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 你有經驗,我有理念
踢了一陣,朱由檢忽然感覺不對,一回味,大怒:“你們.很喜歡被踢是吧?”
他氣喘吁吁的看着幾人,眼神中透着恨鐵不成鋼的味道。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幾位將軍忠心天日可鑒,陛下應當高興才是!”劉若愚終於找了個機會插入進來。
“是啊,萬歲爺,幾位將軍忠勇,連妾身看了都忍不住動容落淚!”田秀英用手帕擦了擦臉,也走上來勸解道。
本來身為後妃,她不應該出現在這裏,但連日來情況特殊,此情此景極其罕見,因此倒也沒什麼人多嘴多舌。
勸解完,田秀英也不多待,轉身離開這裏,朝着坤寧宮而去,陛下情緒發泄完了,也不需要她在這裏。
何況陛下接見外臣,她一介婦道人家在這裏,於理不合,於祖制不合。
滿桂幾人倒是什麼都沒說,只是嘿嘿的笑着,他們笨嘴拙舌,也不知道說啥,只知道笑,用笑來表達自己的心情。
“你們這群混賬,氣死朕了!”朱由檢氣仍然沒有消,怒視他們,手一指,大吼道:“現在,你們都給朕滾,滾到營房去,洗熱水澡,喝薑湯,睡覺,不休息足三日,就給朕滾回遼東!”
皇帝金口玉言,說出來的話就是聖旨,哪怕這聖旨是罵出來的,那也是。在加上劉若愚一直在旁邊使勁的打着眼色,其中的意思他們秒懂,立刻順從的離開。
他們也是真的冷了,頭髮都是濕了又干,幹了又濕,此刻都板結成一塊,掛滿了冰渣。
看着五人狼狽的身影,朱由檢余怒未消,但卻不知道怎的,突然笑出聲來,笑聲中滿是欣慰,“有此忠勇之士,朕何愁天下不平,何愁大明江山動蕩!”
“走吧,去看看朕其他的勇士!”朱由檢轉過身,裹緊了宮女放上來的披風,朝着值守的士兵們走去。
後邊劉若愚趕緊跟上,皇上的今日的脾氣很不對,得小心伺候。
今天的雪很大,風也大,在空中呼呼的刮著,雪花到處飛舞,讓一個個士兵變成雪人。朱由檢來到城門口,制止了士兵跪拜的行為,輕輕拂去他身上的殘雪,笑呵呵道,“怎麼樣,在外面站崗冷嗎?”
“給陛下站崗,不冷!”士兵激動的回答,他怎麼也沒想到,自己竟然得到如此高規格的待遇,皇帝竟然親自為自己擦拭盔甲。
“你呢?”朱由檢又問旁邊另一個激動的手足無措的士兵。
“不冷,一點都不冷,有陛下賜予的盔甲和棉衣,雪再大十倍都不冷!”士兵努力深吸幾口氣,話才流利說出口。
這時候,朱由檢才注意到,這些遼東來的士兵已經換裝了,不再是之前破爛的盔甲和衣服,身上穿的都是嶄新的鴛鴦戰襖。
劉若愚在身後適時解釋道,“陛下,是王公公見將士裝備破爛,命人更換的。”
如今塗文輔雖然還是御馬監掌印太監,皇帝也沒明確開口說撤換他,但是已經沒人在乎他了,明眼人都知道,塗文輔,離倒霉不遠了!
“你們為朕戍守邊疆,朕自然為你們提供最好的裝備和條件,有朕在,你們放心殺敵報國,戰場覓封侯,朕絕對不會叫英雄流血又流淚。”他再次拍了拍士兵的肩膀,鼓勵道。
“誓死為陛下效忠!”士兵激動的大喊起來。
“朕期待你們的表現。”朱由檢含笑點頭,轉身繼續巡視下去。
身後,是士兵們壓抑不住的呼喊聲。
很快,皇帝在宮中巡視守城士兵的消息悄然傳開,所有人都在期盼跟皇帝見個面,說句話,得到一份鼓勵。
帝王,是這個時代最神聖的象徵,是世界上最高貴的人。
能和皇帝說句話,值得他們吹噓一輩子,哪怕老了躺在床上不能動彈了,這一幕也是最溫暖,最寶貴,最值得珍視的回憶。
所有士兵都期盼着,甚至有人因為搶着去守城而打起來,因為去宮城值守能有更多機會見到皇帝。
而朱由檢也沒令他們失望,一整天都在巡視宮中,慰問士兵,哪怕有時候他只是笑笑,並不說話,士兵們都覺得值了。
哪怕天很冷,雪很冰,走起路來也很冷,朱由檢也沒有退縮,這些士兵期盼的臉龐,就是他堅持下來的動力,他們,真的是最可愛的人。
接下來的幾天,朱由檢什麼都沒幹,每天就是巡視慰問士兵,哪怕是黃得功五人休整完畢,找他來報到,他都沒有理會。
直到所有士兵他都見了一遍,都慰問完畢,他才結束自己的行為。
儘管這個過程中他很累,臉很僵,身體很疲憊,周圍人都在勸說,他也沒有放棄,自己身為皇帝,若是連收攏人心的事都干不好,還能指望幹些其他的?
等了整整七八天,滿桂等人才算是和皇帝敘上話,而後和他們的談話,就霸佔了皇帝整個冬天的時間。
對於他們在遼東的經歷,朱由檢十分好奇,因此,只要哪個不當值,就會被他拉過來敘話。
問家庭情況,問生活情況,問行軍打仗,問遼東風土,問女真韃子,什麼都問,什麼都包括。甚至到後來,皇帝還和他們討論一些練兵的方法,討論戚家軍的核心要義。
最後一支戚家軍就是犧牲在遼東,幾人都是在遼東崛起,接觸過戚家軍,對這種英雄的軍隊較為了解,言語之間極為推崇。
由此,他們展開了關於練兵的討論,幾人都有實際的戰陣經驗,而朱由檢有後世的觀點和經驗,雙方一拍即合,碰撞出了無數火花,最後,討論出來的方法之多,都能編成一本書了。
“我只能幫到這裏了,希望明年開春,你們能給我個好消息。”朱由檢看着興沖沖抱着稿紙走的五人,眼神中滿是期待。
他們打算回去將所有經驗編輯成冊,給皇帝過目后,明年元宵之後,就開始實驗新的訓練之法。
當然,前提是要皇帝將裝備供應好。
想到裝備,朱由檢又想到一個人,徐光啟,以及他的徒弟孫元化。
聖旨,再一次出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