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邁爾斯教授講世界歷史:世界近代
政治大革命時代
從1648年《威斯特伐利亞和約》簽訂到1919年《凡爾賽條約》簽訂第一部分君主專制時代:政治大革命序曲(1648—1789)第八章君權神授思想與君主專制制度
120.“君權神授”思想
貫穿於17、18世紀的政府管理理論對歐洲的歷史發展有着巨大的影響,就像中世紀時期的帝國和教皇統治理論對當時歐洲的影響一樣。這個理論就是著名的“君權神授”(DivineRightofKings)思想。(1)根據這個理論,國家好比一個大家庭,而國王就是這個家庭里由上帝任命的家族領導者。國王有義務像家長一樣來管理國家;而人民有義務像孩子遵從父母那樣來服從國王的領導。如果國王做錯事,或者殘酷不公,這隻不過是人民的不幸;但人民絕對沒有權利來反抗國王的權威,就像孩子決不能反抗父親一樣。國王只對上帝負責,而人民也對上帝負責,所以只能默默服從,不可以進行任何報復行為。
這一思想和我們現在的理解如此不同,因此我們需要對當時踐行這一思想的兩個重要觀點進行分析。
根據第一個觀點,家庭是社會細胞,也是國家的原型。英國作家費爾默(Filmer)說過:“如果我們把父親的權力和國王的權力進行比較,我們會發現兩者除了在權力的維度和範圍方面幾乎沒有任何區別:父親在家庭里是一家之主,而國王是國家的主人,保護、照顧、引導、守衛整個國家的福祉。他的戰爭、和平、法庭和全部行動都是為了維護和管理臣民的需求,就像父親對孩子一樣,所以國王的全部責任就可以總結為對人民父親般的照料。”(2)世襲製為國王的合法性做了背書:“人民不可以選擇君主或自己管理國家或參與國家的管理。”
世襲的國王權力是絕對的:“國王的權力是按照上帝的法則獲得的,所以沒有任何法律可以限制國王的權力。”
臣民既不可以糾正,也不可以罷黜國王:“所羅門(Solomon)的統治法則是‘我們必須遵從國王的訓誡’,而不要問為什麼,因為‘國王的訓誡就是法令’,他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發號施令。當然國王沒有權力傷害臣民,但是即使傷害了臣民也不應受到懲罰。只有上帝才可以給國王以懲罰。”(3)路易十四的宮廷牧師博須埃(Bossuet)說過:“國王是上帝委任的代理人”(4),“王權不是一個自然人的王權,而是上帝的王權。國王是神聖的,傷害王權就是對上帝的褻瀆。國王就是上帝,按照上帝的旨意來獨立管理國家。”(5)和費爾默一樣,博須埃也認為臣民只有被動服從的義務。不遵從國王的管理就是國家的敵人,可以被處死。反抗國王就是褻瀆神靈:“上帝將權力授予國王,國王以上帝的名義行使王權,而上帝會保護國王的權力不受任何侵犯。”(6)這一理論的倡導者最開始是從《聖經》的教義中尋求支持;但是後來就完全憑藉鼓吹者的言論來進行解讀,就像費爾默三段論闡釋的:“人的生存是天賦的權利,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人們有一個君主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君主的存在也是天賦的權利。”(7)在這一時期結束之前,君權神授的思想已經逐步由理論變為現實;君主和人民為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價,人民希望通過革命的有力邏輯來展示他們擁有神聖不可侵犯的自治權利。(8)121.“君權神授”思想的歷史“君權神授”思想的歷史值得追根溯源。在原始民族中,如早期的希臘人,我們發現國王就是以神授的權力——他是神的後裔——進行統治的。在古埃及,法老被看作是神性的共享者。在古代的朱迪亞,君主就是上帝任命的代理人。在羅馬帝國時代,東部的臣民們就認為皇帝天生與眾不同,他們修建廟宇來向“神聖的凱撒”致敬。
但是為了探究近代史上的“君權神授”的起源,我們只需回顧中世紀的教皇權力的建立。教皇就是以神授的權力進行統治的。所有教皇都認為自己的職位和權威是來自神明。但是當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與教皇產生分歧時,皇帝的支持者們提出了與“教權神授”相對的“君權神授”理論。但丁在他的《論世界帝國》(DeMonarchia)中提出了君主權力的超自然特徵,並認為君王的統治和教皇一樣都是上帝授予的權力。後來到了14世紀,當神聖羅馬帝國在實際上被教皇所摧毀,國王們開始反抗教皇,君王的支持者們自然開始倡導王權神授的思想。這就是這一理論的近代雛形。
最後,當宗教改革運動到來時,起而反抗的國家的世俗統治者與羅馬教廷產生了更大的爭執,“君權神授”理論開始廣泛傳播。當教皇將國王逐出教會並敦促教民反抗他們的君主時,保王主義的作家和牧師們響亮而又狂熱地提出了“君權神授”理論並宣佈任何對君王的不尊和反抗都是邪惡的行為。就這樣,“君權神授”和完全服從君主的統治在人民的心中開始產生根深蒂固的影響。
122.絕對君主專制的特點及它們與政治革命的關係國王們對歷史環境和政治理論的發展所賦予他們的巨大的權力又是如何利用的呢?作為一個階層,他們背叛了這樣的信任。太多的君王採用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的信條:“自我擴張是國王的最高貴最適宜的行動。”他們認為百姓生來似乎就是供自己利用的;公共力量和公共財富是為了實現他們個人目的的工具;戰爭成為了皇家的消遣遊戲。17、18世紀被看作是絕對君主專制統治的時代,這一時期大部分的血腥戰爭都是源於個人妒忌、邪惡的野心或者是為了王位的繼承而發動的。因此,一些歷史學家稱這個時期為“王朝戰爭時代”(9)(EraofDynasticWars)。馬基雅維利《君主論》(ThePrince)的思想統治了這個時期。
現在,所有這些對王權的濫用,所有為爭奪王權而發動的邪惡的戰爭都使得“君權神授”的信條名聲掃地,從而催生了人民自己管理國家的思想。艾默生(Emerson)說:“如果夠壞,壞國王是在幫助我們。”這個時期的很多國王都是足夠敗壞,這反而幫助了人民。正是在這個時期,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運動所帶來的王權的力量引起了人們的反抗,人們開始對王室貴族的神授權力產生懷疑,從而開始聲討和反抗。
123.開明君主專制
但是,這個時期的國王並不都是愚蠢和邪惡的,他們中間也有很多智慧而又仁慈的君主。尤其是在18世紀後半期出現了一些開明君主(enlighteneddespots),他們在法國哲學思想的影響下開始接受作為君王的職責和對臣民的義務。
這些開明君主並沒有放棄“絕對的君主專制才是最好的政府形式,人民不應該參與公共事務的管理”這一思想。他們認為國王的權力應該是無限的,但是他們強調這樣的權力是應該為人民的利益行使的。公共收入應該用在公共事業上,官員的任命應該根據他們的才能和品德。因此,王權是來自於人民的信任,王位是要為人民謀福祉的思想也就愈發突出。國王成了人民的僕人。
在法國大革命之前的這一對統治者身份重新界定的思想在歷史學家H.摩爾斯·斯蒂芬斯(H.MorseStephens)教授的闡述中得到了明證。他說:“18世紀的政府,最顯著的一個特徵就是開明君主的存在。”
開明君主統治時期最著名的代表人物包括俄羅斯的葉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theGreat)、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FredericktheGreat)和奧地利的約瑟夫二世(JosephII)。這些開明君主和他們的事迹,我們將在後面專門描述。如果稍加觀察,我們就會發現,古希臘時代的暴君和古羅馬時代皇帝的統治已經足夠說明,在這個政府體制的偉大試驗中,絕對的權力置於一人之手是不安全的,它遲早會被濫用。
如果君主具有完美的智慧和人格,那麼大權集於他一人身上也算是好事。但是不幸的是,這些理想君主的特質很少能夠聚集在同一個人身上,更少能從父親傳給兒子。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絕對的世襲君主製作為一種實際的政府形式便毫無希望、無藥可救,最終不得不土崩瓦解。
第九章
路易十四統治下法國的支配地位(1643—1715)124.路易十四—君權神授的典型代表法國國王路易十四(LouisXIV)是君權神授專制君主的代表。他親自向我們闡述了他的執政理念。(10)“將決定權和發號施令權授予臣民違背了萬物秩序。掌控國家和作出決定的權力只能由國王所有。臣民的全部使命就是執行國王的命令。”(11)“國王是絕對的主人;所有臣民連同他們的財產的支配權自然屬於國王,無論他是神職人員還是世俗人員。”(12)“無論君王多麼的邪惡和暴虐,臣民的反抗都是徹頭徹尾的犯罪。上帝將權力授予國王,國王就應該得到臣民的尊敬和擁護,只有上帝才有權評判國王的言行。凡是國王的臣民,就應該無條件地服從國王的旨意。”(13)路易十四路易十四提出的治國理論可以用更簡練的語言表述,那就是“朕即國家”(IamtheState)。也許他從來沒有說過這樣的話,但是這樣的格言至少完美地闡釋了他的治國思想。按照他的觀點,他就是上帝委任的法國唯一的立法者、法官和管理者。
路易十四所闡述的治國理論對17世紀的歐洲當然算不得什麼新思想,但是路易十四是如此理想的獨裁統治者,他的政府在整個歐洲都極具吸引力,其他國家的統治者紛紛效仿。君權神授,人民在政府管理中不起任何作用的思想就此流行開來。
125.馬扎然執政(1643—1661);路易十四成為自己的首相1643年,德意志的宗教戰爭仍在進行,這時,法國國王路易十三(LouisXIII)去世了,他將黎塞留鞏固強化下來的巨大權力傳給了只有5歲大的兒子路易十四。
由於路易十四年幼,法國的大權實際上掌握在他的母親攝政王奧地利的安妮(AnneofAustria)手中。安妮任命意大利的神職人員紅衣主教馬扎然為首相(CardinalMazarin)。馬扎然和自己的前任黎塞留一樣能力出眾,在外交政策上也是完全效仿黎塞留的做法(第109條)。馬扎然去世之前,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的兩支已經丟盡顏面、一蹶不振,波旁王室已經做好了領導歐洲事務的準備。
馬扎然於1661年去世,此時的路易十四已經23歲,他將政府各部門的首腦召集在一起宣佈自己將要全權處理國家的各項事務。他隨後命令所有下屬沒有他的命令不得私自簽署任何文件。從這時起,在超過半個世紀的時間裏,路易十四自己就是法國的首相。他事無巨細都要親自過問。除了西班牙的腓力二世外,路易十四可以說是在國王的位子上做得最辛苦的君主。他身邊其實不乏能力出眾的大臣,但他仍然事必躬親,即使有時候也為此焦躁不安。
126.路易十四的主要目標
路易十四的長期統治為法國帶來了政權的連貫和統一。他的首要目的就是讓自己成為國家絕對的統治者。在《寫給王太子的指令》(InstructionstotheDauphin)中,他說道:“所有改革的必要基礎就是要保證我的意志絕對權威。”這樣的基礎非常牢固。在路易十四的統治下,整個法國只有一個意志,那就是國王的意志。貴族、議會議員、所有的地方政府、巴黎最高法院(14)、教會——所有這些階層和團體都被剝奪了政治影響和權力,只有完全臣服於王權。
路易十四的第二個目的就是確保法國在歐洲的領導地位。我們需要了解路易十四為了實現自己的這一目的發動和捲入了多少場血腥的戰爭。
127.路易十四的戰爭
在路易十四乾綱獨斷的統治時期,法國參與了四次規模浩大的戰爭:(1)和西班牙屬尼德蘭的戰爭;(2)和新教尼德蘭(荷蘭)的戰爭;(3)和巴拉丁領地或奧格斯堡同盟的戰爭;(4)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所有這些戰爭都是法國王室發動的征服和侵略戰爭,或者說是為了實現自己野心和入侵政策的戰爭。路易十四在這一階段最主要的敵人就是代表和捍衛自由的荷蘭共和國。
128.和西班牙屬尼德蘭的戰爭(1667—1668)1665年,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PhilipIV)去世,路易十四以妻子的名義宣佈西班牙屬尼德蘭(SpanishNetherlands)的部分領土歸法國所有,並率領軍隊進入西屬尼德蘭。荷蘭人(Hollanders)則自然而然地驚恐起來,擔心路易十四也會吞併他們的國家。因此,他們和英國、瑞典結成三國同盟來抵製法國的入侵,並迫使路易十四放棄自己佔領的很多領土。路易十四還是保住了法國邊境沿線的佛蘭德斯(Flemish)地區的大量城鎮,並把這些地方作為法國的前哨。
129.和新教尼德蘭的戰爭(1672—1678)路易十四發動的第二次戰爭是對尼德蘭聯省共和國(荷蘭)的戰爭。他對這個小國的進攻出於幾個動機:第一,荷蘭人在前邊第一次戰爭中的干預引起了路易十四的憤怒;第二,荷蘭人代表了他所反對的一切——自治政府、新教和自由思想。
在這場戰爭中,路易十四發現自己面對的是半個歐洲的軍隊。幾年時間裏,這場戰爭在海上和陸地全面發動,尼德蘭、萊茵河畔、英吉利海峽、地中海,還有新大陸海岸線。戰爭以《奈梅亨條約》(PeaceofNimeguen,1678)的簽訂而宣告結束,根據條約,路易十四放棄了對荷蘭的征服,但是還是保留了西屬尼德蘭的大量城鎮和堡壘,以及法國東部邊境勃艮第地區的自由縣。
通過這場戰爭,路易十四提高了自己的聲望並獲得了很多領土。法國人民開始稱路易十四為“偉大的君主”(GrandMonarch),以下我們會看到他的哪些行動讓人們授予他這樣的稱號。
130.路易十四佔領斯特拉斯堡(1681)接下來的10年,西歐相對安寧。在此期間,路易十四的許多令人不可原諒的行為中有兩件事引起了特別注意,因為它們不僅標誌着路易十四的權力到達頂峰,還展示了他對權力的傲慢和不公正的使用,這是他人生命運的轉折點。
第一件事就是他攻佔了自由城市斯特拉斯堡及屬於德意志萊茵河左岸的許多其他重要的地方。斯特拉斯堡對於路易十四而言有着重要的軍事意義,因為這裏的防禦工程非常堅固,並被看作是萊茵河畔的主人。
路易十四的行動如此大膽,讓所有人都目瞪口呆,以至於沒有出現任何有效的反抗。而且,當時的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正忙於與土耳其人的戰爭,無暇西顧。1683年,土耳其人包圍了維也納,所有基督徒都焦急地等待着最終結局。幸運的是,波蘭著名的國王約翰·索別斯基(JohnSobieski)解除了對維也納的包圍,奧地利王室得救了。但是土耳其人繼續威脅奧地利東部的領土,因此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不可能採取有效措施來阻止路易十四實施自己吞併萊茵河地區的完美計劃——他需要完善自己在那個地方的統治。
131.廢除《南特敕令》(1685)
路易十四的第二個既不公正又愚蠢至極的行動就是廢除《南特敕令》——亨利四世許諾保證法國新教徒宗教自由的仁慈法令。
路易十四迫害新教徒臣民的動機在本質上和西班牙的腓力三世驅逐(PhilipIII)自己境內的摩爾人的動機相同。他認為消除法國的異端分子是自己對上帝的獻禮,而且他早已覬覦根除法國異端的榮耀。廢除《南特敕令》的法令在1685年頒佈。通過這一殘忍法令,所有新教教堂都被迫關閉,每個拒絕信奉天主教的胡格諾派教徒都被宣佈違法。胡格諾派教徒一直以來遭受的迫害再次在暴力等級上增加,這種迫害被稱作“龍騎兵迫害”(Dragonnades),很多龍騎兵就駐紮在新教教徒的家中,並得到授權可以隨意騷擾和迫害他們,無論生死,直至這些受迫害者被迫宣佈放棄自己的信仰。
很多胡格諾派教徒都不得不宣佈放棄自己的信仰,但也有很多受迫害的胡格諾派教徒勇敢地反抗,逃離法國,躲過警戒逃到鄰國。據估計,到17世紀結束之前,路易十四失去了多達30萬最有技術和勤勞的臣民。
胡格諾派教徒逃離法國行為的影響是災難性的。法國幾大最重要和繁榮的工業遭到了破壞,而其他國家尤其是荷蘭、英國、勃蘭登堡的製造業卻因這些逃到他們國家的胡格諾派教徒帶來的活力、技術和資金而獲益。很多逃亡的胡格諾派教徒最終在南非創建了自己的新家園,而他們的後代也為德蘭士瓦共和國(RepublicsoftheTransvaal)和奧蘭治自由邦(OrangeFreeState)的強大貢獻了巨大力量。還有很多其他胡格諾派教徒前往美洲避難,並在那裏成為了除英國清教徒外新大陸上最重要的一支力量。(15)132.和巴拉丁領地或奧格斯堡同盟的戰爭(1688—1697)廢除《南特敕令》對法國的間接影響和直接後果一樣充滿災難性。這一法令的通過在新教國家所激起的憤怒促成奧蘭治的威廉親王組織起來一個強大的聯盟來反抗路易十四,史稱“奧格斯堡同盟”(LeagueofAugsburg)。
路易十四決心向同盟者發起進攻。為了給自己的進攻尋找一個借口,路易十四以妻子妹妹的名義宣佈巴拉丁領地(Palatinate)的所有權歸自己所有,然後急忙派遣大部隊進入巴拉丁領地,不過很快就被聯軍擊敗。眼看着自己的征服無法完成,路易十四下令將巴拉丁領地夷為平地。這些遭受毀壞的地方包括海德堡(Heidelberg)、施佩耶爾(Spires)和沃木斯(Worms),果樹、葡萄架和莊稼都受到了破壞,多達10萬農民因此無家可歸。
另一個更加強大的同盟被組建起來對抗路易十四(1689),它包括英國、荷蘭、瑞典、西班牙、薩伏依(Savoy)、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巴拉丁選帝侯,以及巴伐利亞和薩克森選帝侯。
在10年的時間裏,幾乎整個歐洲都成為戰場。這場戰爭堪比一個世紀后的歐洲大陸為了追求獨立而發動的反抗拿破崙的戰爭。
最終,交戰雙方都因戰爭而疲憊不堪、資源耗盡,《里斯維克和約》(PeaceofRyswick)的簽訂終於結束了這場戰爭(1697)。戰爭期間雙方都互有勝負,路易十四被迫放棄了很多在戰爭之前就佔據的領地。然而他還是設法保住了包括斯特拉斯堡在內的一些其他重要的領土。
133.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1701—1714)《里斯維克和約》簽訂之後僅僅3年,歐洲列強就捲入了另一場戰爭——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爭(WaroftheSpanishSuccession)。這場戰爭爆發的背景是這樣的:1700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二世(CharlesII)——查理五世皇帝在西班牙的最後一位男性後代——去世了。他去世后沒有子嗣來繼承王位,於是他把王位傳給了路易十四的孫子安茹公爵腓力(Philip,DukeofAnjou)。腓力公爵當時只有17歲,他得到王位后被稱為腓力五世,並成為了波旁王朝在西班牙的創建者。路易十四在得知法國和西班牙實質上合併的消息后無比喜悅,他聲稱“從此之後,再無比利牛斯山”。
法國得到西班牙的支持,很容易就能在殖民世界變得更加強大,從而實現他建立一個大殖民帝國的夢想。面對共同的危險,歐洲成立了另一個大同盟來反對法國(16),其主要目的就是將腓力趕下西班牙王位,並安排一個奧地利王子即位。
在13年的時間裏,整個歐洲因為戰爭而動蕩不安(17),直到《烏得勒支和約》(TreatyofUtrecht,1713)和《拉斯塔特和約》(TreatyofRastadt,1714)簽訂,戰爭才宣告結束。但是這些和約的條款還是保留了波旁家族的王子腓力在西班牙的王位,條件是法國和西班牙永遠不能合併成為一個王國。西班牙的統治從各個方面都被削弱。直布羅陀和米諾卡島被割讓給英國;米蘭、那不勒斯和撒丁島,以及天主教尼德蘭割讓給了奧地利;西西里島被割讓給薩伏依公爵。西班牙因此幾乎被剝奪了在歐洲的半數領地。
法國也在殖民統治上遭受沉重打擊和削弱,被迫將新斯科舍(NovaScotia,阿卡迪亞)割讓給英國,並承認英格蘭在紐芬蘭和哈德遜海灣地區的統治權。(18)134.路易十四去世(1715)在禍患、困惑和痛苦中,路易十四長期、多事的統治終於走到了盡頭。為了支撐不計其數的戰爭支出,維持奢華的宮殿,建造昂貴的建築,他不得不徵收沉重的賦稅,這使得法國不堪重負、瀕臨破產,而他可憐的子民們為了麵包所發出的哀號一直縈繞在皇宮周圍。而王太子和兩個孫子的先他去世也沉重打擊了路易十四,他只好把王位傳給了只有5歲大的曾孫。1715年9月1日,“偉大的君主”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將一個債台高築、痛苦不堪、危機四伏、民不聊生的國家交到了一個孩子手中。路易十四似乎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對自己的錯誤進行了反思,給自己的繼承人留下了下面的忠告:“不要效仿我的錯誤做法。我對戰爭的認識不夠深刻,為了虛無縹緲的東西不斷挑起戰亂。不要模仿我,做一個平和的君主,把解救臣民於水火作為你從政的主要任務。”
路易十四的去世並沒有得到臣民們的一滴眼淚,人們得到這個消息時歡呼雀躍。當時的一位諷刺作家宣稱:“在路易十四活着的時候,人們已經流盡了所有的眼淚,他死的時候已經沒有眼淚可流了。”
135.路易十四的宮廷
路易十四的宮廷生活之奢華是歐洲歷史上從未有過的。自古羅馬的尼祿在燒毀的羅馬區修建黃金宮,置身於其中奢華的陳設時感嘆“現在的房子才是人應該住的地方”后,再沒有哪個君主如此揮霍一個帝國的財富。路易十四有6處宮殿,最豪華的當屬凡爾賽宮(Versailles)。在這個最初是荒原的地方,路易十四建起了一個美麗的微型宇宙,而他本人就是這個宇宙的中心,絢麗的太陽——路易十四選擇太陽作為自己的標誌——宇宙萬物都圍繞太陽轉動又從太陽那裏獲取光與生命。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和附屬宮殿上花費了巨額資金——相當於現在的1億美金。這裏聚集了全國的美色、智慧和學識。王室超過15000人,都過着富貴奢華而又空虛的生活,而一切都要人民來負擔。
這個龐大家族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眾多的封建貴族。雖然被剝奪了古代的權力和財富,他們卻因為出沒於皇室家族中——從國王手裏領取養老金並成為他宮廷的漂亮點綴——而心滿意足。法國歷史學家泰納(Taine)曾說過:“一個軍事團體休假一個多世紀,圍繞在軍事首領周圍享受着首領賜予的奢華生活,這就是古代制度下社會習慣的原則和完美概括。”
不難想像,這個時期的宮廷生活腐朽至極。然而,罪惡披上了鍍金的外衣,醜陋的道德敗壞被表面的豐功偉績和精緻的愉悅以及做作的舉止裝扮得花枝招展。雖然如此的虛偽和腐敗,路易十四的奢華宮廷還是令整個歐洲眼花繚亂。鄰國的宮廷紛紛效仿並追求奢侈的生活方式。在品味和時尚方面,法國給整個歐洲大陸制定了規則,而法語也成為了整個文明世界的宮廷用語。
136.路易十四時期的文學
儘管路易十四本人不是學者,但是他給了文學家們最自由的鼓勵。因此,他的統治時期成為了法國文學的黃金時代。當然,他這麼做有着自私的想法。他與各個階層的詩人和作家交友並授予他們各種榮譽,為的就是讓這些文人能夠宣揚自己宮廷的聲譽。這些作家在他那裏領到高額的獎賞,從而在整個歐洲大肆讚美路易十四,為他的青睞和自由給出了最豐厚和感激的回報。
這個時期,幾乎所有的文學種類都得到了法國作家的培育和發展,然而最傑出的作家出現在了戲劇領域。三個最偉大的劇作家高乃依(Corneille,1666—1684)、拉辛(Racine,1639—1699)和莫里哀(Molière,1622—1673)都出現在這個時期。(19)137.路易十四的統治與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關係歷史學家馮·霍爾斯特(VonHolst)說:“如果要問,是誰在打破舊的制度方面做的貢獻最大?毫無疑問,正確的答案是,路易十四。”路易十四通過濫用自己無限的權力使君主專制信譽喪失。他發動的多次戰爭和為了維持閑置奢華的皇宮而大肆揮霍財富令法國因沉重的稅負而江河日下。他的“世間萬物,皆為我一人所用”的可怕理念使勞苦大眾痛苦不堪,從而為大革命做好了思想和精神上的準備。
138.路易十五統治下法國君主政體的衰落(1715—1774)波旁王朝的霸權連同路易十四一起永遠地消失了。偉大君主將自己的王位傳給了繼任者,法國歷史也從最強大輝煌的統治時期過渡到最虛弱和最恥辱的階段。路易十五(LouisXV)是一個專制暴君,但又不具備任何君主的美德。在他的統治下,法國迅速衰落並逐漸滑向1789年大革命的深淵。
在路易十五統治的前8年,權力都掌握在奧爾良公爵(DukeofOrleans)手中,他是國王年幼時期的攝政者。奧爾良公爵腐化墮落,窮凶極惡而又不知羞恥。或許羅馬在最糟糕皇帝的統治之下的混亂和動蕩,都無法與這個所謂的“攝政時期”相提並論。
1723年,國王成年,路易十五正式掌管了政府。路易十五從小就生長在一個腐化墮落漸至邪惡的環境中,他完全受他情婦們的擺佈,其中最臭名昭著的就是蓬帕杜夫人(MadamedePompadour)。這個女人的愛恨與任性是決定法國未來19年戰爭與和平的主要因素。陸海軍最高統帥的任命都由她來裁定。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她才是法國真正的首相。
鑒於王權周圍都是這樣的環境,路易十五統治下的法國在影響力、軍事力量和聲望上都出現明顯衰落就不足為奇了。法國在這個時期參加的所有戰爭都給她的軍事聲望帶來傷害。其中最重要的一場戰爭就是七年戰爭(SevenYears’War,1756—1763),在美國稱之為“法國印第安人戰爭”,它導致了法國在新大陸失去了加拿大,在舊大陸失去了印度。
第十章
斯圖亞特王朝和英國革命(1603—1689)第一節斯圖亞特王朝
詹姆斯一世的統治(1603—1625)139.詹姆斯一世的執政思想隨着都鐸世系的終結,瑪麗·斯圖亞特的兒子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繼承了英格蘭王位並成為英格蘭的詹姆斯一世(JamesI)。斯圖亞特家族的即位讓英格蘭和蘇格蘭處於一個共同的君主統治之下,但是每個國家都還保留了各自的立法機構。
詹姆斯一世和其他繼任的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一樣都是君權神授思想的堅定擁護者。他認為王位世襲是上帝賦予的權利,人民、神職人員和議會都不可以對國王的權力有任何的懷疑和限制。他的原話是這樣說的:“質疑上帝的做法屬於大不敬和褻瀆神靈,忠誠的基督教徒對上帝的旨意永遠滿意;作為臣民對國王的做法、旨意或者對國王指手畫腳都屬於對王權的冒犯和蔑視。”(20)斯圖亞特王朝對國王無限權力的理念的強烈支持在法國的執政理念和現實中都能看到。斯圖亞特王室和法國的吉斯家族有着密切聯繫,他們對法國的思維模式完全認同。此外,查理一世的妻子就是法國亨利埃塔·瑪麗亞(HenriettaMaria)公主。與法國的這層關係自然而然地將斯圖亞特王朝引領到法國的影響之下。他們模仿波旁王朝的做法,經常引用法國的執政思想並努力讓英格蘭的政府成為和法國一樣的君主專制。
140.詹姆斯一世和下議院的鬥爭;“至高無上的國王和至高無上的人民”
但是英國下議院(Commons)和大多數英國人民關於政府性質尤其是英國政府的性質與斯圖亞特王朝的國王的觀點並不相同。這種觀點上的差異就蘊藏着內戰和所有由此產生的事件——共和國、護國政體和1688年革命的萌芽。
一個事件形象地說明了這種形勢。下議院的委員會等待着國王的出現。詹姆斯一世對自己的隨從說:“放置十二把椅子,我要迎接十二位國王的到來。”國王辛辣諷刺的言辭道出了一個簡單的事實。當詹姆斯一世接見下議院議員時,這些委員確信自己和國王一樣擁有神授的權力來管理國家。正如歷史學家基佐(Guizot)所描述的那樣:“國王和人民都認為自己有統治權。”這樣就產生了不可調和的衝突。
國王和下議院的主要分歧就在於對國王在立法和徵稅方面權力的限制和議會在權利及司法權方面的性質和程度。
關於對王權的限制,從詹姆斯一世的言行來看,他給人的感覺是自己的權力是無限的。他發表了具有法律效力的公告,然後通過罰款和監禁來實施這些詔令,讓它們看起來就像是議會的常規立法。而且,他還利用法律在涉及國王對國內港口徵收關稅權力方面的不確定性,對進出口的貨物徵收新的、特別的關稅。國王的法官們對詹姆斯一世言聽計從,他們中的一些人甚至表示:“海港是國王的大門,他可以向他喜歡的人關閉和開放。”
關於下議院的權利,這個機構堅持認為他們有權決定自己成員的選舉,可以自由辯論涉及公共福利的所有問題而不受迫害或監禁懲罰。詹姆斯一世否認下議院的這些權利,並不斷向議員們透漏,只有獲得他的恩准和他祖先們的支持,他們才能行使這些自由權,如果他們的行為不慎或者對國王不敬,他有權剝奪他們的權利。
有一次,下議院就國王禁止他們參與國家事務問題進行辯論,詹姆斯一世對此極為不滿,發佈了更為嚴厲的法令否認議會的權利。這使得議會積累已久的憤怒徹底爆發,他們在議事錄上發表了勇敢的抗議,史稱《大聲明》(GreatProtestation)。《大聲明》宣佈“議會的自由、權利和司法權都是英國臣民自古以來不容置疑的權利,有關國王、國家、領土防衛和保護英國國教等事務都是英國議會正當的議題”(1621)。
當議會發表《大聲明》的消息傳到國王耳朵里,詹姆斯一世憤怒地下令議會休會,並派人去取這份下議院的聲明,並親自刪去了那些可憎的決議。隨後他解散了議會,甚至將幾個下議院議員監禁起來。通過對這些高壓手段的些許了解,我們就知道了斯圖亞特王朝的執政理念,並從中看出其為國王和人民之間鬥爭的最終爆發鋪平了道路。
141.殖民地和貿易定居點
詹姆斯一世的統治因殖民體系的開始而為人所知,這個殖民體系導致了英格蘭民族幾乎在世界各個角落都建立起來。1607年,詹姆斯頓(Jamestown)在北美的弗吉尼亞建立起來,之所以如此命名,就是為了紀念國王詹姆斯一世。這是英國在美洲建立的第一個永久定居點。1620年,一些曾在荷蘭發現能夠暫時躲避宗教迫害的臨時避難所的分離派教徒(Separatists)或清教徒(Pilgrims),穿過大西洋,在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之後,在新英格蘭建立了第一個殖民地,從而為新世界的公民自由奠定了基礎。
這一時期的英國人除了在新大陸建立殖民定居點,還在古老的印度土地上定居下來。1613年,東印度公司在蘇拉特(Surat)建立了他們的第一家工廠。這是大英帝國在東方卑微的開始。
同時,我們還需注意他們在愛爾蘭阿爾斯特的移民。這個島嶼的北部由於長期的叛亂而荒無人煙,大片土地被英國王室沒收,現在王室又把這些土地授予了英格蘭和蘇格蘭殖民者。一些凱爾特人部落被全部趕走,然後在島上的其他地方得到土地。這項運動開始於1610年,其目的是將愛爾蘭新教化和英國化。最終,他們所追求的目的得到了最好的結果。在拓殖運動開始后的不到一百年裏,超過100萬長老派(PresbyterianSect)的新教徒定居在阿爾斯特。對愛爾蘭當地人的殘酷與不公正對待讓他們對殖民者懷有深深的敵意,而後來新的暴行更加惡化了愛爾蘭人和英格蘭人之間的關係,時至今日,這種敵對的情緒仍然存在。
142.文學
這一時期最負盛名的文學成就是聖經的新譯《欽定本》(KingJames’Version),於1611年出版。這一譯本直到今天仍然被新教教會普遍使用。
詹姆斯一世統治時期的最著名的作家都是伊麗莎白輝煌時代的遺留。(21)沃爾特·雷利爵士(SirWalterRaleigh)曾是伊麗莎白女王的寵臣,隨着女王的去世而倒了大霉。他被指控參與反對國王的陰謀,最後被投進倫敦塔,關押了13年之久。在長期囚禁的苦悶之中,他通過寫作《世界歷史》(HistoryoftheWorld)而加以緩解。雷利最終被砍頭(1618)。
哲學家弗朗西斯·培根(FrancisBacon)結局之悲慘不亞於雷利爵士。他曾擔任大法官(LordChancellor),在位期間禁不住誘惑收受了訴訟人的賄賂。他因此受到起訴並被移交到上議院的法庭,他坦白了自己的錯誤,但是強調自己雖然收了賄賂但是並沒有影響到自己的司法判斷。他向法官乞求“對一根折斷的蘆葦施以仁慈”。培根被判處巨額罰金並被關進倫敦塔囚禁。但是國王可憐他而免除了他的罰金並將其釋放,甚至還賜給了他一筆退休金。獲釋后培根僅僅活了5年,便於1626年去世了。
培根在說英語民族的哲學家中居於最重要的位置,他的哲學體系被稱作“哲學歸納法”(InductiveMethodofPhilosophy),這一體系堅持主張實證和對事實的仔細觀察才是獲得關於自然規律知識的唯一真實方法。
查理一世的統治(1625—1649)
143.《權利請願書》(1628)
查理一世(CharlesI)繼位后也繼承了他父親關於君權神授的思想。他將《聖經》裏的一段話當成了自己的執政聖典:“王的話本有權力,誰敢問他說,你做什麼呢?”(22)因此,國王和議會立即開始了新的鬥爭。查理一世在位時期的前兩屆議會被迅速解散,因為他們堅持調查民眾的不滿,而非投票滿足國王的需求。
在第二次解散議會後,查理試圖通過“仁愛王稅”(Benevolences)和強迫借貸來籌集政府運行所需的資金。但是他的所有伎倆都沒有得逞,只能被迫向議會求助。議會召開會議,答應給查理提供資金,但要求他批准通過議會起草的《權利請願書》(PetitionofRight)。這是《大憲章》之後,英國憲制史上最為重要的一份法律文件。它提出了禁止四種國王濫用職權行為:(1)沒有得到議會的同意就以借貸、恩稅、稅收等形式籌集資金;(2)無故監禁;(3)在民宅駐紮軍隊——這頗令人煩惱;(4)按照戒嚴法進行審判,即在沒有陪審團出席的情況下進行審判。
就像當年約翰王(KingJohn)不情願批准《大憲章》一樣,查理一世也很不情願批准《權利請願書》,但最終,他還是被迫同意讓這份文件“成為了法律”(1628)。
144.查理一世無議會的統治(1629—1640)很快,查理就證明了他批准《權利請願書》絕非自己的意願。他立刻違反了其中的條款,企圖以徵稅和貸款的方式籌集資金。查理在沒有議會的情況下統治了11年,將一個由國王、上議院和下議院共同組成的英格蘭政府變成了實際上像法國和西班牙那樣的無須負責任的君主專制政府。
查理最積極的大臣中比較突出的兩位是後來的斯特拉福德伯爵托馬斯·溫特沃思和倫敦主教後來成為坎特伯雷大主教的威廉·勞德。這兩個人都憑藉其勤奮和成功幫助查理在英格蘭自由的廢墟上建立起國王的絕對權力而聲名遠揚。
查理及其大臣高壓獨裁的舉動通過三個邪惡法庭篡奪的、武斷的判決得以強化。這三個法庭就是著名的“北方法院”(CounciloftheNorth)、“星室法庭”(StarChamber)和“高等宗教事務法庭”(HighCommissionCourt)。(23)所有這些法庭的審判都沒有陪審團參加,都由國王的親信組成,當然也就成為了國王發號施令的工具。他們的判決往往隨意而不公,懲罰殘忍而嚴酷。
查理一世
145.約翰·漢普登和造船稅(1637—1638)在此期間,查理徵收的眾多非法稅金中有一種“造船稅”(ShipMoney)。在早期,當國家遭遇危險時,為了公共的利益,國王便要求海港和沿海地區捐獻船隻和造船物資,“造船稅”由此而來。查理和自己的大臣仔細考慮后,產生了讓內陸地區和沿海地區都繳納造船稅的想法。
在眾多反對繳納造船稅的人中,其中有一位名叫約翰·漢普登(JohnHampden)的紳士。案件被交到財政法庭(CourtofExchequer),由全部的十二名法官出庭審理。整個英格蘭都關注着這起訴訟案的進展。支持漢普登和國王的雙方律師展開激烈辯論。儘管十二名法官中有五人支持漢普登,但最後的裁決還是對國王有利。官司雖然輸了,但是英格蘭人認為有些法官是害怕觸怒國王才不敢做出對國王不利的判決的。
政府在民事和宗教事務方面的專橫,以及對法庭申冤和保護的失望,促使成千上萬人前往新大陸尋求自由和安全。
146.主教戰爭(1639)
英格蘭準備通過公開的起義反對讓他們難以忍受的暴政。蘇格蘭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加劇了危機。國王企圖強迫蘇格蘭長老派信徒進行英格蘭國教的禮拜儀式。對蘇格蘭人來說,這有點類似於讓他們恢復自己所反對的羅馬的天主教教義(Popery)。所有階層,無論農民還是貴族,都通過莊嚴的《國民誓約》(NationalCovenant)團結在一起——誓約者(Covenanters)便由此而得名——抵制所有改變他們宗教儀式的企圖,直至最後一刻。
國王決心通過武力來鎮壓這場運動。蘇格蘭人為了自己的信仰懷着滿腔熱情迎接挑戰。查理很快就發現,沒有錢,戰爭便難以為繼。於是他被迫召集議會,並希望能夠得到議會的支持。但是下議院首先將注意力放在了解決民怨上,而非為國王撥款上,這促使查理解散了議會。蘇格蘭軍隊越過邊境向英格蘭進攻,國庫空虛,再加上士兵的叛亂,讓查理陷入非常無助的境地,他被迫再次召集議會。
147.長期議會
1640年11月3日,議會召開會議。這屆議會的會期長達12年,合法存在近20年,因此,這屆議會也稱作“長期議會”。下議院中占微弱多數的議員是一批堅定的君主專制反對者,在他們完全認識到了英國人的傳統自由權利受到威脅后,便下定決心限制國王的獨裁統治。
下議院的第一個法案就是彈劾作為國王專制和強權統治工具的斯特拉福德。他最終被判處剝奪財產和公民權,並被送上了斷頭台。(24)處決斯特拉福德伯爵為了防止做完自己的事情之前遭到解散,議會兩院通過法案,決定沒有議會同意,國王無權休會或解散議會。三個專制的法庭,高等宗教事務法庭、北方法院和星室法庭被廢除。最後,一項法案被通過,宣佈造船稅是非法的,對約翰·漢普登的判決因“違背國家法律”而宣告無效。
148.查理企圖逮捕議會五名成員
查理的輕率決定讓英格蘭陷入了內戰的深淵,此後,局勢發展得如此迅速,超出了國王的掌控。為了恐嚇下議院,國王計劃對議會的五名主要成員以叛國罪提出上訴,並派人前去逮捕他們,其中就包括漢普登和皮姆(Pym);但是,當國王派遣的官員到達議會時,這五名被控者已不知去向。第二天,查理親自帶領全副武裝的隨從前往議會實施逮捕;但事先得到消息的議會成員早已撤離。國王已經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觀察到“鳥兒已經飛走了”,便撤出了議會。
查理犯了致命的錯誤。整個國家都無法原諒國王對自己的代表的侮辱和冒犯。整個倫敦武裝起來反抗國王。查理被因自己的魯莽而引起的暴風驟雨嚇壞了,他匆忙逃往約克。查理逃離倫敦的這一天被看作是英國內戰的開始(1642年1月10日)。
英國內戰(1642—1649)
149.兩大黨派
英國這時分成了兩大黨派。那些聚集在國王的旗幟下——大部分是貴族、士紳及神職人員,他們被稱為“保皇派”(Royalists)或“騎士黨”(Cavaliers);而聚集在議會旗幟下的,主要是市民和自耕農階層,他們被稱作議會派(Parliamentarians)或“圓顱黨”(Roundheads),之所以叫圓顱黨是因為這些人很多都將頭髮剪短至頭頂,因為這個原因,為了表明立場,騎士黨長期以來都留着長發。騎士黨信奉已建立的聖公會(EpiscopalChurch),而圓顱黨則是清教徒。在不斷的鬥爭中,長老會和獨立派(Independents,後來成為公理會)成為了清教徒的領導者。
150.奧利弗·克倫威爾和他的“鐵甲軍”
雙方的戰爭持續了3年後(25),議會派軍隊的軍官中出現了一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也是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奧利弗·克倫威爾(OliverCromwell)。在戰爭初期,克倫威爾作為騎兵上校已經展示了非凡的指揮和管理才能。他的騎兵部隊以“克倫威爾鐵甲軍”的名號威震四方。這支鐵甲軍完全由宗教人士組成。髒話、酗酒等軍營常見的惡習在鐵甲軍中聞所未聞。他們高唱聖歌衝鋒陷陣。鐵甲軍百戰百勝,從無敗績。
151.“忘我條例”和“新模範軍”(1645)戰爭初期,議會派軍隊暴露了一些致命的缺點,其中之一就是很多軍官被任用,不是根據他們的能力和戰功,而是根據他們的社會等級。下議院的首領們通過一項“自我否定(忘我)條例”(Self-denyingOrdinance)的措施來清除這些空有貴族頭銜的無能之輩,該條例規定任何在軍隊掌握指揮權的貴族成員都要在40天內辭職。同時他們又創建了一支擁有21000人被稱作“新模範軍”的新型軍隊。托馬斯·費爾法克斯爵士(SirThomasFairfax)擔任總司令,克倫威爾以中將的軍銜指揮騎兵部隊。(26)要加入這支新軍並不考慮宗教觀念,但是實際上,軍隊中的大部分軍官都是獨立派。隨着時間的推移,由於這些軍官的影響,這支軍隊成為了自戈弗雷(Godfrey)率領十字軍拯救聖墓教堂以來宗教熱情最為濃厚的軍事團體。絕大部分戰士都是熱情的、敬畏上帝的、高唱讚歌的清教徒。不打仗的時候,他們就研讀聖經,做禱告和唱聖歌。
152.納斯比戰役(1645)
新模範軍的成色很快在納斯比戰役(BattleofNaseby)中得到驗證,這是英國內戰中的關鍵一役。保皇派被一舉擊潰,他們的事業無可挽回地失敗了。查理從戰場上逃走,最終逃到了蘇格蘭。查理原以為可以依靠蘇格蘭人對斯圖亞特王朝的忠誠而東山再起,但是由於他拒絕簽署《國民誓約》和某些其他的條款,蘇格蘭人最終還是把他交給了英國議會。
153.“普萊德清洗”(1648)
現在,議會中有很多人在沒有從國王那裏得到充足保障的情況下,支持國王只要保證按照憲法和其他法律行事,就可以重返王位。獨立派,即克倫威爾和他的軍隊,看到勝利的果實極有可能全部喪失,便採取高壓手段,將下議院中所有支持查理復辟的人清除出去。
於是,一名叫作普萊德的軍官守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門口驅逐和逮捕那些與軍隊為敵的議會成員。143人被從下議院的席位上趕下來,議員人數減少到了50人。這一行動被稱為“普萊德清洗”(Pride’sPurge)。“現在,少數派成了多數派”。只不過這種變成多數派的做法不是合法的。
威斯敏斯特廳
154.審判和處死國王(1649年1月30日)下議院在清洗掉國王的支持者之後,立刻通過決議,以叛國罪審判查理。一個由135人組成的最高法院被組織起來,隨後,查理被傳喚到庭。站在法庭前,查理拒絕承認這個法庭擁有審判他的權力,並堅持認為世間沒有法庭具有質疑他行動的資格。但是審判繼續進行,將近一周后,查理被以“暴君、叛國者、殺人犯和整個國家善良人們的公敵”的罪名被判處死刑。
幾天之後,判決執行。面對死亡,查理表現得鎮定自若而富有尊嚴。他在絞刑架上發表了演說,真誠的程度毋庸置疑。他說:“我和任何人一樣都希望英國人民能夠獲得自由和民主;但是我必須要告訴你們,他們的自由和民主存在於政府的安排;……不是讓人們參與政府事務,這些政府事務和他們沒有關係。”
第二節
共和時期與護國公時期(1649—1660)155.共和國的建立處死查理幾個星期以後,下議院投票表決決定取消“對於人民自由安全和公共利益毫無意義、負擔沉重而又危險重重”的國王之位,並以同樣的名義將“對於英格蘭人民無用而又危險”的上議院取消,隨後以“共和國”的名義建立了自由的國家。新的國璽上印着“上帝復佑,自由元年,1648”的字樣。(27)國家的行政權力被賦予由41人組成的國務委員會。著名愛國者亨利·范恩爵士(SirHenryVane)是該機構的領導人。
156.共和國的困境
宗教和政治熱情交織在一起的共和國從誕生開始就面臨著各種危險。處死查理的舉動令歐洲的君主們驚恐萬分。俄羅斯、法國、荷蘭共和國都拒絕和共和國的大使們有任何聯繫。蘇格蘭人為自己曾經將查理交到敵人手中一直悔恨不已,現在他們為了洗刷不忠的罪名急忙宣佈擁護查理的兒子為國王,稱之為查理二世;在愛爾蘭的保皇派人也宣佈支持查理二世;同時,荷蘭人也積極準備幫助查理二世重新奪回他不幸父親的王位。在英格蘭本土,保皇派也積極活動,不斷地威脅着共和國。
157.同愛爾蘭的戰爭(1649—1652)就像古羅馬共和國一樣,英格蘭共和國似乎從各種危險處境裏積聚了力量。克倫威爾被任命為愛爾蘭總督(LordLieutenant),率軍前去鎮壓那裏的保皇派人。依靠着“鐵甲軍”,克倫威爾迅速而恐怖地鎮壓了愛爾蘭的天主教保皇派人。由於拒絕克倫威爾投降的要求,德羅赫達(Drogheda)被攻佔后,三千守軍被屠殺殆盡(1649)。其他被攻佔城鎮的命運也大致如此,但少了些許的血腥。克倫威爾自己曾描述過對待這些被俘守軍的手段:“當他們投降的時候,軍官們的腦袋都被敲碎,1/10的士兵被殺掉,而剩下的士兵則被船運到了巴巴多斯(Barbados)。”克倫威爾對待愛爾蘭人時的殘忍野蠻是他的記憶中永遠無法抹去的污點。
天主教的保皇派人被擊敗后,愛爾蘭最好的土地都被沒收,然後再被授予英格蘭和蘇格蘭殖民者。這種確立新教徒在愛爾蘭優勢地位的方式在英國歷史上被稱作“克倫威爾式殖民”,但是愛爾蘭人則憤恨地將之稱為“克倫威爾的詛咒”。清教徒在愛爾蘭的瘋狂舉動煽動了愛爾蘭人仇恨的情緒,再加上之前英國殖民者對愛爾蘭人的暴行,讓愛爾蘭人心中復仇的火焰熊熊燃燒,直到今天都沒有熄滅。(28)158.同蘇格蘭的戰爭(1650—1651)隨後,國務委員會命令克倫威爾撤出愛爾蘭,率軍前往蘇格蘭。克倫威爾的名字讓人聞之色變,他所到之處,蘇格蘭人四散奔逃。在鄧巴,克倫威爾與蘇格蘭軍隊相遇。面對狂熱的圓顱黨人的進攻,蘇格蘭軍隊如風中的穀殼一般四處潰散。上萬人被俘,所有輜重和大炮都被繳獲(1650)。
第二年,在鄧巴戰役周年之際,克倫威爾又在伍斯特(Worcester)取得另一場重大的勝利。整個蘇格蘭很快被迫向共和國投降。查理二世在歷經千難萬險后,橫渡英吉利海峽到達諾曼第。
159.克倫威爾驅逐長期議會(1653)蘇格蘭戰爭之後又爆發了英荷戰爭。在此期間,英國議會和軍隊之間發生了公開的爭吵。克倫威爾下令解散議會,呼籲建立一個新機構。議會予以拒絕;克倫威爾便帶領士兵前往議會,在聽了一會兒議會的公開辯論后,克倫威爾突然站起來惡狠狠地宣佈:“我要終結你們的空談。你們都需要離開;讓位給更優秀的人。你們不是議會。上帝已經受夠了你們這些傢伙。”按照事先約定的信號,克倫威爾的士兵闖進議會。整個議會大廳都被清理乾淨。克倫威爾拿起議長的權杖,輕蔑地說,“該怎麼處置這個小玩具呢?”隨即下令,“帶走!”隨後,士兵撤離議會大廳,鎖了大門。
就這樣,長期議會或“殘缺議會”——普萊德清洗之後的戲稱,在當權12年之後被解散了。長期議會已經徹底失去了各方的信任和尊敬,所以它在被非法、專斷地解散時,幾乎沒有任何反對的聲音。
160.“小議會”和護國政體的建立(1653)這時,克倫威爾召集了一個新議會,更確切地說,是召集了一個會議,他儘可能地招徠宗教人士與敬畏上帝的人。這個經常被叫作“小議會”的議會由156名成員組成,基本上都是宗教狂熱分子,他們把大部分時間都花在解釋聖經、做禱告和說教上。其中有一個叫作“讚美神的貝爾邦”(Praise-GodBarebone)的倫敦皮毛商人,尤其專註於此。這個名字令人感到好笑,因為這位佈道者是議會相當一部分人典型的代表,所以他們給這個議會取了一個綽號——貝爾邦議會——通過這個綽號,這個議會成為英國歷史的一部分。
“小議會”只存在了5個月,然後把所有的權力都交到了克倫威爾的手裏,自行解散。一部可以說是憲法的《政府組織法》(InstrumentofGovernment)由軍官委員會起草,並由克倫威爾批准通過。這份法律文書是第一部成文憲法,它規定議會由下議院、國務委員會和終身制的行政長官組成。行政長官的頭銜為“英格蘭、蘇格蘭和愛爾蘭聯邦護國公”(LordProtectoroftheCommonwealthofEngland,Scotland,andIreland)。通過這部憲法,克倫威爾成為了終身制的護國公。
奧利弗·克倫威爾
161.護國政體時期(1653—1659)克倫威爾的權力幾乎不受任何限制。他基本上是一個獨裁者,身後擁有強大的軍隊作為支撐。護國公可以隨意召集、挑選和解散議會。在他的獨裁統治下,幾乎沒有任何機構能夠或願意與他進行順利的合作。當克倫威爾最後一次解散倔強和難以駕馭的議會時說:“讓上帝在我和你們之間做出裁判吧。”
在五年的時間裏,克倫威爾獨攬政府大權。他的統治雖然專制,但卻開明。他讓英格蘭擁有了自沃爾西和伊麗莎白以來的最強大的政府。他的目的就是“讓英格蘭變得偉大並配得上這樣的偉大”。作為狂熱的清教徒,克倫威爾認為只有由教職人員按照聖經的教義管理國家事務,英格蘭才配得上這樣的偉大。
另外,克倫威爾認為英國能夠成為上帝的子民並變得偉大,就是因為英格蘭在歐洲高舉新教的大旗。正是這樣的宗教信念,引領他成為所有地方被威脅的新教的保護者。他曾成功地為法國胡格諾派教徒的利益而對法國政府施加影響,讓他們在飽受折磨的困頓中獲得了喘息的機會;他還迫使薩伏依公爵停止對沃州人(Vaudois)的迫害,並告知教皇:如果任何地方的新教徒繼續受到攻擊或迫害——克倫威爾把一切反對新教徒利益的行為歸咎於教皇——英格蘭的炮火將迅速在整個聖安格羅(St.Angelo)附近迴響。
162.克倫威爾去世
儘管克倫威爾擁有不可動搖的決心和鋼鐵般的意志,但是他仍然感覺到了管理政府的沉重負擔,並為自己所在位置的焦慮而飽受折磨。他從成功的表象中感覺到了徹底的失敗。他曾經希望建立一個立憲政體,然而到頭來,他卻發現自己不過是個軍事篡奪者,他的頭銜只是武力的附屬品。我們可以相信,他對自己建立的政府的憎恨同英國人民是一樣的。由於焦慮和超負荷工作的摧殘,他染上了高燒,再加上擔心自己死後英國不知會陷入什麼樣糟糕境地的深深憂懼,他一病不起,撒手人寰。他去世的那天,就是他一直認為是“幸運日”的那天,就是取得鄧巴和伍斯特戰役大捷的那天(1658年9月3日)。
當叱吒風雲的拿破崙去世時,聖赫勒拿島(St.Helena)被激烈的暴風雨所震撼;克倫威爾去世這天,自然的力量似乎為了安慰他那不得安息的靈魂而大作。“所有森林的大樹被連根拔起,屋頂也被掀翻,一切似乎昭示着克倫威爾強大的靈魂即將逝去”。但是克倫威爾的敵人們卻認為這場暴風雨是由魔鬼發起的,它是前來收走他的靈魂的。
163.理查德·克倫威爾(RichardCromwell,1658—1659)奧利弗·克倫威爾在去世之際,將護國公的頭銜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理查德(Richard)。理查德行事完全與父親相反,他膽小怕事,優柔寡斷,毫無信仰。父親掌控全局所要最大限度運用的才幹和資源,對無能而又缺乏經驗的兒子來說,是不能承受之重。理查德自己比任何人都更快地意識到了這一點,再加上迫於已對他不滿的軍隊的壓力,理查德在統治英國短短几個月之後就宣佈退位。
164.王政復辟(1660)
護國政體垮台後的幾個月裏,整個英國陷入了無政府的邊緣。對未來的悲觀和對共和政體的不滿讓絕大多數英國人迫切希望君主政體復辟——實際上,大多數英國人從來沒有希望君主制被廢除。查理·斯圖亞特正在荷蘭,忠誠的大潮正向他那裏迴流。蒙克將軍,駐蘇格蘭軍隊的統帥以及蘇格蘭民族情感的代表,率軍南下,向倫敦挺進,實際上已經掌控大局。
長期議會,包括被普萊德清洗的那些議會成員再次聚集起來,通過決議宣佈“根據王國古已有之的根本大法,政府理應由國王、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隨後,議會邀請查理重返英格蘭,並坐上國王之位。
在萬眾的歡呼下,查理經過9年的流亡之後重新踏上不列顛島的土地。英格蘭為他的回歸做了精心準備,各派政治力量都對他熱烈祝賀。面對這一切,查理以一種喜悅的諷刺言語說道:“這些年來,我一直在一個非常樂於見到我的國家之外流亡,確實是我的過錯。”
165.清教徒革命失敗的原因
清教徒革命失敗了。要探尋革命失敗的深層原因,無論是從當時的社會環境,還是從克倫威爾或是其他領導者的個人性格等方面去分析,都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但是我們還是毫不猶豫地要說這次革命失敗的原因之一就是清教徒自己犯下了錯誤,革命的步伐邁得太快走得太遠,這也幾乎是所有革命分子都會犯的錯。革命開始時,革命者的目的很簡單,那便是合理限制君主的權力。然而很快,國王的職位、世襲的上議院和蘇格蘭聖公教會(EpiscopalChurch)都被廢除。這些極端措施都為革命樹立了很多難以安撫的敵人。
而且,清教主義在很多方面越來越難以得到英國人的支持。清教徒對無害娛樂的管制,對安息日的恪守,以及其他一百多個極端而荒謬的行為激起了無神論者的嘲諷。所以,在很多方面,清教徒確實是走在了英國人民的前面,但是,在其他方面,他們在英格蘭應該走或者將要走的道路上已經偏離得太遠了。因此,清教主義註定會失敗。
但是,如果分析到此為止,就要誤入歧途了。在更深的意義上,清教主義其實並沒有失敗。歷史學家卡萊爾(Carlyle)曾說過:“存在於人和他生命中的英雄主義和永恆之光……將作為宇宙一個新的神聖部分而永存。”清教主義就是如此,它所蘊含的英雄主義和真理被融入全部的英國歷史之中。直到今天,這樣的思想仍然是英格蘭人和英聯邦人民的最正確最真的追求,而17世紀清教徒革命讓這樣的思想在整個英倫三島生根發芽。
166.清教徒文學;照亮英國革命的宗教方面歷史上沒有哪個時期能夠像清教徒革命那樣能用文學研究加以生動的解釋了。如果忽略了這個時期的文學成就,而只是希望通過外部事件來對英國人民的生活加以真正的詮釋,就好比歷史學家格林所說的只通過閱讀《列王紀》(KingsandChronicles),而不讀《詩篇》和《先知書》(PsalmsandProphets)就想清楚地了解古代以色列人的生活一樣。英國革命的真實特性,尤其是宗教方面的特性,必須要從彌爾頓的壯麗史詩和班揚的無與倫比的寓言中去尋求。
這些偉大著作都是在王政復辟后完成的,但是它們都受到了推翻獨裁統治建立共和國的精神的鼓舞和激勵。史詩是一個孤獨失望的共和黨人的作品;而寓言則是一個被監禁的清教徒的著作。
彌爾頓(Milton,1608—1674)是清教主義最偉大的代表人物。查理一世去世后,他用拉丁文寫下了著作《為英國人民聲辯》(DefenseoftheEnglishPeople),在書中,彌爾頓對處死查理的行為做了辯解。他更早創作的《論出版自由》(SpeechfortheLibertyofUnlicensedPrinting)則是對思想和傳教自由的大聲呼籲。
王政復辟迫使彌爾頓隱退,他最後14年的人生遠離塵世。但是正是在此期間,在飽受孤獨和失明折磨的狀態下,彌爾頓完成了不朽的詩篇《失樂園》(ParadiseLost)和《復樂園》(ParadiseRegained)。前者是“清教主義的史詩”,清教徒性格中所有最真實最偉大的一面都能在這部偉大的基督史詩中從道德提升和宗教熱情方面找到答案。
約翰·班揚(JohnBunyan,1628—1688)是一個不信奉英國國教的清教徒。王政復辟后,他被投進貝德福德監獄長達12年,罪名是不尊奉英國國教。在被監禁期間,他創作了英國文學史上最為人所稱道的《天路歷程》(Pilgrim’sProgress)。清教徒的生活習慣,從不斷的研讀《聖經》到借用各種形式的語言和意象進行論述,都在這部非凡的著作中得到了最完美的詮釋。在這部作品中,我們看到了《聖經》中所闡述的原罪、懺悔、贖罪、天堂和地獄在清教徒現實生活中的真實體現。
第三節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
查理二世的統治(1660—1685)
167.對弒君者的懲罰
查理二世恢復了君主制,議會對曾經參加反對君主革命的人給予大赦,但是亨利·范恩和那些判處查理一世絞刑的法官被排除在外。13個人被以令人作嘔的殘忍方式處決,他們都被活活地剖腹挖心。其他的弒君者被判處終身監禁。范恩最終也被處死。那些已經死去的主要革命領導者——克倫威爾、埃爾頓(Ireton)和布拉德肖(Bradshaw)等——雖然沒有被活着處死,但保皇派們對他們的仇恨難以消解,他們對死屍進行了瘋狂的報復。這些革命領導者們的屍體被從威斯敏斯特教堂中挖出來,拖到泰伯恩刑場(Tyburn),在查理一世被處死的同一天被吊起來,然後砍頭(1661)。
168.《非國教徒秘密聚會法令》和《五英里法》查理二世統治初期,議會恢復了英國國教會,針對所有不信奉國教的人制定了嚴苛的法令。《非國教徒秘密聚會法令》(ConventicleAct,1664)認定“非來自一個家庭的”五人或五人以上集會進行宗教活動,如果不是按照英國國教的形式進行都屬於犯罪。
《五英里法》(Five-MileAct)禁止任何非英國國教的牧師拒絕發誓在任何情況下攜帶武器反抗國王的行為都是非法的,並要求這些牧師不得試圖對教會或政府進行任何改變,“除非經過某條路”,否則禁止他們進入任何城市或自治城市(CorporateTown)的五英里以內,禁止自治市(Borough)以及非國教牧師曾經執行牧師職務的任何地方向議會推舉其成員。
1600年左右古倫敦橋的一段
169.誓約者
在蘇格蘭壓制非國教徒集會和引入主教制(Episcopacy)的企圖遭到了蘇格蘭誓約者的堅決抵制。誓約者堅持以自己的方式信仰上帝,他們因此而受到了最為殘酷和持續不斷的迫害。誓約者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了英格蘭騎兵的瘋狂獵殺,但是他們仍然私下裏進行自己的祈禱和禮拜活動。蘇格蘭誓約者遭受英格蘭新教的迫害構成了宗教迫害史上的最為恐怖的篇章。
170.大瘟疫和倫敦大火
1665年初夏,倫敦爆發了可怕的瘟疫,這是自中世紀黑死病以來倫敦經歷的最為恐怖的瘟疫。在短短6個月的時間裏,就有10萬人死去。
瘟疫發生后的第二年,倫敦又爆發了一場大火,超過13000棟房屋、89座教堂和大量的公共建築被燒毀。但是這場大火也讓倫敦因禍得福。英國對燒毀的地區進行了全面的重建,街道修得更加寬闊,住宅也建得更為通暢,倫敦在大火之後成為更加美麗和健康的城市。(29)171.查理和路易十四的密謀;“天主教陰謀”(1678)查理倒向了羅馬天主教,希望在英格蘭重建天主教會,因為他認為天主教要比英國國教對他在英格蘭建立專制政府更有利。為了達到這一目的,他同法國的路易十四進行了秘密協商。國王與法國人密謀的傳聞在百姓中間引起了不安和恐慌。有傳言稱,天主教徒將在英格蘭再來一次“聖巴托洛繆大屠殺”。關於這樣陰謀的傳言每天都有,而且越來越誇張。所有人都成了傳播小道消息的渠道,每個人的傳言都比前邊的傳聞更加令人感到恐怖。其中一個叫提圖斯·奧茲(TitusOates)的聲名狼藉之徒,編造了一起駭人聽聞的天主教陰謀案。很多天主教徒卻因此成為了妄想和欺騙的無辜受害者。
172.《人身保護法》(1679)
“天主教陰謀”流傳后的第二年,英國議會通過了著名的《人身保護法》(HabeasCorpusAct)。這項法律旨在將古老而又珍貴的,目的在於保護英國人的個人自由,但是國王法庭和法官們卻試圖通過逃避和閃爍其詞使之變得無用的人身自由權利法案變得更具效力。這項法案以《大憲章》為基礎,精心起草而成,其中的條款幾乎無可逃避。它讓每個人面對非法拘禁時幾乎絕對安全,它也是對引起獨裁統治者不滿的人士的最堅強的保護。它成為了整個英語世界所有類似法律的模板。
詹姆斯二世的統治(1685—1688)173.詹姆斯繼位;他的獨裁統治查理二世
查理二世死後,他的弟弟詹姆斯繼位,詹姆斯的統治註定動蕩而又短命。(30)像其他所有斯圖亞特王朝統治者一樣,詹姆斯也信奉君權神授,他一繼位,便立即魯莽地推行這些思想。雖然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尊奉英格蘭國教,但是他卻直接恢復了羅馬天主教。他還專斷地讓議會休會乃至解散。他還將議會廢除了的伊麗莎白高等宗教事務法庭(HighCommissionCourtofElizabeth)在實際上恢復起來,並讓臭名昭著的傑弗里斯(Jeffreys)擔任法官。
詹姆斯的獨裁統治激起了各方面的激憤。除了狂熱的天主教徒,沒有任何黨派站在他一邊。托利黨(Tory)的貴族確實青睞君主制,但是他們也不喜歡暴君。為了和不信奉國教的新教徒交好,詹姆斯頒佈《信教自由令》(DeclarationofIndulgence),藉此來終止所有迫害不信奉國教者的法律。根據此項詔令,所有的神職人員都要在他們的講道壇傳教。幾乎所有的教職人員都拒絕這麼做。7位主教甚至向國王請願,抗議他違背憲法。
這些請願者被投進了倫敦塔監獄,並很快以“煽動性誹謗罪”(SeditiousLibel)的名義被審判。整個國家因此而騷動起來,審判期間爆發了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法官和陪審團都被這大規模的示威活動震懾住,7位主教隨後被無罪釋放。
174.1688年的光榮革命和《權利宣言》迫在眉睫的危機隨着小王子的出生而加速爆發,因為這斷了整個國家希望詹姆斯去世后王位能夠傳給他的新教徒女兒荷蘭執政、奧蘭治威廉親王的妻子瑪麗的念想。國王最積極的敵人們決定不必等到他死後,而是立即行動起來,他們向威廉發出邀請,敦促他立刻率領軍隊前來接管政府,並保證他會得到整個英國的衷心支持和擁護。威廉接受了邀請,立即集合艦隊前往英格蘭。
威廉的艦隊一在英國靠岸,英國的軍隊和百姓立即全體一致地前去迎接。詹姆斯被徹底拋棄了。他倉皇而逃,王后和襁褓中的孩子秘密前往法國,很快,詹姆斯二世和他的王后在法國會合了。詹姆斯在離開英格蘭之前,做的最後一件事就是解散軍隊並將國璽扔進了泰晤士河。(31)威廉親王的第一個行動就是召集大會商議王位的永久存續問題。這次會議並沒有重複議會之前的錯誤,他們讓查理二世復辟,在把王位給予王子和公主時並沒有讓政府的行為要符合王國古老的法律這一原則得到很好的保障。這一次,議會起草了著名的《權利宣言》(DeclarationofRights),它清楚地重申了英國人的所有古老權利和自由;國王沒有得到議會的允許不得徵稅和保留軍隊;並重申議會兩院的言論自由神聖不可侵犯。威廉和瑪麗被要求接受宣言並同意根據宣言的條款進行統治,之後他們被宣佈成為英格蘭的國王和王后。這成為了英國歷史上著名的“1688年光榮革命”(GloriousRevolutionof1688)。
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的文學
175.新教徒主義的反抗;這個時期的文學對這種反抗的記錄斯圖亞特王朝復辟時期是英國社會最腐敗墮落的時期。道德的墮落和生活的腐化,尤其是上層社會的墮落,部分原因可以歸結於宮廷的放蕩無恥,而更大程度上或許可以看作是對之前清教主義過於嚴厲和令人厭煩的生活方式的自然反彈。毫無疑問,清教徒對於所有形式的娛樂和無害的活動的全部抵制是錯誤的。他們不僅反對賭博、酗酒和揮霍,並停止了捕熊活動(32),而且關閉劇場,禁止人們跳五月柱舞,譴責聖誕活動是異教行為,認為雕塑是偶像崇拜且有傷風化,在服飾上增色和裝飾都是與嚴肅的生活方式不相容的。
所有這一切對於人性而言,都是沉重的負擔,反抗自然而然地發生。斯圖亞特王朝復辟后,英國社會又倒向了另一個極端。追求享樂的騎士黨取代了高唱聖歌的圓顱黨。信仰讓步於不忠,冷靜屈服於酗酒,清淡的生活方式屈服於荒淫無度,節儉讓步於奢華,閱讀《聖經》、高唱聖歌和誡勉讓步於享樂、褻瀆神靈和酗飲狂歡。
這個時期的文學是對抗議清教徒“酸腐的簡樸生活方式”的完美記錄,也是對這個時期厚顏無恥的不道德生活的忠實反應。被查理二世及其宮廷最廣泛閱讀,也最能代表獲勝方精神的著作是薩繆爾·巴特勒(SamuelButler)所著的諷刺詩《胡迪布拉斯》(Hudibras)。這部作品創作的目的是對清教徒思想的偽善言辭和過度簡樸生活的譏諷,就像塞萬提斯的《堂吉訶德》(DonQuixote)是對騎士生活的奢華和愚蠢進行勾勒和描繪一樣,然而,巴特勒展示對所譏諷事物的報復和仇恨在塞萬提斯的作品中卻是找不到痕迹的。
這個時期作家的作品如此不道德和不雅的揭露讓這些作者獲得了“腐朽的劇作家”(CorruptDramatists)的稱號,而其中的突出代表就是詩人德萊頓(Dryden)。
第四節
威廉和瑪麗的統治(1689—1702)176.《權利法案》(1689年12月16日)1688年光榮革命和威廉與瑪麗王位的解決標誌着英格蘭憲法史上的一個新的時代的誕生。它在議會佔據上風的前提下,一勞永逸地解決了國王和議會之間長期以來的鬥爭。《權利法案》(BillofRights)將《權利宣言》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它也是威廉和瑪麗統治下議會的早期法案之一,實際上“將國王的最高統治權轉移到了下議院”。
通過將詹姆斯趕下王位,讓威廉登上王位,並規定了王室的所有天主教後代都無權繼承王位,《權利法案》實際上清楚地宣佈英格蘭國王的權力和頭銜不是來自出身而是來自人民的意志,議會可以廢黜國王並剝奪其子嗣的繼承權,並將王權交由另一家族掌管。這就徹底根除了君主根據神授權力繼承王位並作為上帝的代理人管理國家不受人民的譴責和控制的思想。在英格蘭,我們越來越少聽到政府可以威脅英國人民自由的理論。
法案的各項獨立條款,緊隨《權利宣言》之後被制定出來,它們否定了國王的豁免權,即斯圖亞特王朝通過皇家詔令廢除某項法律的權力;禁止國王篡奪法庭的職能,禁止國王徵稅或在沒有得到議會批准情況下在和平時期保留軍隊;重申公民的請願權來糾正不平之事和自由選擇他們代表的權力;作為上下兩院的古老權力,重申了辯論自由權;要求經常召集議會。
以查理二世曾經企圖重建天主教信仰為鑒戒,《權利法案》的制定者進一步宣佈所有和羅馬教會有所關聯或者與天主教徒通婚者都應該“永遠不能擁有、繼承或者享受王國的政府和王位”。自1688年的光榮革命以後,再也沒有天主教徒坐過英國的王位。
所有這些條款後來都寫入了英國憲法,並從此以後被認為是英國基本法的一部分。
177.財政收入的解決方案
《權利法案》的條款通過適當的立法生效。都鐸王朝和斯圖亞特王朝能夠獨立於議會之外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根據英國傳統,在每一位開始其統治時,都要被授予終生的王室收入。這份收入,無論是通過饋贈、捐助、壟斷抑或是其他類似辦法,使得有獨裁傾向的統治者能夠管理政府、發動戰爭或是從事任何其他瘋狂的舉動。所有這一切都被改變了。議會不再授予威廉親王終生的王室收入,而限制在只給一年的收入,使財政官員在議會規定的範圍之外有所支出變成違法行為。
英國憲法的這一改變,其重要意義如何高估都不為過。正是對國家財力有如此的掌控,使得下議院能夠實際掌控政府,並做出是和平還是戰爭的司法仲裁。
178.詹姆斯企圖重奪王位;博因河戰役(1690)威廉統治的前幾年不斷受到詹姆斯企圖奪回王位行動的干擾。詹姆斯得到了法國國王路易十四和雅各比派(Jacobite)(33)的支持,雅各比派是詹姆斯二世的忠實擁護者。愛爾蘭人給威廉製造了最大的麻煩,但是博因河戰役(BattleoftheBoyne)讓威廉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
博因河戰役的勝利徹底擊敗了反叛的思想,很快,整個愛爾蘭承認了威廉的權威。新教愛爾蘭人或奧蘭治人(Orangemen)仍然清楚記得當初慶祝勝利的盛大場面,即使在新大陸的城市裏,他們仍然會舉行紀念活動。
179.威廉的計劃及其去世
當初威廉之所以接受英國革命者的邀請擔任英格蘭的國王,是因為他一直渴望依靠英國的武力和資源來對抗獨裁製度的強大捍衛者和荷蘭危險的鄰居法國國王路易十四。
路易十四幫助詹姆斯奪回王位的行為引起了英國人的憤怒,英國人都願意支持威廉同路易十四開戰。因此,在巴拉丁戰爭中,英國和荷蘭的水兵並肩作戰,對抗共同的敵人。巴拉丁戰爭結束后不久,西班牙王位繼承戰爆發了,在準備這場戰爭的期間,威廉從馬背上摔下來,因致命傷而去世(1702)。(34)第十一章俄羅斯的崛起與彼得大帝(1682—1725)180.概論中世紀結束時的俄羅斯還只是一個半文明、半亞洲式的大國,到處都是野蠻部落和好鬥的種族,幾乎和歐洲文明世界完全隔離開來。在這一章里,我們將會看到俄羅斯的疆土是如何從各個方向上向海洋擴張的——裏海、黑海和波羅的海,以及它是如何成為歐洲大家庭的重要一員的。我們這裏的講述主要圍繞彼得大帝展開,其超人的能力和精力讓俄羅斯這個曾經的蠻荒之地首次從西方國家裏脫穎而出。
181.彼得大帝即位(1682)
由古代的北歐人留里克在羅斯創建的王朝世繫於1598年結束。(35)隨後,俄羅斯進入了一段混亂的和遭受外來侵略的時期,史上稱作“動蕩時代”(TroublousTimes)。之後,米哈伊爾·羅曼諾夫(MichaelRomanoff)當選為沙皇(Tsar),開始了羅曼諾夫王朝的統治。
羅曼諾夫王朝統治開始后的半個世紀的時間裏,這個王朝的影響和事迹幾乎沒有引起特別的關注。但是在17世紀即將結束之際,俄羅斯出現了一個“奇人”(AManofMiracles),他的天才、精力以及成就,立即引起了同時代人的注意,也得到了後世人們的欽佩和讚歎。他就是彼得一世(PeterI),史稱“彼得大帝”(PetertheGreat),是歷史上最為傑出的人物之一。當他全權掌管俄羅斯政府的時候,只有17歲。
182.彼得的性格
當彼得登上歷史舞台開始上演他的歷史大劇之時,我們必須了解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像西班牙的腓力二世一樣,他是俄羅斯民族真正的代表。在他身上體現了俄羅斯民族的全部性格。他曾經被拿來和俄羅斯以及哥特民族的所有傳奇的英雄進行比較。他擁有原力和激情。他會因暴怒而痙攣——在這種狂暴之中,他身邊沒有人是安全的。他耽於飲酒,並對插科打諢和講粗魯的笑話樂此不疲。
但是在這些惡習之上,他擁有更多的美德。作為沙皇,他勤於執政,這不是出於對職位的熱愛而完全是將此作為自己的責任。他身上具備所有開明君主的特點,對王位的性質有着清醒的理解和判斷。據說他曾經發出這樣的感嘆:“我是人民的第一僕人。”這絕非僅僅是他的煽情之作,下面的真實故事就可以見證他對子民的真心。一天,他到自己修建的公園裏遊玩,卻驚訝地發現公園裏空無一人。他詢問道:“人們是認為我安排這麼多人、花費這麼多財力修建的公園是為了我自己而建嗎?”隨後,他下令發出通告:這個公園屬於所有人,俄羅斯人民可以將公園作為自己的園林來享受。
彼得大帝
183.彼得即位時俄羅斯的狀況
為了理解彼得對俄羅斯的貢獻,我們必須對彼得將俄羅斯命運握在自己手中時的國家狀況有所了解。
首先,我們需要注意俄羅斯在地理位置上的孤立狀態。當時她只有一個海港,就是位於白海(WhiteSea)的阿爾漢格爾港(Archangel)。由於高緯度帶來的極寒天氣,這裏的海港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對過往船隻關閉。韃靼人(Tatars)和土耳其人(Turks)將她與黑海隔離開來;而瑞典和波蘭又橫亘在她和波羅的海之間。俄羅斯面向亞洲,實際上她當時也屬於亞洲。1648年,歐洲各國在《威斯特伐利亞和約》中安排歐洲的事務,俄羅斯根本沒有任何戲份。這不僅是因為她沒參加三十年戰爭,而且還因為她當時並不被看作是歐洲大家庭的一員。
其次,我們應該知道俄羅斯曾長期臣屬於蒙古游牧部落,實際上她已經被亞洲化了。確實,征服的浪潮已經退去,但是“洪水過後很多東西都在土壤里保留下來,所有的國家元素就像礦藏一樣沉積下來——政體形式、傳統習俗、思維方式等等,皆是如此”。此時的俄羅斯基本上是亞洲的,而且是粗野缺乏教化的。
184.彼得的任務
彼得的任務是打破俄羅斯的孤立的狀態,消解韃靼入侵者把俄羅斯亞洲化的努力並讓俄羅斯重新歐洲化。因此,彼得任務中最基本的一部分就是將黑海從土耳其人手中奪過來,並將波羅的海東海岸從瑞典人手中奪過來。這樣,俄羅斯將會第一次獲得她偉大的需求——出海口。如此,彼得就可以打破俄羅斯的孤立狀態,讓俄羅斯不再落在大踏步前進的西方國家的後面。
彼得的政策中另一項基本思路是將西歐的思想、傳統習俗、藝術和工業引入俄羅斯,簡而言之,就是讓俄羅斯的思想、理想和制度都成為歐洲大家庭的一員。
185.征服亞速海(1696)
1695年,彼得沿頓河(Don)南下向通往黑海的要道亞速(Azov)發起進攻,但是沒有成功。第二年,彼得再次進攻亞速,這一次他成功了,因此而取得了他在南方的第一個港口。
彼得拿下亞速港后,立即開始組建自己的艦隊。他從威尼斯和其他西方國家招募了很多造船工人來幫助完成他創立自己艦隊的偉業。組建艦隊的任務進展迅速,不到兩年的時間,一支龐大的海軍艦隊就開始巡航在通向亞速海的航道上。
186.彼得首次出訪西方(1697—1698)(36)為了推進自己的海軍建設的計劃,彼得派出大量俄羅斯年輕貴族前往意大利、荷蘭和英國學習,並禁止這些年輕人在成為優秀的海員之前回國。
不滿足於只派年輕的貴族到國外學習,彼得做出驚人決定,他要親自到荷蘭造船廠學習造船技術。1697年,彼得將政府交給三個貴族掌管后,動身前往荷蘭。
彼得與他粗魯野蠻的隨從在西進途中引起了巨大的轟動。他和他的宮廷隨從所到之處就像一群未馴服的哥薩克騎兵所到之處的景象一樣。彼得自己也經常像個野蠻人一樣行事,給他人帶來無盡的麻煩和困擾。在哥尼斯堡(K?nigsberg),他要求觀看對犯人實施輪刑(BrokenontheWheel)。當地官員向他解釋說無法滿足他的願望,因為手頭沒有犯下這樣罪行的犯人。彼得對此大為吃驚,他說:“要殺死個犯人就這麼麻煩嗎?”
彼得和隨從入住的宮殿在他們走後,就像遭到長期的圍攻一樣什麼都沒有留下。謹慎的主人搬走了所有可以被摔碎的東西專門招待這群“未受教化的皇室人馬”。(37)一到達荷蘭,彼得就前往離阿姆斯特丹(Amsterdam)不遠的贊丹。在那裏停留了一個星期後,為了擺脫惱人的人群,彼得離開贊丹前往阿姆斯特丹的東印度公司的碼頭,在那裏他可以看到造船的整個過程。他在這裏學習了4個月,與他們一起工作過的工人們都稱他為老闆或主人彼得。
彼得不僅對造船技術感興趣;他還參加了解剖講座,學習內科手術,掌握了拔牙和止血技能;參觀造紙廠、麵粉廠、印刷廠和工廠;還參觀了藝術品陳列室、醫院和博物館,讓自己熟悉各項技能和產業。彼得認為可以將這些技能和產業引入俄羅斯。
彼得從荷蘭離開后,又前往英國學習水平更高的海軍機構及其運行機制。在英國,他受到了威廉三世的親切招待。在荷蘭期間,威廉三世就曾經向彼得展示了全副裝備的雄壯快艇,讓彼得能夠深入考察英國的海軍建設從而使他感到無比的開心。從英國返回荷蘭后,彼得又去了維也納(Vienna),他還打算前往威尼斯。但是聽到俄羅斯國內由於不喜歡他的改革而發生叛亂的消息后,彼得急忙返回莫斯科。
187.彼得解散射擊軍,仿照西方模式建立新式軍隊促使彼得快速回國的叛亂是由俄羅斯近衛軍射擊軍(Streltsi)發動的。俄羅斯的射擊軍人數大約有2—3萬人,他們是最接近於常備軍的自衛隊。他們的叛亂令我們想起了古羅馬皇帝的禁衛軍和後期土耳其蘇丹的加尼沙里軍團。俄羅斯射擊軍的叛亂在彼得回國之前就被鎮壓了,等到彼得回國,他要做的無非就是對叛亂頭目實施懲罰,其中有1000多人被殘酷折磨致死。彼得親手砍掉了一些叛亂分子的頭顱,並且鼓勵皇室貴族也效仿他對這些叛亂者進行懲罰。彼得扮演劊子手的行為從來沒有使他的手下感到絲毫震驚,這一點最好地展示了彼得時代的俄羅斯是多麼的野蠻。
這次叛亂令彼得下定決心要清除掉這些傲慢張狂的射擊軍。他們的位置由按照西方國家的軍事戰術所嚴格訓練的軍隊所取代。
188.彼得實行的其他改革
重建俄羅斯的軍事體系只是彼得實施的改革內容之一。彼得的改革涉及面眾多,對改革的態度也是迫不及待、不遺餘力,正如他自己所說,他是“鞭打着俄羅斯人進入了文明時代”。
彼得訪問西方時的所見、所聞和所感,促使他回國后發行新貨幣,創建學校,建造工廠,修路,建造運河,建立郵政體系,開發礦藏,按照西方模式修訂法律,改革俄羅斯曆法,改變城鎮的管理模式讓市民在管理地方事務上可以表達自己的觀點,這些改革措施都是彼得在荷蘭和英國訪問時學到的。
彼得實施的政治和宗教改革中最重要的一項是對俄羅斯宗教體系的改革。此時的俄羅斯教會實際上是國中之國。教會的首領冠以大牧首頭銜(Patriarch),其實就是俄羅斯的教皇。通過對當局的審查和行政事務的干預,教會首領阻礙並干涉了國家機器的運轉。彼得終結了這種局面。他取消了大牧首的職務,創立管理機構來取代主教區,並親自任命聖會議來負責宗教事務。這樣,束縛在沙皇頭上的最後一道枷鎖也被完全打碎了。
189.瑞典的查理十二世;瑞典君主制現在,彼得的歷史和一個同樣偉大的名字交織在一起,他就是瑞典的查理十二世(CharlesXII)。1697年,當查理的父親去世,將王位交到他手上的時候,他只有15歲。(38)當時的瑞典屬於歐洲強國中的一員。瑞典的強大起始於宗教改革運動。古斯塔夫·阿道夫的光榮傳統給瑞典王位留下了耀眼的光環。這位偉大君主的理想就是建立一個把波羅的海沿海所有地區都囊括在內的強大國家。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這個偉大的構想已經實現。波羅的海實際上成為了瑞典的內湖——正如羅馬帝國時期的地中海,瑞典也渴望成為整個北歐的主人。
但不幸的是,瑞典無法維持這樣的海上霸主地位,在領土和貿易擴張的過程中難免要遭到幾個鄰國尤其是俄羅斯、波蘭和丹麥的干擾。在這種情況下,這些衝突就埋下了艱苦漫長的我們稱之為“瑞典戰爭”的種子——本質上,就是各國爭奪波羅的海控制權的戰爭。
年輕沒有經驗的查理登上瑞典王位,令那些一直對瑞典虎視眈眈、垂涎三尺的敵人似乎等來了把瑞典趕回北歐半島的千載難逢的機會。於是丹麥的腓特烈四世(FrederickIV),薩克森選帝侯、波蘭國王大力的奧古斯都(AugustustheStrong),俄羅斯的彼得大帝結成聯盟進攻瑞典,目的就是要將他們早已覬覦良久的瑞典領屬地區進行瓜分。
190.納爾瓦戰役(1700)
但是同盟者低估了年輕的查理。儘管查理時常有愚蠢之舉,但是他卻擁有突出的才能;儘管缺乏偉大統帥的品質,但是他的軍事才能仍然令人欽佩。
查理手下有一支沿襲古斯塔夫·阿道夫的嚴明軍紀的軍隊。查理首先率軍全力進攻丹麥,兩個星期之內就讓丹麥國王簽下停戰協議;隨後他又帶領由8000人組成的軍隊抗擊在芬蘭海灣包圍了納爾瓦(Narva)城的俄羅斯的2萬軍隊,並讓俄羅斯人遭受了恥辱性的失敗。
191.彼得堡的建立(1703)
在納爾瓦戰役中羞辱了俄羅斯沙皇的查理隨即南下,向波蘭進發,查理要給參與密謀的波蘭國王奧古斯都以教訓。當查理忙於和波蘭作戰時,彼得已經從納爾瓦戰役失利的陰影中走出,重新集結力量並逐漸成為波羅的海瑞典領地的主人。位於涅瓦河口(MouthoftheNeva)的沼澤地成為建立聖彼得堡(St.Petersburg)的基礎,彼得希望將這裏建成俄羅斯帝國的西大門。(39)彼得選擇作為自己帝國新首府的涅瓦河口地勢低洼,容易遭受洪災,因此要完成修建任務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彼得從來不會向困難低頭,他從全國各地徵集了大批工人砍伐整片森林拉到新都的所在地堆積起來,全力修建,幾乎魔術般地在沼澤地上建起了一座新城。聖彼得堡作為首都,直到今天仍然是見證彼得大帝不屈不撓精神的最偉大豐碑。
192.查理十二世入侵俄羅斯;波爾塔瓦戰役(1709)在擊敗奧古斯都之後,查理準備再次將矛頭對準俄羅斯沙皇。他率領4萬人侵入俄羅斯並最終包圍了波爾塔瓦城(TownofPoltava)。彼得率軍馳援波爾塔瓦,雙方在城前展開決戰,最終,瑞典人幾乎全軍覆沒,查理帶領幾個逃脫的隨從南下,前往土耳其尋求避難。(40)193.俄羅斯對波羅的海的統治被確認;彼得大帝去世及其功績1721年,干擾歐洲多年的瑞典戰爭終於在簽署《尼斯塔德條約》(PeaceofNystad)后畫上了句號。根據條約,俄羅斯從瑞典人手裏得到了波羅的海東部的全部土地。俄羅斯對波羅的海毫無爭議的統治令俄羅斯的重要性和影響力大為增強,並奠定其歐洲一流強國的地位。
不過彼得大帝的統治也行將結束。瑞典戰爭結束4年之後,54歲的彼得大帝由於過分的放縱和操勞染上高燒去世。性格中從來不懂得審慎和深謀遠慮的他,對自己的皇位安排沒有留下任何遺囑或指示。
或許整個歐洲都沒有人能夠像彼得大帝那樣在俄羅斯社會和歷史上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跡。他在廣袤的俄羅斯大地上撒下了西方文明的種子,憑藉自己巨人般的力量,讓俄羅斯從一個亞洲化的蠻荒之地躋身於西方強國之林。
194.葉卡捷琳娜二世(1762—1796);瓜分波蘭從彼得大帝去世到18世紀末,俄羅斯的最高統治權大部分時間都由女性操控,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葉卡捷琳娜二世(CatherineII),當時開明君主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但是,儘管擁有出眾的才幹,葉卡捷琳娜也有着性格上的缺陷,那就是不擇手段且揮霍無度。
葉卡捷琳娜繼續奉行彼得大帝的政策,她將俄羅斯面向西方的門戶打得更開。葉卡捷琳娜對法國哲學思想推崇備至,竭盡全力將法國的哲學思想在俄羅斯的土地上傳播。除了國內的改革,葉卡捷琳娜統治時期最令人關注的事件就是征服克里米亞(Crimea)和參與瓜分波蘭。
1783年,葉卡捷琳娜征服克里米亞,並將其納入俄羅斯的領土。擁有克里米亞半島令俄羅斯有了通向黑海的立足點,這裏曾經在彼得大帝手中得而復失。俄羅斯人的統治延伸到黑海是整個東歐的偉大時刻,正如歷史學家弗里曼(Freeman)所說,“這條曾讓如此多的圖蘭入侵者(Turanianinvaders)湧入雅利安人大陸的通道被永遠地阻斷了。”
葉卡捷琳娜二世
葉卡捷琳娜不顧國家間的交往法則使用詭計成功地在西方將俄羅斯的版圖進一步擴張。以犧牲波蘭為代價,葉卡捷琳娜與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FredericktheGreatofPrussia)、奧地利的瑪麗婭·特蕾莎女王(MariaTheresaofAustria)密謀將波蘭瓜分。第一次瓜分在1772年,幾個國家都拿到了自己所得的一份。儘管波蘭愛國人士努力改革,但是其國內的無政府狀態仍然讓幾個國家強盜般的掠奪得逞。(41)很難恰當地說誰是這起瓜分別國領土公案里最該受到譴責的人。瑪麗婭·特蕾莎是這筆不齒交易中唯一在良知上有所顧忌的人,她自己也認為這樣的瓜分行為是徹頭徹尾的強盜行徑並長期反對,但是當她最終意識到根本無力阻止別人執行瓜分政策的時候她也不得不屈服並拿走了自己的一份。
1793年,俄羅斯和普魯士對波蘭進行了二次瓜分;1795年,在鎮壓了波蘭愛國者科希丘什科(Kosciuszko)領導的起義后,俄羅斯、普魯士和奧地利三個國家對波蘭進行了最後一次瓜分。從此之後,波蘭被瓜分完畢,並在歐洲版圖上被抹掉了。
在瓜分波蘭的過程中,俄羅斯獲得的領土令她的版圖向西推進到了中歐文明腹地。用葉卡捷琳娜的話講就是,波蘭成為了她今後造訪西方的“門墊”。
到葉卡捷琳娜統治結束時,俄羅斯毫無疑問已經成為歐洲最強大的力量之一,並在以後的所有歐洲事務中擁有足夠的發言權。
第十二章
普魯士的崛起與腓特烈大帝(1740—1786)195.普魯士的發端普魯士王國的核心是德意志北部的一個小國,被稱作“馬克”或“勃蘭登堡侯國”(MarkorElectorateofBrandenburg)。在15世紀初期,霍亨索倫家族開始統治普魯士——一個註定會在後來歐洲歷史中發揮重大作用的家族。從17世紀開始,由於和強大的軍事國家普魯士公國合併,以波蘭為其宗主國,其在波羅的海沿岸的重要性大大增強。(42)196.大選帝侯腓特烈·威廉(1640—1688)在“三十年戰爭”即將結束時,強人腓特烈——更為人所知的稱號為“大選帝侯”,成為這個二元國家的君主。根據《威斯特伐利亞和約》,腓特烈得到了新的領土,這極大提升了他在德意志王公中的權力和影響力。
大選帝侯腓特烈統治普魯士將近半個世紀,給自己的繼任者留下了一個高度集權的國家。腓特烈是絕對君主專制制度最理想的代表。像所有絕對專制的統治者一樣,腓特烈的信仰是軍隊,通過創立常備軍為普魯士奠定了軍事強國的基礎。
197.勃蘭登堡選帝侯是如何獲得普魯士國王的頭銜的大選帝侯腓特烈的兒子腓特烈三世(1688—1713)一直渴望獲得國王頭銜,而他的父親為普魯士取得的地位和影響力足以讓他追求這樣的地位。他留意到自己身邊的其他沒有他強大的王公都享有這樣的尊榮,他覺得自己也應該“要成為國王,戴上王冠”。
然而,腓特烈需要得到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同意,這有一定的難度,因為奧地利王室的天主教顧問們堅決反對一個新教徒選帝侯加冕為王。但是西班牙王位繼承戰即將爆發,皇帝迫切需要得到腓特烈的幫助。因此,皇帝同意腓特烈在普魯士公國獲得新的頭銜和尊榮——不像勃蘭登堡,不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範圍之內——條件是他要在王位繼承戰中給皇帝以軍事援助。因此,1701年初,腓特烈在哥尼斯堡加冕成為國王。之前他是勃蘭登堡選帝侯和普魯士公爵,現在他成為了勃蘭登堡選帝侯和普魯士國王。
於是,歐洲眾國王中誕生了一個新國王,哈布斯堡家族有了對手霍亨索倫家族。這在德國甚至歐洲歷史上都是一個裏程碑式的事件。從此時開始,德意志的歷史線索就成為普魯士國王權力不斷增長、穩步發展並逐漸掌控了日耳曼民族事務的過程。
198.腓特烈·威廉一世(1713—1740)普魯士首位國王的兒子和繼位者腓特烈·威廉一世(FrederickWilliamI)是一個非凡的人物。他堅強、凶暴、殘忍而滿腦子奇怪的想法。他對大個子士兵有着狂熱的喜愛。腓特烈·威廉一世不計代價並克服了很大的困難召集了他所能找到的高個子男子加入軍隊,這些高個子士兵被稱作“波茨坦巨人”。不僅他自己領地的高個子都加入軍隊,甚至整個歐洲的高個子都被他利誘招募進來。對威廉一世來說,沒有比高個子士兵更好的禮物能夠打動他了。另一方面,最讓他惱火的就是對他招募士兵的干預。荷蘭人曾絞死了他招募的兩個高個子士兵,後來荷蘭人想要普魯士為他們的一所大學物色一個著名的學者時,腓特烈·威廉一世怒氣沖沖回復道:“殺我高個子軍士,還想找我要教授?”
儘管粗魯、殘忍、凶暴,但是腓特烈·威廉一世作為統治者能力出眾。他為鞏固普魯士國力做了大量的工作,去世時為繼任者留下了一個大幅度擴張的領土和一支訓練有素的8萬人的軍隊。歷史學家卡萊爾(Carlyle)曾稱他為普魯士第一偉大教官。
199.腓特烈大帝即位(1740);他的青年時代腓特烈·威廉一世的繼承人是他的兒子腓特烈二世,史稱“腓特烈大帝”(FredericktheGreat)。圍繞他的名字,在法國大革命之前46年發生了很多吸引世界注意的事件。
腓特烈從小就受到殘忍父親的粗魯對待。他的妹妹威廉敏娜講述了兄妹二人受到野蠻父親的折磨。他們的父親將王宮變成了對兄妹倆來說不折不扣的地獄。腓特烈·威廉一世會在餐桌上突然將盤子砸向兄妹倆,這讓他們總是處於恐懼之中。腓特烈對音樂、藝術和閱讀的喜愛讓他尤其吸引父親的注意,用威廉敏娜的話說就是父親“用拳頭和棍棒來表達對他的喜愛”。
腓特烈有着傑出的軍事才幹,他的父親為他準備了自古羅馬軍團以來最有效的戰爭工具。腓特烈親自參加了兩場讓普魯士躋身於歐洲一流軍事強國的戰爭,它們分別是“奧地利王位繼承戰”(WaroftheAustrianSuccession)和“七年戰爭”(SevenYears’War)。
200.奧地利王位繼承戰(1740—1748)腓特烈即位的這一年,恰逢哈布斯堡家族直系的最後一位男性皇帝查理六世(EmperorCharlesVI)去世。在去世前不久,查理六世向所有歐洲強國發佈了《國事詔書》(PragmaticSanction),其中規定,如果他死後沒有兒子繼承王位,那麼,他所有的領地都應由他的長女瑪麗婭·特蕾莎(MariaTheresa)繼承。(43)但是查理六世剛一去世,很多君主就宣佈自己對哈布斯堡家族有着全部或部分的繼承權。在此前,各方已是劍拔弩張,腓特烈的父親已經在《國事詔書》上簽字,但是他在沒有宣戰的情況下就率兵進入西里西亞並將其據為己有。腓特烈的行動純粹屬強盜行徑。他之所以如此做,有幾個動機,渴望增強自己領地實力,為自己和普魯士贏得歐洲的尊重,以及“取得功名”。
很快,幾乎整個歐洲都捲入戰爭。英國、新教尼德蘭(荷蘭),最後還有俄羅斯,都作為特蕾莎的盟友參與進來,而戰場也擴大到印度以及英國和法國在美洲的殖民地。麥考萊(Macaulay)曾對腓特烈點燃的戰火有過形象的描述,他說:“腓特烈曾經承諾保衛鄰國,但是他卻掠奪了這個國家,黑人在科羅曼德爾海岸(CoastofCoromandel)投入戰鬥,而印第安人在北美洲的五大湖區互相廝殺。”
戰爭持續到1748年,各方最終簽訂了《亞琛和約》(PeaceofAix-la-Chapelle),從而結束了戰爭。卡萊爾對和約條款的總結令人印象深刻,他一語中的:“對於腓特烈,他得到了西里西亞;而對於其他人,他們什麼也沒有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