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0章 危機,局勢逆轉
一時間,他的腦子很亂,千絲萬縷攪在了一塊,混如漿糊,幾乎失去了思索的能力。
“大王!”曹泰顧不得自身失血,連聲喊道:“趕緊組織諸軍防禦啊,要麼帶着人馬暫時回撤。”
曹操腦子愈亂了,一時間都做不出決策,只是抬起手道:“快……快……快叫個大夫來,給曹泰止血,快帶他下去。”
幾個武衛走了過來,攙扶起重傷的曹泰。
曹泰也已脫力,跪下后便不能起身,此刻整個人開始發軟,再也難以克制劇痛和失血,直接暈了過去。
看着曹泰被帶下去,曹操拍了拍自己的腦袋,但它似乎停止了思考,依舊沒有作用。
眉毛痛苦的擠在了一塊,曹操手指了指荀攸:“公達公達,這件事……”
“大王,時間急迫,容我說來。”荀攸道。
“快說。”
“周氏主力隱進軍的時候,他先分派出各路兵馬攻擊重城,而我軍為了維護戰線安全,理所當然的派遣重將出擊。”
“在這個時候,周軍主力卻通過化整為零,又化零為整突然出現在我軍面前,擺出了決戰姿態。”
“但,原先五萬人馬的主力,銳減至三萬,並且擺出了防守攔路的姿態。”
“這在我們看來,周氏打的是‘拖延我軍主力,一求分兵先行取勝’的主意。”
“如此,我軍有兩條應對之策,其中之一為將計就計;即‘只以少數人馬與周氏本人糾纏,再次分兵其他路,以形成對周氏分兵的壓制’。”
“由於周氏本人推的太近,使我們與其他戰場距離較遠,二次分兵極容易被周軍發現,效果微弱。”
“再加之,周氏本人只有三萬人在前,我軍如何能不心動?”
這裏,荀攸照顧曹操的情緒,說的是我軍心動,而不是大王你心動。
“摒棄這難以取勝的第一條路后,我等只能反其道而行,無視周軍分兵,猛攻周軍主力。”
“奈何周軍防守嚴密,我軍短時間難以攻破,於是便召回分出的重將李通、曹洪等人,齊攻周氏本人,以博全盤之勝。”
“而在此時,周軍的黃忠、軻比能、高覽之眾,亦是以大王您為目標的。”
“換而言之,他們從來沒有想過去奪取那些重城,只是挖了個陷阱等大王您而已。”
“周氏本人,則是誘餌。”
“他的想法和我們一樣,我們希望能拿下他本人,而他也在盯着您。”
“只不過,他早算一步,他的算計是在我們算計他的前提下,才能成功。”
隨着荀攸一番言語,曹操混亂的腦海終於漸漸平息。
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說什麼,最後又長嘆一聲。
這一聲嘆息似乎抽幹了他的力氣,他癱坐了下去。
“如你所言,我們北面、東面、南面三角,只怕已被圍住。”
至於西面,那是戰場所在。
“是這樣。”荀攸點頭。
曹操目光昏沉,像是要閉上,又驀地睜開,帶着一股暴虐氣息:“可我不甘心!我還沒輸呢!難道我會比劉備差嗎?”
他身體向前,注視着荀攸:“公達,你可有應對之策?”
“三條路。”
“第一,拋下前方大軍,此刻星遁而去。”
“周軍雖早有預謀,但東面之軍需要繞很長一段路,現在的封堵包圍圈必有漏洞,大王可安然逃脫。”
曹操想都沒想,直接搖頭:“此計不可。”
他身邊還有典韋的武衛營,依荀攸之言,往東走逃脫的可能性很高。
可逃脫之後呢?
曹操一旦走了,面前十餘萬人馬必然崩潰。
這是曹操最後的中樞兵力,是他的根基所在。
而這邊主力一旦倒下,周野提兵向下,曹仁如何抵擋?
曹仁一倒下,連帶着整個豫州兗州,都會土崩瓦解。
而失了根基的曹操,只能做孤魂野鬼,飄一天是一天了。
“第二,緊急召回諸將,停止進攻周氏,圍城防守,以做抵抗姿態。”
對於這一項提議,曹操思考了很久,方才反問道:“來得及嗎?”
“這我也無法確認。”荀攸嘆了一口氣。
“第三呢?”
“第三,大王親率武衛向前督戰,激勵三軍,在周軍諸將合圍之前,打破周軍防禦,生擒或斬殺周氏本人。”
第三條路就還是賭。
賭贏得希望不大,但賭贏的好處大到沒有上限。
難以抉擇,時間緊迫,曹操必須果斷的拿出一個主意。
他焦急不已。
他發誓,他這輩子都沒這麼急躁過。
但他終究不是一般人,在急躁之後,他漸漸的平息了下來,腦子裏也恢復了清明。
何須如此?
何至於此?
自己不甘心輸,但大不了也就是一輸而已。
想想自己當年也能奮不顧身去刺殺張讓。
多年過去,有了基業,享了富貴人權,便畏死至此么?
或是說服了自己,曹操思緒急速轉動,再次恢復了睿智和果斷。
“折中而取!”
“折中而取?”荀攸一愣。
“不錯!”
曹操點頭,道:“第二條路太過被動,即便在黃忠等人殺到之前形成合圍,我也只能防守等死,沒有半點主動之機。”
“第三條路賭性太大,贏面太小!”
“所以,先撤回最靠近我們的部隊,和武衛一同拱衛本部,防守來襲的黃忠等人。”
“如果時間來得及,再從其他面也各抽回一些人馬進行防禦。”
“如此,黃忠高覽要短時間吃下本王,談何容易?”
“而周雲天部支撐已久,用來攻擊他的依舊有相當兵力,他能支撐多久?”
這樣做,無非是一種比拼。
拼曹操和周野誰支撐的久,拼黃忠高覽和曹洪曹休等人誰打破的速度更快!
荀攸沉思之後,頷首:“亦可。”
曹操立即下令:
撤回負責正面進攻的夏侯尚、鄧展兩部,正面進攻交於李通一人。
撤回曹純的虎豹騎並麾下其餘五營騎兵。
騎兵機動力快,能更快回到曹操身邊,進行防守。
其餘各部,傾巢而出,不計代價,務必擊破周軍最後脆弱的防禦,完成斬首!
ps:最怕解釋,心累。又怕不解釋節奏被推了起來,誤導讀者——
三萬人平原固守,被十五萬人圍攻,十天都堅持不下來?
打仗不是血條互砍啊!
不是說你曹軍十五萬人就十五萬點血,周軍三萬人就三萬點血;曹軍戰鬥力稍弱一刀下去一萬五,周軍戰鬥力強一刀下去三萬。
然後兩邊放開,你一個回合我一個回合,血條蹭蹭往下掉,三萬血的率先倒下?
首先一個很簡單的點,三萬人打十五萬人,難道說每個周軍就要打五個曹軍么?
你怎麼讓五個曹兵同時圍住一個周兵打呢?雙方接觸面就那麼多,真的一波直接剛上的人數是相當的,人數的作用在於可消耗性和快速替補。
就像大家說的張遼八百破孫權十萬,那是八百人正面剛碎了十萬人再去打孫權嗎?
顯然不是啊!前面說過的,他是抓住了孫權的局部弱點,然後突然出擊的效果,真正跟張遼交鋒的部隊遠沒有十萬人。
然後憑藉孫權逃亡,最終導致了全軍的潰敗局面。
圍殲圍殲,圍在前面,殲在後面。
進攻方最大的利在於完成包圍,守軍被包圍就失去了補給,逐漸喪失戰鬥意志,最後崩潰。
所以一般被圍一方的順序是這樣的:頑守——物資危機——糧盡——突圍——突圍失敗——大部隊投降,主將身死。
其中最明顯的例子是長平之戰,白起完成合圍之後,趙括軍斷糧四十六天,逐漸走向崩潰,自相殘殺為食。
然後趙括突圍失敗身死,全軍投降,被白起坑殺。
圍殲戰都有個特點,那就是俘虜非常多。
因為跑不了,又贏不了,大家又不願死戰,所以糧食沒了之後就只能投降。
為什麼要引用這個呢?
問題就出來了,周軍糧盡了么?斷糧幾天了?沒有。
曹操完成了圍,但他還急着殲,他又擔心周野跑了,所以不但不能圍三缺一,還修起了阻隔工事。
周軍本就素質極高,這種情況更只能死戰。
那曹操能怎麼打?
進攻方推上來,不斷和防守方換人頭、換體力,最終導致人少的一方率先崩潰。
通過人數,不間斷的攻擊,試圖撕開一個口子。
按照你們的想法,單個周軍裝備好,是不是相對而言‘血量高’?
平日吃的好,體力力氣優於對方,是不是單體‘攻擊力’高?
例如曹軍中一箭就喪失戰鬥力,周軍是不是能多扛一下?
假使一個屯一百個曹軍沖向同樣數量的周軍,使十個周軍傷亡后自身傷亡二三十人,而後退回休整,這樣算一批周軍能打退多少曹軍?
面對死戰的敵人,你是很難辦的。
相同質量,對面拚死,一條命換你一死一傷兩個減員不算過分吧?
周軍質量明顯高於曹軍,死戰換三個不過分吧?
現在你是曹操,你告訴你部下十五萬人“只要咱們死十萬人,就能換掉上面三萬人”,然後手下就甘願赴死,還能瞬間移動到周軍面前嘩嘩換命?
十五萬曹軍,面對提前防禦、裝備好、組織度高、糧草還在、戰力強、有威望君主坐鎮的三萬周軍,十天之內必然吞滅?
太想當然了……
再說,曹洪、曹休、李通、史渙是陸續抵達的吧?這幾方面加入戰場的時間還要晚了許多吧?
他們一來,一兩天就能打垮周軍嗎?
那周野也太拉胯了,兵也算是白練了。
還有提議用投石車的書友——要不咱們用喀秋莎?
第一,投石車的威力:
一個石頭飛下去砸死一片那是臆想,幾個石頭能中一個都不錯了,套圈套過嗎?投石車的準頭跟套圈沒法比。
第二,建造使用投石車的問題:
木料、石頭運來要不要時間?曹軍組建要不要時間?曹軍生產能力怎樣呢?
不是鼠標一點,金子、木料、石頭叮叮叮扣掉了,投石車就在陣前成形了啊!
算曹軍一天做二十台,十天下來也就二百台,還要面臨取石取木問題,結果你還得考慮第一個問題。
第三,投石車的攻擊距離:
平原地帶,那玩意打不遠啊。
你往遠了造砸自己人,往近了造周軍不會眼睜睜看着你造,人家不會出來砍你嗎?
你在下面打螺絲,人家把你當靶子。
如果說前文的投石車打死閻行,可以再回頭去看一下那苛刻的條件和提前準備了多久。
我以為大家會說削了周軍,沒想到會認為削了曹軍……
——太累了,解釋一千五百字,感覺能寫三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