛琴文明

愛琴海區域的地理概況和居民

愛琴海區域是地中海東部一個獨特的地區。它靠近北非、西南亞幾個古文明的中心,東包小亞細亞西部沿海之地,西接希臘半島,北經達達尼爾海峽、博斯普魯斯海峽以通黑海。愛琴海中有480多個大小不等的島嶼,其中以南邊的克里特島為最大。實際上,愛琴海倒像個“千島之湖”。

這裏海陸交錯,舟楫往來便捷;而水光山色,啟人遐想。

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當希臘人還沒有南下、從游牧部族變為定居部族的時候,愛琴海區域的居民就已經有一簇燦爛的古文明。這古文明的中心是在克里特島。克里特島地形狹長,東西長約250公里,南北的寬度約為12公里至60公里不等。它橫卧海上,是愛琴海地區的前沿。

關於愛琴海區域最早居民的部族屬性問題,目前歷史學家還不能確切地予以說明。一般的論斷是:愛琴海區域最早的居民是來自小亞細亞和敘利亞一帶,大概與塞姆人有關,他們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定居於此。嗣後隨着地中海東岸一帶部族的遷徙,又有許多新的部族移植過來。總之,愛琴海區域的居民在血緣上和語言上都是異常龐雜的。

愛琴文明的發現

古希臘的文明史是從愛琴文明開始的。所謂愛琴文明就是指南希臘和愛琴海島嶼上的文明。在青銅時代,這些地區的原始社會逐漸解體,產生了奴隸制國家。

愛琴文明的發現,是近代考古學上的一項重大成就。它所處的地理位置極佳,氣候宜人,農產眾多,林木茂盛;位於腓尼基與意大利、埃及與希臘之間,正是戰略要衝,也是貿易重地。亞里士多德曾指出這個地理的優越性,以及“它如何使得克里特王米諾斯獲得了愛琴海帝國。”米諾斯的故事雖然被所有古典學者認為是真有其事,但是現代學者卻斥為傳說;並且直到六十年前,包括英國歷史家格羅特在內,均認為愛琴海文明的歷史乃是開始於多麗斯人的入侵或是奧林匹克競技。

1871年至1890年間,德國學者謝里曼根據荷馬史詩中吟詠的特洛伊戰爭,以及有關戰爭發動者邁錫尼國王阿伽門農的傳說,先後對小亞細亞西部的特洛伊,南希臘的邁錫尼和太林斯等地進行考古發掘,取得了驚人的成就。他的考古報告,引起了當時考古界的極大重視。一些考古學者開始試圖尋找古代希臘神話中提到的克里特島米諾斯王宮的遺址。

在1893年,英國考古學家伊文思博士,在雅典買到了一些小石塊,這是被希臘婦女戴在身上當護身符用的。他對於石塊上面刻的象形文字甚感好奇,這些象形文字也沒有一位學者懂得。為追溯這些石塊的來源,他來到克里特島,在島上各處遊盪,撿拾他認為是克里特古文字的樣品。1900年春季,他雇了150個人,連續挖掘了九個星期,終於掘出了現代歷史研究上最豐富的寶藏——米諾斯的宮殿。所有已知的任何古代遺物均無法與這個建築的壯麗相比,它的外觀與古代希臘故事中的迷宮完全一樣。在這個宮殿以及其他廢墟中,就好像是要證實伊文思的直覺一樣,又發現了數千塊圖記和泥板,上面所刻的圖形文字(線型文字A)是跟他最初發現於小石塊上面的相同。消息傳出后,來自各國的學者紛紛趕到克里特,進行了大量而細緻的發掘工作,其後,一些學者又在希臘半島、愛琴海島嶼和小亞細亞等地進行了富有成果的發掘,進一步豐富了愛琴文明的內容,終於使得湮沒數千年的愛琴文明,重為世人所知。

由於愛琴文明的發現,使希臘的歷史可以遠溯到更古的時代,成為世界五大文明發祥地之一。愛琴文明的中心是克里特島和邁錫尼城,因此又稱克里特·邁錫尼文明。從公元前2000年克里特島上出現最早的奴隸制國家起,到公元前12世紀邁錫尼滅亡止,愛琴海地區的上古國家存在約八百年。

希臘城邦興起

由村落到城邦

公元前12世紀,隨着多里安人的入侵,希臘墮入“黑暗時代”。這一時期的希臘以農業為主,實行部落制和貴族政治,活動範圍限於愛琴海區域,到公元前6世紀末,這一切都改變了。

荷馬時代晚期,希臘已普遍使用鐵器,提高了社會生產力。鐵鏵、鐵鋤、鐵鐮的應用,使農田得以深耕,丘陵被進一步開墾,耕地面積在不斷擴大,糧食、葡萄、橄欖的種植都超出了過去的水平。手工業也有顯著的發展。希臘的釀酒、榨油和制陶業在地中海世界已處於領先的地位。他們的造船業也很發達,這時已能建造三層槳座的快速遠航船。農業的進步與手工業的多樣化,加速了國內外貿易的發展。在一些工商業較為發達的城邦已出現集市,有了專做買賣的商人,商業活動的中心逐漸形成,城鎮正在興起。在公元前7世紀,有的城邦已開始鑄造貨幣。對外貿易不斷擴大。工商業城邦與地中海沿岸各地已有密切的經濟往來,向外輸出葡萄酒、橄欖酒、陶器等生活用品,輸入他們所需要的糧食、手工業原料和奴隸等。

社會勞動大分工導致了希臘社會的階級大分裂,希臘人的氏族制度終於被新的社會組織形式——國家所代替。古代希臘人建立的是城邦國家,即以一個城市為中心,把周圍的若干村鎮附屬於城市國家的統治之下。這些城邦地不過百里,人口不過數萬,最大的也不過數十萬人,具有小國寡民的特色。當時,在希臘各地先後建立有二百多個城邦,其中最著名的有:小亞細亞西部沿岸的米利都和愛非斯(亦譯以弗所);中希臘的特爾斐與雅典;南希臘的科林斯、阿果斯和斯巴達,等等。各城邦原則上都是獨立自主的,但也通過結盟的方式加強政治、軍事上的聯繫,並奉較大的城邦為盟主。古代希臘人雖未建立統一的國家,但他們在語言文字、宗教節日活動、社會習俗和文化傳統方面都基本保持一致,並都自稱是“希臘人”。

在城邦建立初期,各邦的政權都被氏族貴族獨佔。但在政體上分別採取了貴族共和、貴族寡頭和君主專制等不同的形式。實行共和制的城邦往往通過貴族會議從貴族中選舉出兩名或數名執政官執政。執政官的任期有一定的年限,卸任后可進入貴族會議。在國家遇到戰爭或其他緊急事務時,可從執政宮中推選一人為總裁官(“埃修尼德”)。總裁官任職期限分別為半年、一年,或只以完成某件大事為限。在出現平民與貴族鬥爭的一些城邦,還有過一種僭主政治(“僭主”意為依靠武力取得政權而建立的個人統治)。早期僭主政治常在反對貴族殘暴的統治中出現,對社會發展起過一定的積極作用。在為數眾多的希臘城邦中,最強大而又最重要的是斯巴達和雅典。這兩大城邦在奴隸制的經濟和政治上各代表一種類型,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希臘城邦集團的兩個霸主。

由於各地區、部落條件、特點不同,希臘各城邦形成的具體過程也不一樣,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形式:1.原邁錫尼文明地區,由於外族入侵,原有的城邦毀滅,重新在氏族社會瓦解的基礎上形成的國家;或者在征服過程中,征服者與被征服者的鬥爭過程中形成國家,前者如彼奧提亞諸邦,後者如斯巴達城邦等。

2.由於公元前11世紀末多利亞人南下,引起希臘各部落遷移,在移民過程中形成的城邦;後來在大殖民運動中形成的城邦。前者如小亞細亞沿海的愛奧尼亞諸城,後者如地中海和黑海沿岸的殖民城邦。

3.邁錫尼文明時代尚未形成國家,也沒有遭到外族的入侵,“國家是直接地和主要地從氏族社會本身內部發展起來的階級對立中產生的”。雅典是這類城邦中的典型。

城邦形成的原因

希臘地區的地理特點是促成發展的一個基本因素。希臘地區沒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也找不到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廣闊的平原,而具備這些天然條件,併合理地開發和利用,是供養如中東、印度和中國所建立的那種複雜的帝國組織所必需的。在希臘和小亞細亞沿海地區,只有連綿不絕的山脈,這不僅限制了農業生產率的提高,而且把陸地隔成小塊。因而,那種可作為地區合併基礎的天然地理政治中心,希臘人是沒有的。入侵者入侵之後,在彼此隔離的村莊裏安居下來。這些村莊通常坐落在易於防衛的高地附近,因為高地上既可設立供奉諸神的廟宇,又可作為遭遇危險時的避難處。

這些由村莊擴大而成的居留地一般稱為“城邦”,而提供避難處的地方稱為“衛城”或“高城”。城邦常策略地設在土壤肥沃的地方或商路附近,因而吸引來更多的移民,成為該地區的主要城市。許多小城邦就是這樣形成的,彼此較為隔絕,而又生氣勃勃地獨立不移。

有經濟方面的原因。希臘觸目皆是的天然屏障使貨物難以運輸,除了通過海上,而大海這時還不能保險地航行。而且,我們先前所說的多樣性使得很小的一塊區域對於希臘人這樣對物質生活要求甚低的民族能夠自足。這兩個事實都導致一個方向:在希臘沒有很多的經濟依賴,在這國家各部分之間也沒有足以將希臘人拉出小社區的相互驅動。

宗教也和城邦息息相關——雖然並非宗教的每一種形式。奧林匹斯諸神的確在全希臘都受崇拜,但每個城邦,就算沒有自己的神衹,也有其獨特的崇拜儀式。雅典娜在斯巴達也受崇拜,但對斯巴達人而言,雅典娜絕不是雅典人所說的“護城女神雅典娜”。因此在雅典,赫拉是專由女人崇拜的女神,是爐灶和家庭女神,但在阿耳戈斯,“阿耳戈斯的赫拉”是當地人民所崇拜的最高神衹。但除了這些奧林匹斯神以外,每個城邦還有其本地小品神,“英雄”和仙女,各按其古來即有的習俗加以崇拜,很難想像它們會在儀式展開地以外存在。因此,儘管有泛希臘的奧林匹斯神系,儘管有使得單純部落的神衹對希臘人而言成為不可能的哲學精神,在某種意義上,我們還是可以說,城邦是個獨立的宗教單位,一如政治單位。起碼悲劇詩人仍會利用這種古老的信仰;這一座城市行將被征服,就說諸神離棄了它。神衹是城邦福祉之不可見的夥伴。

宗教與“政治”思想聯繫得也非常緊密,埃斯庫羅斯的劇作《奧瑞斯忒亞》。這一三部曲就是圍繞正義的觀念而建構的。它從渾沌到秩序,從衝突到調和,同時抵達兩個層面:人性的和神聖的。在第一部中,我們看到一種宇宙的道德法則,罪惡必須得到懲罰,這一法則以可能是最粗野的方式得到實現;為了報復一個罪惡,產生了另一個罪惡,怨怨相報,看來沒有盡頭——然而總是為宙斯所讚許。在第二部中,這一罪惡之鏈達到了高潮,此時奧瑞斯忒斯(主人公)替父報仇,殺死了母親。他是懷着矛盾的心理犯下這罪行的,而指揮他去乾的則是阿波羅,宙斯的兒子與代言人——為什麼?因為克呂泰涅斯特拉謀害了她的丈夫阿伽門農王,這一罪行若不加懲罰,將會瓦解社會組織。奧林匹斯諸神所關注的是捍衛秩序,他們是專屬城邦的神。然而奧瑞斯忒斯的弒母則超出了人類最深層的本能;因而他不見容於其他神衹:復仇女神。復仇女神對社會秩序毫無興趣,卻不容許踐踏血緣關係的神聖性,她們的使命就是維護這種關係。在第三部中,古老的復仇女神與年輕的奧林匹斯神衹為這不幸的奧瑞斯忒斯發生了可怖的衝突。最後的解決是雅典娜帶來了宙斯的一項新制度。由雅典公民組成的陪審團受命在衛城審訊奧瑞斯忒斯——他逃到此處尋求保護——這就是雅典最高法庭的第一次集會。兩邊的票數相等,於是,出於仁慈,奧瑞斯忒斯被判無罪。被騙走合法的犧牲品之後,復仇女神威脅要摧毀阿提卡,但雅典娜勸說她們以雅典為家,其古老的使命並未廢除(如起初她們所設想的)而是得到了提升,因為從此她們將懲罰城邦中的暴力,而不僅僅是家庭中的暴力。

成熟的城邦是實現法律而不產生混亂的手段,因為公共的正義高於私人的復仇;而權威的主張也與人性的本能相協調。整個三部曲結束於—幕令人難忘的歡慶場面。令人畏懼的復仇女神將她們的黑色裙袍換成紅色的,不再是復仇女神,而是“仁慈者”;不再是宙斯的敵人,而是其意志與榮譽的代理人,是其完善的社會秩序的捍衛者,反對來自內部的暴力。在衛城下劇場之中,當著全體雅典公民的面——而且還是在公民司儀的引導下——她們步齣劇場來到衛城另一處的新家。某個最為嚴重的人類道德與社會難題得到了解決,而調解的手段就是城邦。城邦的尺度使得一個人可以向其他所有的人發出呼籲。當他覺得城邦的另一成員傷害了他,他就很自然地會這樣做。希臘人普遍接受這樣的假定:城邦源於對正義的需要。個人是無法無天的,但城邦必須使錯誤得到改正。然而不是通過一套複雜的國家正義的機制,因為這樣一部機器只能由個人來操作,他們會像最初的壞人一樣不公正。受害的一方只有當他的冤屈讓整個城邦的人了解,才會確信自己獲得公正的對待。

殖民運動和殖民城市

從公元前8世紀起,希臘人開始遠涉重洋,在地中海和黑海的沿岸建立殖民地。希臘人的殖民活動,是其社會內部的原因所引起的。由於氏族紐帶的崩解和階級的分化,那些貧無立錐之地的人為了避免當奴隸的悲運,便紛紛到海外去尋找安身立命的地方。有些政治上的野心家,也常常因為在政爭中失敗而離鄉背井,到海外去開拓他們的新事業。而海上貿易的興盛,也刺激了移民。這樣,希臘的殖民者便舳艫相接,一批又一批地向海外拓殖。最初,希臘人的殖民僅具有墾殖的性質。接着,由於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這種殖民就意味着開拓新的市場和原料出產地。及至奴隸制盛行,希臘人的海外拓殖又兼有掠奪“蠻族”以充當奴隸的性質。

希臘人的殖民活動是由希臘各城邦分頭進行的。在東方,早期的希臘殖民者原已在小亞細亞的西部海岸上建立了許多城邦,其中最重要的是米利都,它在公元前7至6世紀時成為希臘所有殖民地中的翹楚,在文化上實高於希臘本土。鄰近的塞浦路斯島,也成為希臘殖民者的樂園。向南,希臘人在埃及的尼羅河三角洲上建立了一個商站,叫做瑙克拉提斯,並且在非洲北岸的西里尼地方定居了下來。向西,希臘的殖民者於公元前750年左右開始定居於意大利半島南部,先後建立了塔蘭托、克羅頓、那不勒斯、丘米等城市。

希臘人移往意大利南部者甚眾,以致後來羅馬人竟把那地方稱為“大希臘”。在西西里島,希臘移民把原先移殖到那邊的腓尼基人壓縮到該島的西北一隅之地,而在該島東部建立了墨西拿、敘拉古等城市。後來,敘拉古曾一度發展為地中海西部最昌盛的城邦。現今法國南部的要港馬賽,最初便是希臘殖民者所建的商站馬賽利亞。希臘人更遠航到現今西班牙的東部,在那邊開採銀礦,並且建立了薩貢頓等城市。向北,希臘的殖民者穿過達達尼爾海峽,定居於黑海沿岸。在公元前600年左右,黑海的四周便遍佈了希臘人的殖民地,其中較為重要的是克里米亞半島南端的刻松尼索斯和小亞細亞北面的西諾普。希臘人與西徐亞人有所接觸,他們從黑海以北的地區取得了穀物、牲畜、蜂蜜、木材、琥珀和奴隸,並且在小亞細亞北部開採鐵礦。希臘人在博斯普魯斯海峽通往黑海的海角上所建的拜占廷城,後來成為歐亞水陸交通的樞紐。羅馬帝國後期的都城君士坦丁堡,便是在拜占廷的原址上建築起來的。

在這些早期的殖民地中起碼有一點是肯定的,即它們都不是出於貿易的目的而興建的,它們不是“工廠”,殖民者所尋求的是土地。希臘的農民沒有多少盈餘,過着一種朝不保夕的日子。家庭地塊的劃分很快就到了臨界點,不再可能從事有效的種植,並且大塊地產不知不覺地吞食着小塊的土地。重新分配土地的呼聲常能在希臘聽到,殖民運動就是一道安全閥。貧困的農民或許會放棄他母邦的那小塊被蠶食或抵押的土地,到海外去撈一塊無人耕種的土地——這樣也會形成新的鬥爭,他和他的後代也許會富有,成為新城邦有土地的貴族,或者失敗了,準備下一輪殖民或革命。

雖然首要的目的是土地而非貿易,但殖民運動的確極大地刺激了貿易和工業,以至於有些後期的殖民地眼睛盯着貿易而不是農業。有時新土地出產的作物與他們母邦不同,這樣的殖民地就會讓希臘人更多地與“蠻族”相接觸,因為他們會有合乎希臘人需要的東西出售。在一些古老的貿易路線,比如從波羅的海開始的琥珀之路上,有些殖民地就靠近貨源。因而貨物的交換愈加興旺,新的接觸又會帶來新的想法和新的技術。慢慢地,不引人注目地,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這在有些地方遠比其他地方為高。比如說,科林斯這座地理位置極其適合貿易的城市,就忙於建造船隻,用黃銅製作物品,並且在陶器上發展出一種希臘人數百年未見的自然主義繪畫風格,而不出30英里的阿卡迪亞村莊卻絲毫沒有受到這些新事物的影響。參與這場貿易與工業增長的其他城市有埃伊納,埃維亞的卡爾西斯,以及伊奧尼亞的米利都。

埃維亞是因有歷史時代第一場希臘戰爭而為人所關注,這場戰爭的對手是她的鄰邦厄立特立亞,為了爭奪鄰近的利蘭丁平原的控制權。其他許多城市各支持一邊,對有爭議的領土卻沒有明顯的興趣;看起來,商業的競爭已經開始扮演角色。

希臘詞Apoikia字面上的意思是“遠處的家”。無論怎麼說,apoikia都不是母邦的擴展,也不對母邦有什麼依賴,它是個全新的獨立的機構。母邦組織了移民群體,也常常邀請其他城邦的人加入。母邦從自己的成員中挑選一位正式的領導,他將監督新土地的分配,並且會長久地被尊為創立者。通常在試圖建立一個殖民地之前,要到德爾斐去求神諭。這不僅僅是針對各種未知危險的宗教設防。在希臘的全部宗教勝地中,德爾斐贏得高超卓越的地位,一年到頭,全希臘各地——有時還有“蠻族”——都有人來此地求神諭,德爾菲的祭司對各處的情況也就相當熟悉(更不用說其重大的政治影響力)。

殖民地建立起來后,它與母邦的聯繫就純然是宗教與情感的。公共炬台上燃燒着的聖火是從母邦傳來的;母邦的公民來訪,按理會有某種獲得禮遇的特權;假如從這殖民地又去另創一殖民地,八成會邀請母邦提名一位創立者。嚴格的政治聯繫是不會有的,一座城市與其殖民地之間的戰爭是不自然不成體統的,但不算是反叛或脫離;因此希臘人這樣源源不斷地從城市密佈的希臘本土與伊奧尼亞流出,雖然將希臘的影響帶到地中海的各個角落,除了被迦太基人和伊達拉里亞人所控制的地區,但他們並未形成一個希臘帝國或國家。只意味着獨立的希臘城邦的數目大量地增加了——也意味着故鄉的同情和爭執也傳得越來越遠。希臘人的殖民活動,更刺激了希臘各城邦工商業的發展。如果說在這以前,希臘城市只不過是防衛設施和貴族的邸宅,這時它們卻成為工商業的中心了。由於交換經濟發展的需要,錢幣便出現了。在最初,人們在經濟交換中是“以物易物”,那種交換方式當然很不方便。後來人們便用金屬做貿易的中介,因為金屬一方面有它本身的價值,一方面又可作為表現其他商品中所含社會勞動量的尺度。很久以前,埃及人和腓尼基人就用金塊、銀塊或銅片、鐵片做貨幣。但貨幣要盡到它在交換經濟中的特殊職能,就必須有一種固定的質量和形式。到了公元前7世紀中,愛琴海區域便出現了金制或銀制的錢幣。

在公元前550年左右,小亞細亞西部呂底亞的國王克羅蘇斯用金和銀的合金鑄造了一種錢幣,流通甚廣,於是人們就錯誤地把他當做錢幣的發明者。其實在克羅蘇斯以前,雅典和其他的希臘城邦早已開始鑄造錢幣了。

錢幣的使用,在社會上引起嚴重的後果。它促進了貿易的發展,急遽地破壞了昔日那種淳樸的在自然經濟狀態下人與人的關係,使富者愈富,貧者愈貧,加速了社會上的階級分化。一些握有金錢的高利貸者和工商業者,成為有權有勢的特殊階級。在公元前6世紀初,代表工商業貴族利益的雅典政治家梭倫竟公然說:“人的社會地位是由金錢造成的。”

氏族制度和貨幣經濟是絕不相容的。貨幣經濟就像腐蝕性的酸液一樣,侵蝕着那建立在自然經濟基礎上的氏族組織。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曾指出:當人們最初發明錢幣的時候,他們沒有料想到他們是在創造着一種新的社會權力。整個的社會,都必須向這無孔不入的權力屈膝。不管它的創造者知道不知道,願意不願意,這新的權力突然產生了。雅典人在各方面都感到貨幣經濟在其青春時期的猛烈性。怎麼辦呢?舊的氏族組織不僅無力對付那貨幣權力的勝利進軍,而且也絕對不能在它的範圍內容納錢幣、債權人、債務人以及強迫收債等等新的花樣。但是,那新的社會權力卻根深蒂固了,什麼善良的心愿,什麼想迴轉到舊日平等時代去的渴望,都不能把金錢和高利貸驅逐出這個世界。希臘的氏族制度解體了,在階級社會中出現了國家。

在為數眾多的希臘城邦中,最強大而又最重要的是斯巴達和雅典。這兩大城邦在奴隸制的經濟和政治上各代表一種類型,並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希臘城邦集團的兩個霸主。

希臘城邦斯巴達

公元前8至前6世紀,希臘半島上出現了二百多個奴隸制國家。這種國家是以一個城市為中心,包括周圍若干村鎮所組成的所謂“城邦”,意即城市國家。斯巴達是其中最強大最重要的一個。

斯巴達位於伯羅奔尼撤半島的東南部。公元前12世紀左右,一批由多利亞人組成的希臘部落從希臘北部侵入伯羅奔尼撒,散居在被毀的斯巴達城附近的村落里,到公元前10至前9世紀,才由五個村落聯合成一個新的政治中心,這就是多利亞人的斯巴達城,這支入侵的多利亞人被稱作斯巴達人。

斯巴達人不斷用武力征服周圍的居民。被征服者大多成為斯巴達的國有奴隸,稱作希洛人;一部分被驅逐到偏僻的山區和沿海地區,以農業、手工業和商業為生,承擔納稅和服兵役的義務,被稱作庇里阿西人。斯巴達人建立了一個強有力的國家機構,由國王、長老會議、公民大會和監察官組成。

國王有兩個,平時主持祭祀;戰時領兵出征。

長老會議是最高權力機構,由兩個國王和二十八個年逾六十歲的長老組成,討論決定一切有關城邦的重大事務,提交公民大會通過。

公民大會由國王主持,年滿三十歲的斯巴達男子都有權參加。公民大會對於長老會議的提議只有表決權而不進行討論,表決時也只以呼聲的高低來表示贊成與否。

公元前5世紀以後,一年一選的五人監察委員會成為最重要的國家權力機構,可以監察國王和公民的言行,擁有巨大的勢力和職權,成為事實上的統治者。

斯巴達的土地和奴隸統歸國有,斯巴達人長期過着以農業為主的自然經濟生活。全國土地分成數千份,每個公民一份,不準買賣、轉讓或分割。份地由希洛人耕種,平均每七戶希洛人供養一戶斯巴達人。希洛人終年勞作,還被迫到軍中服役,從事運輸、修築工事等勞役,有時也充當水手,可是得到的卻是貧困、皮鞭和無盡的屈辱。

希洛人雖在法律上屬國家所有,個別斯巴達人無權買賣他們,但可以任意傷害他們。節日裏,斯巴達人常用劣酒把希洛人灌醉,然後拖至公共場所,讓斯巴達青年知道醉酒是怎麼回事。希洛人即使沒有過錯,每年也要被鞭笞一次,說是要他們記住自己的奴隸身份。斯巴達的長官時常派遣大批身佩短劍的青年戰士下鄉,白天分散隱蔽起來,一到晚上,便奔向大道,屠殺他們所能捉到的每一個希洛人。有時,他們也來到希洛人勞動的田地里,殺死其中最強壯最優秀的人。這種制度稱為“克里普提”,意思就是“秘密勤務”。

斯巴達沒有建築城牆,人民的身體便是斯巴達的城牆,青年的胸膛便是斯巴達的國防。為了鎮壓希洛人的反抗,為了向外擴張,斯巴達人用強大的軍隊築起了一堵“人牆”。

斯巴達人的嬰兒落地,先要接受長老的檢查,強者生存,弱者棄之。隨後,母親用劣酒替嬰兒浴身,經不起刺激的嬰兒,則任其死去。幼兒七歲之前由母親撫養,母親從小注意培養他們不哭不鬧,不怕黑暗與孤獨的習慣,以便長大后成為維護奴隸制度的勇猛戰士。

男孩滿七歲,離家編入兒童隊,受嚴格的體育和軍事訓練。到十二歲,經過測驗,升入少年隊。測驗那一天,國王、長官和斯巴達公民都來觀看,測驗項目之一是搏鬥,兒童分成兩隊,教官一聲令下,赤手空拳的孩子們一對對打成一團,你來我去,拚命要將對方推入濠溝,以顯示自己的勇敢和狡詐。測驗項目之二是挨打比賽,兒童們跪在神殿之前,任憑皮鞭的嗖嗖抽打,誰最能忍受痛苦,誰就是獲勝者。編入少年隊后,生活更嚴酷了,穿單衣,睡草墊,食物也很少,為的是讓他們自己能向飢餓作鬥爭,他們還必須學會偷竊,在偷竊中訓練敏捷和機智。

從二十歲起,斯巴達男青年正式成為軍人。三十歲成親,但每天仍得參加軍訓,直至六十歲才結束軍事生活。

斯巴達的婦女雖不參軍,但和男子同樣從事體育鍛煉。

斯巴達人認為,惟有剛強健壯的母親才能生育剛強的戰士。

在斯巴達母親的眼裏,兒子戰死疆場或凱旋而歸,則是母親最大的光榮和安慰。

斯巴達人尚武輕文,文化程度很低,而且訥訥寡言。在它的歷史上,沒有語驚四座的演說家和口若懸河的雄辯家,也看不見雄偉的建築和藝術珍品,只有寒光閃閃的刀劍和森嚴壁壘的軍營。

公元前2世紀中葉,隨着羅馬統統在希臘的確立,斯巴達終於走到了歷史的盡頭。

斯巴達是古希臘的一個城邦國家。它位於伯羅奔尼撤半島的南部,拉哥尼亞地區的幼洛他斯河谷。幼洛他斯河谷三面環山,南面臨海,與外界交通不便。但是這裏有肥沃的土地,豐富的鐵礦和大片森林、草地,很早就有人在這裏安身。公元前2000年代末期,斯巴達國家的建立者——一支希臘人部落,翻過高山,來到河谷,侵佔了當地人的住處,而後又佔據整個拉哥尼亞,把當地原有居民變作奴隸,稱之為“希洛人”(意即俘虜),外來者在河谷中心地區建起斯巴達城,自稱為“斯巴達人”。這樣就出現了斯巴達國家。

在斯巴達國家裏,居民主要有兩類:斯巴達人和希洛人。斯巴達人是希臘征服者的後裔,他們是享有全權的公民,是國家的統治者;希洛人是當地被征服者的後裔,是受斯巴達人統治奴役的奴隸。據說,斯巴達國家初建立時,一個叫來庫古的人為了使斯巴達人能永遠保持統治者的地位,不致因內部分化而使力量削弱,於是努力使斯巴達人之間保持平等,不讓他們發展財富或過奢華的生活。他把屬於國家的土地平均分給每一個斯巴達家庭,不許買賣;同時,為禁止斯巴達人從事商業和手工業,便發行笨重的鐵幣,代替金幣和銀幣,使斯巴達人認為從事工商業是下賤、可恥的事,只有奴隸才去做;而為了隨時準備鎮壓奴隸的反抗,在斯巴達人中長期保持着軍事民主制階段的尚武遺風。

斯巴達設有兩個國王,他們在戰時有無限的權力,在平時則共同處理國政,而且必須徵求長老會議的同意。長老會議是由包括國王在內的三十位老人組成,他們是憑民眾大會上歡呼聲音的高低而當選,當選后則具有巨大的權力。人民無權討論長老的決議,只有以叫喊聲表示通過或拒絕。

在這樣一個長期遺存軍事民主制的國家裏,一方面是由於部落生活的影響,一方面是鎮壓奴隸起義的需要,斯巴達國家力圖把每一個斯巴達男子訓練為百折不撓的戰士,把每一個斯巴達女子訓練成為養育戰士的母親。說來令人驚奇,幾乎是從嬰兒初生的日子起,這個鍛煉就在開始。新生的嬰兒必須經過長老的檢查,長老認為健壯合格的,才准許父母養育,否則就命令拋棄到山峽裏面去,免得他身體虛弱,長大了不能適應斯巴達嚴酷的軍事生活,在別的國家,母親給嬰兒洗澡只用水,斯巴達人的母親卻用酒來洗剛剛出世的嬰兒,她們以為這樣可以考驗孩子的體格:病弱的任他在酒里暈死,強健的在經過考驗之後就可以變得像鐵一樣結實。對於孩子的養育,她們也有一套不同尋常的辦法,她們不用襁褓或繃帶,相信這樣可以使孩子的四肢和形體自由發育;她們也不把好吃的食品給孩子;訓練孩子不怕黑暗,不怕孤單,不急躁,不愛哭等等。男孩長到七歲,就要送到少年團隊裏去參加體育鍛煉。他們幾乎不學讀和寫,主要是進行艱苦鍛煉,發展體力,訓練敏捷和耐勞能力。人們常看到,男孩子們由一個年齡稍大的男孩帶引,在烈日下長時間地行走在荊棘叢生的路上,以培養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隨着孩子年齡的增長,團隊的訓練也越也越嚴,他們總是剃光頭,整年赤腳走路,穿極粗朴單薄的衣服,晚上睡在河邊揀來的乾草上,即便是冬天,也僅是再鋪上一些薊花絮,用以取暖,惟恐舒適的床,會使男孩子們變得懶惰。幾乎所有的希臘歷史書上都提到這樣一個斯巴達兒童:這個孩子在上學路上抓到一隻活狐狸,怕老師發現,就把它藏在上衣貼胸的地方。

上課時,狐狸開始用鋒利的爪子在男孩子的胸部亂抓,儘管疼痛難忍,孩子卻一絲不動,最後活活地讓狐狸咬死。之後,凡經受痛苦而不哼一聲的男孩就被譽為“小斯巴達”。

這個故事有幾分真實我們且不去考證,但是,在斯巴達有意識地訓練青少年忍耐痛苦的能力,倒是確有其事。每年,在亞特米斯(希臘女獵神)神壇前舉行一次鞭打,不許兒童大聲喊叫和啼哭求饒,越是忍得住鞭打的,就越被認為有毅力。斯巴達的兒童就是在這種棍棒教育中長大,沒有歡樂,沒有愛撫。不僅如此,更使人奇怪的是斯巴達人還訓練他們的青少年偷竊。如果有人在行竊時沒被人發現,則受到讚揚;凡在偷竊中被人捉住的,說明這個人太笨,太不機靈了,就要受到責罰。斯巴達人認為用這種方法可以訓練青少年的敏捷和機智,更主要的是使斯巴達士兵在行軍打仗時不至於挨餓。因為,斯巴達人外出打仗時,軍隊是不攜帶糧食的,也沒有負責供給食物的軍需官,士兵們只有依靠自己的偷竊本領去弄到食物,否則就要挨餓。

斯巴達人的教育培養了優良的戰士,可是也使斯巴達人殘酷、粗魯、不文明。在實行民主政治的希臘城邦雅典,富有的父親總想把兒子教育得文采斐然,能誦詩,能辯論,能夠出口成章,在公共場合可以語驚四座。在斯巴達,則完全不重視這種文化教育。他們要求青年人沉默寡言,不好文飾,只要青年人出言簡當,就算達到了語文教育的目的。據說,“在斯巴達從男孩那裏比從石像還難得聽到聲音。……男孩比女孩還嫻靜”。這種教育方式,與斯巴達的社會狀況是分不開的。斯巴達是清一色的軍事國家,實行貴族專政,奴隸主階級沒有分化為經濟利益不同的階層,把青年訓練成為雅典式的能夠左右公民會議的政治家,遠遠沒有把他們訓練成為戰士重要。

斯巴達青年到了二十歲則離開少年團隊,開始軍營生活,受正規的軍事訓練。斯巴達的戰術主要是以步兵戰為主,把軍隊編成方陣,每一個方陣構成一個有機的整個。這種戰術,勝敗不僅依靠每一個戰士的勇敢,而且還要依靠全陣組織和紀律的嚴密,為了保證方陣在戰鬥中進退嫻熟,接應機敏,長期的操練成為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斯巴達青年戰士的正規訓練,定期十年。從二十歲到三十歲,每個青年都必須在軍中受訓;三十歲后,他們可以成家,並住在自己家裏,但他們還必須每日出操,和戰士們一起進餐,為此按月交納規定數量的糧食,直到六十歲,才可以結束軍事生活。

斯巴達尚武的風氣,也表現在對婦女的教育上。斯巴達的女孩子不像許多別的國家的女孩子一樣被嬌生慣養,而是和男子們同樣進行體育鍛煉。根據記載,斯巴達的少女必須練習格鬥、賽跑、投鐵環和擲標槍,目的是為了將來懷孕的嬰兒可以在強壯的母體中長得更結實,發育得更好,而她們自己也會因體格健壯更能經得起分娩的痛苦。這樣教育出來的婦女是剛強的,照斯巴達人的想法,惟有剛強的母親才能生育剛強的戰士。在斯巴達,做母親的並不怕看到兒子在戰爭中負傷,她們所怕的是養出來的兒子太弱,在戰場上丟了武器,身上沒有一點傷痕,就退陣回到故里,這是要被人恥笑的。斯巴達的母親常以兒子戰死沙場而自豪,她們把斯巴達的榮辱看得比兒子的性命還重要。有一位母親去詢問戰爭的情況,別人告訴她,她的五個兒子都戰死了,但她卻說:“這並不是我要問的,我要問的是斯巴達人勝利了沒有。”

這種嚴格訓練的結果,斯巴達人被培養成勇敢善戰、刻苦耐勞的戰士,斯巴達的軍隊有良好的紀律,特別出色的優美姿勢和武裝。全體斯巴達戰士一律配備有戰馬、短劍和盾,戴着盔,披掛着甲胄和護足。他們在戰鬥中永不退卻,直到最後一口氣,因此斯巴達的步兵被認為是全希臘最優秀的步兵,長時間內被認為是無敵的,它的步兵方陣在南希臘享有常勝的威名,而且在全希臘都有舉足輕重之勢。

斯巴達獨特的軍事制度和它畸形發展的軍事生活,使其擁有其他希臘城邦所不及的軍事優勢。斯巴達用幾十年時間征服周圍的地區,被征服的居民都淪為希洛人。到公元前6世紀,斯巴達已成為伯羅奔尼撒半島上最強大的國家。後來,斯巴達又建立起以自己為首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幾乎南希臘的全部國家都參加了同盟。同盟的職責是支持貴族寡頭政治和鎮壓奴隸起義。斯巴達的軍事寡頭政治及尚武風氣與雅典的民主政治和文采、雄辯形成鮮明對比,除了因為應付共同的敵人而形成短期聯合外,它和雅典總是處於矛盾的地位。

第一次美塞尼亞戰爭

在古代希臘,斯巴達是一個著名的奴隸制城邦,斯巴達的公民是十足的寄生階級,他們既不從事農業和手工業,也不經營商業,全靠剝削一種叫做黑勞士的奴隸來過活。據古代希臘學者說,當時各城邦的奴隸人數,以斯巴達的黑勞士為最多。黑勞士制度是斯巴達通過征服鄰近地區特別是征服美塞尼亞而發展起來的。

斯巴達城邦是多利亞人建立的。公元前12世紀,多利亞人部落從北希臘南下。其中一支來到伯羅奔尼撒半島東南部的拉哥尼亞地區,在斯巴達一帶逐漸定居下來。他們成了斯巴達人。這些斯巴達人最初還處於原始社會晚期階段,當然也還沒有奴役黑勞士的制度。隨着原始公社的逐漸解體,約公元前9世紀,斯巴達人的國家開始發生。同時,斯巴達人逐漸向周圍地區的阿哈伊亞人發動進攻,強迫被征服者接受他們的統治。據說,當斯巴達人征服南方沿海的黑勞士(Helos)城的時候,他們開始把那裏的被征服者變為奴隸。

這種奴隸因地名而被稱為黑勞士(Helos),而且斯巴達人把以後由征服得來的同類奴隸也照例稱為黑勞士了。

斯巴達人約在公元前8世紀中葉統一了拉哥尼亞,同時開始建立起剝削黑勞士的制度。公元前8世紀後期,斯巴達人又對西邊的鄰邦美塞尼亞發動戰爭。這就是歷史上所說的第一次美塞尼亞戰爭(約公元前740—前720年)。

相傳,這次戰爭是由這樣一些事件引起的。兩國邊境上有一處神廟,逢時過節,雙方的人們都來祭獻。有一次雙方的人發生流血衝突,斯巴達的一個國王也在衝突中死去。斯巴達人說,美塞尼亞人要污辱斯巴達的婦女,斯巴達王在阻止的過程中被殺。美塞尼亞人說,斯巴達人派出一些沒有鬍子的青年,男扮女裝,身藏利刃,陰謀傷害美塞尼亞的一些上層人物,所以美塞尼亞人的行動是出於自衛。此外,一個斯巴達人騙取了一個美塞尼亞人的畜群,還殺了美塞尼亞人派來討債的兒子。這個美塞尼亞人向斯巴達申訴無效,就決定一有機會就殺斯巴達人,以作為報復。斯巴達派使者要求美塞尼亞交出兇手。美塞尼亞方面表示和國人商議后再回答。在商量中,美塞尼亞內部兩派人發生了流血的衝突,最後不向斯巴達屈服的一派勝利。他們遣使回答斯巴達人,要求把兩國間的糾紛交託中間人來仲裁。斯巴達人表面不作答覆,實際已秘密準備戰鬥,併發誓不論經過任何艱難曲折最終也要奪取美塞尼亞的土地。所以,這次戰爭的真正原因是,美塞尼亞有着比拉哥尼亞肥美得多的土地,剛剛征服拉哥尼亞並開始建立黑勞士制度的斯巴達人,對鄰邦的土地起了貪心,企圖把鄰邦的人民變成黑勞士來奴役。

戰爭從斯巴達人突然襲取美塞尼亞邊境上的一個小城鎮開始。美塞尼亞人知道這個消息以後,才開會商量對策,整軍經武,準備抵抗。斯巴達人進攻美塞尼亞的城鎮,因對方防守嚴密,不能得手。他們經過農村,趕走牲畜,掠取莊稼,但是不毀壞樹木、房屋。他們心中已經認定,這些將來都是他們的財產。美塞尼亞人基本處於守勢,但也伺機擾掠拉哥尼亞沿海地區和西部農田,作為報復。

三年以後,美塞尼亞人認為準備基本就緒,開始反攻。

斯巴達人從所佔領的邊境城鎮出來迎擊。美塞尼亞人選擇地形崎嶇之處作為戰場,使斯巴達人的精良的步兵無所發揮其優勢。斯巴達人不能取勝。美塞尼亞人又步步為營,使斯巴達人無法以突擊取勝。於是斯巴達人被迫退回本國。

一年以後,斯巴達人再度侵入美塞尼亞,美塞尼亞奮起迎敵。開戰之前,斯巴達王勉勵部下毋忘決心征服美塞尼亞的誓言。美塞尼亞王則對部下說,這一戰不僅為了保護土地和財產,而且如果戰敗,妻子兒女將被虜為奴,成年男子將受辱而死,神廟將遭搶劫,祖宅將被焚毀,所以寧可死戰,也不能受此災禍。接着雙方展開激戰。斯巴達人在軍事訓練和兵員人數上都佔優勢,美塞尼亞人則不惜犧牲,作了最英勇的奮戰。鏖戰到夜幕降臨,雙方勝負難分,只好暫停,次日雙方雖然未繼續開戰,但是美塞尼亞方面情況開始逐漸惡化。財政發生困難,奴隸向斯巴達方面逃亡,疾病也發生了。於是美塞尼亞人被迫放棄內地城鎮,退而據守伊托麥山。

戰爭持續地進行着。到第十三年,斯巴達人又大舉進攻。美塞尼亞王埃夫法埃身先士卒,負了重傷。他雖不久因傷重致死,其行為卻鼓勵了美塞尼亞人的抵抗精神。隨後,美塞尼亞人選舉亞里斯托德摩斯為王。亞里斯托德摩斯照顧人民,尊重貴族,並與阿爾卡迪亞、阿爾哥斯、西居昂保持友好的關係。他採用小股作戰的方法不斷困擾斯巴達人。到亞里斯托德摩斯當政的第五年,雙方都為長期戰爭的消耗感到焦急,於是又發生了一次大戰。斯巴達人不僅傾全國之力,而且請了盟邦科林斯的軍隊。美塞尼亞方面則請了阿爾卡迪亞、阿爾哥斯和西居昂的援軍。在戰鬥中,美塞尼亞方面的不同兵種配合得很好。結果斯巴達人戰敗。但是他們征服美塞尼亞之心不死,仍然伺機行動。到戰爭的第二十年,美塞尼亞方面力量消耗殆盡,亞里斯托德摩斯絕望,自殺殉國。這一年年底,美塞尼亞人為饑饉、匱乏所迫,撤離伊托麥山,退往鄰國。不過,這只是美塞尼亞人中的不多的一部分。大多數美塞尼亞平民還散居在各自原來的居住地。斯巴達人夷平伊托麥山的堡塞,佔領美塞尼亞,給公民們分配了被征服的美塞尼亞土地,迫使被征服的美塞尼亞人將田地收成的一半交給斯巴達人。所以,由於第一次美塞尼亞戰爭的勝利,斯巴達的剛在拉哥尼亞發生的黑勞士制度在廣闊的美塞尼亞地區擴展起來。

第二次美塞尼亞戰爭

美塞尼亞人民不甘忍受斯巴達人的奴役。尤其是青年人,雖然沒有經歷以前的戰爭,卻常懷着寧死也不能忍受奴役的氣概。在美塞尼亞的青年中出現了一位傑出的領袖,名叫亞里斯托麥涅斯。他秘密地組織群眾,準備起義,並且和阿爾卡迪亞、阿爾哥斯取得聯繫,爭取他們的支持。不久起義爆發,史稱第二次美塞尼亞戰爭。關於這次戰爭的年代,古代希臘史家即有不同說法。比較可靠的說法是第一次美塞尼亞戰爭的參與者是第二次戰爭參加者的祖父一代。所以這次戰爭約在公元前7世紀後期。

起義開始的第一年,雙方在美塞尼亞的德拉伊地方打了一次大仗,結果難分勝負。亞里斯托麥涅斯在戰鬥中的超乎尋常的勇敢善戰,博得了起義者的尊重。人們要推舉他為美塞尼亞國王。他謝絕了,人們就擁戴他作為全權的大將軍。

他也成了斯巴達人的所忌憚的一個帶有傳奇性的人物。據說,他曾乘夜潛入斯巴達城,在那裏的雅典娜神廟上高懸一面盾牌,上面大書:“亞里斯托麥涅斯獲自斯巴達人,謹以奉獻女神。”

第二年,雙方都請到了盟軍,在名叫豕冢的地方舉行會戰。支持美塞尼亞人的有埃利斯人、阿爾卡迪亞人、阿爾哥斯人、西居昂人等,站在斯巴達人一邊的有科林斯人等。在雙方激戰的過程中,亞里斯托麥涅斯率領一支由80名最精悍的美塞尼亞青年組成的突擊隊,首先沖向斯巴達國王親率的軍隊,經過奮戰擊敗了敵人。當斯巴達王領兵脫逃時,他就讓其他部隊承擔追擊任務,自己又領兵往戰鬥艱苦的地方去打擊敵人。亞里斯托麥涅斯率先衝鋒陷陣,擊敗斯巴達方面一支又一支隊伍,最終使敵方全線潰敗。斯巴達人傷亡慘重,士氣沮喪,企圖結束戰爭。據說由於一個名叫提爾塔伊奧斯的跛足詩人的鼓勵,斯巴達人才堅持戰鬥下去。亞里斯托麥涅斯率領起義軍在豕冢的大勝,使美塞尼亞人欣喜若狂。當他凱旋原駐地時,婦女們向他拋撒綵帶、鮮花,為他高唱凱歌,熱烈歡迎起義的英雄。這一戰役以後,亞里斯托麥涅斯又一再向斯巴達人進行了奇襲和伏擊。

戰爭的第三年,雙方又在名叫大壕的地方展開一場大戰。阿爾卡迪亞地區各城都出兵支援美塞尼亞人。但是斯巴達人已經暗中用金錢收買了阿爾卡迪亞人的君主和統帥亞里斯托克拉特斯。戰鬥尚未開始,亞里斯托克拉特斯就對部下阿爾卡迪亞人說,現在處境不妙,如果一旦戰敗,退路都成問題。他命令每一個阿爾卡迪亞人注意他發的信號,一見信號大家就立即逃跑。戰鬥剛剛開始,亞里斯托克拉特斯就命令阿爾卡迪亞人撤退,造成美塞尼亞人陣線方面的左翼和中翼空虛。而且他命令阿爾卡迪亞人逃跑時經過美塞尼亞人所堅持的右翼,以擾亂他們的陣腳,影響他們的士氣。在這樣情況下,斯巴達人毫無困難地對美塞尼亞人合了圍。亞里斯托麥涅斯率眾英勇抵抗,終因寡不敵眾,形勢無法扭轉。這一役美塞尼亞方面傷亡慘重。以後亞里斯托麥涅斯糾合餘眾,帶領大家放棄平原,退守埃伊拉山。斯巴達人滿以為不久即可消滅這支起義軍,結果起義又堅持了十多年。

亞里斯托麥涅斯知道已經沒有力量組織大軍同斯巴達人進行大戰,就組織了一支300人的精兵,不時襲擊美塞尼亞和拉哥尼亞的斯巴達人,奪取穀物、牲畜和各種財物作為起義軍的給養。他們的這種鬥爭策略使得斯巴達人深感頭痛,據說竟然在戰爭結束以前一直不敢在美塞尼亞和與之毗鄰的拉哥尼亞地帶從事種植。這種說法雖然不免太誇大了,但也說明埃伊拉山起義軍的存在總使斯巴達人不能在美塞尼亞安穩地建立起黑勞士制度。亞里斯托麥涅斯對斯巴達人的神出鬼沒的襲擊,有一些在古代就成了流傳民間的傳奇故事。據說有一次他在襲擊斯巴達人的時候負傷被俘,斯巴達人把他和他的同伴投入一個四面絕壁的深谷。同伴都摔死了,他竟然獨能不死。當他在谷底坐以待斃的時候,看到一隻狐狸從死者屍體上爬過。他捉住狐狸尾巴,跟着它找到出谷的孔道,把這個孔道擴大開來,他也就又逃回了埃伊拉出。這類故事不論其真實程度如何。總反映出美塞尼亞人民對自己的起義領袖和民族英雄的熱愛之情。

斯巴達人攻取埃伊拉山的行動不止一次失敗了。在戰爭的最後一年(據說也就是埃伊拉山被圍的第十一年),斯巴達人乘天下大雨美塞尼亞人難防的機會,突然進攻埃伊拉山。美塞尼亞人奮不顧身地進行抵抗,連婦女都起而助戰。

戰鬥十分激烈。斯巴達軍人多,就分批輪番作戰。美塞尼亞人連續戰鬥了兩天兩夜,不能休息,也得不到飲食,到第三天已經精疲力竭。亞里斯托麥涅斯不得不組織撤退。他親自率先突圍,讓自己的兒子和一些人斷後。他們將殘部撤退到了阿爾卡迪亞。

亞里斯托麥涅斯在阿爾卡迪亞又選出五百名美塞尼亞戰士,準備乘斯巴達軍還在埃伊拉未回之際,直接襲取斯巴達城。有300名阿爾卡迪亞人也準備參加。事刁因阿爾卡迪亞王亞里斯托克拉特斯將秘密露給斯巴達王而未成,不過亞里斯托克拉特斯也因叛賣事泄而為國人所殺。第二次美塞尼亞戰爭又以斯巴達勝利而告終。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影響世界歷史的大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影響世界歷史的大事
上一章下一章

愛琴文明——希臘文化的搖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