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人盡其才(6k)
第218章人盡其才(6k)
姚古治軍有方,兼朝廷催兵甚急,十萬大軍浩蕩過境,意外沒滋擾百姓。
楊長行至洪洞縣時,姚古的前部主力已至霍邑,只有少量軍隊留在後方緩行,他們要配合水軍運物資。
當時盛夏,河水上漲。
姚古對三阮的水軍,並不能做到完全放心。
特別南北關之間那段峽谷,河道狹窄、水流湍急、行船困難,不得不派人‘保護’水軍。
若是輜重出現問題,姚古這仗就不必打了。
宋朝實行募兵制,而且以文官為主帥,又因為國家經濟條件好,便以即時賞賜財物的方式,鼓勵士兵英勇殺敵。
這種金錢獎勵的方式,逐漸在軍中約定俗成為陋習。
士兵若是在戰爭中立功,可以光明正大索要賞賜。
所以姚古所攜帶的輜重,有相當一部分是金銀珠寶,是作為戰爭激勵條件存在。
楊長到汾水旁巡視,正巧遇上阮小七在調度船隻。
這廝剛看見楊長,就一臉神秘靠上前,小聲說道:“哥哥,姚古帶了幾船財物,小弟要不要故意弄沉兩艘,然後再讓弟兄們下水撈,咱們總不能白幫忙”
“算了。”
楊長凝眉,肅然回曰:“金軍此時軍力強大,需要宋軍幫着消耗,也算幫我們出力了,另外,我不屑偷偷摸摸,別忘了咱們身份已然轉變,大家不再是快意恩仇的江湖人,別再像梁山那樣恣意妄為。”
“是”
“對了,南北關那一段水域,有幾處急彎與暗礁,你要選操船的好手,把船平穩駛入汾州。”
“哥哥放心,咱又不是第一回。”
看到阮小七猛拍胸口,楊長表面上點頭肯定,暗地裏卻在思考人選。
他準備派一支水軍全程跟隨,既能幫姚古運送錢糧輜重,又可以掌握這一路的情報,屬於一箭雙鵰之計。
阮小七膽大,阮小五敢幹,唯獨小二穩重。
楊長趕到陽涼南關,再次與姚古見面的時候,阮小二正好與朱仝也在,兩人是從臨汾全程跟隨至此。
姚古穿越平北期間,發現三阮麾下船隻簡陋,但水手卻個頂個好。
再見到楊長,姚古剛剛與他行禮問好,跟着就找他借人。
“楊將軍,你麾下水軍很不錯,能否借兩千跟我北上?等到將來收復太原,也能算你一份功勞。”
“姚將軍,末將這些水軍,以前多是漁民,水性雖然不錯,但戰鬥力就.”
“放心,不讓他們參戰,就只負責運輸。”
“那沒問題。”
楊長言罷看向阮小二,正色說道:“剛才都聽到了?你挑兩千好水手,跟隨姚將軍北上。”
“是。”
“楊將軍真爽快,事後本將向樞密院請功時,會幫平州申請一批軍費,你們的船過於小,也過於破舊了些,只怕經不起大風浪.”
“那敢情好,平北剛經歷戰亂,哪有餘錢造戰船?這都是從金軍處繳獲,以及徵用的漁船,對了”
楊長話鋒一轉,提醒姚古說道:“我已讓威勝的駐軍,開赴太谷水峽谷佯攻調動,盡量引走太原守軍注意力,將軍可趁機拿下汾州,不過粘罕用兵十分老練,將軍千萬要小心,切記不可催兵冒進,折可求就吃了大虧。”
“楊將軍已派人佯攻?記得威勝駐軍僅有萬餘,你此時既來平北軍(平陽府)見我,誰在威勝負責佯攻牽制?”
“末將麾下統制,豹子頭林沖與屠龍手孫安,他們皆謹慎善戰之將,必無差池”
“江湖上的名頭,姚某並不怎麼看中,我更相信楊將軍本人,本將不用你在此作陪,快回威勝親自指揮,咱們一起打場大勝仗。”
姚古拍着楊長肩膀,眼神中寫滿臉堅定。
“既如此,我馬上回威勝。”
“這樣最好!”
“楊節度,我送送你。”
“嗯。”
朱仝把楊長送到關下,瞟看着上方關樓,問道:“三郎好意來此迎候,他卻反客為主趕人,這姚古忒過無禮”
“他也是求勝心切,既然他在北平守規矩,我幫幫他也無妨,何況威勝確有急事,眼下麥熟待熟之際,姚古若能拿下汾州,軍糧補給便可就地取材,伱代為轉告小二哥,讓他注意保存水軍,切記不可逞強。”
“我省得的。”
“嗯,軍情緊急,我便走了。”
楊長言罷即轉身向前,往關外仇瓊英位置走去。
“走吧。”
“到霍邑挨個巡視,還是去臨汾見劍蕭讓?”
“都不用,直接回威勝。”
“啥?這就走了?”
仇瓊英以為能多待些日子,沒想到剛到沒巡視就要往回走,於是蹙起秀眉嘟囔着:“什麼事這麼著急?要不過多待幾天?咱們難得單獨出來一趟.”
“娘子想待在平北?為夫要回威勝指揮佯攻,你玩幾天自己回去?”
“威勝有仗打?那奴家待在這兒作甚?快走.”
幾天後,楊長剛回到威勝城中,武松就送來林沖軍報:
突合速所部萬餘兵馬,已秘密撤出谷北盤陀,這幾日一直虛張聲勢,哨探通過抓到的舌頭交待,西路大軍正在北撤,金軍似乎準備放棄太原,而元帥粘罕已離開多時。
楊長看完軍報不說話,武松便小聲提醒道:“斡離不已撤軍回燕京,朝廷既然反悔不願割地,粘罕估計不會死磕太原,此時回兵雲中很合理,看來姚古就要立功了。”
“金人狼子野心,哪會這麼容易撤走?”
“三弟的意思,粘罕在用計使詐?”
“不知道。”
楊長蹙眉搖頭,他對靖康之恥細節不清楚,但卻知道兩路金軍會師汴梁,也就是粘罕還是回拿下太原,所以比更任何人都清醒。
“這情報要不要知會姚古?”
“暫時不要知會,我怕姚古輕兵冒進,傳令加大偵察範圍,先派騎兵越境試探,我不相信粘罕會走。”
“好吧。”
武松看到楊長如此堅決,一邊點頭回應一邊追問:“若是金人真的撤了,咱們要不要派兵占些城池?我聽聞煥章講過太原歷史,此地可是三晉重鎮要地,三郎將來若是自立為王,太原應當首先收入囊中,先渾水摸魚拿幾個城池不虧.”
“虧是不虧。”楊長苦澀笑道:“咱們現在力量不夠,拿下城池也未必守得住,再耐心等一等,必須要重創金人一次,咱們才能主動擴張。”
“還要等多久?”
“應該快了.”
楊長原本不敢確定,但既然用大豆種出土豆,不缺糧食就能擴充隊伍。
等收了楊德那兩畝土豆,楊長準備全部拿來做種子。
趁着夏秋之交農閑的空檔期,在綿上、沁源兩縣進行定向種植,等到入冬前就可收穫第二季,次年再向兩州全面推廣。
六月註定是個忙碌的月份,對外軍事偵察佯攻持續不停,內部小麥、土豆、大豆排隊成熟,老百姓都頂着烈日收割。
姚古要楊長親自指揮,這廝根本就沒當回事,他的關注點只有土豆。
六月下旬,姚古在汾州與金軍激戰之際,楊長則親自帶着一隊士兵,來到到威勝西郊挖土豆。
由於人多力量大,兩畝土豆半天就挖完。
楊德在山下田裏割麥,看到一筐筐土疙瘩不停往山下抬,心說這玩意兒得有多少?不就種了兩畝地嗎?
他好奇放下鐮刀,走到路邊一看驚呆了,竟有滿滿二十來筐,保守估計有數百斤重,而大豆畝產才不足百斤。
“三郎,這些都是我家地里挖的?一籮筐能裝三十四斤,你這裏得有”
“約么八九百斤。”
“嘶”
楊德滿頭汗水,卻倒吸一口涼氣,咽着口水追問:“這土疙瘩是什麼?怎麼會有如此大產量?這玩兒真是能吃的?”
“不但能吃,而且味道還不錯,晚上和嬸子到我家來,侄兒做給你吃。”
“三郎還會做?莫非認識此物?”
“呵呵,近日有仙人入夢,告訴我此物名為土豆,仙人還告訴我種植方法,晚上一起告訴五叔。”
楊長不能說自己穿越,便用這樣借口搪塞眾人。
楊德絲毫不疑。
“土豆?原來也是豆類?以後不用大豆培育?”
“第一批是種大豆來的,但後面就要用土豆作種,侄兒打算在威勝大面積種植,所以您這些土豆都得充公做種。”
“三郎全拿去就是,既然這土豆畝產數百斤,要在威勝大面積種植,應能彌補小麥減產影響,我楊德義不容辭。”
“呵呵。”
楊長神秘一笑,悠悠說道:“這些土豆多如雞蛋大小,是中途沒有追肥增產之故,若是多花些心思好好培育,長到拳頭大小都有可能。”
“嘶”
楊德再次震驚,喃喃說道:“拳拳頭大小?那畝產得多少?”
“兩千斤!”
楊長豎起兩根手指,堅定說出這三個字,直接讓楊德呆在原地。
若不是古代種子、肥力等條件限制,土豆如果用現代技術種植,畝產八千、一萬也不稀奇。
當然,兩千斤已經嚇呆楊德,若是告訴他能出萬斤,估計當場就會暈過去。
此時威勝的主糧小麥,用肥沃良田外加精耕細作,畝產最多可達四五百斤,最關鍵不能有極端天氣,也極容易被病蟲害影響。
而土豆喜光、喜冷涼、耐寒、耐旱、耐貧瘠,絕對是打敗飢荒的神奇糧食。
新麥、新面、新土豆。
楊長叫人殺幾隻雞,回家之後便親自到廚房忙碌,做了眾人熟悉的地鍋雞、貼鍋餅,但配料卻是陌生的土豆。
當天除了楊德父子,其餘人皆不知是土豆。
而燕青是個精細之人,入口便察覺到食物不對,於是好奇詢問:“哥哥,此為何物?味道竟如此好。”
“嗯?不是芋頭嗎?”
魯智深話音剛落,余者都看向楊長。
楊長掃視堂內眾人,笑呵呵對曰:“此物名為土豆,煎炒烹炸燉皆可。”
“這是威勝特有之物?”
“非也。”
“那”
“三郎。”
楊德覺得飽腹感很強,忍不住起身打斷燕青,看向楊長問道:“這土豆,真能畝產兩千斤?”
“只要好好打理,應該不成問題。”
“如果真能如此,百姓以後就不會挨餓了”
楊長與楊德的對話,驚呆了堂內所有人。
他們雖然都不是農夫,但也清楚畝產兩千斤,這代表什麼。
燕青吞咽着口水,直勾勾看着楊長。
“此物從何而來?”
“說來不可思議,春天我幫叔父點種大豆,結果卻長出此物來”
楊長半真半假將種豆過程,以及自己的夢境講了出來,眾人都露出不可思議的表情。
聚餐結束以後,大家都各找伴當離去。
唯獨燕青走最後,似乎有話要講。
“小乙哥有事?”
“哥哥得此神奇食物,您治下百姓以後再不會挨餓,但不建議此時全面種植。”
“為何?”
“哥哥欲圖大事,此物可作手中利器,不可隨意流向他處,否則敵我將共有也,即便您憐憫天下百姓,也應該有所準備。”
燕青個頭不高、心眼卻多,說得一旁的武松直點頭,不待楊長追問就先開口。
“準備什麼?”
“哥哥綽號光明天尊,土豆又出現得如此神奇,或許冥冥中自有天意,何不以此聚斂人心?最好準備故事、傳說或者童謠.”
“三郎,有道理啊”
“的確,我只想到填飽肚子,小乙哥提醒得及時。”
楊長心說好傢夥,還沒起事就玩輿論戰?不過自己提前幾百年,把土豆弄到華夏大地,無論最後能否奪了鳥位,他已是功德無量。
“故事、傳說長篇累牘,還是童謠朗朗上口,不過我不擅長此道。”
“我與娘子皆通音律,或許能試着編個童謠?哥哥要是信得過”
“豈能不信?有勞賢伉儷編曲,土豆還沒推廣種植,你們時間很充足,不用着急。”
“好。”
若不是燕青提及,楊長差點忘了李師師,此女前半生雖然失足,但卻學得一身才藝,讓她組建一個‘文工團’?
宋軍直接用錢激勵將士,哪有‘文工團’來得高明?順便為軍隊思想建設?
想到這裏,楊長對未來充滿信心。
那一刻,他突然想明白一個道理,為何裁縫、鐵匠、盜馬賊等職業,最後能混到梁山做頭領。
欲成大事,什麼人都需要,只要會人盡其才。
楊長原本不想養閑人,也看不上盧俊義麾下不少閑漢,此時卻愈發期待樂和之行,希望多挖幾個人回來辦事,哪怕幫着傳播童謠都行。
然而,所有人都沒想到。
樂和一個人出門,最後一個人回來。
七月初,樂和隻身返回威勝,被燕青帶到楊長面前。
“嗯?就你一個?別的人呢?”
“除了凌振回京探親,有可能會攜家眷來威勝,其餘都不願離開永寧軍,包括我姐夫.”
“沒事。”
楊長雖有失落,但強扭的瓜不甜,隨即着看向燕青,誇道:“所謂士為知己者死,宋江之前不願重用,盧員外應待他們不錯,凌振能來也足矣。”
“樂兄此次永寧之行,在那邊聽到不少流言,都是誇哥哥而貶主人。”
“有這事?不關我事.”
“小弟知道。”燕青嘆曰:“我猜是宋公明所為,此人表面與主人分家,暗地裏卻想搞散永寧,然後再收回力量,真是工於心計”
樂和緊接着抱拳補充:“小弟雖沒帶回兄長,但永寧軍畢竟靠燕京較近,又沒有險要地勢擋住金軍,所以有不少兄弟私下找我,希望想把家眷送來威勝安置,小弟不敢替哥哥做主,所以就”
“好事啊,直接送來即可。”
楊長聞言大喜,心說不就是讓我托底嗎?哥們收留你們家眷,還怕後面不乖乖跟來?
“那你休息幾日,之後再去趟永寧,金軍早晚會南下,兄弟們有所顧忌,此人之常情也.”
“對了哥哥,小弟回來途中路,聽說真定种師中的部隊,正在往井徑方向調動,似乎要替朝廷收回太原。”
“這麼快?”
“哥哥怎麼知道快?聽說种師中行軍很急,並沒帶多少輜重上路,姚古打緊太原了么?”
樂和滔滔不絕剛說完,楊長即虛着眼搖頭答曰:“姚古剛剛打下汾州,但沒有想像中的順利,种師中這麼急作甚?”
“不知道”
大宋軍隊身體在外,‘腦袋’卻留在了京城。
姚古尚在澤州集結部隊之際,朝中那些新上位的主戰派立功心切,便催促樞密院派人到前線了解情況。
當粘罕離開太原,西路金軍主力撤走,姚古在汾州大捷.
各種利好消息湧入京城,朝中主戰派慫恿欽宗下詔,令种師中率本部兵馬過井徑,從太原東南方向進軍。
种師中穿越井徑,在平定軍進行短暫休整,隨後徐徐向太原推進。
援軍沒聯繫上,帶來的糧草也不足,种師中並不急着繼續。
前線將領不急,朝廷里的主戰派反而急了。
新的知樞密院事許翰,是個紙上談兵的文人,他被眾多利好消息蒙蔽,強迫姚古、种師中加快進攻,否則以‘逗撓罪’論處。(逗撓即怯戰)
种師中在軍令逼迫下,加快節奏陸續收復了壽陽、榆次,當時距離太原核心陽曲,只剩下不到百里之遙。
眼看解救陽曲在即,姚古的大軍卻遲遲沒到,那可是收復太原的主力。
姚古接到樞密院軍牒,即率兵出汾州向太原腹地挺進,路過祁縣遭到突合速萬餘步騎阻擊。
宋軍人數是阻擊金軍十倍,但金軍在野外作戰表現強悍,以少敵多不但沒露出懼意,反而戰鬥得更為兇狠。
就在姚古詫異之際,他麾下統制焦安傑進言,彙報說粘罕已回到太原,而他麾下的金軍主力沒走。
十萬打一萬都吃力,姚古哪裏還敢繼續前進?他當即退兵回到平遙駐紮,並將太原實情上奏朝廷。
姚古被唬住不敢進兵,种師中就要獨自面對金軍。
不久之後,遭到一股金兵的伏擊,他指揮部隊經過數次戰鬥,才終於擊退了對手。
种師中由於輕裝簡行,沒有攜帶充足的糧草來太原,此時完全沒意識到危險降臨,還在按計劃向陽曲推進,卻不知不覺落入婁室的圈套。
粘罕確實不在太原,但西路金軍主力八萬人,此時卻匿藏在太原各地,由先鋒大將婁室指揮。
姚古在攻打汾州期間,婁室就通過宋軍俘虜的交代,了解到有可能威脅太原,包括楊長在內的三路宋軍情況。
婁室憑藉出色的判斷力,首先排除楊長不會出兵,隨後在姚古與种師中之間,又選擇用計穩住兵多的姚古,然後集中兵力先攻种師中。
當然,如果判斷失誤,或者唬不住姚古,婁室會撤回忻州,以石嶺關為屏。
楊長雖然沒有出兵,但佯攻之兵向北推進至團柏鎮,哨探最遠也到過榆次附近,婁室遂遣降將耿守忠屯徐溝監視,主力仍向种師中周邊集結。
當种師中與金軍在榆次交戰,楊長剛剛收到阮小二的情報:姚古所部遭遇阻擊退回平遙。
楊長不放心佯攻部隊,親自趕到團柏前線視察。
他剛剛抵達團柏,孫安便向其彙報曰:“將軍,宋軍在榆次與金軍遭遇,而駐紮在徐溝鎮的一萬義勝軍,並沒開赴榆次支援金軍,宋軍交戰五次才擊退對方,种師中在戰後略作休整,就繼續向西北推進,我們是否佯攻徐溝牽制?”
“這支義勝軍有古怪,看到金軍敗走也不支援,好像是專門防着咱們的,而姚古又被突合速逼回平遙,這究竟”
楊長捏着下巴自言自語,話到一半突然睜大雙眼,激動說道:“這是粘罕設下的圈套,金軍主力集中在陽曲附近,种師中此時孤軍深入,後果不堪設想!”
“什麼?”
扈成聞言大驚,他曾种師中麾下從軍,此時聽得心中慌亂,急忙追問:“妹夫,會有多嚴重?”
“宋軍以步兵為主,而金人的騎兵眾多,粘罕若運用騎兵得當,讓种師中全軍覆沒,也不是沒可能”
楊長話音剛落,扈成激動抓住他的手,懇求道:“為兄曾在他麾下從軍,小種相公對我挺不錯,三郎可有辦法救他一救?“
“扈兄。”
孫安怕楊長不好回答,主動接話提醒道:“關心則亂,團柏就三千騎兵,怎麼救?如果要對付金軍主力,就是把威勝駐軍都調來,也不一定管用.”
“啊這.我.”
扈成瞬間被堵住。
“兄長休慌,讓我想一想。”
看到大舅哥臉色不好,想起种師中當初放人爽快,也有心幫幫這位小種相公,當即伸手打斷他。
沉吟片刻,這廝吐出兩個字:“有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