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各有所謀
“那……倘若我不扶景王,卻該讓何人來坐這個位置呢?”許驚鴻心裏雖然明白了孫再元話里是什麼意思,可還是多問了一句。
“帝王將相,寧有種乎?難道主公就真的只希望做一個一人之下的臣子么?”孫再元索性也不再藏着掖着了,把自己的真實目的直接點破:“也是時候,想想更高的位置了。”
許驚鴻不無詫異地看向了自己的這個謀士,沒想到此人竟比自己的膽子還大。要知道,作為一個靈魂不屬於這個時代的人來說,他已經夠不把皇權放在眼裏,連皇帝都敢殺了。可這個孫再元,其野心卻竟比自己還要高上一籌,這的確讓人驚訝了。
看出了許驚鴻的驚訝,孫再元便又道:“其實主公心裏也明白,即便我們現在立了一個不能造成多大威脅的人為帝,卻也不能保證他就能一直不對我們產生威脅。所以,與其如此提心弔膽地提防對方隨時可能出現的反撲,咱們還不如一勞永逸地乾脆自立呢。
“至於主公你所擔心的什麼名義,什麼後世之人的評說,就更不用在意了。只要奪取了皇帝大權,自有人給出大把的道義來。想想古時的事吧,堯舜禹湯,哪一個不是竊國之大盜,哪個所做之事不卑鄙下流了,可最後他們不照樣被人奉尊為明君聖主么?既然他們能夠做到,主公自然也不會比他們差了!”
許驚鴻深以為然,孫再元提到的例子,或許在很長一段時日裏被人奉為聖賢。可事實上,誰都能從歷史記載的種種蛛絲馬跡里尋出破綻來,可就是這樣,這四位依然能被後人尊為賢君聖主,受萬世敬重,這便是勝利者的好處了。所以說,自己要是真考慮身後之事的話,沒有比奪取皇帝大位更好的辦法了。
歷史,永遠都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只要許驚鴻奪到了那個可以決定一切的位置,他大可以將宋國君臣塗抹成一群洪水猛獸,把自己寫成一個救民水火的大英雄。而只要他能將皇帝之為傳下去,這個說法就會被官方承認,最終被後世之人所徹底認可。至於事情的真相,那就是某些專門研究此段歷史的人才會找出來了,而且他們的聲音也很快會被淹沒在其他更加的官方的言論之中。
“的確,只要我們成功了,一切自然沒有問題。可若是成不了呢?”許驚鴻深明此事干係重大,所以不得不先考慮失敗的可能。
“倘若敗了,也不過是一個亂世而已。經過這段時日朝廷內外的動蕩,大宋的根基已經徹底動搖了,所以即便我們不能以和平手段奪取帝位,趙家的天下也將不保。所以,我們這次的風險將是最小的!”孫再元顯然早就已經對這種做法進行了縝密的思考,所以很快就給出了自己的答案。
許驚鴻也認可這一點。的確,如今趙家的地位已經極其的不穩,從世家權臣能坐在皇帝頭上獨攬大權開始,皇帝在這個國家裏的存在感就已經很弱了。而又有如今糧食方面的捉襟見肘,說百姓們不對皇帝心生怨懟,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要自己能把握好這個度,想必取代趙家坐上至尊之位還真不是什麼難事。
“現在,最關鍵的是我們該如何行事,才能把這一次的政變做成。”許驚鴻顯然已經拿定了主意,話題也隨之發生了轉變:“畢竟,我們現在所能掌握的力量還是太弱了,就連京營和巡城營方面,我們都沒有太大的影響力,更不要提在朝臣中間了。想必,只要我們真敢這麼做,一定有許多的臣子會站出來進行反對。”
“反對之聲必然極大,但到那時他們也起不了太大的作用了。倒是駐紮在京城的軍隊的確是個問題。他們不同於邊軍,與主公之間沒有太深厚的交情,要讓他們倒向主公這邊,還必須有一個理由……”孫再元思考着:“就是,當他們發現除此之外別無保身之法,才會最終放棄原來的堅持。而從北疆來的人馬,應該就能在此事上給予主公以幫助了!”
許驚鴻卻搖起了頭來:“這個卻是談何容易啊。直到今天,北疆那邊是個什麼態度,我也依然一無所知。不知王帥肯否出兵幫我,而且他們便是來了,是否肯幫我一起奪取皇位也還兩說呢。所以要把籌碼放在這不確定的因素上,實在很不牢靠哪。”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我們畢竟根基不深,不冒此險,是不可能取得如此大勝的。”孫再元也無奈地道:“但以主公在軍中的威望,此事可成的幾率還是相當大的。”
這一點,許驚鴻自然不會反對,以他之前帶着軍隊與胡人交戰,最後更是取得連場大勝來看,軍中上下是很服帖他的。另外,想必一些將領也是希望跟在這樣出自軍隊的人創立一個新王朝的,這樣武人的地位才能得到提高哪。
“那這樣看來,我們想要發動政變,就必須等待着北疆人馬的到達了?”
“是的,如今看來,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讓我們取得最終的勝利了。這樣一來,我們就必須延緩幾位王爺之間的爭奪,讓他們哪個都不能取得決定性的優勢。”
許驚鴻他們的想法倒是不錯,但有些事情,卻不是他們想怎樣,就能成功的。因為除了他們之外,也有許多人的眼睛在盯着這個已經虛懸了好幾日的皇位,這個位置代表着什麼,大家都很清楚,自然希望自己能先下手為強地把它奪到手了。
此時,在皇宮的一處偏殿之中,一臉若有所思的景王正看着身前的呂中和:“呂相,你要我這麼做,究竟是不是想要藉此來分化本王與許驚鴻之間的關係哪?”
呂中和謙和地一笑:“王爺言重了,其實就臣看來,這也是王爺希望發生的事情吧,不然您也不至於真照我說的去做了。其實這樣對王爺來說是最有利的,你已經從以前的默默無聞變成了現在有能力與太子和雍王一爭的皇位繼承人,而且……”說到最後呂中和便是一頓。
“而且什麼?”景王似笑非笑地看向他:“有什麼話,呂相但說無妨。”
“而且,想必王爺也不希望自己真是只靠他許驚鴻一人而坐上的這個位子吧?因為一旦如此,那您就算真成了一國之君,只怕也會受制於他,到那時候,您也不會快活。”
這句話,是說到景王的心坎里去了。他看到過許多次,自己的父皇因為受世家的壓制而有氣撒不出,幾乎要噴火的模樣。他可不希望,在自己辛辛苦苦奪取了皇位之後,其下場居然會與自己的父親一模一樣。所以,他才會在呂中和與之暗中結交之後,開始嘗試着脫離許驚鴻的控制,開始在群臣面前表現自己的能力來。
呂中和笑了一下,他看出對方已經被自己的話所打動了,這樣一來,繼續分化他與許驚鴻,從而最終達成自己的願望也不會太遠了。在笑過之後,他繼續道:“其實王爺應該清楚,不靠他許驚鴻,只以我們的力量,也是可以奪到皇位的,只是這一點,還得看王爺有沒有勇氣來冒險了。”
“冒險?”景王眼中閃過熾熱的光芒來,其實他是幾兄弟里最喜歡刺激的人了,不然他也不會到處遊歷。現在說到冒險,便讓他為之振奮:“冒什麼樣的險?”
“冒着被人唾棄的險,去爭奪皇位。”呂中和眼裏閃着凶光:“只要王爺肯放手一搏,我敢保證這皇位十有八九是屬於您的。而且,到時候還沒有人敢與你分庭抗禮,您將是我大宋唯一的執政之人!”
“哦?連你也不想分一杯羹?”
“不想。一旦王爺坐上九五之位,老臣就會辭去一切官職,就此離開朝廷。不單是老臣自己,我們呂家的人,而已將就此離開政壇。”呂中和斬釘截鐵地道。
“嗯?”景王見他這麼說,反倒有些疑惑了:“既然如此,那你為何還要幫本王呢?”
“臣所做的一切,都只為了我大宋的國祚綿長,而與個人的利害沒有絲毫關聯。”呂中和鄭重地道:“因為臣看得出來,王爺是我大宋能得以中興的英明君王。只要我們大宋能富強了,臣以及這個家族的區區一點利益,就根本不值一提了!”
“好!我大宋能有呂相這樣忠心耿耿的臣子,實在是我們趙家的福氣哪。”景王也忍不住讚揚了一句。
“臣只有一個要求,如果王爺能成大事,請您一定要做到。”
“卻是什麼事呢?”
“在王爺真箇奪取了大位之後,還請您一定要儘快地把許驚鴻這個逆臣賊子剷除了!”呂中和道出了深藏心底的一個想法:“此人一日不死,我大宋就一日不得安寧。”
景王先是一怔,隨即便眯起了眼睛來。對於許驚鴻的威脅,他其實也是深有體會的,但怎麼也沒想到,呂中和竟會把他視作大宋能否安定的根本所在了,這是不是有些太過於危言聳聽了呢?在沉吟一番后,他才緩慢地問道:“呂相能說出個所以然來么?”
“因為先帝是因他而死,而且他的野心極大,或許不會滿足於在朝堂之上呼風喚雨,而是直指那至高無上的帝位!”沒有太多的遮掩,呂中和道出了原委所在。
“他害死了父皇?”趙琮勃然變色,用難以置信的語氣又問了一聲。
“是的,雖然這一點臣沒有什麼確鑿的證據可以證明,但他的嫌疑卻是最大的。”呂中和說著把趙哲死前,許驚鴻曾與他密談的事情說了出來:“我想,天下是沒有如此湊巧之事的。他那邊剛拉攏我們,這邊陛下就出了事了……”
景王的拳頭立刻被他握緊了,眼裏也射出了刻骨的仇恨來。雖然他與皇帝之間的關係不是太好,但畢竟是他的父親哪。殺父之仇不共戴天,一想到竟是這麼個出身卑微的傢伙害死的父皇,就讓他怒火中燒,只想一刀就劈死了許驚鴻。
“臣也正是因為有這樣的懷疑,才最終決定與之反目,助王爺來剷除他的。”呂中和見他稍稍冷靜之後,才又說道:“所以此獠必須死,不然國無寧日!”
景王在一陣憤怒之後,才慢慢地恢復鎮定,他鬆開拳頭道:“話是這麼說的,可我們憑的什麼去剷除他呢?只有我先奪得了皇位,才能一點點地想法除去這個逆臣!”
“是的,所以臣今日就向王爺獻計奪位!”呂中和道:“只是這個法子,還是有不小風險的,卻不知王爺肯不肯冒此險。”
“你說!”景王不假思索地道,這一刻,他比之前更急切想要這個皇位了。
呂中和便把自己的全盤計劃詳盡地道了出來,直讓景王都感到了一陣心驚。半晌之後,他才不安地道:“這樣一來,我不是要背負那讓人唾棄的罵名了么?”
“成大事者,不拘小節。何況,只要王爺在事後好好理政,天下人也能理解王爺現在的無奈的。”呂中和趕緊勸說道。
“我當然能夠明白呂相的一片苦心,的確,要想不靠許驚鴻奪得皇位,我們就得冒一些平時不敢冒的險,做一些尋常不敢做的事!”說到這裏,景王突然想到了什麼,一頓后道:“我想着,我們這次是否可以一石二鳥,把許驚鴻這個逆臣也隨之一網打盡呢?”
“這個……只怕還是有些困難的。不過若王爺想試一下,臣倒也沒有意見。只是這樣一來,這出手的地方就得稍作更改了。”沉吟之後,呂中和道。
“那就這樣辦,或許如此一來,就連那罪名,都可以徹底推到他許驚鴻的頭上去!”景王嘴角閃過一絲冷笑:“這次,我要把所有的威脅一次全部剷除。”
“可要是這樣安排,這兩日裏只怕是很難成事了。必須待到先帝出殯之後,我們才能照計而行。”呂中和不無擔憂地道:“如此一來,時間可就有些太長了啊。”
“只要能成,多拖兩日也沒什麼關係,就這樣定了。這次,我要一次把所有的威脅都剷除了,這樣我大宋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寧!”
從景王這裏告辭出來,呂中和的心情大為激蕩,他終於重新成為一個忠於朝廷的臣子了,這樣一來,一直以來壓在他心頭的巨石終於被搬走了。他很清楚,只要自己和許驚鴻站在同一陣線,那要成功是很簡單的,但他卻無法容忍自己竟和這樣一個弒君的逆臣站在一起。
呂中和心裏對朝廷的忠誠,永遠是第一位的。雖然之前許驚鴻曾通過種種壓力讓他與自己站在一起,可隨着皇帝的突然被刺,兩人之間的關係就出現了鴻溝。表面上看來,呂中和依然與許驚鴻配合默契,可事實上,他每時每刻都在想着怎麼為先帝報仇。
而在發現景王的確要比另兩位王子更適合做這個皇帝,更能為大宋帶來安定和中興之後,一個計劃就在呂中和的心裏醞釀了起來。現在,萬事具備,只差這最後時刻到來了,這如何能不讓呂相為之心情激蕩呢?
之後幾日,似乎是風暴來臨前的平靜一般,朝廷里顯得很是平靜。除了太子和雍王的人還在為一些小事產生摩擦之外,其他人便只是專心於政事和喪事了。
隨着皇帝的喪事接近尾聲,臣子們已經把更多的心力放到了政事之上。而似乎是連老天都覺得不該再讓大宋受到煎熬了,所以在五月初的一天裏,從兩湖運來的糧食終於安全抵達。如此一來,一直困擾着京城百姓的糧荒問題也終於迎刃而解。
就在這一連串的好消息里,皇帝的喪事終於結束。雖然古有明制,君主的喪事要辦上百日,但因為如今天氣炎熱起來,皇帝的屍體實在保存不了太久,最終在三位王子和群臣商議之後,決定把皇帝的遺體送入陵寢。
在一個月後,趙哲的身體終於來到了這個最終的歸宿之地。百官和京城多半的百姓都為之送行,雖然他這個皇帝在位時真不怎麼樣,但死後的哀榮倒是不遜於其他帝王的。唯一不足的,就是直到今日,那謀刺皇帝的幕後元兇依然沒有找到。
而在封陵的時候,群臣便把那些個罪責深重的宮中內侍給生生活埋在了陵寢之中,算是最終對他們的處理了。
就在一切都塵埃落定之後,大家的目光就再一次聚集到了皇位繼承這一大事上。大宋已經有一個月沒有皇帝了,這實在太難讓人接受了。所以在休息一日之後,在五月十三這天將要大朝會時,所有人都打定了主意,要最終確認一個繼承皇位的人了。大家都已經打好了腹稿,準備在殿上一番表述。
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這一日,將有一場驚天的大變,出現在京城,出現在已經沒有了正式主人的皇宮內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