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安南出兵的原因
讓張哲留守后,陳劊帶着五千士卒,走小路繞過羅定城回廣州,同時帶走了五十支火箭彈,給張哲留下二十支以備不時之需。
安南和洋人聯軍進攻廣州后,正在攻打雲浮縣的楊雲峰立馬帶着軍隊回援,所以此時雲浮縣還在滿清一方的手中,而肇慶則在天地會的手中。
陳劊路過雲浮的時候,考慮了一下,還是決定把雲浮留給容安,多一個城池雖然能多一些戰略縱深,同樣的也需要分散兵力去駐守。
相對於自己分兵,還不如讓容安分兵。
繞過雲浮,陳劊到達肇慶縣之後,才得到了廣州的確切情報。
安南勞師遠征,不過派遣了一萬兵力而已,東印度公司更是只有兩千人,不過艦船卻有百餘艘,雖然大部份都是運兵船,其中也有二十艘遠洋戰艦。
東印度公司的艦載炮非常利害,而且安南士卒也全部是熱武器部隊,具體是什麼槍械大炮,肇慶守將並不清楚,反正比廣州兩城的城防炮威力更大,而槍械也比普通的鳥銃威力大一些。
當然,與華國的步槍和子母炮相比,卻依然有很大的差距。
這就足夠了,雖然陳劊輕裝簡行並沒有帶大炮,不過帶着五十支火箭彈,常規炸彈和雷管也帶了不少,只要用的好,此戰勝率並不小。
既然楊雲峰已經帶着天地會的精銳趕了回去,陳劊反倒是不急了,命人收集船隻,沒有船隻製作竹筏也行。
陳劊打算乘船從珠江順流而下去廣州,以保存士卒的體力。
三天後,陳劊才湊齊了五千大軍所用的竹筏。
第二天一大早,陳劊親自乘坐第一批竹筏順流而下,五十支火箭彈也在第一批竹筏上面,陳劊打算突擊一下對方的戰艦試試。
廣州。
南海縣城在江南,番禺縣城則在江北,從隋唐時期開始,直到現在廣州一直都是兩城相對。
安南和東印度公司聯軍出其不意偷襲了南海縣,很輕易的就把南海縣打下來掌控在了手中,獲得了補給和立足之地。
好在天地會和潮汕宗族聯軍很快反應了過來,依靠人數優勢守住了番禺縣城,沒讓安南聯軍繼續擴大戰果。
將近十天的時間過去了,兩城每天都在交戰,主要是安南聯軍攻打番禺城,而天地會聯軍則一直採取守勢,那怕楊雲峰帶着兩萬精銳回援,也只是增加了防守力量而已,並沒有反攻之力。
主要是安南聯軍的軍備優勢太大了,而且還有二十艘遠洋戰艦封鎖江面,天地會聯軍根本沒有過江的能力。
太陽又從東方升起,剛剛冒頭就灑下了萬道金光,整個土地突然之間就變得明亮了起來。
看着對面的安南大軍又在集結,馮遠妮不由得皺緊了眉頭,對旁邊的楊雲峰問道:“他們的進攻強度並不大,卻每日攻城不停,究竟是什麼意思?”
楊雲峰想了想,說道:“不過是想要拿下廣州又不願意付出太大的傷亡罷了!”
李建明嘆了口氣,說道:“如果蔡牽不走,咱們也不是就完全沒有一戰之力!”
“老巢都要保不住了,又怎麼可能不走!”馮遠妮笑道。
林則徐先出兵,讓蔡牽不得不回援,這才有了安南聯軍的趁虛而入,如果有蔡牽的戰船在珠江,安南聯軍不可能偷襲南海縣得手。
“安南不過撮爾小國,居然敢參與到我中國的王朝爭霸戰之中來,就不怕時候被報復嗎?”李建明恨恨的說道。
馮遠妮笑了笑,說道:“這事兒我倒是知道一些,傳聞阮福映奪權后,派人來咱們這邊討要封賞,得知我們目前的情況后,先是去了武昌見咱們的大領袖。
結果領袖壓根不承認安南是一個國家,只說安南是我國的一個省,封阮福映為國王是不可能的了,最多只能給他一個高官的官職,也就是和巡撫差不多吧。
安南使者沒辦法,又跑去了京城找韃子皇帝討封,嘉慶倒是好說話一些,雖然否認了阮福映改安南為南越的國號,不過還是給他封了一個國王的名號。
如此一來,阮福映站在韃子皇帝一方也就不足為奇了,否則等咱們領袖騰出手來,安南國也不可能繼續存在。”
楊雲峰不由得扯了扯嘴角,說道:“咱們領袖還真是夠強勢的,還沒有取得天下吶,就先奪取人家國王的稱號了,現在惹出了這麼大的禍事,可如何是好啊?”
李建明嘆了口氣,說道:“強勢是正常的,想想先皇起兵之初,民不過萬,兵不過千,卻能在短短兩三年的時間內就打下半個天下,與滿清朝廷分庭抗禮,如此人物能不強勢嗎。
且先皇在世之時,就從未向任何人妥協過,沒向滿清朝廷妥協,沒向權貴士紳妥協,寧肯走慢一些,也不要滿清的一官一吏,阻力再大也實行了均田低賦,可見先皇就不是一個會妥協的人。
又豈會向區區安南小國妥協?
可惜啊,先皇如此人物,居然會遭了小人暗算,若是先皇還在,給阮福映一百個膽子,他也絕對不敢進犯廣州。”
馮遠妮和楊雲峰都不由得沉默了。
反清的人很多,天地會和白蓮教可以說就是專業反清的,白蓮教教徒遍佈天下,天地會在長江以南的實力同樣極大。
可就是這麼兩個在民間勢力龐大的組織,卻組織不起來大規模的反清活動,總是小打小鬧的造反,很快就會被滿清朝廷給撲滅。
事實證明,反清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反而是陳劊從一個山寨起家,只不過一年不到的時間就割據了四川,還實現了均田低賦。
其後兩三年的時間就佔據了半個天下,這還是拋棄了權貴士紳之後的成果,如果陳劊能接納權貴士紳,只怕此時早已經推翻滿清佔據整個天下了。
對於陳劊,楊雲峰等人的心情是複雜的,既佩服陳劊的成就,又忌憚陳劊的強大,陳劊死了華國統一大業變得捉摸不定起來,同時也給了他們這些野心之輩以機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