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一曲終焉
“陛下,陛下……”跪在一具生機全無的軀體前,阿史那承慶泣不成聲,兩行帶血的虎淚自面頰滑落。
可惜的是,身體的主人再不會輕拍阿史那承慶的肩膀,親切地喊一聲——“阿史那將軍!”
守軍已經殺出城來,乘勇追擊着潰敗的偽燕軍。
一旅人馬似乎是發現了什麼,直接就朝這裏沖了過來。
“許大人,你們護衛陛下往南去,會合徐將軍。我來擋住敵人!”站起身,阿史那承慶一抹臉上的血淚,神色決然,瓮聲瓮氣地說道。
說完,也不待許季常回答,他已經飛身上了戰馬,提起滴血的大刀沖向了來敵。
來敵地為首者,正是郭子儀。
看到阿史那承慶的表情,郭子儀已經猜到了什麼,目中迅速地掠過了一絲陰靄。
“吼!”阿史那承慶仰天一聲長嘯,更不多話,大刀帶着地動山搖的威勢,奮力斬出。狂野而悲憤的刀氣,破空而來。
郭子儀手中大刀引天地浩然之氣,無畏無懼地前迎。
兩刃相撞,激蕩的氣流帶起一股衝擊波。
時空無盡,刀意無限。
“鐺,鐺,鐺……”兩柄神兵交纏在一起,金鐵聲綿綿不絕。
再一次的撞擊后,阿史那承慶橫刀於胸前,深吸了一口氣。
突然間,強大的氣流瀰漫在身體周遭,如猛虎出閘,又彷彿地獄的千鬼萬魂被釋放出了。
片刻后,氣流極度地濃縮了起來,附着在刀鋒,排山倒海地向郭子儀壓去!
郭子儀的眼中滿是興奮,戰意在燃燒。
此時已是黃昏了,藉著殘陽餘暉,大刀帶着最燦爛的晚霞,劃破天幕。
刀光如星辰碎裂一般炸開,天地為之失色,鬼神為之喪膽。
受到強大氣流的逼迫,土塵、草屑飛舞滿天。
近處,遠處,無數的目光投了過來。甚至那些亡命奔突的偽燕軍士兵也不自禁地停下了腳步。
塵埃落定,郭子儀和阿史那承慶背對駐馬而立。
“不要讓人再糟蹋陛下……”沒有轉頭,也沒有再動手,阿史那承慶甚至放棄了自己的驕傲,帶着三分懇求的意思,緩緩說道。
郭子儀單手提大刀,倒垂在身後,左手輕捋帶血的鬍子,同樣沒有轉頭,簡單而直接用了鼻音應了一聲:“嗯!”
阿史那承慶抬起頭,放聲長歌。
“大丈夫兮生亂世,立功名兮留青史。揮長戈兮殺敵寇,征兮戰兮非為己……”這是史朝義最喜歡的一曲壯歌。
聲音越來越低,最後一個字吐出后,阿史那承慶雄壯如山的虎軀轟然倒地。
“什麼?”徐璜玉的面孔已經扭曲變形,眼中噴着火焰,兩手緊緊攥着蔡文景的襟口,巨大的力道讓蔡文景的呼吸都變的艱難起來,“你說什麼?陛下怎麼了?”
蔡文景淚流滿面,泣不成聲地回道,“陛下,陛下……歸天了!攻打濮陽……的大軍……全……散了!”
蔡文景斷斷續續地描述了自己所知道的經過。
聽完后,徐璜玉整個人如同在一瞬間失去了靈魂。
曙光已經出現,勝利近在眼前,卻又在突然間化為烏有。
就好似一個巨大的泡沫,雖然在陽光下顯得那麼鮮艷,那麼美麗,但下一刻或許已經消失得無影無蹤。
十數萬將士的疏死奮戰,數萬人陣亡的沉重代價,最終換來居然是這樣的一個結果。
周圍的戰鬥依然在繼續,從濮陽撤下的潰兵已經對徐璜玉和駱悅的兵馬產生了衝擊。
雖然一時間還沒有發展到崩潰的那一步,但士卒們的士氣明顯地出現了渙散和動搖。
同樣得到史朝義驟逝消息的敵軍,則在郝玭和路嗣恭的統領下,鬥志狂颶地對偽燕軍發起猛烈至極的攻擊。
戰場上人流涌動,鼓角長鳴,殺聲震天。
但這一切,似乎都與徐璜玉沒有了關係,所有的聲音都從他耳邊沉寂,所有的景象都從眼前消失。
“徐將軍……”看着呆若木雞的徐璜玉,蔡文景悲戚而擔憂地呼喚道。
鬆開蔡文景的襟口,徐璜玉抬起失神的眼睛,直直地問道:“陛下人呢?”
“被……被郭子儀……搶過去了……”蔡文景不敢看徐璜玉的眼睛,怯怯地說道。
出乎意料,徐璜玉沒有發怒,反倒是流露出淡淡的輕鬆之色。
雖然關係一向不睦,但徐璜玉對郭子儀的為人卻信得過。
在這樣的亂局之下,徐璜玉自身都已難保全,更談不上護衛好史朝義的屍身。
與其讓史朝義的屍身面臨在亂戰中受損的危險,就不如交給郭子儀。
至少可以肯定,郭子儀絕不會做出那種侮辱亡者的齷齪事。
“傳令,收攏潰兵,全軍撤退!”僅余的獨眼微微閉起,徐璜玉一抬右手。艱難而痛苦地說道,“撤回汴州!”
“徐……徐將軍……”
詫異地看向徐璜玉,蔡文景張了張口,最終無奈地應命道,“是!”
將大刀交給親衛,郭子儀跳下戰馬,以跟平日裏的沉穩完全不符合的疾步走向一乘被兵卒包圍的馬車。
兵卒們迅速地讓開了道路。
走到車前,第一眼,郭子儀就看到那個熟悉而又陌生地面龐。
那張意氣風發、豪氣干雲的面龐,此刻已經變得黯淡無光:那雙似乎能直接看透你內心的精眸,也已經永遠地合了起來。
郭子儀微微閉起雙目,藉以掩飾住自己心中巨大的喜悅。
不知過了多久,郭子儀轉過頭,沖恭敬立在車旁的許季常問道:“史朝義是如何去的?”
許季常是與史朝義的遺體一併被追擊而來地郭子儀軍俘獲,不過他當時沒有做任何反抗。
“史朝義的宿疾本就相當嚴重,這兩個月來又過於操勞,身體已經虧耗殆盡。”許季常哀慟地回道。“今天……是猝逝,走得很快!”
又一陣沉默后,郭子儀聲音低沉地吩咐道:“來人,將史朝義遺體送回濮陽,再命匠人打造最好的棺木,準備最好地香料,妥善安置。”
“是!”
“我代史朝義,多謝郭老令公大恩大德!”許季常長身伏地,恭恭敬敬地朝郭子儀一叩首。
郭子儀轉過身。仰頭看天,右手緩緩抬起,輕擺了兩下……
定陶。
城樓上,偽燕軍守卒目瞪口呆地望着遠方的漫天煙塵。
大地在震動,破損不堪的定陶城孱弱地顫抖着,就像一頭被拔去爪牙的猛獸,蜷縮在陰暗的角落,膽怯地發出嗚咽聲。
蒼涼凄勁的號角聲,隨風飄揚向遠方。
一萬五千鐵騎大軍顯出了猙獰的獠牙,他們像決堤的洪水一般,一路咆哮而來。
鐵騎大軍的最前列,一面墨綠色的纛旗上,迎風招展着一個巨大地“郭”字!
帶着一地煙塵,鐵騎狂潮浩浩蕩蕩地從定陶城外衝過,完全把這座城池當成了空氣。
直到鐵騎消失了許久之後,城樓上的偽燕軍士兵才回過神來。
“羌族鐵騎!”負責守城的偽燕軍都尉很有些經驗,看出了這支鐵騎的身份,話裏帶着顫音說道。
他的眼中,已經滿是絕望的神色。
數十名偽燕軍士兵癱坐在地上,全身上下如同從水裏出來一般,體力已經喪失殆盡。
照剛才那支鐵騎的威勢,別說城裏只有千餘守軍,就算有十倍、二十倍人,也頂不了一點用。
完了,完了……
是夜,定陶千餘守軍一潰而散。
史朝義驟逝,十餘萬偽燕軍慘敗濮陽的消息,通過各種途徑,迅速地傳遍了天下。
天下震驚!
長安城舉城歡騰,百姓奔走相告,戶戶張燈結綵,宛如過節一般。
朝堂內,無數官員喜極而泣,淚流滿面。
逆賊已死,天下一統之日還遠么?
大唐的中興,已經近在眼前!
伴隨着史朝義死訊的傳播開來,河南的戰局迅速呈現出一邊倒的局勢。
郭涔率領一萬五千鐵騎以大迂迴戰術,經汝南、梁郡趕抵濟陰戰場后,徹底定下了東線戰事的基調。
遭遇多路追擊的徐璜玉、李元遇,最後僅餘一萬兵馬撤至汴州。
四月下,兵敗任城的周子翔,在後有李忠臣窮追,前有阻截的情況下。又得知了史朝義的死訊,百般無奈之下,最終向李忠臣請降。
與此同時,西線兩路大軍相繼突破原武、新鄭,進逼汴州西郊。
新鄭城破之時,端木固率千餘殘兵面對數十倍之敵,奮勇發起了最後的攻擊。經過一個時辰的血戰,全軍皆亡。
隨即,兩路大軍成鉗形之勢進逼汴州。
五月中,東、西線大軍對汴州形成合圍,總兵力達到十四萬之眾。
汴州城內早已人心惶惶,軍無戰意。
五月十四日,郭子儀將經過精心防腐處理地史朝義屍身,送入汴州城內。同時,遣使進行第三次勸降。
五月十六日,史朝靖、徐璜玉開城出降,李元遇引劍自刎身亡。
八月初,唐軍盡掌河北三州,完成天下一統!
時間飛逝,轉眼到了未來。
貞元十三年(公元797年),已經七十歲高齡的楊錯奉詔參加德宗在麟德殿舉行的宴會。
在宴會上由一批舞女演繹了著名的《霓裳羽衣曲》,讓楊錯彷彿回到了自己年輕的時候。
遙想當年,自己在華清宮的宴會間舞劍。何等的意氣風發,沒想到也會走到這一個地步。
人生如白駒過隙,不勝悲哉。
宴會完畢,楊錯沒有回府。而是前往自己無數遍站立的長安城牆,望着一路路從西域遠道而來的商旅穿過長安城門來到長安。心中得到了些許的安慰,回望自己這一生究竟是得到的多,還是失去的多,真是難以訴說。
楊錯老邁的身影,站在古老的城牆上,夕陽西下,何等壯麗的畫面。這幅畫面還透露出一股子凄涼,誰說英雄遲暮,只有英雄才會遲暮。
同年八月初二,一代名將楊錯病逝,享年七十歲。他的妻子和政公主也於同年九月去世,追隨楊錯而去。
一個時代落下帷幕。
楊錯在安史之亂后,西征西域,北和回紇,南安南詔,遏制吐蕃。完成男人一生的夢想。
然而楊錯卻敗在了自己人的手中,成為一生的遺憾。藩鎮和宦官,也追隨着大唐直到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