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弼

李光弼

李光弼(公元708~764年),原籍營州柳城(今遼寧朝陽縣),契丹人,其父楷洛,原為契丹酋長,唐武后時入朝,官拜左羽林大將軍,封薊郡公。李光弼自幼受父影響,通曉兵法,善於騎射。他為人堅毅果敢,不好嬉樂,富有良好的將帥素質。由左衛親府左郎將,逐步進為河西節度使王忠嗣的府兵馬使,深得王忠嗣的器重。后承襲父爵,率兵征吐蕃、吐谷渾:因功封為雲麾將軍。安史之亂暴發,得到郭子儀的賞識,保舉為河東節度使,委以平定河北、收復東都的重任。

天寶十四年(公元775年)二月,李光弼擔任着“分兵東進,先定河北”的使命,率領馬步兵一萬和太原弩手三千,東出井陘,直取常山郡(治所在今河北正定縣)。真定(今河北正定)城中的三千團練士兵,見唐軍已到,乘機起義,與李光弼裏應外合,殺盡胡兵,捉獲叛將安思義,開城出降。

李光弼決定將真定作為立腳點,先穩定這裏的局勢,再圖進取。為了知彼知己,把握戰機,他採取了“恤民善俘”的政策,對飽受叛軍迫害的當地百姓,給予優厚的撫恤,使他們主動為唐軍出力,探聽叛軍動靜,及時報告。對叛將安思義曉以利害,允許他將功贖罪。安思義感激不殺之恩,便主動獻策,對李光弼說:唐軍遠來,人馬疲憊,難以應付強敵的突襲;胡人的騎兵雖然驃悍,卻沒有沉穩持重的素質,一旦受挫,即渙散鬥志,那時自有全勝的希望;史思明在饒陽(今河北中南部),距此地二百餘里,昨夜已發出告急文書,估計前鋒騎兵明晨可至,大軍也將隨後趕來。李光弼根據他提供的這些情況,決定移軍入城,做好充分的防禦準備,先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後伺機出戰。

李光弼在常山與史思明相持了四十多天,各自尋找戰機。史思明為了扭轉戰局,派兵斷絕了常山的糧道。真定城中戰馬草料將盡,李光弼決定到石邑取草。他派出五百輛糧車,用身着鎧甲的士兵作車夫,命一千弩手隨行護衛,結成方陣前進。沿路攔截的叛軍,懾於弩箭的威力,始終不能得手。史思明又派人襲取石邑,結果也被張奉璋擊退。李光弼為了打破僵局,確保常山不再得而復失,便派人向郭子儀求援。至德元年四月,李光弼與郭子儀合漢,回紇步騎兵共十餘萬,在九門城南,與史思明展開快戰,史思明大敗,收拾殘部逃向趙郡,常山被徹底收復。

李、郭大軍合兵攻克趙郡,史思明又竄入博陵(今河北蠡縣南)。李光弼引兵圍城,久攻未下。這時,唐玄宗聽信宰相楊國忠的讒言,促令潼關守將哥舒翰舍關出戰,以求速勝,結果使二十萬官軍遭到叛軍伏擊,哥舒翰戰敗被俘,舉國震驚。都城長安失去了屏障,唐玄宗倉皇出宮,逃往成都。這一戰略失誤,使叛軍得以長驅直入,所過之處,郡縣不能擋其鋒芒,紛紛獻城請降。李光弼只得撤去博陵之圍,率兵五千奔赴太原。

太原城中只有臨時招慕的團練士兵,總數不過萬人,李光弼的精銳主力已隨郭子儀去了朔方(今寧夏靈武西南),史思明見太原空虛,以為吃得開唾手可得,邀集十萬大軍,進攻太原,企圖為入侵朔方打開缺口。太原城中人心惶恐,諸將建議加固城牆,以抵擋叛軍。李光弼說,“太原城周長四十里,倉猝修築談何容易,何況敵人即將到來,我們不能沒等見到敵入先疲勞自己。”他率領士兵和民夫在城外深挖塹壕,作為第一道禦敵工事。並且命令軍民就便在壕中取土,制土坯數十萬塊。叛軍來到城下,在塹壕邊受阻,李光弼以小股兵力在城外負責阻擊,城中軍民則用事先備好的土坯從容地修繕城牆,將薄弱之處一一加固。

李光弼命人製成發射巨石的人力“大炮”,每拋擲一次,總有數十名敵人被擊斃。

攻城的敵軍死傷至十分之二三,不得不退到“大炮”射程以外,嚴密防守。

史思明見搶攻不成,就派三千胡兵到山東運取攻城器械。這些人在回來的路上,遭到李光弼部將的截擊,斬殺殆盡。在戰鬥的激烈時刻,李光弼將自己的辦公和休息地點移至城樓,搭起簡易軍帳,雖然有時路過帥府,從不停留半步。

兩軍相持一個多月,史思明見太原城久攻不下,便想出一個聲東擊西之計,選睛銳騎兵作為“游兵”,叮囑他們說,“我們攻城北,你們就伺機偷襲城南;我攻城東,你們就去城西,發現破綻就猛烈進攻,一舉拔城。”由於李光弼治軍嚴明,令出如山,守城士兵不敢懈怠,即使在沒有敵人攻城的戰鬥間隙,也從未放鬆戒備。史思明聲東擊西的企圖,完全落空。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九月,史思明留其子史朝清守范陽,自率數萬精兵進攻汴州,直取洛陽。李光弼對部下說:“敵人乘勝而來,其勢兇猛,我們利在按兵不戰,不利於速勝,洛陽不能固守,諸位有何高見?”有人認為應該繼續後撤,憑潼關之險固守,挫敵銳氣。李光弼說:“固守潼關,可能萬無一失,但兩軍兵力相當,貴進忌退,寸土不讓。現在無故棄地五百里,就會助長敵人的聲勢。不如移軍河陽,與內地相呼應,進可攻,退可守,使敵人不敢西侵,取伸屈如意的猿臂之勢。”有人質疑說:“洛陽是帝都,您怎麼棄而不守呢?”李光弼說,“若想守住洛陽,則附近郡城必須派置適當兵力,敢問諸位,哪個能守住這些城邑呢?”李光弼果斷地作出決策,派人將官吏的眷屬轉移到潼關以西,並動員洛陽城中的百姓出城避敵,只給敵人留下一座空城。又命人將大量的油、鐵等物資運入河陽,以備守城之用,李光弼親率五百騎兵,為大部隊殿後。這時史思明的小股先頭部隊已經到了洛陽城外的石橋附近。諸將請令說:“現在我們是由洛陽向北繞行呢?還是直走石橋呢?”李光弼果斷地說:“直走石橋!”天色漸暗,李光弼命士兵打起火把,緩速行軍。由於隊伍嚴整難犯,敵人只是遠遠地跟在後面,不敢逼近。

當夜,李光弼率軍到了河陽。河陽城中,只有二萬人馬,所存糧草,也僅夠十日食用。李光弼嚴格地檢閱城中守備情況,合理地配置兵力,一切處理得井然有序。

史思明隨後進入洛陽,這才發現是座空城,一個人、一粒米也沒有留下。史思明一無所獲,又怕李光弼隨後掩襲,沒敢進入皇宮,趕緊出城,將大軍屯駐在白馬寺以南,在河陽城南構築月城,防禦李光弼。

史思明有一千多匹良種駿馬,每天不厭其煩地到河岸的淺灘上給戰馬洗澡。其目的是向李光弼炫耀實力,以瓦解城中守軍的鬥志。為了再教訓史思明一次,李光弼想出了一條妙計,讓人在軍中選出五百匹母馬,將它們的馬駒關在城內,等到史思明的戰馬到了河邊,把五百匹母馬全部趕出城外,母馬失去馬駒,嘶鳴不已,史思明的戰馬都是公馬,聽到母馬的叫聲,紛紛浮水渡河,結果都被趕入河陽城中。

史思明弄巧成拙,反丟了一千匹良馬,惱羞成怒。他見河陽城被兩股河水分隔,中間有浮橋連通,便想出一條毒計,將數百艘戰船列於河中,點燃前面的戰船,順流漂下,打算燒掉浮橋。李光弼用事先準備的數百條百尺長桿,根部安裝巨木作支柱,桿頭裝上鐵釵,將火船迎頭叉住,頂在河心,火船無法前進,不一會便化為灰燼。然後如法炮製,後面的戰船也被叉住,在橋上用“大炮”發射巨石,戰船全被擊沉。史思明的進攻又一次宣告失敗。

史思明計計落空,只好再一次強行攻城。李光弼看到河陽城的浮橋仍顯薄弱,決定親自率兵駐守。為了爭取時間,他對部將李抱玉說:“將軍能為我固守南城,拖延兩天時間嗎?”李抱玉說:“過了期限怎麼辦?”李光弼說:“過期救兵不到,任憑你捨棄它。”李抱玉領命之後,引兵據守。當敵軍進攻過於猛烈,城池危在旦夕時,李抱玉騙叛將說:“我們的糧草已盡,確實無力再戰,請准許我們明天投降。”叛軍喜出望外,收兵回營,等待李抱玉投降。李抱玉利用這點時間,抓緊做好了守城準備,第二天一早又向叛軍請戰。叛軍上當,怒不可遏,攻打城池更加猛烈。李抱玉在夜間安排了一支隊伍,作為奇兵伏在城外,這時突然殺出,與城內裡外夾攻,殺得叛軍措手不及,死傷慘重,只得收拾殘部退逃。

史思明在邙山擊敗李光弼后,乘勝進軍,迅速佔據十三州的地域,正欲西入潼關,直搗長安。李光弼受命后,匆匆上任,奔赴前敵。途中,監軍使者因兵力太少,建議據守揚州,先圖自保。李光弼說:“朝廷委我重任,我再退縮不前,朝廷還有什麼希望?再說,敵人怎會知道我們人數多少?如若出其不意,敵軍自然潰逃。”

李光弼派兵遣將,分路出擊,終於一舉收復東都洛陽。史朝義屢戰屢敗,走投無路,自縊而死。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終於結束了。然而朝中佞臣對平亂功臣的迫害也隨之加劇。

唐肅宗的寵臣,驃騎大將軍程元振,專攬朝政,因寸功未立,深感自卑,對有功戰將極為忌恨,伺機加害。節度使來填在洛陽時,程元振私下請託,來填沒有答應他的要求。等他做了宰相后,屢加讒害,唆使曾經投敵的節度使王仲升誣告來填通敵,致使來填被削官流放,賜死於途中,邊將們為此恨之切齒,後來吐蕃興兵犯境,程元振隱而不報,使肅宗狼狽出逃。朝廷下詔徵集諸將時,李光弼等功臣擔心被害,無人敢去勤王。肅宗逃到陝州,屯兵徐州的李光弼心有餘悸,徘徊不前。待吐蕃被擊敗后,李光弼寧願到江淮掌管糧運,始終不敢入朝。

李光弼治軍嚴整,每一發號施令,諸將甚至不敢仰視,他每次作戰,必先深思熟慮,定出計謀,然後才遣將發兵。他善於出奇制勝,往往以少數兵力,殲滅數倍於己之敵,當時被譽為“中興第一將”,與郭子儀齊名。

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李光弼病逝,享年五十六歲。臨終前,他將因功賞賜的絹帛分贈給部下,將士們得知李光弼的死訊,紛紛把這些絹帛披在身上,向主帥致哀,人們從很遠的地方就能聽到三軍的號哭聲。代宗皇帝派使節前往弔唁,追贈李光弼太保的名譽官銜,賜謚號為“武穆”,以紀念和表彰他一生的功績。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中國北方各族人物傳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中國北方各族人物傳
上一章下一章

李光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