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世界近代
418.第一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1899)甚至在一戰之前,在建立一個世界國家的機構上已經取得了很多的成就。19世紀即將結束的時候,俄羅斯沙皇尼古拉斯出人意料地在俄國宮廷的一次會議上對全體國家的代表提議召開一次國際會議討論確保世界和平和限制威脅各個國家的軍備競賽。
26個國家接受了俄國沙皇關於和平的提議,1899年5月18日,各國政府在荷蘭海牙著名的“深林之屋”(HouseintheWoods)舉行世界大會。由於德國的反對,任何限制軍備競賽的議案都被阻止了。(189)但是會議還是成功組建了永久國際仲裁法院(InternationalCourtofArbitration),以便讓各國在解決國家間的爭端時能夠獲得國際援助。(190)大會還通過了國際調查委員會(InternationalCommissionsofInquiry)的有關條例,其目的是為了查明具有威脅性的國際爭端。(191)419.第二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1907)第二次國際和平會議於1907年在海牙舉行,世界上50多個獨立國家中的44個派出代表參會。這次大會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採納了美國代表的提議建立國際仲裁正義法院,與第一次海牙會議成立的國際仲裁法院一起作為設置常任法官的真正的法院。司法法庭程序和規則都達成一致,但對法官人數和選舉方式卻沒有達成一致的意見。然而這次會議還是在世界司法組織建設方面取得了長足進步。如果設想的法庭能夠完全被建立,國際爭端的提交能夠成為強制規定——又一次因為德國的堅決反對,大家所有的努力都化為烏有——1914年席捲歐洲的戰爭災難或許就是另一個結局了。
大會關於各國代表定期舉行會議的行動是這樣的:“大會建議列強舉行第三次和平會議,在與前兩次會議時間間隔差不多的時期召開,具體日期由列強商議確定。”這樣,一個真正的世界性立法機構便醞釀成型。
第二次海牙國際和平會議結束7年後,建立這個世界性機構的發展進程以一種誰也不曾預見的方式而被注入巨大的動力,那就是世界歷史上最為艱巨、殺傷力最為巨大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大爆發,使得成立世界聯邦的目標距離實現更近了一步。關於這段令人吃驚又富有戲劇性的歷史,我們將在下一章做一個簡單的概述。
當我沉浸於人眼無法預知的未來,窺探到所有人類奇迹的終點;有朝一日,戰鼓不再敲響,戰旗亦被捲起,而我們在人類議會,在世界聯邦里。
——丁尼生
第二十六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1914—1918)
第一節
戰爭原因及引發它的系列事件
420.戰爭的歷史地位
1914年夏天——世界歷史上最令人難忘的日子之一——歐洲爆發了一場先是五大國捲入,最終幾乎整個文明世界都參加進來的戰爭。如果我們能夠首先將這場戰爭和17世紀發生在英國的資產階級革命和隨後的法國大革命結合起來,將有助於我們認識這場世界大戰的重要意義和它在世界歷史中的真正地位;因為這場戰爭不是國家政府利益和個人野心的較量,而是當時各個種族、民族生活方式的劇烈衝突,這給了這場世界範圍的衝突最深刻的意義以及波及整個世界的影響。
眾所周知,資產階級革命的兩大根本原則是人民主權和民族自主原則。
現在資產階級革命的基本原則成為了各國與德國及其盟國發生衝突的根本原則。這決定了這場世界性衝突的歷史地位。這也使我們稱之為政治革命大戲的最後一幕。如果我們繼續仔細去研究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根本原因的話,就能很客觀地看到這場大戰真實的歷史地位了。
421.君權神授的再興和民主運動
在19世紀,人民主權的革命思想已經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區傳播開來,成為主流政治思想。不幸的是,中歐的兩個國家,普魯士和奧地利,頑固地拒絕大革命的自由主義原則,並披着憲法和議會的外衣繼續維持獨裁專制政府。其中作為主導性強國的普魯士需要我們在這裏重點講述。
在前面的部分,我們看到了普魯士的霍亨索倫家族由首相俾斯麥通過其“鐵血政策”首先成為德意志的領導者,隨後又獲得皇帝的尊榮。我們也曾看到霍亨索倫家族的第三位皇帝——年輕的威廉二世在開始自己的統治后不久,便粗率地解除了俾斯麥的職務,開始其個人的乾綱獨斷。威廉二世的下述言論表露了普魯士政府的本質及特點:“我是這裏的唯一主宰;逆我者亡!”(這是年輕的威廉“趕走他的領航員”時發出的豪言。)“霍亨索倫王室從上帝手裏接過王位,我們只對上帝負責。”(192)“主之靈眷顧我,因為我是德意志人的皇帝。我就是萬能上帝的工具、利劍和代理人。誰違背了我的意志,必將遭受痛苦和死亡。”(193)這也是君權神授的英國斯圖亞特王朝和大革命前法國波旁王朝的真實寫照,他們的傲慢與暴虐刺激了英國和法國革命的爆發。(194)這些言論代表的政府理想和思維方式都成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深層原因之一——因為文明無法存在於半獨裁和半民主之中——也使得美國總統威爾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進行到第3年的時候宣佈美國加入戰爭,從而從根本上定義了這是一場民主和獨裁之間的較量,也宣佈了美國參加戰爭的目的就是“為世界民主創造和平環境”。(195)這樣,美國就將1789年資產階級革命事業繼續向前推進了。
422.德國帝國主義思想和民族主義運動在一戰前的百年時間裏,不但是民主思想,而且民族主義思想也在世界範圍內大行其道。這段時期見證了很多大大小小民族國家的建立和崛起。但是從更廣義的角度來看,當世界正按照民族主義原則重建並向著真正民主的國際主義建立自由平等的國家聯邦時,德國在普魯士的影響和統治下,卻重走過時的帝國主義老路,並謀划著統治整個世界。威廉二世說:“我希望世界的領導權能夠交給我們,讓世界在未來成為一個像曾經的羅馬帝國那樣緊密團結、強大無比、絕對權威的帝國政府。就像過去的人們會說‘我是羅馬公民’一樣,在未來的某個時刻,人們會說‘我是德意志公民’”(196)。
這樣的世界帝國夢想不僅屬於霍亨索倫王室,它是德國所有有影響力政治派別的夢想,這些政治勢力中有軍國主義分子、容克貴族、教授、政論家和工業大亨,他們被統稱為“泛德意志主義鼓吹者”(Pan-Germans),其中很多人的座右銘就是“不稱霸,即毀滅”(197)。
第一次世界大戰就是軍事帝國主義和民族主義之間的終極較量的思想,並非一開始就被遠離戰場的國家所接受和認同。但是隨着戰爭的發展,戰爭的本質愈發清晰地被揭示出來。因此,當美國最終加入協約國(Allies)一方,威爾遜總統宣佈美國的目的就是要“將全世界自由的人民從一個不負責任的軍事帝國主義政府的威脅和統治下解放出來,因為這個軍事帝國主義政府一直以來密謀控制整個世界,並不斷地推進他們的計劃,絲毫不顧及曾經的和約條款、長期建立的國際慣例和長期以來各國無比珍惜的國際行為和榮譽法則”(198)。
總之,這場戰爭就是世界自由的民族為阻止復興的羅馬帝國——像拿破崙帝國成為世界各個民族國家的墳墓而進行的大戰。因此,在這裏,在這場戰爭與民族主義的關係中,揭示了世界大戰與政治革命的關係。
423.“一戰”之前德國的一些思想和學說但是這場戰爭不僅是獨裁和民主、帝國主義和民族主義之間的衝突,它更是思想之間的衝突,是生活與歷史之間不可調和的哲學衝突。它已經威脅到人類在千百年進步的過程中形成的道德觀念。為此,我們需要對戰前德國的一些思想和學說加以分析。
我們看到了啟蒙時期的哲學思想對法國大革命的開端和整個過程都有着非常深遠的影響。更具有決定意義、促成和賦予第一次世界大戰特性的,是戰前德國軍國主義者、政論家和德國思想界的領袖們反覆灌輸的某些半科學、半政治、半哲學的思想。其中德意志民族是世界上的優等民族、理應統治世界的思想便是其中之一。此時,這種德意志民族是上帝選擇的優等民族的思想已經在德國普通人中間廣泛傳播,但是真正具有現代思維的人絕不會認為這種天真的想法會在當今文明世界的冷靜和理性的思考中佔據位置。然而,在1870—1871年普法戰爭之後的幾十年裏,這種思想確實在德國民眾的思想深處紮根。威廉二世曾經說過,“我們是上帝的選民”,“上帝創造了我們,就是認為我們可以給世界帶來文明”,“我們是世上的鹽”(耶穌對門徒說“你們是世上的鹽”)。著名的哲學教授魯道夫·歐肯(RudolfEuchen)也曾在耶拿說:“我們有權力說我們是人類的靈魂,破壞德意志的品質就是掠走了世界最深遠的意義。”德國著名的科學家路德維希·沃爾特曼(LudwigWoltmann)也以相同的自信宣稱:“日耳曼人是人類的主宰……日耳曼民族就是來統治世界的。”
這些言論影響重大,因為它們無處不在;也可以說,這些言論思想形成了“一戰”爆發前二三十年德國思想領域的一個突出的特徵。
德意志的種族和文明優於其他民族的思想使其成為世界和平和安全的威脅,那些接受了這種思想的德國人認為將自己優越的文化向全世界傳播是他們的神聖使命,必要時可以使用武力,這樣就可以使德國成為“未來世界文明的發源地”。
在德國流行的另一個危險的學說認為,戰爭是人類歷史必要和神授的因素。軍國主義者弗里德里希·馮·伯恩哈德(FriedrichVonBernhard)說:“戰爭,不僅是生命法則,而且還是人類文明的道德使命和不可缺少的因素。”毛奇元帥(MarshalvonMoltke)說:“戰爭,是上帝創立的世界秩序的構成要素……沒有戰爭,世界將會停滯不前並迷失在物質主義里。”正是這樣的戰爭哲學,蒙蔽了德國人的雙眼並對侵略戰爭產生瘋狂和罪惡的心態,更為歐洲帶來了難以估量的災難和創傷。
很多德國哲學家傳播的另一個罪惡的學說是國家和國家之間的關係不是靠普通的道德統治去約束的。一位的德國傑出權威人士說:“錯與對只是日常生活里所需要的概念而已。”柏林大學歷史教授、著名歷史學家特賴奇克(Treitschke)曾為德國無數年輕人傳授歷史和公共道德思想,他也曾說:“戰爭一直有助於馬基雅維利的榮光……令他解放了國家並使道德思想從宗教的戒律中解脫出來。”這意味着可以棄國際條約和國際法而不顧,隨意發動戰爭,而絲毫沒有憐憫同情之心。這樣的思想導致軍國主義者將其付諸實踐,從而引發了歐洲的這場大戰;這種認為發動戰爭不用考慮法律、人性和良知的可怕的學說,誕生了德國的“恐怖”(Frightfulness)政策,這一政策激起了文明世界的大部分國家對德意志帝國的抵抗,並使得協約國發起的對抗德國的戰爭不僅是為民主和民族主義,同時也是為保護寶貴的道德文明遺產而進行的鬥爭。
分析了“一戰”的歷史地位,指出了其深層原因和探究了德國軍國主義分子發動戰爭的非法、反人類的思想和學說之後,接下我們要談一談20世紀初標誌着歐洲滑向戰爭深淵的幾個歷史事件的進程。
424.“中部歐洲”和柏林-巴格達鐵路我們已經講過泛德意志主義鼓吹者控制世界的夢想。為了實現這一夢想,早在1914年之前,泛德意志主義鼓吹者們已經確立了清晰而又富有遠見的計劃。這個計劃的主要構想是建立包括德國、奧匈帝國和巴爾幹地區——將歐洲分為兩部分,以土耳其帝國作為其亞洲的延伸,從北海一直到波斯灣——的國家聯盟。
這一驚人構想的一個重要部分就是建造一條從君士坦丁堡橫穿小亞細亞和美索不達米亞到巴格達並最終到達波斯灣的鐵路。20世紀初德國就獲得了建造這條鐵路的特許權,到1914年左右,這條鐵路已經接近完成。這條鐵路被稱作巴格達鐵路(BagdadRailway)。巴格達鐵路與歐洲境內其他鐵路線的連接,使得巴格達與德國的柏林之間形成一條通常的鐵路線,這條鐵路線也因此而被叫作柏林-巴格達鐵路(Berlin-BagdadRailway)。
完成這項工程當然需要土耳其政府的友好合作和伊斯蘭世界的支持。因此,德國和土耳其之間也建立了某種同盟關係。1898年,威廉二世前往巴勒斯坦朝聖。他在大馬士革發表著名的演說中說道:“蘇丹陛下及他治下的3億穆斯林人民請放心,德意志帝國皇帝將永遠是他們的朋友。”因此,這就是告訴在英國、俄國和法國統治下的埃及、印度、中亞和北非下騷動不安的穆斯林,德意志皇帝將是他們的朋友和解放者。
柏林-巴格達鐵路在亞洲所經過的位置應該給以關注,它與東西方之間古老的軍事和貿易路線幾乎重合。控制了這條路線就可以使德國控制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敘利亞、巴勒斯坦和埃及。而控制這些地區,不僅威脅到英國在埃及和印度的權力,也損害了俄國在波斯和小亞細亞的利益。因此,德國的這個工程引起了國際關注,並被認為是引起世界大戰和美索不達米亞以及巴勒斯坦戰爭的重要原因。隨着衝突的加劇,這條鐵路和德國控制世界的構想之間的關係愈發地顯露出來。
425.德國成為海上強國
在19世紀結束前,德國已經擁有歐洲最強大的陸軍,隨後,她開始將注意力轉移到了海上。德國皇帝宣佈:“我們的未來在海上……波塞冬的三叉戟(trident)必須握在我們手中。”龐大的德國商船隊成立,獲利巨大的海外貿易發展起來。為了保護其貿易和進一步推行其世界政策,德國開始建立海軍。在20世紀初,德國的海軍力量發展到了僅次於英國的地步。這讓英國大吃一驚。英國的安全似乎受到威脅,因為她只有少量的陸軍,必須要掌控海洋來保證自己的安全。兩國建造戰艦的軍備競賽就這樣開始了。很顯然,這種軍備競賽對世界和平帶來了威脅,德國對英國提出的限制海軍裝備的所有提議都堅決抵制。
426.英國、法國和俄國之間的三國協約德國不斷增強海軍以及德國軍國主義者與統治階級的各種言論所暴露的控制世界的野心,加劇了英國的恐慌,並使英國完全拋棄了之前“光榮孤立”的不結盟政策,並和法國與俄國建立真正的防衛同盟。1904年,英國與法國和平解決了雙方長期以來的所有爭議並達成完全和解。
3年後,英國又和俄國解決了雙方在波斯、中亞以及其他地區的利益衝突。英國放棄了對俄國控制博斯普魯斯海峽和達達尼爾海峽(BosphorusandDardanelles)野心的抵抗。此時,德國在土耳其和巴格達野心勃勃且影響深遠的鐵路工程似乎更能威脅英國在埃及和印度的利益。於是英國先前的對俄國的遏制現在轉移到對德國向東擴張的計劃上來。
英、法、俄三國對歷史遺留問題的解決讓她們結成了三國協約(TripleEntente)。(199)這些老對手之間結成協約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儘管這只是對抗德國威脅的防禦性舉措,但是德國看到了三個國家對她的不良企圖且謀划對其實施合圍和打擊的明證。於是德國對英國的敵對更加的確定和不可調和。
六個歐洲強國現在劃分為兩個陣營,每個陣營都通過同盟或和解的方式聯合在一起,任何敵對陣營之間的兩個國家產生衝突都幾乎肯定能產生波及整個歐洲的戰爭。(200)因此,1914年席捲整個歐洲的戰爭波及面如此之廣,破壞性如此巨大,就不足為奇了。
427.第一次摩洛哥危機(1905)
隨着三國協約的形成,“衰敗”之國摩洛哥(Morocco),像波斯和土耳其一樣,似乎已經成為更有活力和進取心的鄰國貿易滲透和政治操控的目標,並成為嚴重國際爭端的議題。這裏利益衝突的雙方主要是德國和英法。法國已決意佔有摩洛哥來完成她的非洲帝國大業。1904年,英國和法國達成相互諒解之時,摩洛哥就是被解決的問題之一。法國獲得了在摩洛哥的自由統治權,而作為回報,法國承認了英國在埃及的自由統治權。
第二年,德國皇帝乘坐“霍亨索倫號”(Hohenzollern)遊艇駛抵摩洛哥的丹吉爾港(Tangier)並在這裏向德國商人發表了演說,當然,德皇此意是為了想讓其他國家傾聽一下德國的立場和主張。德皇的目的就是要告訴英國和法國,所有關於世界上剩餘的獨立國家問題的解決方案和大會都應該徵求德國的意見。這隻不過是之前宣言的確認,世界上任何重大事件沒有德國和德皇的同意都不能解決。
法國——儘管感覺德國的干預毫無道理——但是由於不能確定是否會得到英國的武力支持,也知道另一個盟國俄國因為在與日本戰爭中的失利可能根本無力支援法國,於是對德國做出了屈辱的讓步(201),同意召開國際大會(202)來裁定整個事件。會議的結果對法國還算有利。各國代表認可了法國在摩洛哥的特殊和最高利益,並同意法國在摩洛哥維護其統治秩序。
摩洛哥事件具有里程碑意義,是一戰爆發之前10年的突出事件之一。德國干預摩洛哥事件所產生的危機最終可以說是安全度過,但是這種行為所引起的嚴重後果不容忽視。英國、法國和俄國之間的諒解得到了強化。這種諒解現在看起來像真正的同盟關係了。另一方面,德國的威望遭到了嚴重打擊,這導致了德國對站在法國一方的英國的仇恨更加強烈。
428.巴爾幹問題的幾個要素
現在,我們把注意力轉向了歐洲東南部,這裏是引起世界大戰導火索的產生地。20世紀初,這裏的局勢似乎陷入了混亂,各國政府和各個種族的動機、利益和訴求都交織在一起,但是如果我們能夠牢記下邊幾個主要事實,那麼所有的問題就比較清楚了:首先,這裏的局勢涉及幾個巴爾幹國家和土耳其的關係。毗鄰這些小國的土耳其行省包括200多萬基督教希臘人、保加利亞人以及渴望從奧斯曼帝國統治中解放出來並與自己已經獲得解放的同胞統一起來的塞爾維亞人。基督教徒之間的種族和宗教衝突,尤其是馬其頓國內的這種衝突,加劇了這種無序和悲慘局面。
其次,這裏的局勢涉及幾個大國的關係。俄國控制從黑海到愛琴海的水路通道的野心仍然十分活躍,而且比之前更加急迫,因為俄國被日本戰勝后已經失去了其在太平洋不凍港的控制權。英國已經不再對俄國進行掣肘,但是德國現在熱衷於將這些水上交通要道拖出俄國的掌控之外,因為俄國人在博斯普魯斯海峽的掌控權將會威脅到德國在小亞細亞的利益並妨礙德國修建柏林-巴格達鐵路的工程。
再有就是,塞爾維亞的斯拉夫種族意欲把所有塞爾維亞族的人民統一成為一個在亞得里亞海和愛琴海都帶有出海口的大塞爾維亞(GreaterSerbia),這對奧匈帝國的領土完整是一個威脅,因為奧匈帝國與之相鄰的省份中很大一部分人在血統、語言和感情上都屬於塞爾維亞,這將不可避免地吸引他們去組建一個更大更繁榮的塞爾維亞。總之,塞爾維亞對奧地利在巴爾幹地區的威脅,非常類似於19世紀撒丁王國對奧地利統治下的意大利北部的威脅。正如當初撒丁王國將原奧地利臣民中的意大利人吸引到自己身邊,現在的塞爾維亞人也要將奧匈帝國的所有塞爾維亞人吸引到自己周圍。這樣,一個更大塞爾維亞國家的理想可能會讓奧匈帝國解體。此外,一個強大的塞爾維亞的建立意味着奧地利垂涎已久的愛琴海通道將被徹底封死。自奧地利被從意大利北部驅逐以後,她在地中海上的貿易通道已經被封鎖,因此,她不得不轉而向東開闢道路,一直想在愛琴海上找到一條橫穿馬其頓直達薩洛尼卡(Saloniki)的出口。
巴爾幹問題除了涉及俄國、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利益糾葛外,另一個歐洲大國意大利也深受其影響。意大利渴望佔有“意大利未收復地區”(UnredeemedItaly),它包括意大利北部阿爾卑斯山邊境地區和以意大利人為主的亞得里亞海沿岸突出部分,這裏像過去的倫巴第和威尼西亞一樣都由奧地利統治。此外,當土耳其人被驅逐出歐洲時,意大利一直對奧地利保持着警惕:她不應將阿爾巴尼亞(Albania)視為戰利品的一部分,進而佔領亞得里亞海東岸,並使這片海域成為奧地利湖。
這些交織在一起的列強之間的相互嫉妒、野心和利益衝突,使得巴爾幹問題成為了一個影響整個歐洲的國際問題。
429.青年土耳其黨;土耳其革命(1908)巴爾幹地區的形勢岌岌可危,土耳其帝國發生的一場引人注目的運動成為了世界大戰的序曲。1908年,一群自稱為“青年土耳其黨”(YoungTurks)的黨派在土耳其發動革命。這場運動的領導人中有很多都曾在西歐接受教育,因此他們都深受近現代自由主義思想的影響。控制了巴爾幹的軍隊之後,他們要求蘇丹阿卜杜勒·哈米德(AbdulHamid)通過憲法(203),建立議會,並給予所有的蘇丹臣民以平等的權利和完全的宗教自由。剛開始時,蘇丹的臣民對通過憲法的消息抱持完全懷疑的態度,隨後當消息得到確認,人們才展示出前所未有的興奮。全世界都帶着驚訝和同情的心態看着事態的發展。土耳其第一次議會召開時,美國國會表示祝賀並送上良好的祝願,而英國下院的領袖們也發表了題為“最古老的議會致最年輕的議會”的演說。
在幾年的時間裏,青年土耳其黨人在管理國家事務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功,這給予世界各地的人們以極大的希望:土耳其已開始重生,長期爭執不休的東部問題(EasternQuestion)即將得到最終的解決。但是不幸的是,改革派缺乏真正有能力的領導人。所有人權利平等的承諾並沒有被遵守。青年土耳其黨人不願意放棄土耳其人作為帝國支配者和特權者的地位,他們對所有非土耳其人發動強力的“土耳其化”運動——將奧斯曼帝國統治下的希臘人、亞美尼亞人(Armenians)、阿爾巴尼亞人、保加利亞人(Bulgarians)和阿拉伯人都土耳其化。同時,背信棄義的阿卜杜勒·哈米德背叛了革命黨人,悄悄地廢除了憲法並恢復其獨裁權力。(204)430.波斯尼亞危機(1908)但是比內部虛弱和分歧更能阻礙革命成功的障礙是幾個歐洲大國的卑鄙無恥和貪婪,他們看到復興的土耳其將破壞他們繼承“病入膏肓的”土耳其遺產的希望。土耳其的復興是歐洲列強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奧地利擔心如果青年土耳其黨人成功地建立一個革新的和強大的政府,她將失去對波斯尼亞(Bosnia)和黑塞哥維那(Herzegovina)的控制。按照之前簽訂的《柏林條約》,奧地利一直是這兩個土耳其省的管理者,但她將這兩個地區併入了自己的領土(1908)。這嚴重違反了《柏林條約》的條款,也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直接導火索。
塞爾維亞一直盼望這些省份在土耳其倒下後會成為她的領土,因為這裏的人口在種族和語言上都屬於塞爾維亞人,因此她認為奧地利的舉動讓其深受傷害,並提出了嚴正抗議,但卻於事無補;因為當俄國和英國也發出抗議時,德皇威廉二世用“閃亮的盔甲”表明其立場,站在了奧地利一方支持奧地利的錯誤行動。俄國和其他歐洲列強都沒有做好武力干預事態發展並加速歐洲戰爭爆發的準備,因此,這兩個地區最後仍然保留在奧地利手中。
另一場巨大的危機就這樣結束了,但是卻讓歐洲距離戰爭的漩渦越來越近了。通過亮“鐵甲拳”(MailedFist)的舉動,威廉二世皇帝暫時讓自己和盟友在歐洲事務中佔據上風,但是這種解決事態的方式卻隱藏着巨大的戰爭危險。
431.第二次摩洛哥危機(1911)
我們已經看到在第一次摩洛哥危機中法國獲得列強委任的維持摩洛哥國家秩序的權力。不幸的是,摩洛哥政府腐敗無能,因此,不可避免的事最終還是發生了。摩洛哥陷入了混亂。法國軍隊很快到達摩洛哥首都菲斯(Fez),摩洛哥王位的競爭者之一投身於法國的保護之下。這意味着摩洛哥作為獨立國家的歷史宣告結束。(205)德國的“美洲豹號”戰艦立即出現在摩洛哥的一個港口(206),德皇詢問法國,如果德國允許法國在摩洛哥自由行動,德國會得到什麼補償。經過漫長而又激烈的“談判”——英國連同她的海軍準備支持法國,因為英國不可能允許德國在直布羅陀海峽對岸建立據點——德皇同意由法國在摩洛哥建立保護領地,而作為回報,法國將其在赤道非洲附近的領地割讓給德國。
就這樣,德國通過戰爭的威脅擴大了自己在非洲的勢力範圍,但是她和法國的關係愈加惡劣,因為法國認為德國的行徑完全屬於敲詐,並認為德國在摩洛哥的利益不應該成為德國干預非洲事務的合理借口。
另外,德國和英國的關係也是愈發緊張,因為很多德國人對事情的解決並不滿意,他們覺得如果不是英國政府對法國的支持,德國就可以從法國獲得更多的領土——甚至是得到摩洛哥的一部分領土。
432.巴爾幹戰爭(1912—1913)
1908年奧地利將土耳其的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兩省據為己有之後,她的這種行為立即引起其他國家的效仿。(207)不久,意大利就行動起來。一個重生的土耳其將威脅到意大利長期以來希望在奧斯曼帝國解體后佔有北非的黎波里(Tripoli)和昔蘭尼加(Cyrenaica)的希望。所以意大利政府決心立即把垂涎已久的果實攫到手中,她出兵的理由就是青年土耳其黨人沒有公正對待在土耳其的意大利定居者和商人。意大利發動遠征,很順利地就佔領了這兩個地方,並將其納入意大利的版圖之中(1911)。
奧地利和意大利搶佔奧斯曼帝國領土的行為自然引起了巴爾幹地區一些小國的騷動並促使他們做出了劃時代的決定。保加利亞、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Montenegro)和希臘組成了巴爾幹同盟(BalkanLeague),其目的就是要終結土耳其在歐洲的統治。同盟軍的努力收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令世界震驚的是,巴爾幹聯盟的軍隊在幾周之內就將土耳其人趕出了其在歐洲幾乎所有的領土——因為這些小國對土耳其的妒忌是完全相同的,從而實現了歐洲列強幾百年來通過戰爭和外交手段都無法實現的結果。
同盟軍驚人的勝利讓他們得到了超出預期的領土回報,如果不是歐洲列強的干預,對這些領地的分配很可能會平穩實現,但是不止一個歐洲列強的利益受到了這些小國分割土耳其領土的威脅。奧地利在意大利的支持下要求不得將阿爾巴尼亞的任何領土交給塞爾維亞,而是要讓阿爾巴尼亞成為獨立國家,這樣就使得塞爾維亞無法染指亞得里亞海。眼看自己覬覦多時的海上通道化為泡影,塞爾維亞將目光投向了愛琴海。塞爾維亞向保加利亞提議對從土耳其手裏奪得的領土的分配協議進行修訂,並允許塞爾維亞保留一部分馬其頓的領土。保加利亞對此斷然拒絕,並堅持按照原先的協議對攻佔的土耳其領土進行分配。俄羅斯沙皇要求爭執雙方將分歧交給俄國仲裁,但是根本沒有得到雙方的任何響應。不僅如此,保加利亞受奧地利鼓動突然進攻塞爾維亞,從而加速了第二次巴爾幹戰爭的爆發。在這場艱苦的戰爭中,塞爾維亞、門的內哥羅、希臘和羅馬尼亞聯合起來對付保加利亞。土耳其人藉此機會奪回了部分在第一次巴爾幹戰爭中被奪走的領土。保加利亞四面受敵,很快就被迫投降。根據《布加勒斯特條約》(TreatyofBucharest),巴爾幹半島的領土被重新設置。我們需要注意的是斯拉夫塞爾維亞的領土擴張。這意味着俄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得到了提升,因為民族情緒和同情心會自然而然令塞爾維亞倒向斯拉夫民族的大國俄國。
另一方面,大塞爾維亞是對奧地利的嚴重威脅,因為一個強大的塞爾維亞不僅會封鎖奧地利到達愛琴海的通道,而且會讓奧地利國內的塞爾維亞族的臣民變得更加騷動,從而令整個奧匈帝國走向解體。
更進一步講,一個受俄國影響和保護的強大的塞爾維亞是德國所無法容忍的,因為塞爾維亞剛好橫穿柏林-巴格達鐵路,從而威脅到整個鐵路工程和影響大德意志帝國對整個西亞進行商業和政治統治的全盤計劃。
433.奧地利王儲遇刺;“致命十二天”
如前所述,奧地利和塞爾維亞之間的關係走向緊張和危險已經是不可避免的了。事態飛速發展。奧地利王儲弗朗西斯·斐迪南大公(ArchdukeFrancisFerdinand)和妻子在視察新近併入奧地利的波斯尼亞省時遇刺身亡。(208)奧地利指責塞爾維亞官員就是刺殺事件的幫凶,並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209),而通牒中的一些要求對作為一個獨立主權國家的塞爾維亞來說,是根本無法接受的。奧地利要求塞爾維亞48小時之內給出答覆。塞爾維亞在答覆中做出了妥協,同意了其中大部分條款並提出將其中一些無法答覆的內容提交海牙國際法庭或由一些歐洲強國進行仲裁。奧地利對於這樣的答覆表示無法接受,在德國的支持下,奧地利向塞爾維亞宣戰。(210)奧地利的舉動在歐洲各國引起了震驚和恐慌。英國、法國和俄國聯合行動來阻止奧地利,並要求將整個事件提交到沒有直接利益關係的歐洲強國或海牙法庭進行仲裁,因為奧地利進攻塞爾維亞肯定會加速歐洲戰爭的爆發,俄國也不可能坐視不管;一旦塞爾維亞崩潰,那將意味着德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勢力將難以動搖。但是德國拒絕了歐洲各國的提議,堅持要求由奧地利和塞爾維亞自行解決,任何其他歐洲國家都不得干預。
奧地利實際上已對塞爾維亞發動進攻,俄國已開始調動軍隊反擊這個二元帝國。德國便向俄國發出最後通牒,要求俄國12小時內解散集結的軍隊。俄國對此沒有做出回應,德國於是向俄國宣戰。
與此同時,德國詢問法國首相維維安尼(Viviani),如果俄國和德國交戰法國是否會保持中立。法國的回復是:“法國會根據自己的利益需要採取適當行動。”德國幾乎立刻就穿過了法國邊境。(211)8月2日,德國向比利時發出最後通牒,宣佈德國的目的要穿過比利時領土進攻法國,並承諾如果德國軍隊在比利時境內沒有遭受比利時反抗,她將保證比利時的獨立和領土完整;但同時,德國警告比利時政府如果德國軍隊受到了任何形式的阻撓,德國政府將把比利時視為德國的敵人。比利時國王阿爾伯特(KingAlbert)在大臣們的支持下做出英勇決定,首先提醒德國比利時會恪守中立,拒絕允許德國軍隊穿越比利時境內,並表示比利時政府“如果接受了德國的提議就是犧牲了比利時國家的尊嚴同時背叛了自己對歐洲的責任和義務”。德國軍隊立即攻入比利時境內。
德國侵犯比利時將英國也捲入了戰爭。(212)8月4日,英國駐柏林大使接到政府指示通知德國政府如果當晚12點之前德國入侵比利時的行動不停止,英國政府將“採取一切措施來保證比利時的中立地位和德國遵守自己曾經簽署的協定”。德國首相貝特曼·霍爾維格(Bethmann-Hollweg)勃然大怒,對英國政府採取這樣的行動“只是為了一紙空文的‘中立’字眼”感到痛心和驚訝。
德國對英國最後通牒的回復是德國軍隊進入法國會“以最快速、最輕鬆的方式,從而能夠保證德國的軍事行動能夠儘早給敵人以決定性打擊”,英國立即宣戰出兵。
比利時國王阿爾伯特
就這樣,在奧地利向塞爾維亞發出最後通牒過去只有十二天後就驚動了英國、法國和俄國政府,8月4日,歐洲五個強國全面開戰。“人類歷史上最為悲慘的戰爭大劇”就此開始。
第二節
戰爭中的重要事件
434.侵犯比利時
德國的戰鬥計劃非常簡單。在法國從她的盟軍那裏獲得支援之前,迅速將其擊潰;德國軍隊攻佔法國的時候,奧地利牽制俄國,使其無法參與到德國和法國的戰爭中來。但是法國邊境針對德國的防線,從瑞士到盧森堡,都固若金湯,突破這些防線至少要耽擱向法國挺進的德國軍隊幾星期的時間;於是德國向比利時政府提議讓德軍不受任何阻擋地穿過比利時。面對這樣無理的要求,比利時斷然拒絕,德國軍隊不顧國際法和國家間的條約強行攻入比利時。德國首相貝特曼·霍爾維格自己都承認德軍的罪行。霍爾維格向德國國會宣佈入侵比利時的聲明中說道:“先生們,我們現在的行動必須執行,在這個行動面前,法律已毫無意義。我們的軍隊佔領了盧森堡后,很可能已經進入比利時的領土。先生們,這可能有悖於國際法則。但是我必須聲明,一旦我們的軍事目標達成,我們現在所犯的錯誤都是值得的”(213)。
德軍軍隊向前推進的第一個障礙就是比利時列日(Liège)的堅固的工事。幾天之後,這個被認為是堅不可摧的防禦工事,就被德軍猛烈的炮火夷為平地。
比利時紅衣主教梅西埃
比利時的抵抗激起了德國人的暴怒,他們開始了“恐怖”(Frightfulness)作戰,目的就是恐嚇比利時人民並令比利時人向德國屈服。無論是鄉村還是城市,裏面只要有人反抗德軍進攻,都遭受到洗劫或焚燒,成百上千平民——男人、女人、孩子——統統遭到無情的殺戮。他們控制不了的人,都被槍殺。傳教士也難以倖免。比利時著名的魯汶(Louvain)大學和圖書館遭到大肆破壞,大半個城市被燒為灰燼。全世界對德國的這些罪行感到驚恐,因為人們都認為文明政府的軍隊犯下如此滔天罪行的時代已經過去,而這樣的逆天暴行在自從十三年戰爭之後再也沒有出現過。
比利時的英勇抵抗有着重大意義。她對德軍的阻擋雖然短暫,但是她迫使德國給了法國集結軍隊的時間,讓他們能夠投入到與侵略者在法國北部與巴黎之間的對抗中去,而且它也給了英國派出小規模精銳部隊支援其盟友的時間。正是因為有了比利時的頑強抵抗,才使得後來的馬恩河(Marne)大捷成為可能。
435.“馬恩河奇迹”(1914年9月5日至9日)德國入侵者在法國-比利時陣地受到了英法聯軍的頑強抵抗,但是他們的抵抗被突破了,勝利的德軍向巴黎進逼。法國政府逃往波爾多。看似1870年的一幕即將重演。但是就在德軍將要攻至巴黎的時刻,法國將軍霞飛(Joffre)在馬恩河南岸停止了撤退,就在1400多年前法蘭克人及其盟軍阻擊匈奴王阿提拉的地方,法國給德國入侵者施以難忘而又災難性的打擊。德軍撤退至埃納河(Aisne)附近,並在此挖掘工事準備固守。
不可征服德皇:“你看,你失去了一切。”比利時國王阿爾伯特:“不包括我的靈魂。”
霞飛將軍
馬恩河會戰在世界決定性戰役中理應佔據一個絕對重要的地位。它不僅拯救了法國,也拯救了歐洲大陸免受德軍的統治,因為可以確定的是,如果法國失去了馬恩河,俄國也將很快被德軍擊敗,那麼德國在歐洲大陸的軍事和政治統治將會穩固地建立起來。
436.爭奪英吉利海峽的港口
德國挺進巴黎並將法國徹底擊敗的計劃沒有實現。現在他們盡最大努力向大海挺進,以圖控制英國對面的海峽港口。如果這些港口落入德國人的手中,英國自然會面臨危險的境地。為了防止這種災難,英國及其盟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英國、法國和比利時的軍隊快速投入海港保衛戰中。英國軍艦在海上不斷巡邏來支援陸地作戰。在佛蘭德斯(Flanders)地區,水閘被打開,大片土地被湮沒——低地國家一個古老的防禦策略。包圍英吉利海峽港口的戰鬥漫長而又艱苦。這些戰鬥是在這裏曾經發生過的最為血腥的戰鬥。(214)被德皇恥笑為“不值一提的小部隊”的英國軍隊,通過自己英勇頑強的行動,將這一輕蔑的綽號變成了一枚不朽的榮譽徽章(215),然而最後還是幾近全軍覆沒。儘管德國人到達了奧斯坦德(Ostend)附近海域並控制了比利時境內狹長的海岸地帶,但是他們在爭奪自己的主要目標——英吉利海峽最狹窄處的港口加來(Calais)和布洛涅(Boulogne)時卻遭受了重創。
437.西部戰線
在馬恩河會戰後以及保衛英吉利海峽港口戰鬥的尾聲,德國軍隊基本上仍然駐紮在法國和比利時的領土上,並修築了一條長達470英里從瑞士一直延伸到北海的戰壕。而德軍戰壕的對面,協約國軍隊也修好了戰壕。人類戰爭史上還從沒有把戰線拉得如此之長的戰鬥。在雙方的壕溝、防空洞和鐵絲網之間,出現了一條從幾百碼到幾英里不等的狹長地帶,這裏被稱作“無人地帶”(NoMan’sLand)——一個足以體現這場戰爭悲劇的名字。
在一年半的時間裏,法國在英國和比利時小規模軍隊的幫助下,沿着狹長的戰線阻擊德軍,與此同時,一支新的人數大約有幾百萬的英國軍隊被集結、訓練和武裝起來。隨後,英、法、比聯軍全力守衛陣地,直到1917年初美國加入了對德作戰,200多萬美軍被運送到法國。
西部戰線3年的戰爭本質上屬於一場包圍戰。成百上千門大炮小炮不斷地向敵軍的陣地發射,直到很多“無人區”的陣地上到處被炮彈打得千瘡百孔,從照片上看就好像月球上的火山口一樣坑坑窪窪。德軍和協約國軍隊都發起了多次進攻,試圖突破敵軍防線或將敵人擊退到防線之後,但是3年過去了,除了少數幾個地方的德軍受到一些衝擊外,大多數陣地還是和戰爭開始時相差無幾。
西部戰線的陣地戰足以寫入人類軍事史的史冊,但是我們關注的不止這些。我們會按照時間的順序簡要地講述德軍發動的一場進攻和英國發起的另一場進攻,這兩場戰役都因雙方的全力以赴而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438.東部戰線;俄軍的逆轉和勝利(1914—1915)我們現在將目光轉向東部戰線。就在德國威脅巴黎的時候,俄軍派出兩支軍隊進入東普魯士並進逼柏林,以此來支援法國。其中的一支軍隊幾乎被德國將軍興登堡(Hindenburg)全殲(216),而另一支俄軍隨後也撤回到邊境地區。
俄軍在東普魯士的失敗被他們在加利西亞(Galicia)對奧地利的勝利所補償。(217)3支奧地利大軍被擊潰,30萬奧地利士兵被俄軍俘虜。奧地利的軍事力量幾乎陷入徹底崩潰的境地。但是隨着德國人的營救,局勢很快就得到了扭轉。同盟國(CentralPowers)的大勝(218)拯救了奧地利,並嚴重削弱了俄國的軍事實力。俄國西部的大片區域,包括波蘭在內,都落入到德國人的手裏。像西部戰線一樣,東部戰線也最後也陷入了僵持,交戰雙方進入到陣地戰階段。
戰爭持續了一年半,最後德軍在東西兩條戰線上都沒有實現其主要的作戰目標。(219)法國和俄國雖然都遭受到了可怕的打擊並失去了很多領土,但是兩國都沒有被擊垮。
439.“盧西塔尼亞號”的沉沒(1915年5月7日)1915年2月4日,德國政府宣佈協約國的商船進入到英倫三島附近指定海域都會被擊沉,“對船員和乘客造成的危險,不可能總會被避免”。這意味着這些商船在沒有得到警告的情況下就可能被德軍擊沉。
德國政府的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人道法則,而且是對國際法的踐踏,國際法明確禁止在任何情況下對商船或乘客發動襲擊,必須保證乘客和船員的人身安全。
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了嚴重警告,如果德國的行動造成美國公民的傷亡,德國將承擔“嚴重後果”,但是德軍潛艇還是直接在沒有事先警告的情況下擊沉了商船並傷及了美國公民的性命。1915年5月1日,德國駐華盛頓大使館在美國報紙上發表聲明,提醒所有人不要乘坐英國郵輪“盧西塔尼亞號”(Lusitania)從紐約前往英國港口,並恐嚇說德國潛艇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擊沉該艘郵輪。沒有人注意到這一警告,因為沒有人相信任何文明的政府會做德意志帝國威脅要做的事情。
1915年5月7日,載有2000多名船員和乘客的“盧西塔尼亞號”郵輪行駛到靠近愛爾蘭海岸的水域時,遭到了德軍潛艇發射的魚雷的襲擊,1000多名包括婦女兒童在內的乘客落水身亡。
這一可怕的罪行激起了文明國家的恐懼和憤怒,美國要求德國政府立即停止這樣的行為,並保證德軍潛艇未來的行動要完全遵守國際法的要求。但是經過漫長的等待和無數次外交照會的交換后,德國政府最終做出了這樣的保證;“如果過往郵輪不試圖逃跑或者進行抵抗,德軍潛艇不會在不警告和為船上平民提供安全的情況下就將郵輪擊沉”(220)。
德國後來撤回了這樣莊嚴的承諾成為了美國在1917年初加入協約同盟國一方參戰的直接理由。
440.意大利加入戰爭(1915年5月23日)意大利儘管是三國同盟(TripleAlliance)的成員,但是她並沒有加入德國和奧地利一方對外作戰,因為她相信對塞爾維亞的戰爭是奧地利的侵略行為,而意大利認為三國同盟是共同防衛而不是共同侵略的同盟,因此,她不想援助自己的盟友。
實際上,意大利和奧地利的同盟並不是一個真正的同盟,因為奧地利一直以來都是意大利的敵人。與其幫助奧地利擴大統治範圍和提升她在巴爾幹地區的影響力和軍事實力,意大利更希望利用機會收回意大利未曾收復的領土(221)。意大利政府開始和奧地利談判,希望奧地利從意大利未曾收復的領土上撤軍。但是雙方並沒有達成任何協議,意大利加入協約國一方作戰。這樣,便形成了一條新的戰線。在接下來兩年多的時間裏,這條新的戰線上基本上都是艱苦的山地戰,意大利軍隊從奧地利手中奪回了很多渴望已久的土地。(222)隨後發生了一場巨大的災難,我們後邊會專門介紹,意大利從敵人手裏奪回的土地再次失去,甚至失去的比得到的更多。
441.1915年東南方的戰爭;塞爾維亞和土耳其1915年結束時,德國在西部和東部戰線上的作戰目標都沒有實現。然而在東南方的戰線,德軍在1915年年末完全實現了自己的計劃。她希望在這裏確保奧地利和德國在巴爾幹地區的統治並保持自己通往波斯灣的鐵路能夠暢通無阻。所有一切都是憑藉著德國對塞爾維亞的恐怖戰役和對土耳其在保衛達達尼爾海峽的援助下取得的。
塞爾維亞在這場戰爭開始時所面臨的形勢是這樣的:在1914年戰爭開始的時候,奧地利入侵塞爾維亞並攻陷了塞爾維亞的首都貝爾格萊德(Belgrade)。經過艱苦的奮戰後,塞爾維亞重新奪回了首都並將奧地利人趕出了塞爾維亞的領土。德國隨後趕來支援奧地利,奧地利和德國聯軍再加上一支保加利亞的軍隊——保加利亞也加入了三國同盟——很快就粉碎了塞爾維亞的抵抗。(223)塞爾維亞軍隊向南逃到阿爾巴尼亞山區,遭受了寒冬和暴風雪的折磨后,倖存的塞爾維亞軍隊在科孚島(Corfu)藏身。塞爾維亞成了另一個比利時。與塞爾維亞並肩作戰的門的內哥羅也經歷了同樣的劫難。
1915年末,協約國又遭受了其他的不幸,這讓他們的處境更加艱難。年初,英法軍艦駛抵君士坦丁堡試圖武力迫使達達尼爾就範的行動遭受了災難性的打擊。(224)聯合艦隊的失利同時伴隨着陸地作戰的失敗(225),其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軍隊尤其引人關注。經過如此巨大的艱難和慘重的損失后,協約國軍隊被迫撤退。(226)於是,“德國實現了其在近東擴張的夢想及中歐帝國的構想,這個帝國面向波羅的海和亞得里亞海,溢出馬爾馬拉海(Marmara)進入小亞細亞,德國通過鐵路把柏林、維也納、君士坦丁堡和巴格達,把漢堡(Hamburg)和安特衛普(Antwerp)與蘇伊士運河和波斯灣連接起來。德國在經歷了兩次失望之後最終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和真正的勝利”(西蒙茲)。
442.凡爾登—決不讓他們通過
在戰爭的第3年,也就是1916年,最具軍事重要性的事件就是德國在西部戰線對法國凡爾登(Verdun)發動的進攻,這是持續了近一年的真正的陣地戰。(227)俄國已經被擊敗,德國在巴爾幹地區的形勢得到了鞏固,她想在這個時候再次對法國發動進攻,希望突破法國的防線或粉碎法軍的鬥志,在英國新的援軍到來之前把法國徹底擊垮。
德國的進攻目標是法國古老的堡壘凡爾登。進攻在年初開始。法軍的作戰口號是:“他們休想通過凡爾登。”德國人在第一輪進攻過後,在幾個月的時間裏推進極其緩慢,隨後法國轉守為攻,很快將德軍從其佔領的法國領土上趕了出去。德軍戰死、受傷和被俘的人數據估計超過了25萬人。這是法國僅次於馬恩河大捷的另一場勝利。(228)443.羅馬尼亞加入戰爭及其淪陷1916年仲夏,三國同盟的運氣壞到了極點。德國突破凡爾登防線的努力失敗了;英國和法國在索姆河(Somme)取得勝利;意大利擊退奧地利對特倫蒂諾(Somme)的侵略,並在朱利安阿爾卑斯山和亞得里亞海之間取得重大戰果。奧地利和德國的最終失敗似乎已經不可避免。就在這個重要節點,羅馬尼亞加入進來,成為第7個對三國同盟宣戰的國家。(229)羅馬尼亞的目的就是實現國家統一,解除奧匈帝國對特蘭西瓦尼亞(Transylvania)和其他地區幾百萬羅馬尼亞人的統治。
羅馬尼亞的行動又為戰爭增添了許多悲劇。俄國官員中親德派的背叛令羅馬尼亞失去了俄國的支持,羅馬尼亞這樣的小國很快就被德軍摧毀,大片領土被德軍佔領。(230)羅馬尼亞的淪陷給德國帶來了完全不同的局面。德國對歐洲大陸的掌控似乎有了保證。
444.德國求和;威爾遜總統對參議院發表演說(1917年1月21日)1917年發生的重大事件有俄國革命及其造成的俄羅斯帝國的解體和美國加入戰爭。但是在講述這些事情之前,我們必須要談論一下交戰國關於和平和戰爭目的的討論,因為這標誌着1916年的結束和新的一年的開始。
和談是由三國同盟開啟的。同盟國以勝利者的姿態提議召開一個所有參戰國家參加的和平會議。協約國拒絕參加這樣的會議,除非德國和奧地利說明他們希望結束戰爭的條件。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威爾遜沒有理睬同盟國的提議,要求所有的參戰國家明確表明“他們各自對結束戰爭的條件和他們認為能夠確保戰爭不再發生或不再激起類似衝突的滿意措施”。
對於這樣的要求,同盟國只是簡單答覆,並沒有就結束戰爭的條件提出任何明確的說法。協約國政府卻對威爾遜總統的提議給予了積極回應,就他們戰爭的目的進行了詳細闡述,並宣佈“恢複比利時、塞爾維亞和門的內哥羅政府,獲得戰爭賠款;同盟國從入侵的法國、俄國和羅馬尼亞領土撤軍並給予合理賠償……返還以武力或違背人民意志從協約國手裏搶走的省份或領地,解除對意大利、斯拉夫、羅馬尼亞、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國的外來統治;解放土耳其暴君的血腥統治下的人口……將歐洲從普魯士軍國主義分子的貪婪殘暴中解放出來”。
1917年1月22日,威爾遜總統在對美國參議院發表的歷史性演說中闡述了構成永久和平基礎的原則,並表達了美國願意加入其他國家中來保證這些原則的實現。其中和平的原則與條件包含以下幾點:(1)“政府所有正義權力來自被統治者的同意,絕對不存在將臣民當作私有財產從一個政權交給另一個政權加以統治的權力。”(2)“沒有國家可以將其政策強加給別的國家或人民,每個民族都應該自由決定自己的政策和發展道路,不受限制、威脅和束縛,無論小國還是大國,都應如此。”(3)對海軍和陸軍加以限制,對所有以戰爭為目的的海軍和陸軍軍備加以限制;世界上的文明國家成立一個聯盟來保證所有國家的和平和權利。
協約國和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的關於公平和永久和平的條款其實揭示了世界大戰的真正問題,也揭露了這場前所未有的世界衝突的深層原因;如果以公正、充分和最終的和解為目的,那麼揭示了鬥爭的真正原因,就能得出恰當的結論。
關於成立國家聯盟來維持世界和平的提議,威爾遜總統說道:“很難想像美國人民在這樣的偉大任務中不扮演重要的角色。他們在道義上不能對即將面臨的挑戰逃避責任……美國人的使命和責任就是將自己的權威和權力賦予所有其他國家,以此保證世界的和平和正義。”
威爾遜此時明確表露了美國人民應該在戰後積极參与國家聯盟或國家聯邦的籌建,以此維護世界未來的和平和保護所有國家的自由。但是他們很快就要扮演更大、更需要自我犧牲精神的角色。
445.德國政府宣佈其恢復不受任何限制潛艇戰的決心(1917年1月31日)我們前邊已經講過美國和德國之間的潛艇爭議(第439條)。德國政府曾給予美國承諾:不會在不顧及船員和乘客安全的情況下用魚雷擊沉過往的郵輪。但是德國對這樣的承諾只有選擇性地遵守了一年半的時間。隨後德國向美國發去照會,表示德國立即取消對使用潛艇的限制。這意味着:所有船隻,無論是中立國還是敵國,只要進入地中海或英倫三島的指定區域都會被擊沉,而不考慮船上人員的安全問題。(231)美國政府對這一驚人公告的回復是給德國駐美大使伯恩斯托夫(Bernstorff)發放遣送回國的護照。(232)這意味着兩國斷交。在一場莊嚴和誠摯的演說中,威爾遜總統向國會通報了自己所採取的措施。這次國會演說其實就是向德意志帝國政府發出的警告,不要一意孤行。
446.德國尋求與墨西哥結盟以反對美國德國政府罪惡的潛艇政策激起了美國人民的強烈憤怒,而這時的德國外交大臣齊默曼(Zimmermann)發給德國駐墨西哥大使的一封指示信函更是加劇了這種憤怒的情緒。指示信的落款日期是1917年1月19日,信的具體內容為:“2月1日,我們打算開始實施不受任何限制的潛艇戰政策。當然我們還是要儘力讓美國保持中立。如果這樣的努力未能成功,我們提議按照以下原則與墨西哥結成同盟關係:雙方戰和一道,榮辱與共。我們將給予墨西哥財政支持,而墨西哥方可以重新獲得新墨西哥城、德克薩斯和亞利桑那。你應該將上述內容轉達墨西哥總統,但要嚴格保密,我們不久肯定會和美國爆發戰爭。建議墨西哥總統主動與日本溝通,使其立即支持我們的計劃……務請告知墨西哥總統,德方實施的無限制的潛艇戰將會保證英國在幾個月內不敢輕舉妄動。”
這封令世界震驚信函的公開,再加上德國之前宣佈恢復無限制潛艇戰的政策,讓美國必然地加入了協約國一方對同盟國作戰。
447.俄國革命(1917年3月15日)
就在美國等待機會參加大戰的時候,世界的目光被歷史上最引人注目的革命所吸引。1917年3月5日,統治俄羅斯長達300多年的羅曼諾夫王朝的最後一位沙皇尼古拉二世被逼退位,俄國建立臨時政府。(233)所有政治和宗教犯罪都獲得大赦。成千上萬流放西伯利亞和關押在監獄裏的人員都重獲自由。人民被宣佈獲得言論自由和出版自由。普選權得到確認。立憲大會即將召開。世界各地的自由主義者對俄國革命的消息表現出極大的熱情。美國直接承認俄羅斯新政府並歡迎她加入世界自由國家的大家庭。
不幸的是,自由的藥劑太過猛烈。俄國人民一旦從獨裁統治中解放出來,有些過於陶醉。他們陷入一種迷茫的狀態中。成百上千的德國間諜穿過邊境線潛入俄國境內煽動叛亂、製造混亂和鼓動叛國。臨時政府雖然採取了果斷的行動,但是還是沒有阻止俄國陷入混亂狀態。俄國軍隊也是陷入了混亂和迷茫之中。關於俄國的崩潰和她作為一個軍事力量從世界大戰中被排除,我們在後文中將詳細介紹。
俄羅斯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
448.美國加入戰爭(1917年4月6日)1917年4月2日,威爾遜召集參眾兩院召開特別會議,就兩個月前德國恢復無限制潛艇戰的政策進行討論。威爾遜說:“德國新的政策將所有限制都拋到一邊——德軍會對所有船隻,不分國籍、屬性、運載的物資、目的地、任務,在事先不予警告和不考慮船上人員安危的情況下加以擊沉……就連開往比利時對喪失親人和遭到沉重打擊的醫療船隻和救助船隻都不放過,毫無人性和道義可言……目前,德國對商船發動的潛艇戰就是對整個人類的宣戰。”
總統建議國會“宣佈德國政府的行徑實際上就是對美國政府和美國人民的挑釁和戰爭,美國應該正式作為交戰國加入對德作戰”。
威爾遜繼續說道:“我們很高興看到這些事實,我們要為世界最終的和平以及包括德國人民在內的全人類的解放而戰;國家無論大小,人民無論何地,都有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政府形式的權利。世界必須為民主提供一個安全的環境。”
國會和美國人民都被總統的發言所深深打動。4天之後,即1917年4月6日,美國眾議院以壓倒性票數通過了已經在參議院獲得通過的決議,宣佈德意志帝國與美利堅合眾國及人民之間進入戰爭狀態。美國做出了重大決定,美國人民雖然對戰爭沒有那麼大的熱情,但是這次卻懷着無比的決心和正義良知加入了世界大戰。
美國加入協約國是對協約國所進行的正義戰爭的肯定,也是最終勝利的保證。得到這樣的消息,英國在威斯敏斯特議會大廈上空將美國星條旗和英國國旗同時懸挂,據說“這是第一次有外國國旗在如此顯眼的位置與英國國旗同時飄揚”。
幾周之後,美國第一支遠征部隊在潘興將軍(GeneralPershing)的率領下在法國登陸。(234)美軍受到了被戰爭摧殘的法國人民的熱烈的歡迎與感激。
449.1917年發生的其他事件
美國4月份做出參戰的決定后,這一年剩餘的時間裏都是在為實際參戰做着準備。美國海軍中的精英部隊都被運送到了歐洲海域。1000萬21—31歲的年輕人登記在冊,從中精心挑選組建了一支50萬人的精銳部隊。這一年初秋,為招募新兵,又組建和準備了16個兵營,每個兵營可以容納4萬士兵。為了解決備戰和組建龐大的艦隊以替代被德軍艦艇摧毀的船隻、建造上千艘飛艇,以及為協約國提供高額的貸款等支出,國會投票決定籌措數十億美元的資金。這些龐大的費用是通過增加賦稅和銷售國債來解決的。
1917年的夏秋兩季,在歐洲的各條戰線上都在進行着軍事活動。在西部戰線,陣地戰還在繼續,法國和英國部隊都在進行着艱難而又耗資巨大的進攻,但是敵軍的封鎖線並沒有突破,直到這一年結束,他們在這條戰線上仍然沒有獲得任何軍事上的優勢地位。
在東部戰線,俄羅斯到仲夏時已經完全解體,俄國軍隊也分崩離析。到處宣揚自由,而對於農民出身的俄國士兵來說,這意味着他們可以做出自由的選擇。成千上萬俄軍士兵離開戰場,返回到自己的家園。俄羅斯帝國像軍隊一樣解體了。芬蘭、烏克蘭和其他地區都與彼得格勒(Petrograd)斷絕關係,建立了獨立的共和國。在彼得格勒建立的臨時政府被推翻,權力轉到布爾什維克(Bolsheviki)手中。布爾什維克的領導人列寧和托洛茨基開始與同盟國進行和平談判。布爾什維克提出的原則是“不割地,不賠款,各民族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到年底時,這些和平談判仍在進行。
俄羅斯的瓦解給意大利帶來嚴重的後果,它使得同盟國可以將大批兵力轉移到意大利邊境。同盟國對意大利發動的進攻突破了意大利的防線,意大利軍隊撤回到皮亞韋河(PiaveRiver),並將自己在過去兩年艱苦的山地戰中奪得的領土全部放棄。威尼西亞的一部分也被入侵者奪走。(235)在亞洲的土耳其,英國軍隊在這一年中取得了重要的進展。1917年初春,英國人攻陷了底格里斯河上的巴格達(236),隨後又佔領了下美索不達米亞。到年底,英軍從土耳其人手中奪得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自公元637年被薩拉森人佔領后,除了12世紀曾短暫地被十字軍統治外,一直掌握在穆斯林手中,英軍攻陷耶路撒冷后,使這座聖城又恢復到基督教世界的統治之下。
在海上,德國對世界過往商船的無情打擊有着極其重要的意義。協約國和中立國的上千艘船隻被擊沉,成千上萬平民的生命被奪走。但是這樣的反人類和非法的戰爭行為對德國的打擊要比對其敵人的打擊還要大。它對人類良知構成了嚴重挑戰和威懾,最終使得整個文明世界都反對德國的暴行。
潘興將軍
450.1918年發生的事件;11月11日,停戰協定1917年末,德國和俄國革命領導人的和平談判仍在進行,而已經土崩瓦解的俄羅斯帝國此時在面對敵人時陷入了非常無助的狀態。東部戰線的壓力得以解除,德軍統帥部立即將大批軍隊從東線調到西線,希望在美國的援兵到來之前取得軍事上的優勢地位。隨着德軍在法國的兵力增強,3月末,德國對巴黎和英吉利海峽的港口發動了期盼以久的軍事打擊。同時,德軍在距離巴黎75英里已外的地方用遠程大炮開始了對巴黎的轟擊。幾天後,德軍的一枚炮彈落在巴黎的一座教堂上,這裏正在進行耶穌受難日的大型集會,德軍的炮彈造成了75人喪生,90人受傷。
面對德軍的恐怖進攻,法軍和英軍都傷亡慘重,然而他們仍然在苦苦支撐。形勢岌岌可危。駐紮在法國的由潘興將軍領導的美國士兵都願意服從協約國最高統帥福煦將軍(GeneralFoch)的調遣。同時美軍向美國政府告急,請求立即派兵馳援法國。為了響應駐法美軍的請求,美國政府加緊運輸兵力,每個月都有大約25萬人從美國運往法國,直到戰爭結束前,美國在法國的軍隊人數超過了200萬。歷史上從未有過向國外投送如此大兵力的行動,而這也幸虧有了英國皇家海軍的協助和在海上對德軍潛艇的巡邏才得以實現。
整個春天到初夏的幾個月裏,德國不斷發動攻擊並取得了進一步的戰果。但是到了6月中旬,德國因為前面的軍事行動而消耗了大量的兵力,而美軍的兵力此時卻大為增強,人數上的優勢現在轉移到了協約國這一邊。戰局發生逆轉,協約國開始全面反攻,德軍退回到馬恩河以後,興登堡戰線的強固防禦工事也被協約國軍隊突破,德軍開始從法國大撤軍,一直退到比利時邊境。
隨着西部戰線的局勢開始對德國不利,德國其他戰線上的盟友也開始面臨著災難。在巴勒斯坦,英國軍隊在艾倫比將軍(GeneralAllenby)的率領下,在歷史上著名的大決戰中幾乎全殲奧斯曼帝國的軍隊。大馬士革(Damascus)和貝魯特(Beirut)等重要城市都落入英國手中(10月2日—9日)。大約在同一時刻,在馬其頓戰線,法國和塞爾維亞聯軍大敗保加利亞的軍隊,並在9月底前迫使保加利亞求和。盟軍開出的求和條件就是保加利亞無條件投降。
保加利亞退出戰爭,再加上敘利亞的投降和西部戰線的嚴峻形勢,迫使德國、奧匈帝國和土耳其同時通過威爾遜總統提出的“海陸空三軍”停戰協定(10月5日)。停戰協定是和平談判的先兆,和平談判以美國政府的14條提議為基礎,中心思想就是威爾遜總統在多次演說中所提出的民族自決權。
蘭斯大教堂
福煦元帥
威爾遜總統和協約國之間經過多次照會往來之後,和平談判的權力被移交到法國的協約國最高戰爭委員會手中。事態發展很快。10月末之前,慘敗的土耳其人就簽署了等同於無條件投降的停戰協定(10月30日);4天之後,奧匈帝國由於自己在意大利駐軍的潰敗和君主統治的迅速解體,也向協約國尋求類似的停戰協定。與此同時,在凡爾賽的協約國最高戰爭委員會也制定了德軍停止敵對行動的方案,德國政府被告知福煦元帥會接受德軍正式代表就停戰協定的條件進行溝通。11月8日,星期五,德國代表團來到了福煦元帥的司令部,福煦元帥代表盟軍向德國提出了停戰協定的條款,並要求德國政府在下周一(11月11日)上午11點之前做出決定。在離協約國提出的最後期限的幾個小時前,德國特使簽署了這份停戰協定。其中的主要條款有:(1)德軍立即從所佔領的國家撤軍,撤軍期間不得傷害所在國家的民眾和損壞財產,並撤退到萊茵河以東6英里以內;(2)德國海軍的全部潛艇和其他船隻必須全部投降;(3)宣佈放棄《布加勒斯特條約》和《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TreatiesofBrest-Litovsk)中的權利;(4)立即遣返協約國戰俘和平民,返還從入侵國掠奪的全部財產,並補償佔領區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