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假道伐虢兵發關中
第287章假道伐虢兵發關中
“就這樣吧,今天就派人把奏章送到朝廷。”
“另外,再徵召蔡瑁的堂弟蔡瓚進京。”
“也給他安排個官職。”
曹操更還不忘記照顧蔡家。
而此時,司馬德也是上前說道:
“丞相,這裏有一封信。”
“是謁者僕射衛覬自弘農送到許都的。”
“荀令君又讓人轉交過來,還請您過目。”
聞言曹操是也懶得再細看,斜靠在桌邊。
說道:“仁達將此內容念來。”
司馬德也是心領神會,連忙接過信件讀了起來。
大致意思是,西涼諸將,大多是出身低微的武夫。
沒有征服天下的野心,只滿足於眼前的安逸。
現在朝廷給他們加封爵位,滿足了他們的願望。
除非有大的變故,否則他們不會叛變。
但長遠來看,還是需要有計劃。
如果如今派兵進入關中,應該討伐張魯。
但張魯盤踞漢中,道路不通。
西涼豪強知悉,必然大意怠兵。
假道伐虢則大事可成!
曹老闆有意借道征討西涼豪強。
這事帳下許多人都還說不準。
此時聽到信里說的這事兒,都驚訝得下巴都要掉了。
溫恢此時見狀也是趕緊站出來說道:
“丞相,衛覬說得太對了,請丞相您再好好想想!”
“要是真要去打張魯,得先把關中搞定。”
“現在要是派大軍出關,西涼韓遂馬超等人。”
“肯定會以為您是衝著他們去的。”
“到手一鬧起來關中就亂套了。”
“丞相您何不先把關中豪強的兵權收回來。”
“他們要是不願意,我軍便是弔民伐罪!”
“要是他們聽話,就合兵一處往南走,直接逼到漢中張魯。”
“屆時一封詔書,便可令其拱手而降!”
曹操看着溫恢那着急忙慌的樣子,心裏既好氣又好笑。
這傢伙的忠心是沒得說,就是腦子轉得不夠快。
這時候,站在其旁邊楊修也是,開口道:
“我有點不明白,想請丞相指點迷津。”
曹操對這小子的脾性門兒清。
知道這一開口准能揣摩到自己的心思
於是也是笑眯眯地說道:
“德祖有何不解,不妨講來。”
楊修聞言也是笑了笑問道:
“我是想問問丞相。”
“您是真的要去打張魯呢,還是有別的打算?”
他這話真是說到點子上了。
曹操進軍關中其實就是想聲東擊西。
真正的目的,是逼韓遂馬超他們造反,只有等他們反了。
才能名正言順地,收拾這些反覆無常西涼叛逆!
本來他還打算慢慢來,和平收權。
但最近收到南方傳來的秘密消息。
那就是劉備有意往南與益州劉璋勾結。
雖然劉備和孫權聯手。
逆流而上對荊州用兵困難。
但如果劉備還往南聯通劉璋。
甚至再暗中勾結涼州勢力。
那到時候,曹操這邊將是四面皆敵。
所以為了預防萬一,必須先下手為強。
先解決了韓遂馬超,再圖謀漢中蜀地。
之後才能騰出手來對付江東。
西征只是為下次南征清除障礙。
實際上從他進駐鄴城那天起,就已經開始盤算了。
現在看來,不光許都那邊猜到了這一點。
連遠在弘農的衛覬也明白了。
估計不久這消息就會傳遍關中。
出兵的日子看來只能提前了。
而楊修此時見曹操笑而不語,立刻明白了其中的門道。
也就不再追問,卻是扶起了溫恢:
“溫大人,丞相對這事兒早有打算。”
“你就別再多說了。”
曹操此時也是站起來伸了個懶腰道:
“這事兒以後再議,就這樣吧。”
“去歲揚州刺史劉馥去世了,涼州刺史邯鄲商被殺。”
“現在這兩個位置空着。”
“我想讓曼基你去填補揚州刺史的空缺。”
溫恢一聽,頓時嚇了一跳!
他溫曼基出身太原,現在丞相居然要他去揚州。
這跟發配貶謫有什麼區別?
想到這裏,他也是面色難看道:
“丞相,卑職是不是犯了什麼忌諱?”
“惹丞相不快了?”
“誒!莫要多想。”曹操此時也是一臉和藹道。
“你機靈幹練,做事穩當。”
“我真希望你能留在我身邊。”
“但把你留在這裏實在是屈才了!”
“揚州那邊眼下正缺一主事。”
“有蔣濟給你當副手,這人多謀善斷。”
“你二人一起合作,既能穩定人心,又能防住孫權。”
其實,劉曄此時也是在揚州。
但他與蔣濟都是淮南人,跟曹操關係沒那麼深。
像封疆大吏這樣的關鍵位置,得用自己信得過的人。
像蔣濟、劉曄這樣的,還得再多觀察幾年。
而溫恢從一個小縣令做起,追隨曹操多年。
現在雖然有了重要任務。
但一想到要離開曹操,就忍不住掉了幾滴淚:
“我這一走,還請丞相多保重。”
“不知道誰能接我的主簿位子?”
曹操猛地抬起手,往旁邊一指:
“德祖正好合適!”
眾人聞言都有些驚訝的。
原來是太尉楊彪的兒子楊修。
當初曹操讓楊修進府聽用,主要是為了牽制楊彪。
沒想到這小夥子腦子快,知識面廣。
還特別受曹操喜歡。
主簿這個雖然官不大但離領導近,以後前途大大的。
眾人見狀都投去了羨慕的眼神。
而此時,站在一旁的曹植。
也是笑眯眯地不停點頭。
曹丕卻一臉面色難看。
至於跟楊修有過節的司馬德,卻是一臉淡然。
楊修出身弘農楊氏,此時提拔楊修。
不過是為出兵關中做準備罷了。
而按照楊修的性格,位置越高到時候只會摔得越慘。
也不知道到時候跟着去了西涼。
這小子會不會主動作死,提前搞出另一出雞肋?
而就在他心中思索的時候。
一旁的荀攸卻是忽然說道:
“丞相,前幾天令君來信,建議讓韋端的兒子韋康接任刺史。”
“此前張猛和邯鄲商不和,無端釀出大禍。”
“皆是因為外地人不懂關中的軍事。”
“韋家乃是關中京兆的名門望族。”
“令君覺得這一回還是用關中本地人比較穩當……”
他說著,還一直注意着曹操的臉色。
到最後聲音小得跟蚊子似的。
司馬德一聽此時,也是眉頭一皺。
用了邯鄲商西涼出了問題,是曹操沒看準人。
荀彧推薦韋康,明顯是在提醒曹老闆,小心前車之鑒。
可現在曹老闆正要收拾那些關中勢力。
荀彧卻在推薦讓京兆韋家的人當刺史。
再想想衛覬那封勸曹操懷柔關中的信。
也是荀彧轉送過來的。
看來這位荀令君,對用兵關中也是持反對意見的。
想到這裏,他也是轉頭看向自家岳父。
只見老曹此時也是眼神冰冷。
手都捏成了拳頭,但很快又鬆開了。
又深吸一口氣,直直地看着荀攸:
“令君推薦韋康,那公達有什麼看法?”
荀攸連忙低頭:“卑職全聽丞相吩咐。”
這位老好人夾在曹操和荀彧之間,已經夠難受了。
此時更不敢隨便發表意見。
曹操聞言也是面色平靜了不少。
只是嘆了一口氣地說道:
“既然這樣,那就按令君說的辦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