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科舉前的實驗
第236章科舉前的實驗
當吳起進入太學館之後,他正好看到那些教師們在給學子授課,吳起好奇,於是就聽了一會,可這時他才發現,這些教師們講解的,居然是大周對大唐的戰爭預測。
這一幕直接震驚了吳起。
從陳心石對大唐東臨府下手之後,他就知道,這個大周的皇帝陛下不是一個安分的主,他並不會安逸於統一大周的輝煌之中。
而是會向大唐繼續發動戰爭,這一點,不知他自己知道,就連大唐的皇帝李世民,也是清楚的。
可是,他們完全沒有想到,在大周的太學館,居然已經開始進行戰爭的預測分析了。
在這位頂級名將的眼中,那些學子們的回答十分稚嫩和可笑,但是,從這裏,他看到了一個態度,那就是大周普通百姓對於這一場戰爭的態度。
一個太學館可能代表不了太多人,可他們都已經知道,大周遲早會對大唐發動戰爭,那外面街道上的那些平民,酒館之中的那些酒客,他們知不知道?
為了驗證自己的猜測,吳起連忙離開了太學館,來到了先前的酒館之中。
那些酒客們對於這個去而復返的外地人非常熟悉,因此,當他詢問這些消息的時候,很快就得到了答案。
正如他預料的那樣,大周從上到下,都對吞併大唐有着極其清晰的了解。
甚至就連這一次大周和匈奴人的決戰原因,他們也說了出來。
在大周,這些事情完全不是機密,反而是人盡皆知的事情,而且,這些平民百姓對於這一次的戰爭並不反感,反而還在期待着戰爭的到來。
在大周人的眼中,他們的將士們戰無不勝,無論面對任何敵人,都能夠取得勝利,所以,加入到軍隊之中,參加戰爭,是他們改善生活的一個途徑。
大周的功勛制度並不完善,和歷史上商鞅指定的大秦功勛制度相比,顯得十分稚嫩。
可就是這樣的制度,卻吸引了無數的百姓。
大周的將領們利用一次又一次的勝利讓他們的信心高漲,而且每一次大笑結束,總會有無數人獲得賞賜,在這種情況下,普通的平民百姓自然也想利用功勛換取榮華富貴。
而那些商人們,同樣也期待着戰爭的到來,隨着大周的軍隊征服了一個又一個地方之後,他們就可以將自己的商品賣給更多的人們。
在現在的大周,實力最強的商隊,並不是江南三府的那些商隊,反而是西寧府的商隊。
和其他地方相比,最早結束戰亂的西寧府,有着比其他地方更多的發展時間,因此,西寧府的那些商隊在陳心石統一戰爭中獲得的利益最多。
隨着陳心石的地盤逐漸擴張,他們的市場也越來越廣闊,而那些新佔領的地方,因為當地遭受了戰亂的緣故,本地的商隊勢力自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削弱。
在戰亂之後,他們要恢復實力自然需要時間,可等他們恢復實力的時候,那些西寧府的商隊就已經搶佔了一定的市場。
當然,影響商隊發展的因素有很多,但當地勢力對於這些商隊的態度,也是一個重要因素。
因此,無數的商人們都在等待着戰爭的開始,對於他們來說,只有戰爭開始了,他們才有擴張的機會。
吳起短時間的詢問確實不能代表所有的大周人民,但是他至少可以肯定,陳心石要發動的這一場戰爭,支持率高得可怕。
現在大周和匈奴人的戰爭已經結束,在除掉了這個對自己最大的威脅之後,大周就可以全方位為和大唐的戰爭做準備,到了現在,在已經得到臨安府的情況下,大周的勝算可以說完全超過了七成。
而且附近最有可能和大唐結成同盟的匈奴人也已經失去了繼續作戰的實力,在未來幾年,他們只能夠龜縮在大草原慢慢舔舐傷口了。
這個新生的帝國,已經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他們在等待着對方露出疲態,然後再發動致命一擊。
吳起頓時覺得,輔助這樣的君主,說不定真的有機會能夠再次一統中原九國,重現上古時期的輝煌。
想到這裏,吳起沒有再猶豫,他沒有想之前一樣,將自己親自舉薦上去,而是打算利用大周這一次的考驗,讓那些大周的官員真正見識一下他吳起的才能。
一個真正英明的君主,加上自己的才能,吳起都可以想像到那些橫掃中原九國的強大軍團了。
因此,京都城的考試在正常舉行,作為大周的丞相,王猛對於這件事十分重視。
為了維持秩序,他從京都城的城防軍中抽調出了五千人,專門守衛各處要道。
同時,整個大周的各地治安管理也直線上升,各地縣衙都在忙着接待那些各地的學子,在這一派繁忙的景象下,大周的第一場科舉考試終於開始了。
在百家爭鳴的時代,考試的內容並沒有限定在四書五經之中,而是主要涉及或政治、或吏治、或教化、或生產等問題。
當初,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內容。
而且這只是初試,等初試結束之後,還會有殿試。
在歷史上,吳起的私德雖然為人詬病,可他的才能,卻是當仁不讓的。
在這一次的考試內容中,有一道是王猛親自出的考題,那就是對於現在的大周,還有沒有其他辦法能夠讓這個國家的國力迅速增加。
針對這個問題,吳起結合法家的思想,將自己在竇建德哪裏變法的經驗結合到一起,加上最近自己在京都城的見聞,都一起寫了上去。
吳起對於大周的了解可能並不是很深,但是大多數王朝都存在的問題,大周同樣是避免不了的。
這並不在於君主是否英明,而是在這個落後的時代,縱然你有着良臣將相,也無法徹底根除那些隱患。
就拿最簡單的一個貪污來說,這幾乎是無法徹底根絕的。
大明建立之初,朱元璋對於貪官污吏的處置可謂是重之又重,但這依舊無法阻攔那些貪官們的產生,殺了一批,很快又會產生一批,就跟那野草一樣,殺不盡,燒不絕。
在這裏面,固然有大明官員工資低的因素,可人的貪慾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
當一個人看到那些自己一輩子都掙不到的財富時,心中自然會產生貪慾的。
當然,也有不少的清官,可總體來說,還是貪官更多。
吳起並不是要根除所有的弊端,而是要根除目前最主要的隱患。
很快,初試就已經結束,而初試的結果,則需要等待幾天。
對於大周的科舉前試,王猛頗為重視,他聯合朝廷的三公九卿等要員,親自審閱試卷。
隨着一張張考卷的翻閱,吳起的名字也慢慢出現在了那些官員的眼中。
起初,這些官員認為只是重名而已,畢竟吳起的變法事件,讓他們對吳起也有了些了解,之後,其以少勝多,一戰擊敗公孫衍十幾萬大軍,完全讓世人記住了這位軍事統帥。
可是當這些官員們看到吳起的案卷時,頓時一陣驚嘆。
在一陣平庸的學子之中,吳起的答案就如同那晴天霹靂,一下子讓眾多的官員為之驚奇。
大周的中央朝廷官員都是有着一定的水準的,所以他們在看到吳起試卷的時候,很快就意識到了其水準。
他們雖然不知道吳起所說的是否正確,可那獨具一格的想法,確實是他們所想不到的。
吳起的試卷很快就被送到了王猛這裏,這位大周的丞相很快就看到了那些文字。
王猛在看到試卷的時候,立刻就意識到了,吳起在京都城。
大周已經建立了不少時間,他對於那些學子們的才能也算是頗為了解的,在目前的大周,是絕對沒有這種大才的。
而且,吳起的答案中,有他從臨安府變法中完全獲得的經驗,這並不是普通人能夠發現的,如果沒有一定的實踐,這些問題可能他們一輩子都想不到。
因此,在得知了吳起的身份之後,他立刻派遣士兵打聽到了吳起居住的旅館,親自上門拜見。
王猛並沒有大張旗鼓地來見吳起,只是孤身一人來到這裏。
如果是那些貪戀權利的人,對於吳起這樣的人才,肯定是極力打壓的,畢竟,吳起的才能卓著,一旦被皇帝重用,他們自己的地位可能會受到影響。
但王猛並不會這樣,這位歷史上有名的平民宰相對於那些願意真心輔佐的人才,是不會打壓和嫉妒的,相反還會直接將其舉薦上去。
所以在知道吳起之後,他就直接來到了旅館,親自來見吳起。
兩人都是經天緯地之才,又對於政治和軍事都頗為了解,不過,吳起在軍事方面更強,而王猛在內政方面更強。
對於王猛的到來,吳起也是比較驚訝的。
他原本以為只會來個普通官員,可沒有想到,大周的丞相居然都出動了。
而陳心石,對於王猛也是十分重視的,能夠在短短時間內就將其提拔為丞相,從而讓他處理大周的諸多政務,可見君臣之間的信任。
這樣的人來見吳起,幾乎相當於陳心石自己來了。
而王猛,也在解釋陳心石沒有到來的原因。
原來,在陳心石南下之後,他在清寧府又遇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新任的清寧府刺史,原本的清寧府刺史程不識被調到臨安府後,這裏的職務就已經空了出來。
一地刺史,並不是任何人都能夠勝任的,而且清寧府的位置又特別重要,這裏是大周的頭號產糧地,清寧府平原眾多,又有清水河環繞,所以在挖掘了一些引水渠后,就完全不缺灌溉水源了。
這種便利的條件,是其他地方所沒有辦法比的。
再加上清寧府被征服的時間也比較早,早就已經恢復了實力,前任刺史程不識在任期間又兢兢業業,對於當地的發展也是很重視的。
在陳不識走之後,陳心石這才發現,並不是誰都能夠接手清寧府的刺史之位的。
原本在程不識走後,刺史是由他的副手暫時接任的,可副手畢竟是副手,處理一些政務還行,當他們遇到那些大事的時候,自然是拿不定主意的。
清寧府和西寧府一樣,都是有着不少胡人的,當初突厥人投靠大周之後,陳心石將他們一部分安置在了西寧府,另一部分安置到了清寧府。
他這麼做,也是為了將那些胡人的實力分割開來,畢竟在西寧府的胡人數量已經不少了。
光是那些羌族人,就有着不下於二十萬的人口,再加上那些突厥人,西寧府的胡人,數量已經遠遠超過了三十多萬。
雖然說有着霍去病和衛青的大軍在北方駐紮,那些胡人翻不了天,可誰也不能保證霍去病和我衛青會一直在西寧府不是,所以說,削弱這些游牧民族的實力,是陳心石的重中之重。
江南三府地方特殊,和北方的氣候完全不同,所以沒有辦法容納那些胡人,而臨近的清寧府,則是最佳的選擇。
所以當時突厥人投靠的時候,陳心石劃分了一半的突厥人,將其安置在了清寧府。
一方面,可以監管那些胡人,直接分散他們的實力,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能夠給清寧府增加一些勞力。
畢竟西寧府和清寧府,是陳心石大軍的重要兵員基地,霍去病的羽林精騎,就是從這兩地招募的。
可就在程不識離開之後,清寧府的那些胡人們便開始動彈了起來。
這些胡人雖然也有不便宜族人加入到了大周的部隊之中,可這一次,他們所承擔的任務並沒有多少,所以最後得到的賞賜也不多。
而那些羽林精騎,因為跟隨着霍去病,直接突襲了匈奴王庭和龍城,這樣的成就,自然是受到了大量的賞賜。
不但霍去病受到了不少的恩賜,就連他麾下的將士也都因此而獲利頗多。
這一番對比之下,那些突厥人就開始有些不高興了,大家都是大周的士兵,為什麼我們突厥人沒有你們的賞賜多,是不是你們在在搞歧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