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一口氣看完東漢的歷史(四)
隋朝。
楊廣看着天幕上的視頻,看着漢和帝的經歷,他表示佩服。
畢竟他們這樣的皇帝,楊廣覺得自己做不到。
而且在楊廣看來,這樣做皇帝還有什麼意思,要那些大臣有什麼?
他養那麼多大臣,也就不是為了分擔朝政嗎?
不過那些朝臣也真是廢物,竟然連他要做大工程都做不好。
哼!真是廢物。
當楊廣看到漢和帝又一次抵禦匈奴,他有些驚訝。
北方的勢力一直是華夏的心腹大患,漢和帝能夠抵禦,讓他有些吃驚。
要知道這樣的本領並不是每個皇帝都能夠做到的,漢和帝能夠做到,看來還有一些本來?
對於漢和帝鼓勵宦官蔡倫,楊廣覺得漢和帝做的最正確的事。
如果天幕沒有出現以前,他還沒有感覺到,隨着天幕的出現,各種技術不斷的改革,才讓他意識到那些工匠的威力。
特別是高爐的出現,直接讓隋朝鐵的產量進行了爆發性的增長。
攻打高句麗需要的兵器,不只是像以前夠用,更是有了剩餘。
而且他在洛陽城修建像後世的高樓大廈,和後世一樣也利用了那些鐵,配合後世的水泥簡直完美。
為了讓修建更多的大工程,他又一次下達了命令,把全國的工匠遷移到了洛陽城外。
他期望攻打高句麗后,洛陽城的工匠能夠更加的給力,在修建他所需要的大工程時,能夠用的上。
唐朝。
李世民看到天幕上的視頻,他把目光轉向了李承乾。
他對於太子李承乾的要求已經隨着天空的播出,逐漸降低了自己的要求。
他只期望自己的太子李承乾,能夠安然的掌握整個大唐。
也希望他能夠如天幕上的漢和帝一樣,能夠解決一切問題,並且能夠大力發展技術,讓大唐更加的強大繁華。
至於其他的阻礙,他肯定在李承乾繼位之前掃平。
李承乾看到天幕上的視頻,他雙目露出了羨慕的目光。
雖然漢和帝繼位之時,也不過是一個傀儡。
可是他後來畢竟掌握了政權,而不像天幕上介紹他的後世,竟然不得不造反奪取政權。
不過想到父皇看過天幕後的改變,他心裏露出了欣喜的表情。
現在父皇已經改變,只要他不做死,那麼天幕上出現的就不會再出現。
而且他也有着自己的傲氣,希望自己能夠如他的父皇一樣,威震四海流傳萬世。
宋朝。
趙禎看的天幕上的視頻,他嘆了一口氣。
守城之君他也是,可是相比漢和帝來說,他並不如。
漢和帝不只是讓國家富強,也讓國家的技術進行了發展,更讓他羨慕的是,竟然抵禦了匈奴的進攻。
而他呢?
只是做了一個守成之君,並沒有奪回燕雲16州。
就算是平叛西夏的叛亂,趙真覺得自己還是不如漢和帝。
惟一讓他欣慰的是,自己並沒有寵幸宦官,也因為祖宗的國策,沒有讓後宮以及外戚的勢力膨脹起來。
自己駕崩之後,國家依然安穩傳承。
明朝。
朱元璋看的天幕上的視頻,他又想起了自己的不孝子孫。
如果沒有他們改變他的國策,只怕自己的國家也不會像這漢朝一樣。
到了明朝末期,宦官的勢力開始強盛,甚至影響了整個國家的發展。
想到這裏他就生氣了起來,只可惜的是朱棣並不在身邊,他心中有氣也沒地方發泄。
於是他把目光轉向了太子朱標的孩子朱允炆。
既然天幕上說是這個孩子,在自己為他掃平障礙之後,還不老老實實做自己的皇帝。
聽信那些群臣的讒言進行了削藩,以至於弄自己弄丟了皇位。
那麼現在也只能好好教導,多對他進行監督,不讓他長歪。
於是他給太子坐標下達了命令,讓他把自己孩子朱允炆領進宮,開始進行嚴加的管教,並時不時的對他進行愛的教育。
太子朱標聽到朱元璋的命令之後,臉上露出了難為的表情。
他可是了解自己的父皇,把他的孩子朱允炆領進宮的想法。
可是他覺得他的孩子朱允炆和呂妃肯定不這樣想,只是以後有禍端。
可是他沒辦法改變,只能夠去做,只是讓他擔心的是孩子的未來。
不管朱雄英也好,還是朱允炆也好,都是他的孩子,他更希望他們健康成長。
太子妃呂氏在知道命令之後,她心中大喜。
本來隨着天幕播出明朝的歷史,她已經放棄扶自己的孩子朱允炆登基皇位的打算。
而現在朱元璋所做的一切,又一次讓他看到了希望。
她心中暗自盤算着,如何給自己的孩子創造機會?又如何拉攏那些大臣?
朱允炆被朱標帶入皇宮之後,他心裏非常的欣喜。
這並不說他多麼在乎那個皇位,他更在乎是父親和皇爺爺對他寵愛。
自從天幕上播出他在以後丟失皇位之後,他就被冷落了起來。
而現在又讓他看到了希望,他希望自己能做好一切,讓以前的關愛再次回到他的身上。
然而他沒有想到的是,進入皇宮之後,就被自己皇爺爺來一頓愛的教育。
他看向維護自己的父親,又看了看在一邊看笑話的哥哥朱雄英,他心裏非常的委屈。
既然他是因為以後丟失皇位才得到了現在結果,那麼現在他也爬上皇位,讓他的皇爺爺和父親看看他已經不是以前的他了。
於是他對朱雄英冷冷的哼了一聲,在隨後宮裏生活的日子開始努力的學習。
他想超越朱雄英,讓他知道自己的本領。
自從天幕出現明朝歷史的視頻之後,被接到宮內的朱雄英,在皇爺爺、皇奶奶不斷的愛護之下,漸漸的放鬆了下來。
畢竟他是太子朱標的嫡長子,以後也會像他的父皇一樣,成為這大明的太子。
而且他的外公以及舅舅在看到天幕的視頻之後,也開始擁立他,讓他覺得這大明的江山肯定會讓他繼承。
可是隨着朱允炆進宮,讓他有了危機感,甚至覺得他的皇爺爺肯定會如天幕上所說的那樣,以後把皇位傳給朱允炆。
他開始努力的學習,希望自己不被超越。
不只朱雄英和朱允炆,他們身後的勢力也是爭鬥了起來。
畢竟這不只是兩位皇孫的事情,更是關乎他們的利益。
只是他們並不敢有什麼大動作,只能夠也怕朱元璋對他們清算。
太子朱標看到這一切之後,他苦惱的搖了搖頭。
他知道自己父皇的想法,可是這樣只怕以後他並不好收場。
朱元璋看到這一切之後,他哈哈大笑了起來。
他期望自己的後世子孫不要像天幕上所說那樣,也希望自己嫡長孫能夠成材。
怎麼才能成材最快?在朱元璋看來只有有了壓力,只有競爭才會知道努力。
現在把接到皇宮不只是因為看到天幕視頻之後,他心中氣惱想給朱允炆愛的教育,更是想給嫡長孫壓力。
讓他知道這天下未來說不定就會發生什麼,只有自己的實力強大,才不懼怕這一切。
皇后馬氏看着這一切,她伸出了自己的手指輕輕點了一下朱元璋。
作為朱元璋的結髮夫妻,她又怎麼會不知道朱元璋的想法?
只是現在兩個孩子都太小,這樣會不會讓他們深受其害?
不過既然已經錯了,那隻能夠防範未來出現不好的一面。
能夠讓兩個小傢伙,在以後能夠學到本領。
就算有一個人封藩到海外,也能主持大局。
明末。
朱由檢看了天幕上的視頻,他依然做着自己的筆記。
雖然漢和帝的歷史,他早已經在史書上看過。
可隨着天幕播出的視頻,他又有了一不一樣的想法。
如果以前,他只看到了,防止外戚和後宮專政,嚴加防範宦官。
那麼現在隨着他在天幕上知道發展各種技術的好處,對於那些工匠越來越重視。
不過讓朱由檢有些可惜的是,大明的國力底子有些太薄,以至於發展緩慢。
【劉隆即位后,因年幼體弱,由皇后鄧綏臨朝執政。
公元106年,這位在位僅220天的漢殤帝不幸早夭,成為中國歷史上登基年齡最小、壽命最短的皇帝之一。
同年,皇后鄧綏以深思熟慮之策,擁立曾協助漢和帝剷除外戚竇氏勢力的清河王劉慶之子。
當時年僅12歲的劉祜繼承大統,是為漢安帝。鄧綏則以女性君主的身份親理政務。
在鄧綏親政期間,東漢頻遭自然災害侵襲,四方邊疆動蕩不安。
國內有盜賊橫行,但她力挽狂瀾,躬身節儉,全力賑災救民。
她並派遣軍隊平定四方叛亂,同時嚴格約束外戚宗族勢力,使得處於風雨飄搖中的東漢王朝得以轉危為安。
然而,公元121年,41歲的鄧太后駕崩后,漢安帝開始親自處理國事。
他放任乳母王聖擅權,王聖藉著撫養漢安帝的功勞。
他開始貪婪驕縱,受賄無度,甚至勾結皇后閻姬陷害太子劉保,導致太子被廢。
此舉引發了天下人心浮動,怨言四起,東漢王朝再度呈現出盛極而衰的跡象。
公元125年,漢安帝在位19年後突然駕崩,享年32歲。
皇后閻姬為了繼續把控政權,未立漢安帝之子為嗣,而是迎立了年幼的漢安帝堂弟劉懿為帝,並由自己臨朝攝政。
閻姬臨朝後,對漢安帝舊部及宦官、包括乳母王聖在內的勢力進行了一系列清洗與打壓。
並大力提拔自家閻氏外戚,造成閻氏一族專權的局面。
但劉懿在位僅短短206天就病故,此時,廢太子劉保的乳母宋娥聯合宦官孫程等人發動了一場政變。
他們成功誅殺了閻氏外戚及其黨羽,皇后閻姬也被遷至離宮軟禁。
最終,廢太子劉保被擁立為新帝,即漢順帝。】
各個朝代的百姓看了天幕上的視頻,看到劉隆繼位之後僅在位了220天就夭折,他們心裏很不是滋味。
他們是平常百姓之家,孩子的夭折一直是他們的心頭大患。
本來他們以為皇帝之家應該就不會出現這種事情,當他們看到天幕上的視頻之後,才發現原來這個世界都一樣。
哪怕是皇家的子孫,也抵不過老天的懲罰。
不過當他們看到皇后鄧綏所做的一切之後,他們對於後宮專政的看法發生了改變。
按照他們從天幕上所看到的視頻,後宮專政只會給國家帶來災害,而鄧綏出現,才讓他們知道並不是如此。
不只是評定了邊疆的動亂,更是全力救治災民,讓國家轉危為安。
而且她也知道外戚的危害,嚴格約束了他們。
如果鄧綏是皇帝,只怕會做的更好。
只可惜她是一個女人,更是一位皇后,沒辦法繼承皇位。
也可惜他沒有武則天的雄心大志,要不然大漢也不會出現你后的情景。
感嘆完之後,各個朝代的百姓要看繼續看着天幕上的視頻。
看到鄧綏加崩之後,漢安帝就像脫了韁繩的野馬,他們心中極為的惱火。
也正是有這樣的皇帝,才導致國家不得安寧。
難道漢朝外戚、後宮專政,以及那些宦官們專政的教訓還不夠多嗎?
為什麼漢安帝還放任乳母王聖所做的一切?
以至於他勾結皇后陷害太子,讓天下人心浮動,怨言四起。
如果沒有他所做的這一切,只怕東漢也不至於動蕩,讓東漢王朝再次出現盛極而衰的跡象。
特別是皇后閻姬為了繼續把持朝政,提拔了閻家外戚的勢力,打壓了乳母王勝以及漢安帝就不等等人的勢力。
甚至漢安帝的孩子廢太子不立為皇帝,而是讓漢安帝年幼的堂弟劉為弟,這簡直是欺人太甚。
也幸好劉懿僅僅在位了206天,就被廢太子的乳母送鵝等發生了一場政變。
成功誅殺了顏色的外戚以及黨羽,不然的話,只怕會太子再也無翻身之地。
只是讓各個朝代百姓有些驚疑的是,為什麼皇家的子孫也那麼短命?
如果他們的子孫過早的夭折,是因為請不起大夫看病,以至於過早的死亡。
那麼皇家的子孫並沒有這樣的情?按說並不會出現這種情況才對!
同時他們心裏有一個猜想,只是他們並不知道是不是真實,期望着天幕給出他們答案。(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