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羅馬史》(
參考文獻
第一章
意大利及其早期居民
原始資料選集
芒羅的《羅馬史原始資料》,第2至4頁(讀者會從原始資料中發現,這個極好的摘錄選集在將生活和現實感賦予古羅馬故事方面具有非常寶貴的價值)。
輔助性資料
蒙森,《羅馬史》,第1卷,第1、2章。
弗里曼,《歐洲歷史地理》,第1卷(文本),第7至9、43至49頁。
托澤,《經典地理》,第9、10章。
梅里維爾,《羅馬帝國史》,第4章,第414至416頁(針對一些關於證據的有趣觀察,證據則由涉及羅馬地區樹木繁茂特徵的古地理名稱提供)。
豪與利,《羅馬史》,第1、2章。
沙克伯勒,《羅馬史》,第2、3章。
奧爾克羅夫特、梅森,《羅馬教程史》,第1至18頁。
丹尼斯,《伊特魯里亞的城市和墓地》,第1卷,引言(作者或許誇大了伊特魯里亞之前的文化對早期羅馬文明的影響)。
利蘭,《伊特魯里亞-羅馬遺迹》。
第二章
羅馬王國
原始資料選集
普魯塔克,《羅慕路斯》與《努馬》。
李維,《羅馬自建城以來的歷史》,第1、2章(在早期傳說中或許可以做一個選擇)。
芒羅,《原始資料》,第4至19頁;戴維斯,《閱讀》(羅馬),第5至15頁。
輔助性資料
蒙森,《羅馬史》,第1卷,第1冊,第4至15章。
庫朗熱,《古代城邦》,第1冊,第1至4章,“古代信仰”;第2冊,第1章,“宗教是古代家庭的組織原則”;第10章,“羅馬和希臘的氏族”。
杜盧伊,《羅馬史》,第1卷,第1、4章。
豪與利,《羅馬史》,第20至52、288至293頁。
塞尼奧博斯(費爾利編輯),《羅馬人的歷史》,第2、4章。
佩勒姆,《羅馬史綱》,第1冊,第2、3章。
伊內,《早期羅馬》。
福勒,《希臘和羅馬人的城邦》,第2、3章。
莫里,《羅馬法律概略》,第1章,“早期羅馬社會的組織”。
艾博特,《羅馬政治制度》,第1、2章。
格里尼奇,《羅馬公共生活》,第1章。
第三章
共和國早期;平民向貴族要求平等權原始資料選集普魯塔克,《波普利科拉》和《科利奧蘭納斯》。
李維,《羅馬自建城以來的歷史》,第2章,第33、34、39、40頁(關於科利奧蘭納斯的故事);第5章,第35至49頁(關於高盧人奪取羅馬的故事)。
芒羅,《原始資料》,第47至64、71至77頁;戴維斯,《讀物》(羅馬),第15至33、42至48頁。
輔助性資料
蒙森,《羅馬史》,第1卷,第2冊,第1至3章。杜盧伊,《羅馬史》,第1卷,第6至13章。
佩勒姆,《羅馬史綱》,第2冊,第1章。
豪與利,《羅馬史》,第5至13章。
沙克伯勒,《羅馬史》,第5、8、9章。
艾博特,《羅馬政治制度》,第24至57頁。
伊內,《早期羅馬》,第10至21章。
弗蘭克,《羅馬帝國主義》,第1、2章。
格里尼奇,《羅馬公共生活》,第2章。
格蘭魯德,《羅馬憲法史》,第27至92頁。
第四章
意大利的征服與統一
原始資料選集
普魯塔克,《皮洛士》。
李維,《羅馬自建城以來的歷史》,第9章,第2至11頁(羅馬大敗於卡夫丁峽谷);第10章,第28、29頁(自我犧牲的德基烏斯·穆斯)。
芒羅,《原始資料》,第47至64、71至77頁;戴維斯,《讀物》,第15至33、42至48頁。
輔助性資料
蒙森,《羅馬史》,第1卷,第2冊,第5至9章。
伊內,《早期羅馬》,第1卷,第3冊,第18章,“與迦太基開戰之前羅馬人的情況”。
海特蘭德,《羅馬共和國史》,第1卷,第16至19章。
杜盧伊,《羅馬史》,第1卷,第13至17章。
泰伊,《羅馬憲法的發展》,第5章。
弗里曼,《西西里的故事》,第13章,“皮洛士在意大利”。
佩勒姆,《羅馬史綱》,第2冊,第2章。
沙克伯勒,《羅馬史》,第9至15章。
豪與利,《羅馬史》,第13至16章。
里德,《羅馬帝國自治市》,第1至3、4章(第1部分)。
第五章
羅馬向半島外擴張
原始資料選集
波利比阿,《通史》,第1章,第10至63頁(針對第一次布匿戰爭的記述);第38章,第3至11頁(希臘滅亡的原因);第39章,第3至5頁(迦太基的滅亡;人們需要記住的是,作家波利比阿是以見證人的身份來描述場景的)。
普魯塔克,《費邊·馬克西姆斯》和《馬庫斯·加圖》。
芒羅,《原始資料》,第78至100頁;戴維斯,《讀物》(羅馬),第53至84頁。
輔助性資料
蒙森,《羅馬史》,第2卷,第3冊,第1至14章。
海特蘭德,《羅馬共和國史》,第1卷,第20至26章;第2卷,第27至34章。
佩勒姆,《羅馬史綱》,第3冊,第1至3章。
豪與利,《羅馬史》,第17至30章。
史密斯,《迦太基與迦太基人》和《羅馬與迦太基》。
阿諾德,《羅馬行省管理體系》,第1章。
阿諾德,《羅馬史》,第43至47章(在描述第二次布匿戰爭方面,這些章節通常被認為是最好的)。
道奇,《漢尼拔》。
莫里斯,《漢尼拔》。
馬漢,《海權對歷史的影響》,第14至21頁。
丘奇,《迦太基的故事》(對更年輕的讀者來說很有意思)。
第六章
共和國的最後100年:革命時期
原始資料選集
普魯塔克,《提比略·格拉古》和《尤利烏斯·凱撒》。
阿庇安,《內戰》,第2冊,第18章(凱撒死後,羅馬產生的恐慌)。
西塞羅,《給阿提庫斯的信》(洛布經典圖書館),第7冊,1至26個字母。
芒羅,《原始資料》,第100至141、217至220頁;戴維斯,《讀物》(羅馬),第85至166頁。
輔助性資料
海特蘭德,《羅馬共和國史》,第2卷,第35至47章;第3卷,48至61章。
格里尼奇,《羅馬史》,第1卷。
費列羅,《羅馬興亡史》,第1至3卷;第4卷,第1至6章。
梅里維爾,《羅馬共和國的衰亡》。
比斯利,《格拉古、馬略和蘇拉》。
佩勒姆,《羅馬史綱》,第201至258、333至397頁。
吉爾曼,《羅馬的故事》,第12、13章。
艾博特,《羅馬政治制度》,第6、7章。
蒙森,《羅馬史》,第4卷,第11章,“舊共和與新君主”。
奧曼,《羅馬共和國時期的七位政治家》。
斯特羅恩-戴維森,《西塞羅與羅馬共和國的衰落》。
特羅洛普,《西塞羅的生活》。
福勒,《尤利烏斯·凱撒》。
霍姆斯,《高盧戰記》。
朗,《羅馬共和國的衰亡》。
第七章
帝國建立和奧古斯都的元首統治
原始資料選集
《歐洲史原始資料的翻譯和重印》之《安齊拉銘文》(“奧古斯都功德碑”),第5卷,第7號,由賓夕法尼亞大學歷史系出版。這成為關於奧古斯都統治的最為重要的原始資料之一。它1595年發現於小亞細亞安卡拉一處毀壞神殿的牆上,是一篇很長的雙語(拉丁語和希臘語)碑文。碑文是安置在羅馬奧古斯都陵墓前碑文的複製品。
塔西佗,《歷史》,第1卷,第2頁(奧古斯都如何讓自己成為羅馬的主宰)。
芒羅,《原始資料》,第143至148頁;戴維斯,《閱讀》(羅馬),第166至185頁。
輔助性資料
費列羅,《羅馬興亡史》,第4卷,第7至11章;第5卷。
英格,《凱撒治下的羅馬社會》,第1章,“宗教”(論述羅馬宗教的衰落和東方異教在首都的建立)。
凱普斯,《早期帝國》,第1章,“奧古斯都”。
佩勒姆,《羅馬史綱》,第5冊,第3章。
伯里,《羅馬帝國》(學生系列),第1至163頁。
弗思,《奧古斯都·凱撒》。
蒂里,《羅馬帝國概述》(這部作品非常富有暗示性;這本書可以冠上“羅馬在世界史上的地位”的名字)。
第八章
從提比略到戴克里先即位
原始資料選集
塔西佗,《歷史》,第1章,第74頁(羅馬的“告密者”)和他寫的《阿格里科拉傳》。
《早期基督教的迫害》(《翻譯與轉載》,賓西尼亞大學,第4卷,第1期)(請閱讀普林尼寫給圖拉真的信及圖拉真的回復)。
馬可·奧勒留,《沉思錄》。
芒羅,《原始資料》,第148至174、217至234頁;戴維斯,《讀物》(羅馬),第186至290頁。
輔助性資料
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第2章,“羅馬帝國安敦尼時代的統一與內部繁榮”。
蒙森,《羅馬帝國行省:從凱撒到戴克里先》。
佩勒姆,《羅馬史綱》,第470至548頁。
迪爾,《羅馬社會:從尼祿到馬可·奧勒留》(一本很有名的書)。
法拉爾,《尋找上帝的人》。
戴維斯,《財富在羅馬帝國的影響》。
塔克,《尼祿和聖保羅在羅馬世界的生活》。
梅里維爾,《羅馬帝國史》。
拉姆齊,《公元170年前的羅馬帝國教會》,第10章,“普林尼的報告與圖拉真的回復”;第11章,“尼祿對基督徒的行動”;第15章,“迫害的原因及程度”。
布瓦西耶,《羅馬與龐培》,第6章,“龐培”。
沃森,《馬可·奧勒留》,第7章,“奧勒留對基督教的看法”。
凱普斯,《安敦尼時代與早期帝國》,第12章,“皇帝的地位”;第19章,“宗教意識的復興”。
哈代,《基督教和羅馬政府》(一項有關帝國前兩個世紀基督教與政府關係的很有價值的研究)。
第九章
戴克里先與君士坦丁大帝的統治
原始資料選集
《翻譯與轉載》,賓夕法尼亞大學,第4卷,第1期,“戴克里先敕令”和“伽列里烏斯的宗教寬容敕令”。
芒羅,《原始資料》,第174至176、235、236頁;戴維斯,《讀物》(羅馬),第291至296頁。
輔助性資料
米爾曼,《基督教史》,第2卷,第2冊,第9章,“戴克里先統治下的迫害”。
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第15章,“基督教的發展和初期基督徒的情感、數量和情況”;第17章(關於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和政府形式)。
伯里,《羅馬帝國後期的歷史》,第1卷,第1冊,第4章。
佩勒姆,《羅馬史綱》,第551至559頁。
烏爾霍恩,《基督教與異端教義的衝突》,第3冊,第1至3章。
博伊西爾,《羅馬與龐培》,第3章,“地下墓穴”。
弗思,《君士坦丁大帝》。
斯坦利,《東方教會史講座》,第2至5講(關於尼西亞會議);第6講(關於君士坦丁統治期間的教會)。
西利,《羅馬帝國主義》,第3講,“晚期的羅馬帝國”。
蘭洽尼,《異教與基督教羅馬》,第1章。
紐曼,《第4世紀的阿里烏斯派信徒》,第3章,“尼西亞會議”。
《劍橋中世紀史》,第1卷,第1至7章。
第十章
西部羅馬帝國的解體
原始資料選集
塔西佗,《日耳曼尼亞志》(我們已知的關於公元1世紀日耳曼人祖先的生活方式最有價值的著作)。
約爾達內斯(米爾羅譯),《哥特人的起源和事迹》,第34至41頁(關於阿提拉和沙隆之戰)。
聖奧古斯丁,《上帝之城》。
戴維斯,《讀物》(羅馬),第297至325頁。
輔助性資料
霍奇金,《意大利及其入侵者》,第1、2卷(關於西哥特人、匈奴人和汪達爾人的入侵)。
佩勒姆,《羅馬史綱》,第557至572頁。
米爾曼,《基督教歷史》,第3卷。
迪爾,《西羅馬最後一個世紀的社會》(一本極其珍貴的書)。
柯蒂斯,《羅馬帝國歷史》,第6至9章(從公元395年到公元800年)。
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第4章,“德基烏斯時代蠻族侵入之前的日耳曼人”。
丘奇,《中世紀的開端》;引言,第1章。
金斯利,《羅馬與日耳曼人》,第1至3講。
克雷西,《世界決定性戰役》,第6章,“公元451年沙隆之戰”。
埃莫頓,《中世紀研究導論》,第2、3章(這些章節很好地講述了以下內容:“兩個民族”,“西哥特人衝破邊境線”和“匈奴人的入侵”)。
《劍橋中世紀史》,第1卷,第8至14、19、20章。
霍奇金,《意大利及其入侵者》,第2卷,第532至613頁;西利,《羅馬帝國主義》,第2講,第37至64頁。
伯里,《羅馬帝國後期的歷史》,第1卷,第3章(伯里認為,奴隸制、苛捐雜稅、野蠻人的滲透,以及基督教,是帝國敗落的四大主要原因)。
第十一章
羅馬人的建築、文學、法律和社會生活原始資料選集加圖,《農業志》,第2章(羅馬所有者的職責)。
塔西佗,《演說家對話錄》,第28、29章(舊式和新式教育)。
芒羅,《原始資料》,第179至216頁;戴維斯,《讀物》,第211至265頁。
輔助性資料
蘭恰尼,《最近史學發現中的古羅馬》和《羅馬廣場的新發現》。
福勒,《羅馬文學史》。
塞勒,《羅馬共和國的詩人》和《奧古斯都時代的詩人》。
麥凱爾,《拉丁文學》。
哈德利,《簡明羅馬法》,第3講,“查士丁尼之前的羅馬法律”。
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第44章(羅馬法理學;這一章是吉本這本巨著中最著名的)。
英格,《凱撒們統治期間的羅馬社會生活》。
古爾、康爾,《希臘人與羅馬人的生活》。
萊基,《歐洲道德史:從奧古斯都到查理曼大帝》(很重要的一本書,推薦閱讀第1卷,第2章)。
迪爾,《西部帝國最後一個世紀的羅馬社會》,第5冊,“五世紀的羅馬教育和文化”。
普萊斯頓、道奇,《羅馬人的私生活》。
吉爾曼,《羅馬的故事》,第18章,“羅馬人的風俗習慣”。
第十二章
野蠻人王國
原始資料選集
《卡西奧多魯斯書信》(托馬斯·霍奇金譯),第1冊,第24、35封信;第2冊,第32、34封信;第3冊,第17、19、29、31、43封信;第11冊,第12、13封信;第12冊,第20封信(這些信件極有價值,它們展示了從古代向中世紀轉變時期的大體情況)。
輔助性資料
霍奇金,《意大利及其入侵者》和《哥特人狄奧多里克》(霍奇金是關於蠻族遷徙時代的最權威作家)。
加默里,《日耳曼民族起源》(關於日耳曼人早期文化的一本權威而有趣的作品)。
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第38、39章。
丘奇,《中世紀的開端》,第1至5章。
埃莫頓,《中世紀研究導論》,第6、7章。
《劍橋中世紀史》,第1卷,第15章;第2卷,第4至7章。
第十三章
教會及其制度
原始資料選集
比德,《基督教會史》,第1冊,第23至25章;第2冊,第1、3章;第3冊,第3、25章。
《翻譯與轉載》(賓夕法尼亞大學),第2卷,第7期,“聖科倫巴傳”(本書是一位愛爾蘭修士的傳記,本書描述的人物也稱為小科倫巴,以便與愛奧那的聖科倫巴相區別)。
亨德森,《中世紀文選》,第274至314頁,“聖本篤會規”;羅賓森,《讀物》,第1卷,第4、5章;奧格,《中世紀史原始資料集》,第6章。
輔助性資料
齊默,《中世紀文化中的愛爾蘭因素》(一本很有意思的關於愛爾蘭修士對中世紀文明貢獻的權威之作)。
金斯利,《隱士》。
蒙特朗貝爾伯爵,《西方修士:從聖本篤到聖伯納德》,第7卷(修道院制度的熱情的頌文)。
萊基,《歐洲道德史》,第2卷,第4章(此書兩面兼顧,既寫了好的方面,也有其陰暗面)。
威沙特,《修士與修道院簡史》(是關於修道院體系的起源、觀念和影響的最好英文簡介)。
帕特南,《中世紀的書及其製造者們》,第1卷(講述了修士們抄寫並潤色書稿的辛勞)。
費希爾,《基督教會史》前幾章(此書簡潔、公正且學術性強)。
埃莫頓,《中世紀研究導論》,第9章,“基督教會的崛起”。
亞當斯,《中世紀的文明》,第6章,“教皇權力的形成”。
吉本,《早期教父的信仰》,第9章,“彼得的大主教的權力與職責”;第10章,“教皇權力的至高無上”(天主教關於這些事件的權威觀點)。
《劍橋中世紀史》,第1卷,第18章;第2卷,第8、16、22章。
第十四章
拉丁民族與日耳曼民族的融合
原始資料選集
《翻譯與轉載》(賓夕法尼亞大學),第4卷,第4期,“神裁法”等。
亨德森,《歷史文獻選讀》,第176至189頁,“薩利克法典”;第314至319頁,“神裁法中禮拜性慣例中的使用”。
李,《英國歷史原始資料集》,第5章,“盎格魯-撒克遜法律”。
奧格,《中世紀歷史原始資料集》,第12章。
輔助性資料
埃莫頓,《中世紀導論》,第8章,“日耳曼人的法律觀念”。
李,《迷信和暴力:關於宣誓斷訟法、決鬥斷訟法、神裁法和酷刑的文集》。
哈德利,《羅馬法導論》,第2講,“查士丁尼之後的羅馬法”。
第十五章
東部羅馬帝國
輔助性資料
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第40至44章(關於查士丁尼的統治;第44章涉及羅馬法)。
奧曼,《拜占庭帝國的故事》,第4至8章;《黑暗時代》,第5、6章。
霍奇金,《意大利及其入侵者》,第4卷,“帝國的恢復”。
羅林森,《第七個偉大的東方君主國》,第24章。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藝術類,詹姆斯·布萊斯,“查士丁尼一世”。
伯里,《羅馬帝國後期的歷史》,2卷本(一本很有學術價值的書)。
哈里森,《中世紀早期的拜占庭歷史》(非常好的講座)。
《劍橋中世紀史》,第2卷,第1、2章。
第十六章
伊斯蘭教的興起
原始資料選集
帕爾默,《古蘭經》(最好的譯本)。
《先知穆罕默德的演講和席間講話》(斯坦利·雷恩-普爾節選並翻譯)。
《歐洲歷史研究》(內布拉斯加大學),第2卷,第3期,“古蘭經節選”。
羅賓森,《讀物》,第1卷,第6章,第114至120頁。
奧格,《中世紀歷史原始資料》,第7章。
輔助性資料
繆爾,《古蘭經:它的創作與教義》《穆罕默德傳》《早期哈里發編年史》以及《伊斯蘭的興起與衰落》(所有的著作都是基於原始資料,但它們的語氣卻不友好且冷淡)。
史密斯,《穆罕默德和穆伊斯蘭教》(有一個簡短的參考文獻)。
施普倫格,《穆罕默德傳》。
埃爾溫,《穆罕默德和他的繼承者》。
吉本,《羅馬帝國衰亡史》,第50至52章。
瑪格留斯,《穆罕默德和伊斯蘭教的興起》。
卡萊爾,《英雄與英雄崇拜》,第2講,“作為先知的英雄”。
弗里曼,《薩拉森人的歷史與征服》(大師的簡述)。
吉爾曼,《薩拉森人:從最早期到巴格達的陷落》。
賽義德·阿米爾·阿里,《伊斯蘭的精神:穆罕默德生平與教義、薩拉森人簡史》。
普爾,《清真寺研究》。
《大不列顛百科全書》,第11版,藝術類;“穆罕默德”,“伊斯蘭組織”,“伊斯蘭法律”,“伊斯蘭教”。
《劍橋中世紀史》,第2卷,第10到12章。
第十七章
查理大帝與西部帝國的復興
原始資料選集
艾因哈德,《查理大帝傳》(推薦威廉·格萊斯特譯本)。
《翻譯與轉載》(賓夕法尼亞大學),第6卷,第5期,“查理大帝法令節選”。
羅賓森,《讀物》,第1卷,第7章。
奧格,《中世紀歷史原始資料》,第9章。
輔助性資料
霍奇金,《查理大帝》;穆博特,《查理大帝史》(第一本是最好的英語傳記)。
布萊斯,《神聖羅馬帝國》,第4、5章(對帝國復興的意義闡述得很清楚)。
埃莫頓,《中世紀導論》,第12到15章。
薩金特,《法蘭克人》,第16到22章(令人激賞的簡述,對查理大帝的工作做了恰當的評價)。
韋斯特,《阿爾昆與教會學校的興起》。
姆林格,《查理大帝的學校》。
亞當斯,《中世紀文明》,第7章。
戴維斯,《查理曼》。
《劍橋中世紀史》,第2卷,第18、19、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