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軍權制度

第359章 軍權制度

“吳王殿下,您這樣的指責,罪臣不敢承受。”面對公孫翊灼灼逼人的目光,依舊有人站了出來。

“陳麗南,你倒是說說,本王怎麼錯了?”公孫翊一眼就認出這人是原南昌知府陳象明,字麗南。

“自古以來皆有忠孝禮義之說,罪臣身為南昌知府,自當忠義為先。”

“弘光帝之前就曾在金陵稱帝,後來雖然因為金陵落入賊手,他也不得已退位,但之後他依舊還是太上皇。”

“在我大明歷史上,太上皇復辟一事,並不是新鮮事,我等身為臣子,無論是對當今聖上,還是太上皇,那都必須忠心用事,如此方為人臣職責。”

陳象明簡單明了闡述了自己的意思,那就是之前他效忠朱由崧,並不是過錯,只是身為臣子的本份。

而非是與朝廷作對,所以自然也算不上過錯。

“吳王殿下,吾等非是貪生怕死之人,若吳王認為吾等罪責當死,吾等死便死爾。”刑部主事葉紹京見陳象明出頭,當即也挺身辯駁道。

“你二人倒是有些膽略,既然話說到這份上,本王要是再殺你們,倒是本王小氣了。”

公孫翊本來也就沒打算殺這些人,他今天召集他們前來的目的,還是敲打一下這些人,然後根據眾人的才能,予以錄用。

畢竟洪都經歷這次戰後,不少官吏死的死,逃得逃,自然需要一批官吏上任。

總不能公孫翊自個再去兼任江西的巡撫、布政使等職務。

“今日本王這裏策問三卷,別說本王不給你們機會,在座的諸位只要答題評分達到及格線,皆可以留任官職,特別優異者可升職,相反不及格者,就此罷職。”

堂下呼啦啦三十多人,公孫翊也不可能個個都考問,於是他就出了一些軍政、人文、天時四季、地理務農等等實際問題,讓人謄寫了三卷試卷,準備對這些人進行一次集中考試。

而這份策問試卷,今後公孫翊將會形成常態,今後凡是升職的官吏,都必須經過吏部亦或者當地上官考試,方才才能提升職務。

這樣做雖然不是完美的一項制度,但也可以杜絕一些弊端,比如官官相護,可以提升親信等問題。

面對公孫翊拋出的橄欖枝,堂下的這些官吏,自是紛紛表示願意接受考核。

經過一天的考核,公孫翊又連夜經過審閱試卷,發現這批人當中,陳象明、葉紹京、蘇京等人,皆是才識敏捷,文學斐然的實幹之人。

隨後,公孫翊便任命性格耿直的陳象明為江西巡按、葉紹京擔任江西布政使、蘇京為江西按察使,剩餘一部分官吏,根據才能成績,授予了不同的職務。

江西巡按只是一個過渡職務,對於陳象明,公孫翊還是寄予厚望的,只要陳象明在巡按位置上幹上一年,來年江西巡撫的位置自是非他莫屬。

江西政壇文官安排妥當,公孫翊又讓自己的心腹愛將劉如魁擔任江西總兵,降將王之仁擔任江西副總兵。

洪都城破,共計收的降兵兩萬七千人馬,其中七千人馬,被公孫翊補充進了護國軍之中,作為戰損兵員。

剩下的兩萬人馬,編入江西行省總兵府,作為江西行省常備軍。

大明的衛所制度,到這個時代,已經充分證明屬於崩壞的制度。

行省設立總兵府,作為節制一省兵馬,有些類似後世的省軍分區概念,事實證明這也是一項有效可行的制度。

其實古代地方制度,與現代的區別不大。

比如省、府、州、縣四級,基本和後世的省、市、縣級市、縣等同。

為防止地方上擁兵自重,公孫翊除了在行省設立總兵府,節制行省的兵馬大權外,在州府一級則設立了團練營,領隊的將領為團練使。

縣一級設立巡檢營,領隊的將領為巡檢使。

他們可是上下關係,但卻又互不統屬,各自調動的兵力相當有限,比如江西總兵,要想調動全省兵馬,必須得到陸軍部的命令。

否則總兵不得調動超過三百人的軍隊,否則就會受到軍法的嚴厲處置。

而今後內陸行省,比如江西這樣的內陸省,一省的兵馬不會超過一萬人馬。

而且這一萬常備軍,還是服役參軍的模式,猶如後世義務兵制度。

削弱地方上的軍隊力量的同時,公孫翊將會進一步加強中央軍隊的改革。

今後國家將會成立幾個軍號,比如護國軍軍號、護漕軍軍號、天雄軍軍號、以及西北成立河西軍號、遼東成立平遼軍軍號、海軍部下轄的定海軍軍號。

這六支軍隊的編製,今後都會維持在十二萬人馬左右,同時將會由公孫翊一人掌握,沒有戰事時屯田自給,發生戰事時,則會任命統軍的大將領軍出征。

作為擁有五百年後世思想的公孫翊,深刻的明白,一個國家強大,離不開民眾,但一個國家能不能自強,更離不開一支核心的軍隊。

也就是說他可以放棄一切權利,但唯獨軍隊必須牢牢掌握自己手中。

安排好江西的善後之事,公孫翊隨即率領鐵騎營、海軍部的一萬人馬,以及炮營的郝搖旗,班師返回金陵而去。

后營的人馬,則繼續留在江西,后營主將胡心水坐鎮贛州府、副將趙應元坐鎮洪都。

坐鎮贛州府的胡心水,主要是向兩廣招討使劉之源、張存仁供應糧草軍需。

坐鎮洪都的趙應元則是負責,向福建招討使的陳德、李成棟所部供應糧草軍需。

洪都一戰,公孫翊所部雖然死傷達到六千餘人,但繳獲還是頗豐的。

光銀子就高達一百三十萬兩,加上金子珠寶、布匹絹帛銅錢總價值超過三百萬兩白銀。

其次是糧草,各州府收繳上來的糧草足多達三十萬石,加上洪都城的十餘萬糧食,足以支撐二十萬大軍一年所需。

這也是公孫翊會安排劉之源、陳德率部分別向兩廣、福建出兵的原因。

因為他現在不缺糧啊。

最起碼安排這兩支軍隊出征一年的糧草,他是不用發愁的。

其次公孫翊返回金陵,三萬鐵騎軍護衛回南京,將會節省一大筆糧草。

騎兵的戰鬥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同樣騎兵的損耗,也是巨大的。

一匹戰馬,每日所需要的食物,相當於五個精壯士兵的口糧,加上養護等等,總之養一名竟然騎兵的費用,差不多相當於養六名普通的步卒。

公孫翊在洪都凱旋的消息,早早就傳到金陵城,當公孫翊率領騎兵營尚未回到金陵時,金陵城中的六部尚書,以及大小官吏,都在尋思一件事情,那就是吳王殿下這次回到金陵,是不是該開元立國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明末第一將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明末第一將
上一章下一章

第359章 軍權制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