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生存本領》(8)
舍小謀大:吃虧是福的謀事藝術
全局勝於局部,大利強於小利,這是一個任何人明白的道理,可是在生活中卻很少有人做到這一點,相反他們往往為了一點小利而不計大利,為了局部的勝利而丟棄全局的成功。大智若愚者與這些人相反,他們在任何時候都能做到以全局、整體優先,自覺地把以小謀大、以退為進、先予后取作為自己做事的策略,平時適當讓步,吃點小虧,但在最後時候總能佔得大便宜,在全局獲得勝利,達成自己的目標。
捨棄小利方能得大利
所謂“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只有捨棄眼前的小利,才能換來長遠的大利益。
有一次,某營銷諮詢機構應邀為一家頗有名氣的生產凍雞半成品中外合資企業搞企業營銷策劃。當時,他們依據對市場大量的調查作業,發現商家將各種品牌的凍雞全部散放在大冰櫃裏,任由顧客翻撿;久而久之,由於翻撿次數過多,再加上冰霜褪色作用,塑料食品包裝袋上的品牌大多數都模糊不清,而顧客大都只憑外觀感覺去挑選,而不是指名購買。針對這一特點,他們在為企業提呈的策劃案中,特別向生產家建議:企業免費為商家設計一種可摺疊在冰櫃中的凍雞陳列架,在陳列架上鑲嵌企業的產品商標,提醒顧客認知。而且,還可以為顧客提供帶有企業產品商標的塑膠手套,以方便顧客挑撿。同時,還向廠家提出為烤雞店更換招牌的策劃作業。結果,他們的工程部把沒計好的摺疊展示架圖紙的預算,拿給那位外國董事看了后,他覺得花幾萬元干這個事不合算、划不來,後來,這個企業在電視廣告上做了幾個月的品牌廣告,之後就銷聲匿跡了。
這個企業,很顯然沒有仔細分析一下去購買半成品凍雞的消費者的購買動機是怎樣產生的:顧客決不會看了你的凍雞宣傳廣告,就馬上樂顛顛地去商店,滿冰櫃去翻你的凍雞,他要在有需求時,才會發生購買行為。專業上稱這種消費行為是“周期需求限制”購買行為,等他有了購買需求時,或者你的廣告停播了,或者他沒有再看到你的廣告,結果到了商場后,他還是在冰櫃裏翻撿。有可能買了你的,也有可能買了其他品牌的。對這種“周期需求限制”購買行為,而又沒有指名購買要求的行動,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在現場即時發佈信息,可做到有效提醒,促使消費者恢復記憶,發生指名購買行為。看似花了幾萬元為商家換了貨架,暫時虧了一點,但是,吃了這個小虧,就會佔到大便宜。
當初,可口可樂公司“慷慨”地向中國捐贈了兩條生產線,名日,為各駐華使館人員提供他們早已喝得習慣了的可口可樂。看似白白投入了百萬美元,實際上,現在遍佈中國的可口可樂生產線,可都是花錢買來的。
說到生意經,做藝術品生意的白祖金提到最多的詞就是為客戶着想和誠信守時。有一次,一位顧客覺得畫的調子太深,與房子整體風格不配,就問能否再做淡一些。因為畫是按顧客的要求來做的,現在再重做,這單生意根本就賺不到錢。即便如此,白祖金二話沒說,按照顧客的新要求免費重新做了一幅。這位顧客很是感謝,後來帶來了不少朋友過來買畫。“做生意有時‘吃點虧’並不全是壞事。”白祖金說。
2003年的一天,有位客戶來到藝術行訂了一批畫,但急着第二天要貨。按常規,這批畫要三四天才能準備好,為了能夠按時交貨,白祖金立刻組織人員加工。因為需要的藝術畫得放大尺寸,加上確定色調等還要拉到關外加工,全部完成再運回來時已是深夜,這時白祖金才意識到竟然一天都沒吃飯。第二天交貨時客戶非常滿意,說白祖金幫了他一個大忙。還有一次,一個客戶上午10點訂了30幅畫,要求下午3點提貨,白祖金午飯都顧不上吃,終於在下午l點半趕了出來,並且沒加任何趕工費,客戶很感動,又追加100多幅訂單。
做生意,無人不曉“先賠后賺”是至理名言,但是,一到需要拿出勇氣賠上一點時,大多數人往往畏縮不前,困於投足。說到底,有這種前怕狼后怕虎的膽怯心理,主要是緣於決策人缺乏對市場前景的戰略分析,沒有對整個市場的發展進行科學的縝密地分析,只看到了無垠的海水和自己手中的蚯蚓,而沒有看到隨着暗潮湧動的魚群,才不敢把魚餌扔出去。不敢先去吃這個虧,當然也就釣不上大魚來。
善吃小虧得大便宜
吃虧是福,因為人都有佔便宜的弱點,你吃點虧,讓別人得點利,就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別人的積極性,使你的事業興旺發達,這就是吃小虧而得大便宜。
你愛吃虧嗎?對於這個問題,我想每個人的回答應該都相同,那就是“NO”。人生幾十年,誰不曾吃過虧,但誰都不愛吃虧。不過,聰明的人則認為吃虧是福。
赫蒙是美國有名的礦冶工程師,畢業於美國的耶魯大學,又在德國的佛萊堡大學拿到了碩士學位。可是當赫蒙帶齊了所有的文憑去找美國西部的大礦主霍斯特的時候,卻遇到了麻煩。那位大礦主是個脾氣古怪又很固執的人,他自己沒有文憑,所以就不相信有文憑的人,更不喜歡那些文質彬彬又專愛講理論的工程師。
當赫蒙前去應聘遞上文憑時,滿以為老闆會樂不可支,沒想到霍斯特很不禮貌地對赫蒙說:“我之所以不想用你就是因為你曾經是德國佛萊堡大學的碩士,你的腦子裏裝滿了一大堆沒有用的理論,我可不需要什麼文縐縐的工程師。”
聰明的赫蒙聽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心平氣和地回答說:“假如你答應不告訴我父親的話,我要告訴你一個秘密。”霍斯特表示同意,於是赫蒙對霍斯特小聲說:“其實我在德國的佛萊堡並沒有學到什麼,那三年就好像是稀里糊塗地混過來一樣。”
想不到霍斯特聽了笑嘻嘻地說:“好,那明天你就來上班吧。”
就這樣,赫蒙在必要時退讓了一把,輕易地在一個非常頑固的人面前通過了面試。
也許有人認為赫蒙那樣做不十分合適,問題是能不能做到既沒有傷害別人又能把問題解決。就拿赫蒙來說,他貶低的是自己,他自己的學識如何,當然不在於他自己的評價,就是把自己的學識抬得再高,也不會使自己真正的學識增加一分一毫,反過來貶得再低也不會使自己的學識減少一分一毫。
人們遇到了這樣的情況,往往喜歡盡量表現出自己比別人強,或者努力地證明自己是有特殊才幹的人,然而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是不會自吹自擂的,所謂“自謙則人必服,自誇則人必疑”就是這個道理。
讓步其實只是暫時的退卻,為了進一尺有時候就必須先做出退一寸的忍讓,為了避免吃大虧就不應計較吃點小虧。美國第一屆總統華盛頓在任時,身邊的副總統是德雷斯頓,這是個閑差,可是德雷斯頓卻把它變成具有實權的職位,他常常在演說時講一些他做副總統鬧出的笑話,這樣做的結果非但沒有降低自己,反而贏得了敬佩和擁護。
在我們的工作環境裏,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得到大家的尊重,無疑對自己的生存和發展有着極大的幫助,而且有一個愉快的工作氛圍,可以使我們忘記工作的單調和疲倦,也使我們對生活能有一個美好的心態。遺憾的是,我們常常聽到不少人對怎樣處理好辦公室里的人際關係感到棘手,抱怨甚多。其實,只要我們為人正直,用心並努力,肯於吃虧,做個受人喜愛的同事並不是很難的事。
許多人在單位里、在同事中,考慮的問題通常就是:“他得到了什麼?他得到了多少?”“他做了什麼?他做了多少?”“他為什麼得到的比我多?”“為什麼我乾的活比他多?”
有一些人與同事的關係不好,正是因為過於計較自己的利益,甚至是錙銖必較,老是爭求種種的“好處”,時間長了難免引起同事們的反感,無法得到大家的尊重,而且他們總在有意或無意之中傷害了同事,最後使自己變得孤立。如果對那些細小的、不大影響自己前程的好處,多一些謙讓,比如單位里分東西不夠時少分些,一些榮譽稱號多讓給即將退休的老同事等等,再比如與其他人共同分享一筆獎金或是一項殊榮等等,這種豁達的處世態度無疑會贏得人們的好感,也會增添你的人格魅力,會帶來更多的“回報”。俗語所說的“吃小虧佔大便宜”,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這個道理。
有人問香港超人李嘉誠的二兒子李澤楷:“你父親教了你一些怎樣成功賺錢的秘訣嗎?”李澤楷說,賺錢的方法他父親什麼也沒有教,只教了他一些為人的道理。
李嘉誠曾經這樣跟李澤楷說,他和別人合作,假如他拿七分合理,八分也可以,那麼拿六分就可以了。
李嘉誠的意思是,吃虧可以爭取更多人願意與他合作。你想想看,雖然他只拿了六分,但現在卻多了一百個合作人,他現在能拿多少個六分?假如拿八分的話,一百個人會變成五個人,結果是虧是賺可想而知。
李嘉誠一生與很多人進行過或長期或短期的合作,分手的時候,他總是願意自己少分一點錢。如果生意做得不理想,他就什麼也不要了,願意吃虧。這是種風度,是種氣量,也正是這種風度和氣量,才有人樂於與他合作,他也就越做越大。所以李嘉誠的成功更得力於他的恰到好處的處世交友經驗。
生活中有人與朋友一旦分手,就翻臉不認人,不想吃一點虧,這種人是否聰明不敢說,但可以肯定的是,一點虧都不想吃的人,只會讓自己的路越走越窄。讓步、吃虧是一種必要的投資,也是朋友交往的必要前提。生活中,人們對處處搶先、佔小便宜的人一般沒有什麼好感。佔便宜的人首先在做人上就吃了大虧,因為他處處搶先,從來不為別人考慮,眼睛總是盯着他看好的利益,迫不及待地跳出來佔有它。他周圍的人對他很反感,合作幾個來回就再也不想與他繼續合作了。合作夥伴一個個離他而去,那他不是吃了大虧嗎?這樣一來,凡是與他合作過的人,因為嘗到甜頭,都願意和他繼續合作,而且還介紹一些自己的朋友,再擴大到朋友的朋友,也都成了他的合作者。人人都說他好,因為他只拿小頭,但許多的小頭聚集起來,就成了最大的大頭。他才是最大的獲利者。
吃虧是福,乃智者的智慧。不管你是做老闆也好,還是做合作夥伴也罷,旁邊的人跟着你有好日子過、有奔頭,他才會一心一意與你合作,跟着你干。
以小步退卻換取大步前進
列寧說:“退一步是為了進三步。”積極意義上的妥協是為了伺機行事,出奇制勝。
有一條大河,河水波浪翻滾。河上有一座獨橋,橋很窄,僅用一根圓木搭成。
有一天,兩隻小山羊分別從河兩岸走上橋,到了橋中間兩隻山羊相遇了。但因橋面太窄,誰也無法通過,而這兩隻山羊誰也不肯退讓。結果,兩隻山羊在橋上用角頂撞起來。雙方互不示弱,拚死相抵,最終雙雙跌落橋下並被河水吞沒了。
這則寓言很簡單,但蘊含著深刻的道理:在狹窄的路口處,不妨讓別人先行,自己退讓一步。表面看來,自己吃虧,但實際上,如果彼此都不相讓,勢必會兩敗俱傷,倒不如稍作退讓,免去麻煩。
人畢竟是羔羊所不能比擬的,於是有人說:“人情反覆,世路崎嶇。行去不遠,須知退一步之法,行去遠,務加讓三分之功。”確實,這種做法明為退,實為進,是一種比較圓熟的做法,一條道路本就狹窄,再加上擁擠更是無處下腳,若是自己退一步讓人先走,那麼自己也就相當於有了兩步的餘地,可以輕鬆走路。兩相對照,自然是應選擇有利於自己的做法。
有一位留美的計算機博士,畢業后在美國找工作,結果好多家公司都不錄用他,思來想去,他決定收起所有的學位證明,以一個普通身份再去求職。
不久他就被一家公司錄用為程序輸人人員。這對他來說簡直是“高射炮打蚊子”,但他仍幹得一絲不苟。不久,老闆發現他能看出程序中的錯誤,絕不是一般的程式設計師。這時他亮出學士證,老闆就給他換了個更高級的職位。
過了一段時間,老闆發現他時常能提出許多獨到的有價值的建議,遠比一般的大學生要高明,這時,他又亮出了碩士證,老闆見后又提升了他。
再過了一段時間,老闆覺得他還是與別人不一樣,就對他“質詢”,此時他才拿出了博士證。此時,老闆對他的水平已有了全面的認識,毫不猶豫地重用了他。
人不怕被別人看低,而怕的恰恰是人家把你看高了。看低了,你可以尋找機會全面地展現自己的才華,讓別人一次又一次地對你“刮目相看”,你的形象會漸漸地高大起來。可被人看高了,剛開始讓人覺得你多麼地了不起,對你寄予了種種厚望,可你隨後的表現讓人一次又一次地失望,結果是被人越來越看不起。
俄國十月革命后,蘇維埃剛剛奪取政權,德國就有向東侵略的傾向。很多人主張組織軍隊與德國交戰,而列寧卻不同意這樣做,專門派人去德國進行和談,簽定了對蘇維埃不利的條約。
這是一種妥協,這種行動並不表明列寧和布爾什維克革命立場不堅定,而是在強大的敵人面前,不得不這樣做。否則,新生的革命政權就會很快被推翻。可見,妥協不一定意味着放棄努力和宣佈失敗。
皮華是一個化妝品公司的推銷員,皮華的公司幾次想與另一個化妝品公司合作都未如願。經過皮華的不懈努力,該公司終於答應與皮華的公司合作!有一個要求:要在其化妝品廣告詞中加上該公司的名字。
皮華的公司的老總不同意,認為這是花錢替別人打廣告,協商又陷人僵局,合作公司限皮華的公司兩天內回話。
皮華聽到這個消息,直接找到老總,讓他趕緊答應,否則會錯失良機。老總不樂意地說:“我堅決不妥協,他們這是以強欺弱。”
皮華認為把產品和一個著名的品牌綁在一起是有利的,經他的勸說,老總終於同意了合作的條件。事情像皮華預料的一樣,公司的生產蒸蒸日上,銷售額直線上升,皮華也因此被提升為業務總經理。
妥協是通往成功的道路,是在冷靜中窺視時機,然後準確出擊。
江程擁有一家三星級的賓館,經朋友介紹,他認識了一名名氣很大的導演,導演準備在他的賓館開一個新聞發佈會。江程爽快地同意了,可在租金上不能與對方達成協議。江程要價4萬,導演只答應出2萬,雙方爭執不下。朋友勸江程:“你怎麼這麼傻,你只看到了2萬,2萬背後的錢可不止這個數,他們都是名人,平時請都請不來。”
江程還是不妥協,堅持要4萬,還對朋友說:“你看你介紹的人,這麼苛刻。”朋友生氣地說:“我沒有你這個目光如豆的朋友。”說完,朋友拋開江程,自己走了。江程旁邊一家四星級賓館的總經理聽到了這個消息,及時找到導演,說他願意把賓館大廳租給導演,而且要價不超過1。5萬元。
於是,導演便租了這家四星級賓館。開新聞發佈會那幾天除了許多記者、演員外,還有不少慕名而來的影迷,十幾層的大樓無一空室。而且因為明星的光臨,這家四星級賓館的名聲大噪。
江程看到這一幕後,後悔得不得了,但一切都晚了,他只能譴責自己目光短淺。
《萊根譚》中說:“經路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的,減三分讓人嘗。此涉世一極安樂法。”妥協從退讓開始,以勝利告終,表相是以對方利益為重,真相是為自己的利益開道。以小步的退卻換取大踏步的前進,何樂而不為呢?
用局部損失換取全局勝利
古代兵法《五十六計》的第十一針“李代桃僵”中言:“勢必有損,損陰以益陽。”也就是說:當局勢發展必須有所損失時,要捨得局部的損失,以換取全局的勝利。
壁虎斷尾求生的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壁虎斷尾,實則是李代桃僵的技能。
一隻壁虎在牆壁上爬行着捕食蚊蛾,它看到一隻蛾子落在牆根上,立即爬下來,舌頭一伸,便把這隻蛾卷進了嘴裏。這時,蹲在地上的一隻小花貓看到了牆根上的壁虎,立即撲了過去。可是當小花貓碰到壁虎的一剎那,壁虎一下於就爬走逃脫了,只留下一條還在擺動的尾巴,給小花貓叼了去。
原來,壁虎會利用分身的技能來保存自己的生命。它的尾巴很容易斷,敵手捕捉它的時候,只要一碰着它,尾巴就會自動斷掉,滾到一邊並不停地擺動,吸引敵手撲向斷了的尾巴,而壁虎則趁機逃跑。壁虎主動斷尾是保護自己的一種本能方式。過不了多’久,壁虎又會長出一條新的尾巴來。
壁虎通過主動斷尾來保全自己生命的技能,為世人在競爭失利時如何保存實力、在險惡的環境中如何求生存提供了可資借鑒的經驗。
要做到李代桃僵,首先要有全局觀念。捨不得犧牲局部利益,就無法換取全局的主動;捨不得甲處的損失,就無法贏取乙處的勝利。就像壁虎,如果捨不得斷掉尾巴,就無法保全自己的生命。因此,明智之士,在各種各樣的競爭中總是從全局的利益出發,當局勢發展需要李代桃僵時,便毫不猶豫地予以運用。
但如何去做,無一定之規。在鬥爭中,本來是主帥造成的過失,卻常常讓某一部下代為受過,即人們所說的“替罪羊”,藉以保全自身。在間諜戰中,為了核心人物的安全,常常不惜以犧牲外圍人員為代價,即所謂“丟卒保車”。在戰爭中,以局部犧牲換取全局的主動,或是以甲處的損失換取乙處的勝利,更是數不勝數。如三國赤壁之戰中,詐降曹操的黃蓋為了騙取曹操的信任,讓周瑜在大帳內當眾打五十大板;抗日戰爭中,狼牙山五壯士為了掩護群眾而主動“引火燒身”,把敵人誘上絕壁,這些都是李代桃僵的成功運用。
採用李代桃僵的戰術,關鍵是善於算賬,長於謀划,不能簡單以勝負的場次來判斷,主要看誰能取得最後勝利。為了最後的勝利而犧牲眼前的勝利是值得的。如果謀划失當,即便是毀了李樹也不能保住桃樹,“賠了夫人又折兵”;或是李樹本身的價值就比桃樹大,棄大而保小,舍本而逐末,這就是蠢人所為了。
成就大局需主動讓步
古人云:退一步,海闊天空。做人就要懂得必要時需“忍”,“忍”有時可以使你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麻煩。有退才有進,“捲土重來”一定會有一番新的天地,此為上上策。
胡雪岩一生中,無論在商場中,還是在官場中,待人接物都能做到主動忍讓,成就大局。其中最值得一敘的是他對張秀才的拉攏和成全。
張秀才在杭州城中算個不小的角色,平時自以為是衣冠中人,可以走動官府,包攬訟事,說合是非,是個欺軟怕硬的貨色,十分無賴。曾因為一件事情使他對胡雪岩非常嫉恨,此後於胡雪岩或明或暗對着干。說到互相結怨的事,其實只是張秀才對胡雪岩的不滿,胡雪岩並沒有得罪張秀才半點。那次王有齡坐鎮杭州,推行改革舊弊。當時有一項對新開店鋪徵收規費的稅,王有齡銳於政事,認為此稅不該收,於是貼出告示,永遠禁止。錢塘、仁和兩縣的差役,心存顧忌,但不敢亂來,一時斂跡。但巡撫、藩司兩衙門,自覺得靠山很硬,不買知府的賬,照收不誤。不過自己不便出面,便指使張秀才去收這種費,講明三七分賬。誰知運氣太差。張秀才收稅之時正巧碰到知府大人王有齡的轎子路過,王有齡見有人爭吵,下轎一問,原來是此事。在他張貼佈告的當日就敢如此大膽,於是勃然大怒,決定嚴懲張秀才,王有齡將張秀才厲聲斥責了一頓,一定要革他功名。這一下子張秀才嚇破了膽。一革去秀才功名,便成白丁。
張秀才左思右想只有去托讓王有齡言聽計從的胡雪岩,於是帶着老婆兒女到胡雪岩處跪地求助。胡雪岩也是一時大意,只當小事一件,順口答應下來,保他無事。哪知王有齡執意要按自己的意思辦,說這件事與他的威信有關。當時王有齡正處於建立自己的威信時期,如何肯就這樣草草了事?說之再三,王有齡算退讓一步。本來要革他功名,打他兩百板子,枷號三月。現在看在胡雪岩的分上,免掉他的皮肉之苦、出乖露醜,秀才卻非革不可。
誰知,對胡雪岩的幫忙張秀才並不知詳情。以前答應他包他無事,誰料竟是這種結果。於是認為胡雪岩不肯儘力,搪塞敷衍。從此懷恨在心,處處與胡雪岩為難。
胡雪岩當時回杭州,正逢要收復杭州之時,胡雪岩此時想的就是收服此人,讓他做個攻城時的內應。要收服人首先就必須摸透此人的脾氣,這一切都交給開路先鋒劉不才去辦。
根據劉不才的調查,這張秀才天不怕地不怕,除了官就怕他兒子小張。小張吃喝嫖賭,一應俱全。張秀才辛辛苦苦弄來的幾個錢,都被寶貝兒子弄得滿天飛。
胡雪岩根據這一點,想了一套辦法,讓劉不才從小張身上下手,收服了小張,張秀才就不得不就範。劉不才賭場上關照小張,獲得其好感。於是找借口與小張單獨會了面。會面時,劉不才帶去了最時興的從上海帶回的巧妙之物,惹得小張愛不釋手,劉不才慷慨相贈,但卻說是一朋友相贈的,這個饋贈定物的朋友當然就是胡雪岩了。
胡雪岩後來還托劉不才帶給張秀才消息,讓他準備好自己的前途,並且送去保舉書,答應事成之後保舉他一官半職。並且重新解釋當時那場誤會,待得張秀才明白原因,隙憤頓時煙消雲散。
諸事順利,蔣益澧攻城之時,張秀才父子因為打開城門迎接官軍有功,使小張獲得了一張七品獎禮,並派為善後局委員。
在這件事上,胡雪岩先委曲自己,忍一時之氣,派劉不才從張秀才之子小張人手,以大局為重,曉之利害,以求一事之全。
一般人或許對張秀才這樣的“梗子”是不會考慮要請他做內應的。但胡雪岩不僅做了,而且做得相當好,還收了幫手小張,與他一起處理杭州城內的善後事宜。
以大局的眼光,會發現私人的恩怨實在不算什麼,以大局的利益為重,對對方曉以利害,一般也會將一切誤會和歧見消失於無形之中。能容忍別人的一次小過失,別人就會以他的一技之長來回報你。能消除對別人的恩怨,別人就會拼了命來報答你。這種回報和報答的心情是那樣的迫切,以至只要碰到機會。他就一定會一展身手,只要有效力的場合,他就會拿出他的全部力量,以完成其事。
俗話說:“忍一時可風平浪靜,退一步可海闊天空。”忍讓並非就是怯弱的表現。以退為進,實際上是一種具有深遠宏大眼光的策略。更何況,“忍”在我國歷史上一直為許多文人視為修身養性之本。凡做大事者,必須學會以大局為重,居高臨下看問題,忍一時之氣,求一事之全,又何樂而不為呢?
欲先取之,必先予之
人與人的交往離不了相互幫襯、相互維護,這才能使自己贏得最好的人緣。
政商關係也是同樣如此。只是不一樣的地方在於:官場上的人需要的是一級一級往上爬,需要的是政績,因此如果你能在政治上幫助他們取得成功,那他們就會在生意上給你回報。
胡雪岩在權場上之所以能贏得左宗棠這座大靠山,其實歸根結底來講,還是因為他幫助左宗棠建立起了自己的功業。因此與其說是左宗棠在幫助胡雪岩,倒不如說是胡雪岩先幫助左宗棠,這樣各有所予、各取所需、各有所得。
像左宗棠這樣自比諸葛亮,做事光明磊落的封疆大臣,對小恩小惠是不屑一顧的,他看重的是可以輔助他成就大業的人才。胡雪岩深知這一點,因此他藉助左宗棠的手段,主要就是對左宗棠在施展抱負、建功立業的過程中給予莫大的幫助。
胡雪岩把受王有齡的委託、從上海採辦來、因故未能運人杭州的軍需大米一萬石,作為謁見當時新任閩浙總督兼浙江巡撫左宗棠的見面禮,解了左宗棠的燃眉之急,因而得到了左宗棠的信任。隨後,胡雪岩又給左宗棠提了個建議,在太平軍里勸捐,從而順利解決了左宗棠軍中的軍餉問題。當時連年戰爭,國庫早已空虛,清軍軍費的自籌極為困難,而胡雪岩一條妙計便解決了這一難題,使左宗棠知道這確實是一個難得的人才,於是傾心接納。
隨後,兩個人開始了長達20年的親密合作。胡雪岩通過購買武器、采糧,為左宗棠鎮壓太平軍及陝甘回民起義提供了大量的幫助,在洋務運動中胡雪岩也出了很大的力。更難能可貴的是,在左宗棠60多歲的高齡挂帥出征,與阿古柏等分裂勢力逐鹿西北邊疆的時候,左宗棠的政敵冷嘲熱諷,各省觀望不去增援胡雪岩卻精心選購西洋軍火,奔走籌借洋款,為左宗棠收復新疆這一中外矚目的大事出了很大的力。
正因如此,胡雪岩才能得到左宗棠的高度信任和倚重,才能把出將入相的左宗棠經營成了自己的靠山,他自己也才能在總辦糧台、勸捐、軍火買賣和借款中,撈了不少好處。當然,更重要的是,由於成了左宗棠手下的紅人,胡雪岩在商場上更是左右逢源了。這一切,都是在他幫助左宗棠取得成功時得到的。
戰國時期的呂不韋也同樣是一個游刃於官商之間的高手。剛開始時他只是一個商人,當秦昭王的太子,安國君的兒子子楚,以王孫的身份在趙國做人質的時候,呂不韋以商人所特有的精明眼光意識到,這個王孫絕對是一個值得先扶一把的人物,於是決定在他身上投資。等到呂不韋幫助子楚順利登上王位的時候,他自己也就被封為了文信侯,並享有河南洛陽10萬戶的賦稅收入,同時成為秦國的一代名相。
生意場上講究“雙贏、全勝”,在政商之間的關係場上同樣如此。與官場打交道,無論對方是誰,都要首先想到讓對方獲利,為對方提供方便,幫助對方取得成功。對方從你這裏得到好處了,或者在你的幫助下他才取得了成功,那麼他自然不會忘了你。只有這樣,才能在你們之間建立長期的合作夥伴關係,才能為你的生意拓展出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所以說,欲先取之,必先予之。要想從對方這裏得到成功,你就要先幫助對方取得成功。
以小的損失換取大利益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世間的事情,有了付出才有回報,付出越多,得到的回報越大,只想別人給予自己,那麼“得到”的源泉終將枯竭。
春秋末年,齊國的國君荒淫無道,橫徵暴斂。齊國的貴族田成子看到這種情況后,對他的僚屬說:“公室用這種榨取的手段雖然得到了不少財富,但這種取是‘取之猶舍也’。倉儲雖實,但國有不固,終是‘嫁衣’。”於是田成子製作了大、小兩種斗,大開自己的倉儲接待饑民,用大斗出借穀米,用小斗回收還來的穀米,“予民於惠”。於是齊國人民不肯再為公室種田效力而投奔于田成子門下,一時“民歸之如流水”。田成子用這種大斗出小斗進的方式,借出的是糧食,收進的是民心。果然,齊國國君寶座最後為田氏所得。田成子收進的民心,終於為自己做成了一件大事。
史學家范曄說:“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正是一語道破了這種得失觀。
戰國時,齊國的孟嘗君是一個以養士出名的相國。由於他待士十分真誠,感動了一個有真才實學而十分落魄的士人,其名叫馮諼。馮諼在受到孟嘗君的禮遇后,決心為他效力。
一次孟嘗君要叫人為他到其封地薛邑討債,問誰肯去?馮諼說他願去,但不知用催討回來的錢,買什麼東西?孟嘗君說就買點他家沒有的東西吧!馮諼領命而去。到了薛邑后,他見到老百姓的生活十分窮困,聽說孟嘗君的討債使者來了,均憤憤有怨言。於是,他召集了邑中居民,對大家說:“孟嘗君知道大家生活困難,這次特意派我來告訴大家,以前的欠債一律作廢,利息也不用償還了,孟嘗君叫我把債券也帶來了,今天當著大夥的面,我把它燒毀,從今以後,再不催還。”說著,馮諼果真點起一把火,把債券都燒完了。薛邑的百姓沒有料到孟嘗君是如此仁義,個個感激涕零。馮諼回來后,孟嘗君問他討的利錢呢?馮諼回答說:不但利錢沒討回,借債的債券也燒了。孟嘗君便大不高興,馮諼對他說:“您不是叫我買家中沒有的東西回來嗎,我已經給您買回來了,這就是‘義’。焚券市義,這對您收歸民心是大有好處的啊!”
果然,數年後,孟嘗君被人譖讒,齊相不保,只好回到自己的封地薛邑。薛邑的百姓聽說恩公孟嘗君回來了,全城出動,夾道歡迎,表示堅決擁護他,跟着他走。孟嘗君至為感動,這時才體會到馮諼的“市義”苦心。
這就叫“好與者,必多取”,以小的損失可以換取大的利益。這也是獲取人心委婉辦事的有效途徑。
主動舍利方可謀取大利
有成功學中,有一條“互利法則”,即你給人一份利,別人就會給你一份利。“利益共沾”,是聰明商人遵循的法則。
在李嘉誠的一生中,他始終堅持“利益共沾”原則,這使得他總能獲取人心,贏得眾人的支持,給自己事業的發展增添源源不斷的動力。
從1984年起,李嘉誠進行過三次私有化。具體說來就是改變原有上市公司的公眾性質,使之成為私有公司。
1985年10月,李嘉誠宣佈將國際城市有限公司私有化。出價較市價高出一成,小股東大喜過望,紛紛接受收購。
李嘉誠放棄了在股市熊市時低價收購以求對小股東公平。對此,李嘉誠解釋說:“我們不是沒想過,但趁淡市以太低的價錢收購,對小股東來說‘抵數’。”
李嘉誠在股市中的形象一向極佳,原因是他時刻不忘照顧小股東的利益.由於得到股東擁戴,李嘉誠在股市中時常可以要風得風,要雨得雨,縱橫股海,如魚得水。
李嘉誠第二次私有化,是收購青洲水泥。同收購國際城市一樣,這次的收購非常順利。
1988年10月,長江實業宣佈將青洲水泥私有化。長江控有其間44.6%股權,以29港元一股的價格進行全面收購,收購價比市價高出13%,涉及金額11.23億港元。到12月30日收購截止期,長實已購得九成股權,可以完成強行收購,完成私有化。全資控有后的青洲水泥成為該系全資附屬上市公司,申請摘牌后就變成了長實旗下的私有公司,李嘉誠對旗下公司私有化后,避免了業務重疊(如嘉宏與長實、和黃就存在這個問題),使機構更為精簡。私有化之後,李嘉誠不必再使長實系所有公司的經營和實績都暴露在公眾面前。這樣可以使他在許多商業活動中,擁有更多的主動權。
李嘉誠的第三次私有化,可謂一波三折,遠不如收購國際城市、青洲水泥那麼風順。
嘉宏是長實系四大上市公司之一,於1987年將港燈集團非電力業務分拆另組嘉宏國際集團有限公司而上市。上市時,嘉宏綜合資產凈值為44.57億元。和黃控有宏嘉約54%的股權,宏嘉則控有港燈23%的股權。到1992年6月底全面完成收購時,市值達到155.09億元。
1991年2月4日,控股母公司和黃宣佈將嘉宏私有化建議,以每股4.1港元價格將嘉宏收歸私有,涉及資金118億港元,被稱為香港有史以來最大的一次私有化計劃。收購價比市價溢價7.2%,和黃當時擁有嘉宏65.28%的股權,實際動用資金41億便可完成收購。
李嘉誠解釋,這次收購主要原因是嘉宏盈利能力有限及業務與長實、和黃重疊。並聲稱不會提高收購價格,如有人肯出5港元的價格收購,他會考慮出售。
嘉宏資產估值在每股5至6港元的水平,和黃開價4.1港元,這種做法顯然是肥了大股東,而損害了小股東。
李嘉誠解釋嘉宏盈利前景有限,應該是事實。但在1991年4月10日嘉宏股東會議上』、股東質詢:嘉宏1990年財政年度業績在(1991年)3月8日公佈時,盈利狀況甚佳,13。16億港元的年盈利比上一年增幅達29%。另外,嘉宏所控的港燈市值連月上升,也會造成嘉宏資產值增高,這都有益於嘉宏的發展。
小股東紛紛質疑,並表示反對,嘉宏私有化建議最終以不足1/4的支持宣佈流產。
當時證券界普遍認為,流產的原因是收購價偏低,收購方對嘉宏的評估與實際業績的差異。和黃出價太低,遠不及1987年上市供股價4.63元的水平。李嘉誠素來關注小股東的利益,而和黃的收購建議對小股東照顧不夠,有失長實系的一貫作風,從而失去了小股東的支持,導致功虧一簣。
另外,小股東反對私有化,除認為和黃條件“苛刻”外,看好嘉宏的前景,捨不得“忍痛割愛”,則是私有化失敗的另一大原因。
按規定,私有化失敗,一年之內不得再提(私有化)建議,經歷了一次失敗的嘉宏未來的走向吸引着世人的眼球。
1992年5月27日,和黃重提嘉宏私有化。收購價每股5.5港元,較停啤前收盤價高出32%,涉及金額58.38億元。
李嘉誠表示,私有化目的在於簡化機構。對和黃是否供股集資來籌措資金,李嘉誠不做表態。
在7月10日的嘉宏股東大會上,私有化建議以96.7%的贊成票權通過。
這次的收購價,比上一次的出價4.1港元提高了36.62%.侶比咨盧凈值每股6.4——6.5港元的水平仍有折讓。
這次收購能夠成功的原因就在於,大股東在保全自身利益的同時又顧及了小股東的利益,在利己的同時兼顧利人,利益均沾,大家受益。
李嘉誠深知“利益共沾”的法則,他始終堅持:不獨利己,更要利人,不能總把自己的利益擺在別人的之上,而是要學會利人法則。生活中也是如此。顧及對方的利益非常重要。它們是相輔相成的。一個人不能把目光僅僅局限於自己的利上。自己捨得讓利,讓對方得利,最終還是會給自己帶來較大的利益。
適時吃虧是門大學問
暫時的忍耐是為了最後的出擊,暫時的吃虧是為了更大的回報。
狼為了捕獵,可以忍受幾天的飢餓,仔細挑選最合適的攻擊對象,耐心等待最恰當的攻擊機會;狼為了逃脫陷阱,甚至會咬斷自己的傷腿……狼所有的一切僅僅是為了生存,為了生存它們能夠做到適時吃虧。
成功的人在經營過程中都善於用一時的損失和痛苦作代價,換取巨大的市場和利益。他們往往明知不可為而為之,靠的就是比別人看得更寬,想得更全面、更深遠,思維更有深度。
愛德華·法林看準了美國人希望商品物關價廉、標新立異的心理,於是在波士頓市中心開了一家商店。他的商店有一種特別的經營方法:在商品上標出價格和首次上貨架的日期。頭12天按所標價格出售;從第13天起,按原價的3/4銷售;再過6天,按原價的一半銷售;再過6天,按原價的1/4銷售;如果再過6天仍未賣出,商品就送慈善機構。
法林的商店能否生意興隆?人們表示懷疑。很多人擔心,如果顧客等到商品價格降到最低時來購買,商店豈不大虧?
但法林信心十足,他這樣推測顧客心理:陳列在這裏的商品,價格都是最便宜的,自己不買,別人就會買走。事實上,很多商品往往未經再次降價就會被人買走。
法林創辦的自動降價商店,不僅着眼於滿足顧客的需要,還着眼於社會宏觀經濟。他認為,任何企業在順應瞬息萬變的市場需求時,總會有脫節的時候,自動降價銷售對於處理滯銷商品會有很大作用,從而有利於社會再生產的順利進行。
俗話說:“捨得金彈子,打中巧鴛鴦。”這句話是指以小的損失來換取大的勝利。我們可以藉此來達到提高企業信譽,增加盈利的目的。
一位患胃潰瘍的病人,正為沒有錢去醫院治療而發愁,他的一位朋友告訴他,電視裏有則廣告說,有一家專治胃潰瘍的診所,為患者提供免費治療。
晚上,那位病人在電視裏真的看到了那則廣告,廣告裏講:“你是不是得胃潰瘍了?如果是的話,那麼你現在就該和醫生約定時間前去就診。你將得到免費治療,而且,你每次到這裏治療時,還將得到診所付給你的25美元的報酬……”
千真萬確的電視廣告,給這位經濟上十分貧困的患者帶來了福音。第二天一早,這位患者就來到電視裏介紹的伍德曼——珀卡爾診所。他看到許多和他一樣慕名而來求診的病人已坐滿了這間本來就不太寬敞的屋子,兩位戴眼鏡的醫師正在和藹地詢問病人的病情,而那些被確診為患了胃潰瘍的病人真的從服務小姐那裏領取了25美元的報酬。
為什麼會出現付錢給病人的奇特診所呢?伍德曼是一位不註冊的藥物製造商,他的合伙人珀卡爾是個取得了化學博士學位的化學家。他們看到,時下胃潰瘍病流行,患者很多,如果與別人一樣來收費治療胃潰瘍,即便是首屈一指的醫療機構,也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何況他們僅僅只有一間實驗診所。為了招來更多的胃潰瘍患者,他們創辦了這家獨具風格、付錢給病人的診所。
診所剛剛開張營業,患者便蜂擁而來。按照常理,這樣的賠本買賣,診所豈不註定要關門嗎?原來,診所通過給胃潰瘍病人診治,可以獲得大量可靠的第一手醫療研究資料和數據,利用這些數據和資料,他們可以爭取儀器與藥物管理局批准製造新產品,而藥物實驗室每實驗成功一種新藥物,兩位經營者便可以獲利500萬美元。可見伍德曼——珀卡爾診所確實是舍小取大的大贏家。
由此可見,吃虧也是一門學問。敢於吃虧,善於吃虧的人,才是生活中的最終獲勝者。
退步原來是向前
前進路上遇到不可逾越的障礙時,不妨迂迴一下,只要最終目標沒變,暫時的退步仍然是向前的一部分。
有一首形容農夫插秧的詩:“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有的人為了功名富貴,不顧一切地向前爭取。有時前面是險坑,跌下去會粉身碎骨;有時前面是一道牆,撞上去會鼻青臉腫。如果這時候懂得以退為進,轉個彎、繞個路,就會發現世界還有其他更寬廣的空間。
退卻是為了警勢前進,讓步是為了進步,之所以能夠這樣,因為主動退讓,一可以緩解矛盾對立雙方的攻勢壓力,二可以為自己贏得時間,積蓄能量,此外,還可以贏得外界的支持。然後,你可選擇有利環境和時機,乘勢而行。
在軍事鬥爭上,進攻太急有可能激起敵人的瘋狂反撲,而有意讓敵方逃走,也可以達到削減他們兵勢的目的。緊緊地跟在逃敵之後,不要逼近他們,等到他們累得沒有氣力,鬥志逐漸磨滅,戰鬥力削弱的時候,一舉將其全殲,這樣就可以取得戰爭的最後勝利。
欲擒故縱,其意是為了捉住敵人,事先要放縱敵人。這是一种放長線釣大魚的計謀。諸葛亮七擒孟獲,就是軍事史上一個“欲擒故縱”的絕妙戰例。
蜀國建立之後,便定下北伐大計。當時西南夷酋長孟獲率10萬大軍侵犯蜀國。諸葛亮為了解除北伐的後顧之憂,決定親自率兵降服孟獲。蜀軍主力到達瀘水附近,先在山谷中埋下伏兵,誘敵出戰,將孟獲誘入伏擊圈內,使之兵敗被擒。可是諸葛亮決定對孟獲採取“攻心”戰,斷然釋放孟獲。孟獲表示下次定能擊敗蜀軍,諸葛亮則笑而不答。
孟獲回營后,將所有的船隻,據守瀘水南岸,阻止蜀軍渡河。諸葛亮趁敵不備,在敵人不設防的下游偷渡成功,並襲擊了孟獲的糧倉。孟獲暴怒,要嚴懲將土,激起了將士的反抗,於是,將士們相約起義,趁孟獲不備,將孟獲綁赴蜀營。諸葛亮見孟獲仍不服氣,就再次把他釋放。以後孟獲又用了許多計謀,但都被諸葛亮一一識破,孟獲又四次被擒,但都被釋放了。最後一次,諸葛亮火燒了孟獲的藤甲兵,孟獲第七次被擒。孟獲終於感動了,他真誠地感謝諸葛亮七次不殺之恩,誓不再反。從此,蜀國西南安定了,諸葛亮徹底消除了後顧之憂,全力舉兵北伐。
諸葛亮在第一次誘擒孟獲后,擒拿敵軍主帥的目的已經達到,敵軍在短時間內也不會有很強的戰鬥力了,此時如果乘勝追擊,便可大破敵軍。但是諸葛亮考慮到孟獲在西南夷中的威望很高,影響很大,只有讓他心悅誠服,主動請降,才能使南方真正穩定。如若不然,南方的少數民族部落不會停止侵擾,蜀國的後方就難以安定。因此,諸葛亮才一次次不辭勞苦地擒拿孟獲,又輕易將他放掉,因為他要獲得的不只是一個西南夷酋長孟獲,而是整個蜀國後方的安定。
“欲擒故縱”需要等得、忍得,輸得起,絕不為小利小惠而斤斤計較。“故縱”只是一時的權宜之計,即所謂的放長線釣大魚。這條長線必須要有韌性,而且還要收發於心,以等時機成熟,將大魚釣起。
以退為進,欲擒故縱,在現實生活中也常為人所用。當你請求別人幫忙時,如果一開始就提出較大的要求,很容易遭到拒絕,如果你先提出較小要求,待別人同意后再增加要求的分量,則更容易達到目標。
社會心理學家弗里德曼和弗雷澤1966年作了一個相關實驗。研究的第一步,是先到各家各戶向主婦提出一個小小的要求,請她們支持“安全委員會”的工作,並在一份呼籲安全駕駛的請願書上簽名。研究的第二步,兩周以後,由原來那兩個大學生重新找到這些主婦,問能否在她們的前院豎一塊不太美觀的告示牌,上寫“謹慎駕駛”。結果表明,先前在請願書上籤過名的大部分(55%以上)都同意豎告示牌,而沒有簽過名的主婦,只有不足17%的人接受了這一要求。
引擎利用後退的力量,反而引發更大的動能;空氣越經壓縮,反而更具爆破的威力;軍人作戰,有時候要迂迴繞道,轉彎前進,才能勝利;很多時候,我們要想成就一件事情,必須低頭匍匐前進,才能成功。
古代的先賢聖傑,從官場利祿之中退居後方,是為了再待機緣;有些能人異土隱居山林,是為了等待聖明仁君。有的人非常重視“韜光養晦”,有的人等待“應世機緣”,有德飽學之士都懂得“進步哪有退步高”的道理。
退讓的盡頭是放棄。一般人在退讓面前還可以顯示自己的從容大度,一旦面臨著放棄,就會顯得異常的艱難。成功人士的經驗卻在告訴世人:要想進退自如,就要在必要時勇於放棄。生活有時會逼迫你,不得不停止前進。什麼也不願放棄的人,常常會失去更珍貴的東西。只要是有必要,智慧通達者就會放棄一般人難以放棄的東西,譬如利益、面子、權力,乃至愛情、自由等等。
有所選擇就要有所放棄。其實放棄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麼艱難。它不過是一種最大程度的退讓,是對一種選擇的棄權而已。在生活中,我們每作出一個選擇的同時,就已經不自覺地放棄了其他的選擇。何況,一時的放棄只是為了日後更多的進取,真正有所作為的人,不會計較一時的得失。放棄是一種明智,一種寬容,一種豁達。忘掉最初的選擇並不意味着背叛了自己,放棄無可挽回的事情並不說明你整個人生從此暗淡無光。放棄,是為了更好更多地選擇,是選擇一個新的進取的開始。
生活是一種藝術,我們一定要善於進退,不要讓世俗的塵埃蒙蔽了雙眼,別為自己的心靈套上沉重的枷鎖。這是一種處世的智慧:退讓就是進取,放棄也是選擇。
《明史》記載,有一次明武宗朱厚照南巡,提督江彬隨行護駕。江彬素有謀反之心,他率領的將士,都是西北地方的壯漢,身材魁偉,虎背熊腰,力大如牛。兵部尚書喬宇看出他圖謀不軌,從江南挑選了一百多個矮小精悍的武林高手隨行。
喬宇和江彬相約,讓這批江南拳師與西北籍壯漢比武。江彬從京都南下,原本驕橫跋扈,不可一世。但因手下與江南拳師較量,屢戰屢敗,氣焰頓時消減,樣子十分沮喪,蓄謀篡位的企圖也打了折扣。喬宇所用的就是“以柔克剛”的策略。
妥協也是達到目的手段
有合作就有談判,有交易就需要討價還價,而適時妥協是達成合作和交易必不可少的一環。
2004年4月21日,在華盛頓,第15屆中美商貿聯委會僅用了4個半小時的會談時間,便就知識產權保護、美國對華高科技出口等重要議題達成共識,並簽署了八項協議和換文。雙方均稱讚這次中美商貿聯委會取得了“圓滿成功”。美國商務部長埃文斯則稱這次會談是中美關係發展史上的“里程碑”,而事實上這的確是一次十分成功的合作會談。
任何一次成功的談判都離不開談判雙方的妥協,這次會談當然也一樣。在這次會談的過程中,中國代表表現出了友好協商、共同合作態度,而中國持這種態度實際上是採取了一種“退一步,是為了進兩步”的戰略,暫時的妥協是為了更長遠利益的實現,局部的讓步是為了整體利益的平衡。從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公佈的雙方談判結果來看,中方做出了不少重大讓步,如中國承諾無限期延長原定在2004年6月1日強制實施的無線局域網加密標準的實施時間。中國方面做出的這些讓步和妥協是十分必要而且也是非常值得的,因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要發展出自己的高新技術,就需要用比較低的成本學習和率先模仿他國的技術,如果不願意在當前付出相應的代價,那麼國家以後的高新技術發展就會受到更大的阻礙。
除了在無線局域網加密標準的實施日期上做出了重大妥協之外,中國還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進行了許多讓步。這些讓步使得這次會談又達成了一項重要協議,即中國承諾在2004年底以前,將把更多的知識產權侵害列入刑事處罰調查之中,其中包括進口、出口、銷售盜版產品,甚至網絡盜版也將被列入刑事處罰。過去,美國經常抱怨中國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力度不夠,現在中國的這些做法顯然讓美國看到了中國人的決心和合作誠意。面對中方做出的這些讓步,美方也同意在知識產權的作價上適當考慮中國市場的承受能力。這就意味着西方發達國家的公司有可能適當降低知識產品的售價,擴大同中國公司技術合作的範圍和深度,以利於中國消費者以比較合理的代價來學習和使用這些知識產品,最終通過合理價格擴大知識產品的市場。中美雙方達成這項協議無疑促進了中國同所有西方發達國家更加深入和廣泛的合作,這不僅有利於中國知識產權環境的優化,而且也利於發達國家知識產品的市場開拓和推廣。
另外,中國還通過“退一步,進兩步”的積極妥協戰略獲得了美國對華高技術出口管制的放寬,而相關協議的生成對於中美雙方來說更是意義長遠。這次會談雙方還建立了“高技術最終用戶訪問”機制,這大大促進了雙方的貿易增長。早在2003年底中方就已經採購了波音飛機等大宗美國產品,但若要達到貿易的動態平衡,則需要美國增加對華高科技項目和產品的出口。美國方面過去心存疑慮,擔心出口高科技項目到中國后的非民用用途。這次的舉措則消除了現有疑慮,大幅度增加了美國公司對華的高科技出口,提高了美國的對華貿易額,彌補了貿易逆差,增加了國內就業,刺激了美國經濟增長。由此看來,中美雙方“高技術最終用戶訪問”機制的建立確實十分有利於雙方長遠利益的共同實現,也有利於中美雙方在這方面實現更大程度的合作雙贏。
只要妥協符合雙方的長遠利益,那這樣的妥協就有利於談判各方全盤優勢的實現。也許從眼前或局部來看,妥協是一種付出,但這種付出是為了更長遠、更重要的收穫,這種付出絕對不是損失,而是一種獲取利益的科學戰略。
在現代生活中,妥協已成為人們交往中一道不可缺少的潤滑劑,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在市場上,買家與賣家經過討價還價.最終以雙方的互相妥協而成立。在國際衝突中,衝突雙方各自作出讓步,最後也以雙方的妥協而解決衝突和糾紛。
然而,在一些人的眼中,妥協似乎是軟弱和不堅定的表現,似乎只有毫不妥協,方能顯示出英雄本色。但是,這種非此即彼的思維方式,實際上是認定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征服與被征服的關係,沒有任何妥協的餘地。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逐漸由依賴與被依賴的關係,轉向相互依賴關係。就說買東西吧,過去東西短缺,買家只能求着賣家。於是價格自然是鐵價不二,沒有任何商量餘地。但現在不同了,市場經濟下所形成的買方市場,買家與賣家釣關係變為相互依賴,使得討價還價流行開來。在這種情況下,如果不肯做出任何妥協,那隻能失去自身的生存與發展的機會,成為最終的失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