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統軍之將(特鳴謝書友大無語事件1 的
第90章統軍之將(特鳴謝書友大無語事件1的月票!)
大年初一開始,大周皇帝柴宗訓在皇宮皇儀殿設宴,宴請高官顯貴,主要是去年下半年,陸續遷入汴京的原各地節度使。
初一的首場宴席上,保國侯韓通一家、淮州侯李重進一家、義國公李筠一家、晉州侯王晏一家,皆有出席。
潞州夫人符金定於開熙四年五月時生下一子,此次應符太后要求,特意攜幼子進宮,一同看望符太后。
王晏自被封為侯,食邑二千戶,遷入京城后,已將在晉州霸佔的他人田產盡皆歸還原主,並多次進獻寶物給柴宗訓和第五朝露。
柴宗訓見王晏如此乖覺,本想替第五朝露狠狠收拾他一頓的心思,也因顧及當前的安撫各地原節度使的政治原因,便也饒過了他。
大年初五還在假期的時候,柴宗訓在汴京皇宮中,接到了出使唐國的魏丕,從南唐金陵城傳回的消息。
看罷奏摺,柴宗訓命殿前太監總管湯啟,傳宰相李濤、次相王著和“龍驤衛”指揮使張詠,前來延福宮議事。
約二盞茶的功夫,三人皆已從汴京家宅中趕來。
經這幾年來的新政,經濟發展迅速,大周人口也增長很快。而汴京的人口,已從顯德六年柴宗訓初繼位時的十二萬三千多戶、六十二萬餘人,增長至了十八萬五千餘戶、九十三萬餘人。
大遼若與唐國聯姻,對於我大周未來攻取唐國,大為不利。
(據《宋史,地理志》:“開封府,崇寧(1102-1106)戶二十六萬一千一百一十七戶)
李濤等重臣御賜的宅第,都在緊鄰皇宮的汴京內城,趕來皇宮很快。
此次又派兵馬錢糧大力支援王逆,陛下當先伐蜀國。”
見禮后,柴宗訓命湯啟將唐國的情形詳述了一遍。
李濤道:
“李璟君臣整日裏詩酒風流,不思治理國家,謀求國力強大,而只知一味討好敵國,此滅亡之道也。
唐國君臣皆嬉,對我大周毫無威脅,只是砧板上的肥肉。
柴宗訓笑道:
“唐國君臣荒嬉,當真天真。竟想在朕的大周和耶律璟的大遼之間,左右逢源。
唐國從海上北上幽州,登州、萊州乃是必經之地。
大周本沒有水師,世宗攻略淮南的三戰中,繳獲了唐軍大量戰船,以及有經驗的水兵。
眼下的攻略重心,在於蜀國。孟昶與漢國、大遼都有書信往來,野心不熄。
此事易耳,即然李煜想儘快送永寧公主至幽州與耶律璟完婚,那陛下令登、萊兩州刺史加派戰船於海上阻截之,將永寧公主俘獲送來汴京即可。”
且李芳儀畢竟是我漢人,未來朕收取唐國等江南之地,她亦是朕的子民,豈能任她被膽小無能的李煜,拿去與契丹外族和親!”
世宗郭榮以此奠定了北周水師的基礎,同時募兵訓練,使周軍擁有了一支實力強大,控制長江水域的水師。
對於唐國,我大周破壞其與遼國聯姻即可。
王著道:
“陛下,臣附議李相。
柴宗訓點點頭,道:
“正是如此。
張指揮使,朕派你前去督辦此事,一定要將唐國永寧公主擄來汴京,使唐遼無法聯姻。”
張詠行禮道:
“臣謹遵陛下旨意,準備妥當后立即率龍驤衛出發。”
柴宗訓笑道:
“武勝伯,這永寧公主李芳儀是朕親自為你選的誥命夫人,朕可不想她落入契丹人的手中。”
張詠心中一緊,道:
“請陛下放心,臣此次必將永寧公主帶回京城,向陛下復命。”
待張詠退出大殿後,柴宗訓與李濤、王著商議起伐蜀計劃來。
三人首先討論的是伐蜀統帥的人選。
柴宗訓沉吟半晌,道:
“韓徽雖對朕忠心,然而軍事才能平平,常常不能臨機決斷。
朕意此次伐蜀,便由折御勛為統軍大將,派一宿將老臣輔助之,率龍驤軍第二兵團九萬人及龍驤衛三萬人,一同出征。
韓徽則調回汴京,主管新建不久的第三兵團的訓練。”
折御勛今年二十六歲,考中武進士、進龍驤軍已是第五個年頭。
在攻打王全斌的洛陽之戰中,折御勛的表現可圈可點。
而呼延瓚的龍驤軍第一兵團,則坐鎮汴京。
至於這輔助的宿將老臣,柴宗訓和李濤、王著三人考慮過的人選有李重進、李筠、符彥卿、張永德、馬仁瑀,及身為荊州刺史的曹彬,最終選擇了三朝老臣、太祖心腹的太師向拱。
向拱久在軍旅,且世宗時率兵攻打過蜀國,拿下了秦、鳳二州,對蜀作戰經驗豐富。
而進攻路線,則選取了地勢較平坦的自荊州進攻夔州一路,亦即三國的劉備入蜀路線。
若自秦、鳳二州攻入蜀國,一路上蜀道難行,且有劍門關之天險。
三人議定后,第二日柴宗訓便發出了兩封往洛陽的聖旨:
一封召回韓徽,至汴京主持第三兵團的訓練事宜。
一封任命折御勛為龍驤軍第二兵團大都督,待軍需準備充足后一舉奪回乾州府,全軍休整后開赴荊州,準備伐蜀。
韓徽在洛陽接報后,知自己在洛陽之戰的表現,令小皇帝柴宗訓不大滿意,他也知自己的統軍才能平平,讓自己負責訓練新軍恰得其所,也足見小皇帝的信重。
韓徽當即遵旨與折御勛交接大軍后,於開熙五年元宵節前,趕回了汴京。
折御勛奉旨就任第二兵團大都督后,立即一邊加緊整理軍備,一邊不斷輪換派出小股千人隊軍士,假裝前往襲擊目下在蜀國控制下的乾州府,令蜀軍的傳令兵疲於道路,而乾州府中的萬餘守軍一日三驚。
至元月二十二日,折御勛準備妥當計劃統大軍出征,一舉攻克乾州府時,聞周軍自洛陽出城,不堪壓力的蜀國司空李昊,率軍直接逃離了乾州府,狂奔回了蜀國。
折御勛向西行軍了二天,一路未遇絲毫抵抗的光復乾州府,隨即快馬上稟皇帝柴宗訓。
柴宗訓接報后大喜,立即與李濤、王著等人商議后,調派了萬名禁軍精銳前往守乾州府,刺史選用了驍將馬仁瑀。
考慮到戰事對民生的摧殘,柴宗訓下令免去原河陽節度府三州及乾州府百姓的二年錢糧。
同時派太師向拱,即日前往龍驤軍第二兵團,與折御勛等眾將熟悉,待朝廷準備好糧草軍備,便從荊州出發伐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