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六章 征高句麗
李世民確立了李治的太子之位后,直接開始對李治進行全方位的培養。
同時李世民也開始清掃朝廷中殘存支持李泰的殘黨,為李治順利繼承大統鋪平道路。
作為太子太師的趙子云也需要常常出入東宮鍛煉李治的思維能力,回答李治的問題和疑惑。
同時不遺餘力地調高李治的威望,讓大唐的百姓能較快的接受李治成為太子的事實。
而謀嫡失敗的李泰一出長安便直接大病了一場,等封地之後更是整個人都瘦了一圈。
而且他每日都西望長安,不過可憐視線被一片山阻擋。
至於流放安北的李承乾,在離開困頓了自己近二十年的皇宮和長安后,整個人的精神狀態反而有所好轉。
雖然他已經被廢為庶人,但是李世民和李治還是關心他,給他配備近一百人的隨從侍奉。
可是李承乾終究是沒有逃過病痛的折磨,雖然精神狀態比之在皇宮時好在數倍,只是他的身體已經是千瘡百孔。
如今的他像是燈油快要枯竭時的油燈,縱使能夠發光卻也時日無多。
大半生都被囚禁在東宮中的鳥兒在離開牢籠不足一年,便病死在黔州的府上。
李承乾病死黔州的消息傳來,正在和趙子云等人商議高句麗、新羅等國情況的李世民當即昏倒過去。
趙子云緊急將李世民救醒,又讓御醫施針穩住他的脈象。
“子云,高明就這麼沒了!”
李世民握着趙子云的雙手,整個人憔悴了許多。
趙子云看向一旁旁聽的李治,李治連忙上前扶住李世民說道:“父皇,還有兒臣在,還有兒臣在!”
李世民扭頭看向李治,在眼睛濕潤前閉上眼睛,強忍着悲痛示意重臣們先行回去。
趙子云對李治點點頭,叮囑他好好照顧李世民,和李勣等人一同離開皇宮。
等到趙子云等人離開,李世民和李治兩人方才留下淚水。
“雉奴,明日廢朝,派人前往黔州弔唁!”
“就以國公之禮安葬高明吧!”
李治聽後點點頭又補充道:“還請父皇加賞大哥遺孤,酌情給予……”
李世民聞言輕笑着搖搖頭說道:“雉奴,這就是你的事情了,父皇也老了,象兒和厥兒童帽還小,等到他們長大,你這個叔叔可不能吝嗇。”
趙子云將李承乾病逝的消息告知長樂,長樂當即淚流如注,請求趙子云在家中供奉李承乾的排位。
對於長樂的請求,趙子云沒有拒絕,他已經在家中供奉了長孫皇后的排位,加上李承乾也不麻煩什麼。
廢太子李承乾病逝的消息在長安城中也引起了不小的熱度,百姓多半都是都是往昔,畢竟現在李治成為太子,之前李泰一派為李泰樹立高大人設遭到清算,如今李泰也只是以文名見長。
長安的百姓果然是健忘的,謀嫡失敗后,沒有人會記得一個遭到降封的失敗者。
李世民在長安也為李承乾在皇宮中舉辦了一場小型法事,算是為李承乾跌宕起伏的一生劃上句號。
廢朝三日後,李世民再度召集趙子云和李勣等人,商議高句麗和新羅、百濟的戰事。
如今百濟和高句麗正式聯手,對新羅重拳出擊,新羅在百濟高句麗聯軍的一套組合拳下,一連丟到四十餘城。
百濟的兵鋒直逼新羅的對唐港口重鎮党項城。
一旦百濟攻陷党項城,新羅西面對大唐的窗口將被封閉,新羅會陷入更加被動的境地。
新羅權臣金春秋親自入唐祈求大唐出兵援助,同時表示大唐打下的高句麗和百濟土地全部歸於大唐。
李世民思索一番后,決定趁着自己還有精力出征,為自己的雉奴解決掉遼東地區的隱患,也算是自己親征高句麗,留下李治監國,鍛煉鍛煉李治。
對李世民想要御駕親征的決定,趙子云第一時間選擇了反對,長孫無忌也跟着反對。
畢竟如今大唐的體量,完全沒有到皇帝御駕親征高句麗的地步,而且如今李世民也明顯蒼老,精力也大不如以前。
趙子云向李世民提議,可以讓太子李治作為監軍,跟隨自己的大軍一同出征,從而鍛煉李治的軍務能力。
不過李世民否決了趙子云的提議,不論是提升士氣也好,還是鍛煉李治也罷,李世民如今只是想要證明自己還沒有老去,還是那個能穿着兩層鐵甲,挺槍突入敵陣的威武秦王。
甚至李世民此戰趙子云都沒有跟隨李世民一同出征,被李世民留下來輔助李治監國。
李世民統領十萬大軍很快便從長安出發向著遼東地區進發。
而原本應該留在長安監國的李治,竟然一路送別李世民的大軍直到定州。
整個朝廷的中樞也都跟着李治和李世民來到了定州。
趙子云對李治的操作有些摸不着頭腦,不過倒是能夠理解,畢竟李世民已經不復往昔,戰場上又是刀劍無眼。
“太師,你認為父皇如今能夠大破高句麗一舉得勝歸來嗎?”
面對李治的問題,趙子云將軍情奏摺發放在李治的面前,輕笑着說道:“陛下有李尚書等一干文武護衛,定能克敵而還。”
“如今太子殿下還是快些審閱奏章,整個大唐可不僅僅只是遼東的戰事!”
李治聽了趙子云的話苦笑一聲,深吸一口氣繼續埋頭在各地送過來的奏疏中。
李世民指揮大軍一連攻克高句麗十餘城,兇猛的兵鋒卻止步在了安市城前。
安市城守軍奮力抵抗,唐軍雖然眾多,但是安市城城小又佔據地利,唐軍的優勢完全施展不開。
而李世民又沒有調動趙子云的大軍,唐軍在安市城前和守軍大戰數十日,仍舊沒有攻克安市城。
此時遼東地區已經進入深秋,天氣馬上就要轉冷,李世民擔心重蹈隋煬帝的覆轍,果斷選擇在遼東尚未進入冬天時退兵回朝。
此戰雖然未能一舉滅國高句麗,卻重創了高句麗在遼東地區的勢力。
李世民回朝時,又從遼東遷移七萬戶百姓入唐土,極大削弱了高句麗的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