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奪荊大計,孫權聯手曹丕(求追)
第113章奪荊大計,孫權聯手曹丕(求追)
正愁沒合適的人能替調陸口,這人就來了。
剛到建業,呂蒙就受到孫權的傳喚。
聞言。
呂蒙也顧不得舟船疲頓,連忙來見孫權。
府中。
短髯虎目的孫權,正襟危坐。
對孫權而言,功高蓋主,是最忌諱的!
若不是呂蒙向來忠誠,而孫皎又不如呂蒙,孫權很想一腳踢飛呂蒙,然後來一句“你在教我做事?”
呂蒙暗暗鬆了一口氣。
敲定了陸口的都督人選,孫權又提到了曹丕的使者:“魏王世子曹丕,前幾日遣人來江東。”
赤壁用兵,孫權才是江東之主,可這天下人傳頌的卻是周瑜退曹兵,而不是孫權退曹兵。
“這江東,是孫氏的江東!”
彷彿沒有看見呂蒙那形如枯槁的病軀,只關心偷襲荊州的計劃能否順利實施。
為了奪取荊州,呂蒙都不惜用自殘的方式來迷惑關羽,如今時機就要到來,豈能將這份大功讓與他人?
雖然孫權器重且信任呂蒙,但奪取荊州牽涉甚多,孫權並不想假手於外人。
未等孫權說完,呂蒙抱拳大呼:“至尊,江東諸將沒有人比我更懂荊州!”
若是呂蒙奪了荊州,天下人只會認為呂蒙取荊州、擒關羽成就不世威名。
合肥壓力大減,孫權對奪取荊州的計劃也就更熱忱了。
“為何你們就不能如衛青霍去病一樣,只表現出武勇善戰而不貪功呢?”
仔細斟酌利弊后,孫權最終鬆了口:“虞仲翔頗曉醫理,子明可先養病,待時機成熟,再做計較。”
呂蒙少血色的臉也在這一瞬間變得紅潤了:“至尊,機會難得!這是天要助至尊全據荊州!請至尊勿要疑慮!”
呂蒙說得急,一不留神牽引了心氣,忍不住咳嗽起來。
孫權不由蹙眉:“你現在的身體,還能統兵出征嗎?不如讓孫皎替伱,你留在後方指揮。”
在淮南打了這麼多年,孫權依舊沒能報逍遙津之仇,這讓孫權頗為惱怒。
孫權本就有培養陸遜的用意,不僅讓陸遜娶了孫策的女兒,更是讓陸遜統領親兵。
雖然在合肥被張遼挫了銳氣,但孫權矢志不渝,一心想要超越兄長孫策。
見呂蒙力薦陸遜,孫權遂同意了呂蒙的提議:“既如此,就擢升陸遜為偏將軍,駐守陸口。”
孫權明面上自然是不敢稱帝的,而用至尊玩文字遊戲就不會被認為是僭越了。
“希望江東能出兵偷襲荊州,斷關羽退路,若事成,則許以江南之地。”
“為表誠意,曹丕會出兵宛城,同時撤走合肥的張遼增援樊城,給關羽施壓。”
“子明,你回建業養病,誰可替你在陸口指揮。”孫權語氣冷毅。
提到張遼的姓名時,孫權的語氣明顯有些變化。
深深的呼了一口氣,孫權雙眸的寒意又逐漸消失:“罷了,待取了荊州再設法吧。”
論及舉江東之眾,決機於兩陳之間,與天下爭衡,孫權遠不如孫策;論舉賢任能,各盡其心,以保江東,孫權遠勝於孫策。
呂蒙強忍咳嗽,拱手道:“至尊莫要擔心,我只是路上受了風寒,將養幾日就行。”
剛聽到曹丕的使者說張遼會離開合肥時,孫權竟下意識的鬆了一口氣。
“末下呂蒙,拜見至尊!”呂蒙執禮甚恭。
孫權喚來親信,語氣凜寒:“告訴曹丕的使者,他的條件孤答應了。”
“我雖染病,但奪荊州的氣息尚在!若不能奪得荊州,我提頭來見至尊。”
倘若孫權真要讓孫皎來執行這個計劃,呂蒙寧可撞死。
呂蒙語氣更恭:“右部督陸遜,思慮深遠,才能足以擔負重任。”
為了能踐行大志,江東上下文武,對內皆稱呼孫權“至尊”。
“我途經蕪湖時,陸遜主動來見,希望我能勸至尊趁關羽出兵未歸,伺機奪取荊州。”
常年的上位者生涯讓孫權蓄養了幾分不怒自威的氣勢。
“陸遜有遠見卓識和統兵之能,名氣卻是不大,若以陸遜為陸口都督,關羽必會輕視小覷。”
就如同昔日周瑜赤壁退曹兵時,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飛灰湮滅,時至今日依舊留有餘威。
在兩漢,至尊往往專指皇帝。
“功不可蓋主,這道理都不明白。讀了這麼多書依舊還是那個吳下阿蒙啊!”
呂蒙則是吃了一驚:“我自陸口離開時,未曾聽聞曹丕出兵入宛城。”
看着呂蒙離開的背影,孫權那冷毅的雙眸中閃過幾分寒意:“周瑜如此,魯子敬如此,你也是如此。”
“.”
“倘若真有此事,關羽前線的壓力必然大增。”
呂蒙這話聽得孫權頗為不喜。
孫權不由蹙眉。
當天下皆知“孫權在建業運籌帷幄,令堂弟孫皎暗奪荊州,成江南王霸之業”時,就沒人記得孫權在逍遙津的恥辱了。
敘聊片刻后,呂蒙便請辭離開。
逍遙津一戰,世人又只記得孫權連曹操麾下一降將都打不過,更是被八百死士突入中軍,斬將奪旗!
倘若呂蒙再奪荊州成功,而世人又傳頌呂蒙的威風,那麼孫權“不知兵”的印象就可以固定了。
孫權道:“此事不會有假!前線亦有探子回報,曹丕進駐宛城,又遣徐晃進兵樊城。”
作為江東之主。
“這次若是還不能成功,劉備必會在荊州駐紮重兵提防。”
“如今我又稱病回建業,我料關羽定會抽調南郡駐兵前往樊城。”
雖然漢室式微,但如今曹操和劉備都承認大漢。
“為何爾等都想要獨攬大功獨享威名?”
孫權沉吟片刻,徐徐而道:“上回奪取三郡,就已經惹得劉備大怒。”
君是君,臣是臣,這其中的尊卑孫權是很在意的;即便是呂蒙,也不敢有半分的逾矩。
“倘若衛霍貪功,又豈能有武帝威名留存於世?”
孫皎是孫權的堂弟。
若孫皎奪了荊州,就相當於孫權奪了荊州。
“但孤會不會去打荊州,取決於曹丕有沒有本事讓關羽抽調南郡駐兵。”
“倘若曹丕沒那本事,就別怪孤趁虛去搶合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