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要不咱們就跑吧!
第4章要不咱們就跑吧!
眼看着,幾人趕路間,周圍已經漸漸不是那麼荒涼。
劉備所駐紮的新野,已經快要到了。
只是越接近新野,劉備的心緒也是愈加複雜。
此時他已經得了卧龍先生,便有了今後爭奪天下的倚仗,但是眼前的情況,還是十分不容樂觀。
以荊州的地理位置,古來便是兵家必爭之地,如今,尤其是曹操,已經對這塊風水寶地虎視眈眈。
而佔據此地的劉表,雖素有江夏八駿之名,為人也是頗有才能,將荊襄之地管理得富庶有加,但是也有個致命的弱點,那便是暗弱。
你讓他管理一州之地,那自然是再好不過,可其人優柔寡斷,不夠果決,在這亂世,終究只能是砧板上的魚肉。
此時蠢蠢欲動的曹操,對荊州發兵已經是時間問題,而雄踞江東的孫家,自然也不會對眼前這塊肥肉無動於衷。
若是整個荊州集團能夠齊心抗敵,如今有了諸葛亮,他劉備相助劉表,倒是也有的打,但偏偏荊州也已經是分崩離析。
如今,劉表的身體已經是大不如前,也不知道到底是真的大限將至,還是那夫人蔡氏的陰謀詭計。
而那名義上是繼承人的大公子劉琦,卻已經是十分不受寵。
畢竟,那劉琮才是蔡夫人的親生兒子。
蔡夫人把持着劉表內事,在外又有族親蔡瑁把持兵權,可以說,如今的荊州,蔡氏已是一手遮天之相。
偏偏蔡家還是主張降曹的。
非但對整個荊州的固守不利,一向對劉備很有意見的蔡氏,對於劉備自己也是個巨大的威脅。
畢竟,雖然劉琦一向敬仰劉備,但反而是將劉備自己架在火上烤了。
想到這裏,劉備也是不由得長吁短嘆。
“大哥既得了賢才,又何故嘆氣?”
心直口快的張飛看到劉備如此反應,有些關切地說道。
“無妨,只是有些感嘆這荊州今後將何去何從啊!”
劉備遙遙望着新野縣的方向,嘆了口氣說道。
“唉,那劉表也是個老廢物,他那個大兒子劉琦也是個爛泥扶不上牆的東西,蔡家更是狗屁不如!要是聽俺張飛的,就拿着丈八蛇矛捅他曹賊一萬個透明窟窿,把那廝打回北邊去!這麼富庶的荊州,有什麼守不住的!”
“三弟……”聽着張飛越說越過分,關羽趕緊出言制止,“你就別只知道捅人家透明窟窿了,這些話要是萬一被蔡氏的人聽去,今後咱們的日子就更不好過了……”
張飛雖依舊心中憤懣,但想了想,還是閉口不言。
“翼德說的也不無道理,事到如今,亮還是勸主公依亮之計,抓住眼下的機會,莫要等蔡氏在荊州做大,直接做了這荊州之主。”
諸葛亮也趕忙說道。
雖然之前向劉備獻策時,並沒有強求劉備違背所謂的仁德道義,直接在劉表手中奪下荊州,但是這才是諸葛亮心中最佳的計策。
“唉……景升待備不薄,備怎能窺視其荊州啊……”
劉備搖了搖頭。
“依我看,這荊州,我們也要不得。”
就在這時,羅元卻開了口。
一時之間,所有人又將目光集中在了他的身上。
之前羅元屢屢獻出毒計,已經讓眾人再也無法小覷他的計策了。
“要我說,咱們就算是把荊州拿了,也守不住。”
“你這是看不起俺和二哥了!我二哥天下無敵,怎麼可能怕了那曹賊!再說還有子龍相助,咱雖然人少,也能和那曹賊碰一碰!”
聽了羅元的話,張飛第一個不服氣。
“關張二將軍自是勇武無雙,而至於子龍將軍,雖素未謀面,但我也從先生那裏聽聞過,其英勇不亞於呂奉先,但這戰場之事,一將之勇尚不足夠,且問張將軍一句,就算取了荊州,這荊州兵馬,我們又能掌控多少?
如今這荊州之主名義上是劉表,但掌握大權的已然是那蔡氏,尤其是兵權在蔡瑁張允的把控之下,主公就算是拿了那州牧大印,恐怕也難以號令大部分軍隊,甚至極有可能,那蔡氏反手發動一場兵變,你我就要身首異處了!
想那曹賊營中典韋何其勇武,區區張綉兵變,不還是葬身於亂軍之中!”
“依公啟所言,又當如何?”
羅元一番分析,已經是說到了劉備的心坎里去。
一直推脫不接受劉表讓給他的荊州,一方面確實是因為自己素來仁義,但更重要的,還是因為這塊燙手的山芋,他不一定接的下!
就算想要荊州,也得先想辦法一點點瓦解蔡氏。
可是當下,曹操即將大軍壓境,自己或許已經沒有這個時間了。
倒不如聽聽羅元有什麼鬼點子。
“要我說,我們回去直接打點兵馬,收拾行裝跑路吧!”
羅元心中明白,反正劉表遲早是要死的,劉琮遲早是要接管荊州的,所以曹操打過來只是時間問題。
與其到時候,軍隊也沒多少了,還要帶着百姓倉皇逃離,還不如趁着現在有時間抓緊轉移!
尤其是,在歷史上那次倉皇的撤退之中,糜夫人都跳井自殺了不說,就連對劉備無比重要的謀士徐庶,也因為老母親被曹操擄走,也不得不歸附了曹營。
若是能避免這樣的悲劇,直接投了江東,屆時再更加從容地在赤壁與曹操決戰,想必劉備的境況將會更加舒服一些。
但此言一出,眾人自然是瞠目結舌。
“公啟這是何意!”
劉備都震驚了,哪裏有仗還沒打,就說跑的?
“字面意思唄!”羅元開口道,“如今我們把持不住荊州是肯定的,與其等那劉琮投降了曹操,到時候我們腹背受敵,還不如現在帶上百姓,帶着我們的軍隊,東進江東與孫氏結盟,我們手中還有大量資本,以至於那孫權也不敢小覷我們,待到休養生息,再聯合孫權,與曹操決戰,那時候,我們收回江東就是名正言順了,接下來,自然就可以西進入川,完成先生為主公謀划的大業!”
一番話說出,眾人也開始從最初的不解,漸漸心領神會。
就連諸葛亮都沒想到,自己原本已經是十分縝密的三分之計,能在自己的書童手中,得到如此的完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