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父母若無遠慮,孩子就有近憂》

第七十五章《父母若無遠慮,孩子就有近憂》

Chapter5現在流汗多一點,將來流淚少一點

督促孩子學習和放任孩子,哪個更殘酷?

去堂哥家走親戚時,發現堂嫂正在給兒子恆恆補習英語。恆恆正在讀小學5年級,平時還算聽話,並沒有讓堂哥和堂嫂操太多的心。

看見我來了,恆恆立即擺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樣子,跟堂嫂央求:“小姑好不容易來一次,我想今天多陪小姑玩一會兒,不學習了行嗎?”

堂嫂看了看恆恆,說道:“不行,跟小姑打完招呼就去做練習,今天的練習做完了,剩下的時間你可以自由支配。”

恆恆奶奶無奈地對堂嫂說,“你這當媽的,老是逼孩子學習,真狠心。”

看到婆婆這樣說,堂嫂笑笑不說話。趁婆婆出去買菜的空當兒,堂嫂跟我說:“現在的競爭這麼厲害,我要是不督促恆恆好好學習,而是放任他玩耍,到時候落下的就是他自己,害的也是他自己。”接下來,堂嫂還給我講了她大學舍友美文的故事。

在大學的時候,美文是宿舍里學習最用功的人。當宿舍里的小姐妹都在忙着談戀愛、追電視劇、出去玩的時候,她卻忙着上英語班、泡圖書館、準備考研、考博,沒有一刻鬆懈。

後來,她成功留校任教。讓表嫂深感羨慕的是,大學裏一周只需要上2天課,其餘的時間不需要待在學校,自己隨意支配。而且在大學裏教書,薪資待遇非常優厚,環境很輕鬆,壓力也小。

“我真的很後悔當時沒有選擇考研,還覺得那時候美文天天熬夜學習真沒勁,總勸她像我們一樣找個穩定的工作然後結婚生子得了。”堂嫂有些遺憾,有些無奈地繼續說道,“一開始我還為自己有穩定工作沾沾自喜,可是現在看來,人總是要吃苦的。年輕的時候拼搏了,奮鬥了,以後就會過得自由一點,舒服一點。不斷提升自己的知識儲備,在任何時候,都不是一件壞事。”

對於表嫂的觀念我表示贊同。生活中對於孩子的學習,不同的家長也有不同的表現。

重視孩子學習的父母基本理念相同,好成績不僅可以讓孩子考上一所好的大學,而且學習知識的過程也是提升孩子內在涵養的過程。但是那些不重視孩子學習的父母卻各有自己的託詞。

比如說,我的孩子不喜歡書,就喜歡玩。

比如說,我們家孩子已經夠聰明的,沒必要去讀書。

而最常見的一個理由就是——孩子需要自由的玩耍,需要從玩中釋放天性。

對於這些說辭,我不覺得奇怪,只是覺得遺憾。

奧地利作家茨威格曾寫過一句話:“那時候還太年輕,不知道所有命運贈送的禮物,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現實生活中,除了年齡和衰老,有什麼是可以不需要努力就能夠輕鬆獲得的呢?答案是沒有。每個孩子都應該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但每個孩子也同樣應該擁有一個燦爛的未來。而學習,就是通往這個燦爛未來的基石。

有人說,“讀書不苦,不讀書的人生才苦”,這句話雖然過於絕對,但不無道理。當孩子步入社會,獨自面對這個世界的時候,他會發現,有太多的事情,比讀書要複雜得多,也比考試要困難得多。而那些從小被父母嚴格督促,有毅力肯用心的孩子,往往就更容易擁有組建自己人生格局的能力,也更有可能創造美好的生活。

我的一位朋友是廣州一家電子工廠的HR,大多數時候她都在跟一線的工人打交道。遇見了很多年少時貪玩、父母又不太管束,工作后一直在後悔沒用功讀書的年輕人。她曾告訴我,她所在的區域工廠的招工要求都差不多,稍微帶點技術含量、相對輕鬆一些的工作,要求最低大專以上的學歷。所以那些因為各種原因早早輟學的孩子可以選擇的工作機會特別少,基本都是做各類學徒,或者進服裝廠、食品廠、電子類廠房從事枯燥又勞累的體力勞動。這些年輕人每天工作時間都差不多在10個小時以上。可是這些年輕人即便是再辛苦再努力,一個月的收入也僅僅在3000~6000元左右,且只有少部分人才能享有社會保險等福利。至於提拔、晉陞、培訓更是不用想,做幾年能當上小主管就已經很不錯了。

每次聊起這些年輕人的時候,朋友都會無比感慨地和我說:“我當初上學的時候也偷懶,但好在父母管得比較嚴格,成績沒有落後太多,最終考入了一所還不錯的大學。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初沒有父母的嚴防死守和嚴格督促,現在的我沒準也會是流水線上一個普通的女工吧。”

命運沒有什麼被註定,但早出發卻能搶佔先機。對於絕大多數普通家庭的孩子來說,父母對他的教育越重視,孩子能考取一個好大學的可能性就越大。不可否認的是,好的大學不僅教學質量過硬、硬件條件好、社會聲譽高,而且校友資源廣,會在精神境界、人脈廣度、社會軟資源等方面上,給予孩子很多的支持,從而幫助他們在日後的職業生涯中獲得更多機會,走得更遠。

孩子,我為什麼要你擁有一技之長?

我有一個很要好的同學名叫胡楊,她自小身體素質比較好。初中剛入學時,她就憑藉優異的身體素質,被體育老師選進了校排球隊,進行專業的學習和訓練。

那個時候,她每個周末都要去學校練球,寒暑假也不例外。我很羨慕她,經常問她一些訓練的細節,沒想到她說:“訓練其實很枯燥的,每天都要墊球,還要跑步,更難受的是,我們還得控制飲食,教練說,不能長胖。”聽了胡楊的話,我的好奇心慢慢地減少了,甚至為自己不是校排球隊的成員而暗自感到慶幸。

即便訓練很枯燥,胡楊依舊憑藉卓越的意志力堅持了下來了。

初三那年,胡楊作為校排球隊的主力選手,參加了市裏的中學生排球聯賽,並取得了很好的成績。後來晉級到省賽,獲得全省第四名的好成績,還上了報紙。

胡楊因為將大多數精力都用在了練習排球上,她的文化課成績很一般,高考後,她去了一所普通的衛校讀大專。我則考到了外省的一個本科院校。

進入大學后,胡楊的一技之長讓她的人生“開了掛”。她的專業是護理,一入學她就加入了學校的排球隊。在普通大專里有一技之長,簡直就像是偶像劇里的女主角。當別人兼職做促銷員、發傳單的時候,她已經成為當地體校排球隊的專業陪練了,兼職所得要比其他同學多很多。

大專畢業后,胡楊進入一家醫院實習,在醫院裏舉辦的部門排球賽中一舉奪魁,成了醫院的風雲人物。因為她的排球特長使她順利地通過了競爭激烈的實習期,轉正成為一名真正的白衣天使了。沒過多久,她和醫院的一位年輕有為的主任醫師相識相戀,締結了美滿良緣。

我跟很多人都講過這個故事。大家在羨慕胡楊幸福生活的同時,也不禁感嘆——你可以不優秀,但你一定要有一技之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有的人擅長音樂,有的人擅長美術,有的人擅長數學。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人們會更容易取得優異的成績。

愛迪生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天才就是1%的天賦加99%的汗水。”胡楊正是因為自己得天獨厚的身體素質,加上刻苦地訓練球技,最終才在種種機緣巧合下,獲得了一個又一個契機。

有胡楊的故事作為先例,我深知一技之長能夠對一個人起到多麼重要的影響。

於是,我便有意識地去培養兒子的一技之長。

兒子很喜歡彈鋼琴。在他3歲起便開始練習鋼琴,並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績。

兒子的鋼琴老師不止一次地告訴我,他在鋼琴上很有天賦。重要的是,兒子自己也很喜歡。隨着年齡的增長,兒子被越來越多的東西所吸引,這時的他認為練習鋼琴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便不再那麼積極地去練習鋼琴了。為了鼓勵他堅持並練就自己的一技之長,我給他講了他的偶像周杰倫的故事。

周杰倫3歲的時候,就展現出了過人的音樂天賦。母親為了培養他,毫不猶豫地取出家裏所有的積蓄,給他買了一架鋼琴。自此,周杰倫在鋼琴旁度過了他童年的大部分時間。可他畢竟年幼,每次練琴時,一聽到窗外同伴的嬉鬧聲,他就會彈得心不在焉。於是,他的母親就拿着一根棍子,站在他後面,一直盯着他練完琴。

自此,鋼琴一學就是10年,直到他國中2年級時父母離婚,才戛然而止。

1997年9月,周杰倫參加了一檔名為《超級新人王》的娛樂節目,他寫了一首名為《菜譜歌》的歌曲。因為害羞,周杰倫請了一個朋友和他一起演出,朋友唱,他伴奏,但那個朋友歌手唱得很爛。時任評委的吳宗憲在日後的一次採訪中說道:“我從裁判的肩膀後頭看了一眼樂譜,結果驚為天人。非常的複雜、做得很棒。”錄完節目后,當時已經自己創立阿爾發音樂的吳宗憲,走到後台找到周杰倫,併當即決定把他簽入麾下。

在故事的最後,我告訴兒子,如果周杰倫沒有發展自己的特長成為大明星,現在也許只是一個沉默寡言的台北普通男子而已。

兒子聽了偶像的故事後,深受啟發,於是便決定繼續苦練鋼琴。如今,他的鋼琴水平讓他在學校里成為一個“小明星”。更重要的是,因為這個特長,他變得積極上進,社交能力也因此得到了提高。這些改變對於兒子的未來來說,是一筆無形的財富。

最後,願所有的孩子能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廣闊無垠的人生,用一技之長,撬起新的世界,譜寫華麗的人生篇章。

你不進步,誰會等你

前不久,我和一個多年沒見的朋友相約一起吃飯。在餐桌上,朋友跟我聊起了她11歲的女兒玲玲。朋友向我抱怨說:“玲玲如今已經讀小學5年級了,可一點也不像那個年齡段的孩子。她特別不愛動腦筋,好像對什麼事都不在乎,一點兒也沒有上進心。”為此,朋友和玲玲談了好多次,玲玲嘴上答應媽媽要改正自己的缺點,可是轉身就忘記了對媽媽的承諾,仍然我行我素。

最近,玲玲的一篇作文被老師選中,準備刊登在校刊上。老師要求玲玲把作文好好謄抄一遍然後交上去。朋友知道這件事後高興地對玲玲說:“女兒,你真棒!如果你的作品能夠刊登在校刊上,那麼全校同學就都能讀到你寫的文章了,你也會因此為班級爭得榮譽了。你可要認真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仔細抄寫那篇作文啊。”可是,玲玲卻沒有聽從媽媽的話,而是像以往一樣敷衍了事,把字寫得很潦草,並且錯字連篇,結果作文被退了回來。

事後,朋友問玲玲:“你為什麼不能認真地把字寫好呢?”沒想到,玲玲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回答媽媽:“沒登上會怎麼樣,登上了又會怎麼樣?”

玲玲不思進取的態度讓朋友很傷腦筋,朋友問我:“我該怎麼辦?怎麼做才能改掉她的這個壞毛病呢?”

聽了朋友的抱怨,我深表同情。同樣作為媽媽,我深知孩子不思進取,即使落後了也不知道着急、努力的嚴重後果。在競爭如此激烈的今天,如果孩子不思進取,不知道進步,就會成為一個落後者,被時代所淘汰。套用一句很通俗的話來說,就是“你不進步,誰會等你”。

為了幫助朋友改變玲玲不思進取的學習態度,我首先幫朋友分析了一下玲玲形成不思進取性格的原因。通過朋友的講述,我認為造成玲玲不思進取的原因主要有三點。

首先,朋友經常諷刺、挖苦、挫傷、打擊玲玲的積極性,使玲玲形成“破罐子破摔”的逆反情緒;其次,朋友本身就具有不思進取的特性,很少對玲玲進行明確的指導和要求;最後,玲玲本身不能對自己做出正確的評價,不能進行自我調節、監督,缺乏相應的鼓勵和支持。

針對這3個原因,我告訴朋友,如果她想讓玲玲不思進取的壞毛病得到改善,就需要她時常“敲打”、鼓勵玲玲去做一些合理的事情,並給予相應的方法指導,監督孩子完成任務。同時,朋友還要從自身做起,用自己積極上進的言行及對事業的進取精神來感染孩子,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積極影響。

接下來,我跟朋友聊了聊我是如何培養兒子進取心的,希望對她培養玲玲的進取心有些啟發。

兒子10歲左右時,對學習成績一點也不上心。考第三名他不高興,考第二十三名他也不知道着急。我和他談話時,他就“嗯”“啊”地敷衍應付。

一次數學考試后,我看到他的分數才剛及格,就讓他多學習數學,多做一些題。沒想到兒子皺着眉頭說:“學數學有什麼用啊?真沒意思,整天上學真沒勁。”

我對他說:“數學是一門工具學科,實際應用價值很高,以後你幹什麼都用得着。”

兒子聽了我的話不以為然地說:“媽媽,我特別羨慕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能夠到處去救災賑災,我長大以後要做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所以,我現在學數學根本就沒有用。”

我聽到后,鼓勵他:“嗯,你想去紅十字會工作的想法非常好。但是,我得告訴你,如果你想成為一名紅十字會的救援人員,那麼你就必須要具有臨床醫學本科及以上學歷,並具有職業醫師資格。所以,從現在開始,只要你努力學習,考上重點大學,多學一些醫學知識,那麼,畢業以後你就有希望成為紅十字會的工作人員了。”

兒子聽了我的話,眼中閃出了光芒,他高興地問我:“真的嗎?”

我點了點頭:“當然是真的了,不信咱們去紅十字會的網站看一下,看看志願者需要什麼條件,工作人員要什麼條件,你就明白了。”說完,我就打開電腦,與兒子一起查詢了相關的資料。

兒子看完后,自信滿滿地說:“我要考復旦大學的臨床醫學專業,長大後去紅十字會工作。”然後,他就走到自己的書桌前,認真開始做數學練習題。

沒有進取心的孩子往往對未來沒有任何憧憬,從來沒有想過自己將來要做什麼,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時,我們要幫助孩子樹立一個具體的理想,讓孩子對未來有希望和憧憬,這樣孩子才會有自己進取的目標和動力。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前段時間,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新聞:有一個人在南京創辦了一家“吃苦公司”,旨在專門培養孩子吃苦的能力。當記者詢問他的創立初衷時,他告訴記者,在他打工期間,發現很多年輕人因為缺乏吃苦的能力,導致工作和生活頻頻受困。於是,他就想到了創辦這樣一個公司來為那些缺乏吃苦的孩子提供“吃苦平台”。

公司創辦后不久,就有一些父母帶着從小嬌生慣養的孩子找上門來,要求他幫助孩子鍛煉吃苦能力。甚至還有一些不能吃苦的成年人也主動找上門來,要求參加他的“吃苦訓練”。就這樣,他的“吃苦公司”慢慢火了,成了很多孩子和成年人鍛煉自己的基地。

看完這則新聞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之中。“吃苦公司”的火爆說明了一個問題——現在的人越來越認識到能吃苦的重要性。這對於眾多孩子的父母也是一個有益的啟示——不能吃苦的孩子會在未來的社會生活中面臨重重困難和阻礙,父母一定要有意識地從小培養孩子的吃苦能力。

說到這裏,很多父母可能會問我:“如今的生活條件好了,我們為何還要培養孩子的吃苦能力呢?”

那是因為吃苦可以磨鍊孩子的堅強意志,沒有吃過苦的孩子很難去面對人生的風雨,就像始終生長在溫室中的花朵,搬到室外就會枯萎一樣。所以,我們要努力去培養孩子的吃苦能力,這是他們成長中的重要一課。

在這裏,我把我培養兒子吃苦的方法告訴大家,希望大家可以從中有所頓悟。

第一,通過做家務培養孩子吃苦的精神。

我們可以讓孩子通過做家務活來鍛煉他的吃苦能力。農村的很多孩子之所以比城市的孩子更能吃苦,主要是因為農村的孩子從小就習慣於做家務和農活,而很多城市的孩子卻缺少這種鍛煉的機會。

在兒子很小的時候,我就要求他在學習之餘要力所能及地幫助我做一些家務,如打掃房間、洗碗等,以培養他吃苦耐勞的精神。在他放暑假時,我還會特意把他帶到鄉下的親戚家裏,讓他親身體會農村生活的艱辛和不易。

在兒子7歲時,有一次,我得了很嚴重的感冒,身體虛弱得難以下床。而丈夫在外出差,無奈之下,我只能要求從未做過飯的兒子給我和他自己做一頓飯,並把如何做飯的流程詳細地給他講了一遍。兒子走進廚房后,按照步驟洗菜、擇菜、切菜,煮粥,他每一步都做得很認真。但因為當時兒子才7歲,個頭小、力氣也小,又缺乏經驗,雖然他花了很長時間才把飯菜做好,但最後做出來的飯菜味道還是很差強人意。為了鼓勵他,我還是吃完了整整兩碗粥。飯後,我向兒子提出了我的建議,如炒青菜時用量勺控制放鹽的量,以及煮粥時多加一些水等。

兒子也非常虛心地聽取了我的意見。慢慢地,他做的飯越來越可口,不斷地受到我和丈夫的稱讚。

除了做飯,兒子也會學着去做家裏其他的家務活。只要是他能做的,我都會放手讓他去嘗試。因為我對兒子的吃苦教育,致使他養成了吃苦耐勞的優秀品質,成了一個愛學習、愛勞動的好孩子。

第二,設置“困境”讓孩子去挑戰。

為了讓兒子養成能吃苦、不事事依賴我和丈夫的性格,我和丈夫會在日常生活中故意設置一些“困境”,讓兒子去面對。比如,我和丈夫從來不開車去學校接送兒子。兒子上小學時,我們為了培養他獨立的意識,便讓他自己上下學。起初的時候,我和丈夫不放心,偷偷跟在兒子後面,後來發現他完全可以自己做這件事,便隨他去了。兒子讀高中以後,因為路程稍遠,我便讓兒子騎自行車去上學。

同時,我從來不會像其他家庭一樣給兒子買任何他想要的貴重物品,也從不亂給兒子零花錢。對於他想要買的非必需品,他必須通過自己的勞動去換取報酬後去自行購買。這種做法不僅鍛煉了孩子吃苦耐勞的精神,還培養了他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

各位父母也可以參照我的做法,適當地給孩子設置一些困難,讓他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挑戰困難、克服困難。

第三,減少對孩子的保護。

日常生活中,很多父母會習慣性地給予孩子過多的保護,這對於培養孩子吃苦的能力是非常不利的。

如果我們什麼困難都替孩子去承擔,什麼委屈都替孩子去承受,總想着把弱小的孩子保護在自己的強大羽翼之下,不讓他去經歷風雨,那麼孩子長大后又怎麼會有面對挫折和失敗的底氣呢?

很難想像,一個從未寫過字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可以寫出非常漂亮的字,一個從未練習過游泳的孩子突然有一天可以游得非常好。同理,一個從未接受過吃苦練習的孩子,他長大后也不知道如何去吃苦,如何去戰勝他面臨的困難。所以,我們千萬不要給予孩子過多的保護,讓他獨立去經歷風雨,這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實施快樂教育還是成功教育

我的一個同事曾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你會對孩子實施快樂教育還是成功教育呢?”

我想了想后回復她:“你覺得快樂教育和成功教育衝突嗎?必須二者擇其一嗎?”

她回復我:“確實,理論上兩者並不矛盾。可是現實是我們必須要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比如,孩子貪玩不愛學習,可是為了他的將來,我必須強制性讓他學習。如果實施快樂教育,他玩遊戲時最快樂,難道我就要放任他玩遊戲嗎?”

同事的話讓我無法反駁。經驗告訴我,她一定是遇到了什麼事情才會得出如此結論。在我的追問下,她對我說:“上周考試,孩子成績在班裏排到了倒數第十,她非常生氣。於是就決定強制停掉孩子的所有課餘愛好,把所有精力都用來學習。

但是孩子因此變得很不開心,狀態也不是很好。她察覺到了孩子的不快樂,因此產生了這樣的困惑。成功教育就要剝奪孩子的快樂嗎?為了讓孩子快樂,就要放棄成績嗎?她很矛盾。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快樂的童年,但又免不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期盼。對孩子實施快樂教育還是成功教育,這是每個父母都面臨的矛盾。

我的丈夫曾問我:他和兒子我更喜歡誰。我的回答是:“我喜歡兒子,也喜歡你,兩者無法比較。你們一個是我的丈夫,一個是我的孩子,都是我愛的人,兩者並不衝突。我喜歡你,自然也會喜歡我們愛情的結晶。我喜歡兒子,自然也會喜歡他的爸爸。這兩種愛是相輔相成的,並不是對立的。如果我不喜歡你,那麼一定不會和你生孩子。如果我不喜歡我們的孩子,那隻能證明我不夠喜歡你。”

這個道理跟快樂教育和成功教育的關係是一樣的。

如果我們給孩子完全的自由,讓孩子自由自在地成長,按他們自己的意志來發展。孩子不想學習就可以不學,想要什麼立刻就可以得到滿足。那麼,在這樣的環境下,可能孩子一開始會感到很快樂,但是時間一長他發現其他同學都在認真學習、成長進步的時候,他還會感到快樂嗎?他不會感到焦急嗎?我們的孩子不是生活在玻璃罩子中,即使父母放手不管,其他的人和事也會對他造成影響。

這種影響,隨着孩子的長大,會越來越明顯。

快樂能從成功中獲得,那麼追求成功,追求第一就能讓孩子感到快樂嗎?沒有人能夠這樣保證。追求成功的過程如同攀登高峰,如果孩子眼中只有登頂,認為只有登頂才算成功,那麼攀登過程中所有的艱苦努力,都會變為痛苦和挫折。

所以,我有一個自創的教育理念和大家分享——用快樂的方法取得最大的成功。當我把這個理念說出來時,周圍的人都覺得這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為大家都想這樣,但是沒有人能做到。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大家認為這個理論不可能實現,是因為還沒有真的弄明白快樂教育與成功教育之間的聯繫。要實現快樂的成功,我們需要認識下面幾個問題:

第一,我們的成功教育,方法正確嗎?

在我們的印象中,讓孩子感受快樂教育,就是與成功教育相悖的。其實不然。

孩子當然要學習,但以什麼樣的心態學習,就要看家長如何去引導了。我們不能只看重孩子的學習成績,而是要有意識地為孩子營造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多肯定鼓勵孩子,讓孩子發現學習的樂趣。當學習不再是痛苦的,孩子一定會愛上學習,快樂學習!

第二,我們眼中的成功是否是孩子的追求?

現在的孩子,除了正常上下學外,還要參加很多的興趣班和課外活動。但很多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興趣班時,絲毫不顧孩子的想法和喜好,而是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幫孩子做主。如孩子明明喜歡畫畫,家長卻一定要孩子學鋼琴,因為家長認為彈鋼琴更實用、更有前途。

孩子在父母的逼迫下做自己不喜歡的事,不僅不能感受到快樂,反而會覺得痛苦。其實,把快樂教育和成功教育對立起來,是教育觀念的一大誤區。

在教育兒子的過程中,我一直很在意他快不快樂,我很關心他的心理和情緒的健康。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會為了讓孩子快樂,放棄對他的引導,放棄對他的管教。快樂教育不是一味縱容,成功教育也不是一味嚴苛,我們要掌握平衡,把握好度,讓孩子在快樂中健康地成長。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親子教育必讀指南(套裝共7冊)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親子教育必讀指南(套裝共7冊)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七十五章《父母若無遠慮,孩子就有近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