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大軍出兵,最後一戰十八
“高順啊,你這個傢伙看來也是一個狠人啊!”皇甫嵩摸着自己頜下的鬍鬚,似笑非笑的看着高順。
“義真公過譽了,末將只是一個軍中的校尉而已。”高順對着皇甫嵩搖了搖頭。
“通知征北將軍秦顏和涼州刺史董卓二人,告訴他們接受羌人投降可以,但是必須把羌人軍隊中的犯下大罪的士卒坑殺,用他們的人頭堆成京觀。
本將要用他們的人頭,給後面的羌人一個警告!”皇甫嵩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厲色。
“義真兄,若是這樣的話,恐怕會對你在天下的名聲不好?”在一旁的司空張溫有一些擔憂的看着皇甫嵩開口說道。
“名聲不好?張兄,如果不把羌人給打的膽寒的話,他們長久會叛亂,進而讓國朝不安。
到時候,陛下必定會不斷地派遣將領和官員征戰羌人,真的這樣了的話,他們恐怕就不會覺得名聲最重要了!”皇甫嵩看着張溫,緩緩的說出來了這樣的一句話。
張溫聽到皇甫嵩額的話以後,深以為然,雖然這一次國朝平定羌人叛亂還可以說是順順利利,沒有出現校尉級別的傷亡。
可是,為了平定這一次由邊章和韓遂兩個人帶領羌人的叛亂,不知道國朝又會損失多少的百姓和錢糧軍械。
張溫雖然沒有負責轉運這些東西,可是他也是在大營中的人,自然能夠猜測到大軍每一天的消耗是多少。
“義真兄,我覺得可以這樣做,大漢自段公逝世之後,大漢對羌人已經許久沒有做過了!”張溫的眼中也是閃過了一絲厲色
聽到張溫的話之後,皇甫嵩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笑意,“不錯,段公逝世之後,羌人再一次的叛亂,他們是真的以為我皇甫嵩就不會坑殺了?”
皇甫嵩說這一句話的時候,眼中閃過了一絲厲色。
張溫這才想起來,昔日段熲和皇甫規以及張奐的關係,並不是一直都那麼差。
在之前的一段時間之中,三人對平定羌人的看法都是一樣的。
他們最開始都支持國朝用兵馬強行鎮壓羌人的叛亂,所以身為皇甫規侄子的皇甫嵩會有和段熲一樣的做法,太過於平常了。
“看來義真兄昔日在段公,皇甫公和張公的身邊學了不少東西啊!”張溫看着皇甫嵩不由的打趣道。
“哈哈,我也沒有學到多少,不過對付羌人叛亂的方法還是學到了不少!”皇甫嵩的眼中閃過了一絲厲色。
“此戰,定!”張溫看着皇甫嵩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笑意。
“定!”皇甫嵩也對着張溫開口道。
“傳我將令給征北將軍秦顏和涼州刺史董卓!”皇甫嵩看向了還在大營之中的斥候。
“屬下遵命!”斥候對着皇甫嵩抱拳拱手道。
“告訴征北將軍秦顏和涼州刺史董卓:自前漢以降,羌人叛亂不知凡幾,前漢趙充國,本朝馬賢,段熲,皇甫規,張奐先後領兵平叛。
然羌亂屢平不止,今羌人再叩三輔,屠戮百姓,我等奉命征討羌寇。
今邊章,韓遂逃匿,功勛未成,當以羌人之鮮血頭顱慰我大漢百姓,以成陛下之命,大漢之威,故此特令秦,董二人,用麾下之領兵,盡滅羌人營地之為惡人馬,成京觀而威羌人!
若有失手,奏於陛下而定其罪,去吧,原話說給他們!”皇甫嵩對着斥候開口道。
“遵將命!”斥候對着皇甫嵩行禮之後,離去了。
高順看着皇甫嵩,突然覺得這位老人家不只是讓人值得尊敬,也讓人值得敬畏。
張溫看着自己的這位老朋友,突然搖了搖頭,他突然發現在沙場上待久了之後,身上的儒雅之氣,並不管用!
羌人大營前門,秦顏和董卓看着如今的情況,眼中閃過了一絲笑意。
“仲穎覺得今日可否下營地?”秦顏突然開口了。
“哦?眉華的意思莫不是覺得義真公會讓我們攻打羌人營地?”董卓看着秦顏,緩緩的開口了。
“很有可能。”秦顏點了點頭。
“眉華,何出此言?”董卓看向秦顏的眼神有一些不太對勁了。
“仲穎,你難道覺得義真公願意在這裏一直拖下去?”秦顏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精光。
“眉華,雖然你說的在理,可是我們不是義真公!”董卓看着秦顏搖頭道。
“仲穎,你這可不對了,義真公也是征戰多年的老人了,他老人家怎麼會不知道?
我擔心的是,恐怕他老人家心裏面有其他的想法。”秦顏的眼中閃過了一絲精光和想要探究的光芒。
“不急,不急,眉華,我們等着就可以了。
義真公即便真的想要攻打營地,不也是我們兩個負責?”董卓看着秦顏,笑了。
“仲穎看來早就有準備了?”秦顏似笑非笑的看着董卓。
“眉華想說什麼都行。”董卓可不會輕易的承認了。
“哈哈!”秦顏笑了。
城池之中,曹操,袁紹,袁術,淳于瓊四人帶領着自己的親衛站在城頭上面看着已經結束了廝殺的戰場,靜靜地沉默着。
“諸位以為如何?”袁紹看着袁術,曹操,淳于瓊三人開口了。
“沒有什麼說的了,立刻領兵出城去和義真公他們匯合吧!”淳于瓊聽到袁紹的話之後,立刻開口了。
“公路還有孟德以為如何?”袁紹並沒有在聽到淳于瓊的話之後,就立刻決定。
“我覺得可以。”袁術看着袁紹開口了。
“孟德呢?”袁紹和袁術以及淳于瓊都看向了還沒有開口的曹操。
“我也同意,最為重要的事情是,你們覺得羌人大營那裏到底是在幹嘛?”曹操伸手指了指秦顏和董卓兩個人領兵的位置。
“段煨領兵進攻羌人大營,羌人大營之中的羌人也反擊,只是到了後來羌人大營之中舉起了杏黃旗,段煨也停止了進攻。
雖然羌人和段煨都沒有進攻對方了,可是段煨的兵馬並沒有後撤一步,就連步卒也是列陣整齊的在羌人大營外面,弓箭手更是羽矢上弓,只需要拉弓引羽,就可以對着羌人傾瀉一陣羽矢。
就是羌人雖然舉起了杏黃旗,可是他們的士卒同樣沒有休息,而是兵甲器械全部都在手中,只要段煨揮兵進攻,他們也可以立即反擊段煨,讓段煨難以進一步的距離。”袁紹站在城頭,藉著自己的目力看着羌人大營那裏的情況。
“本初,你說的這些我們都能夠看的到,孟德問的是原因,段煨身為統領之人,沒有理由不知道這種位置很容易的就遭受到羌人的反擊,到時候段煨麾下的士卒死傷就不僅僅是一二十個人,而是一兩百個人了。
即便他段煨是涼州刺史董卓的人,這一次攻打羌人大營也是聽從將令了的,可是這種用兵,在後面督陣的征北將軍秦顏會輕易的放過他?”袁術聽到了袁紹的話,直接開口反駁道。
“公路,不要如此,本初說的也有道理,你仔細的看一下段煨的佈陣!”曹操打斷了袁術的話,他也知道袁術對於袁紹是有一些不服氣的。
只是,在這個時候了,曹操可不會讓袁術把袁紹給氣了。
不然的話,他回到洛陽之後,如何給袁家的幾個老人說?
“孟德是說?”一旁沒有參與到袁術和袁紹兩個人事情之中的淳于瓊,在聽到曹操的話之後,眼中不由的閃過了一絲精光。
“孟德知道了什麼?”袁紹也顧不上和袁術爭論,生氣了。
“本初啊,這也不是什麼大事,淳于剛才的意思是說,段煨這樣做,這很有可能是征北將軍秦顏和涼州刺史董卓兩個人給段煨下的命令。
征北將軍秦顏和涼州刺史董卓兩個人讓段煨這樣做的原因恐怕是要讓羌人大營裏面的羌人掉以輕心,到時候征北將軍秦顏和涼州刺史董卓閣下才好對他們動手!”曹操對着袁紹和袁術兩個人說出了他心裏面的想法。
畢竟,他們四個人是相識多年的老朋友,而且他們四個都是派遣到皇甫嵩麾下聽命,如今更是都在這城裏面守衛,所以於情於理曹操都應該把這些說給他們聽。
“聽到孟德的話,恐怕義真公和征北將軍秦顏以及涼州刺史董卓,就能夠領兵平定羌人叛亂了。
而我們沒有多久也就能夠平回去了。”袁紹對着眾人開口道。
“本初說的不錯,恐怕沒有多少時間,我們就能夠立功回去了。”淳于瓊也是這樣的說道。
袁術雖然沒有開口,可是他的眼中也是在這個時候閃過了一絲精光。
同時的三輔之地,武安君何霖和自己的親衛正看着手中的文書冷笑。
“涼州和三輔大地的生意看來很是紅火,族兄不準備參加一下?我記得兄長曾經在涼州佈下了一個釘子吧?”何霖看着自己對面的男子開口道!
“利川的意思是要我通知他們和益州做生意擴大規模?”對面的男子看着何霖緩緩開口道。
“如今這份文書不是已經說清楚了?這可是好時機!”何霖將手中的文書給遞了過去!
“時機雖好,但也有風險!”男子接過了文書,但卻並沒有答應何霖的話。
“為什麼?”何霖有一些好奇了。
“天水,安定,隴西,武威、陰平,武都六地,我們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人的。
反正時間還長,我們也沒有必要太過着急。
你要知道,牧筠為了這個可是用了十年時間來佈局,我們不能夠因為這一場的邊章和韓遂兩個人帶領的羌人叛亂就動手!”男子知道何引的計劃,但是他也不想現在就動手!
“族兄,你倒是真的聽兄長的話。”說到這裏,就連何霖也不由的無語了。
“你兄長他的胸中韜略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好奇的是,你居然慫恿我動手?
以前不是反對嗎?”男子看着何霖,眼中閃過了一絲笑意。
“族兄你都說了,那是以前,不是現在。
以前我反對還不錯,只是如今的我,為何要反對?
自百餘年前,國朝國勢漸微,羌胡之亂,日漸猖獗,朝廷之中的關東之士便屢次建議放棄涼州。”
“雖然最後虞公阻攔了他們的計劃,可是自從永初五年,東羌部落中先零羌自并州攻入河內,朝廷決定放棄涼州、隴西諸郡,把百姓遷入內地。”
“百姓不從者,官吏便毀田毀屋,強迫遷移,那時不知多少百姓死於路上。
若非後來涼州出了‘涼州三明’,對羌胡大肆討伐,只怕涼州隴西之地就成了羌胡之地矣!”
“涼州素來為關東之人所輕的情況,在如今的天下也沒有改變,若非涼州還有張公在世,皇甫嵩支撐的話,涼州早就……”
“就說如今的涼州,董卓乃是涼州的後起之秀,可是朝中以前讓他為并州刺史兼河東郡守,可以想像。
關東的那些世家靠不住,涼州還是得靠自己,更何況如今羌胡越加地多了起來,甚至從東北邊的大漠也有胡人不斷地遷移而來。”
“羌胡之禍,只怕會越發慘烈,如今的邊章和韓遂不就是?
涼州自張公三人之後,也就一個皇甫嵩和董卓,其他人在關東的世家中……”
何霖沒有說下去了,可是男子已經明白了他的意思。
自一百多年前東漢國勢開始衰退,佔據了朝堂發言權的關東豪族就不斷地推動朝廷放棄涼州隴西諸郡。
涼州人無法依靠朝廷,只好依靠自己,主動與羌胡進行鬥爭。
即便這樣,朝廷甚至還拖涼州人的後腿,比如說派酷吏昏官任職涼州,施政時亦往往是貪殘而不顧後果。
再加上涼州本就是崇尚武力之地,與崇尚經學的關東士族格格不入,導致了朝堂上的涼州人士也經常受到關東豪族的排擠。
這種情況造成了涼州人對中央朝廷的離心,以致於產生了屬於涼州人建立起涼州自己政權的想法。
之前“涼州三明”之一的皇甫規之侄皇甫嵩平定黃巾之亂,立下奇功,就有涼州豪族閻忠勸說其自立,幸好皇甫嵩沒聽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