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十七章 軍人立場

第一千八百十七章 軍人立場

大雪紛紛揚揚,松鶴樓靠窗的桌子旁,鄭仁泰坐在椅子上面目嚴肅,心情如窗外寒冬一般凌冽。在他的對面,李孝恭慢悠悠的喝茶,一身錦袍頭戴襆頭好似一位富貴長者,但說出的話卻好似刀子一般鋒利無匹:“滎陽鄭氏乃隱太子之親家,當年玄武門之變時候便公然與太宗皇帝敵對,及至太宗皇帝登基並未因此怪罪,時至今日有逆賊意欲叛逆,滎陽鄭氏可是要附逆起兵、一報當年之血仇?”對於當下朝中之險惡風波,鄭仁泰自然早有所感,只不過他自知尚未夠得上大唐帝國之權力核心,所以一直緊隨房俊之腳步,並未試圖去摻和其中。孰料李孝恭今日約他在此相見,開門見山便逼他表態。這讓鄭仁泰有些恍惚不解:朝野上下,最堅定支持陛下的便是房俊,而陛下也將房俊視如肱骨、言聽計從,站隊房俊就等同於站隊陛下這是毋庸置疑的,可現在李孝恭卻為何非得要他在陛下與房俊之間二選一?房俊意欲謀逆、竊奪皇帝之位?這是絕無可能的,縱然房俊有這等野心,可現在大唐歷經三帝、繁榮昌盛,政局早已穩定,除去李唐皇室之外無人可以染指皇位,若是廢黜陛下、另立新君……房俊圖什麼?鄭仁泰一臉正氣:“正如郡王所言,滎陽鄭氏深受大唐三代帝王之隆恩,自當盡心竭力護衛大唐正統,縱然粉身碎骨亦在所不惜。有我鄭仁泰在,太極宮便固若金湯,若有逆賊作亂只能踏着我的屍骨進入承天門!”他不信房俊會反叛,真正反叛的那些人是誰他也隱隱有所猜測,即便皇權動蕩、逆賊亂起,房俊依然會是陛下的肱骨基石,只要緊跟着房俊的步伐,前程無憂。李孝恭呷了口美酒,淡然道:“說實話,我並不信你,甚至包括當年玄武門之變當中那些追隨隱太子的舊部,我一個都不信。你們當中固然有人感念太宗皇帝不殺之恩,這些年也前程遠大權勢在手,看似沒理由背叛陛下掀起叛亂,可如若朝野上下還有一人起兵摻和進叛亂之中,必然是你們其中之一。”李建成乃“唐國公”長子嫡孫,隨着高祖皇帝建國長安便被冊立為太子,名正言順、大義所在,更兼其文治武功樣樣傑出,依附於其身後者不計其數。及至玄武門之變后李建成伏誅、闔府上下被殺個一乾二淨再無任何復起之可能,依舊有無數人誓要為其報仇,視死如歸、前赴後繼。譬如薛萬徹之輩更叫囂殺入秦王府屠盡秦王府上下,為李建成報仇雪恨……即便最終太宗皇帝鎮壓一切、收拾殘局,也以無上寬容之胸懷對這些人予以寬恕、赦免,絕大多數李建成舊部都老老實實蟄伏於太宗皇帝麾下,可畢竟是時事所逼、迫於無奈,其中多少人心存仇恨又有誰知道?之前兩次兵敗不少李建成的舊部已經牽扯其中,如若再來一次兵變,未必沒有隱藏更深者驟然而起……鄭仁泰搖搖頭,沉聲道:“郡王此言差矣,吾等當年之所以追隨李建成是因為其太子之身份,皇家正統、大義所在。如今大唐之正統在於陛下一身,身為人臣自當誓死報效。更何況既然太宗皇帝當年赦免吾等之罪責,吾等便是清白之身,郡王豈能以太宗皇帝已赦之罪問責於如今之吾等?難道太宗皇帝的諭令在你眼中不值一提?”“呵,”李孝恭冷笑一聲:“別拿太宗皇帝的名頭來壓我,嘴上說的好聽沒用,事到臨頭才知忠奸善惡。”鄭仁泰點點頭:“那就拭目以待!”言罷起身,躬身施禮:“末將尚有軍務在身,便不陪郡王飲酒了,告辭。”轉身,大步自樓梯下樓。李孝恭喝了口酒,從敞開的窗戶看着鄭仁泰下樓在親兵護衛之下翻身上馬,一行十餘人疾馳在長街之上消失於風雪之中,微微蹙眉之後嘆了口氣,自己給自己斟滿酒杯,一飲而盡。鄭仁泰如今忝為右領軍衛大將軍,統兵駐守長安,足以影響長安局勢,只不過此人雖然名義上是劉洎的人,實則暗地裏與房俊不清不楚,其立場居然模糊難辯。事實上在能夠直接左右長安局勢的四支部隊當中,左右金吾衛乃是房俊之嫡系,即便陛下都很難插手其中,這也是房俊寧肯交卸一應官職只擔任尚書右僕射之原因,只要這兩支軍隊在手,其權勢、地位無人可以撼動。左領軍衛大將軍梁建方乃貞觀勛臣,走的是李勣的路子,一旦有事其立場未必站在陛下這一邊。左右金吾衛、左右領軍衛這四支或在城外、或在城內的軍隊居然並無一支徹徹底底效忠於陛下,這也讓李孝恭心懷戒懼。這幾年他對朝局不甚在意,這才不知不覺間形成當下長安之格局,現在想要力挽狂瀾卻是悔之晚矣……梁建方在一眾部曲護衛之下沿着山路直上驪山,沿途山路兩側的田地、溝壑之中多見暖棚,不少農夫、雜役頂着大雪清掃棚頂的積雪,風雪之中居然顯得不是那麼孤寂。這些都是房家的農莊,時至今日,長安城冬日所需之菜蔬幾乎九成以上都來自於房家農莊的暖棚,僅此一項一個冬天的收入便是一個巨大數字,不知多少人艷羨,爭相效仿。雖然房俊對此並不“護食”,但凡有些交情的求上門去都會給予一些技術指點,可冬日裏培植菜蔬不僅需要龐大的財力物力,其中精妙的栽培技術、精細的管理經驗卻不是想學就能學會的,所以直至目前其餘人家的暖棚也只不過是小打小鬧,連自家食用都不夠,遑論供應市場。沿着山路一直向驪山深處行去,逐漸山嶺縱橫、溝壑密佈,越來越不適宜耕種、居住,人煙稀少,時不時有野獸自雪地之上疾馳而過,梁建方卻全無打獵之心情,只策馬急行。拐過一道山包,于山坳之中有一塊略微平坦的土地,靠着山脊的一面修建這一處道觀,早有英國公府的親兵等候在此,將梁建方引領過去。李勣沒做過道士,但他的確崇尚道家文化,所以在驪山的封地之內修建了一座依山傍水的道觀,平素事務並不繁雜的時候都會出城在此小住幾日,夏日聽雨、冬日賞雪,很是悠閑愜意,這也與他較為淡泊的心性相契合。事實上因為高祖皇帝奉老子為祖,道家自然而然成為國教,有關於道家的一切便都流行開來,譬如大唐公主出嫁為女冠早已蔚然成風……到了道觀之前下馬,梁建方大步進入觀內,於袇房之中見到一身道袍的李勣。見禮之後,梁建方盤腿坐在李勣對面的蒲團上,恭聲問道:“不知英公召見,有何吩咐?”他今日剛至軍營點卯便被告知李勣召見,連家都沒回便趕緊前來拜見……李勣給他斟了一杯茶,問道:“城中局勢如何?”梁建方捧着茶水,斟酌一下,低聲道:“末將愚鈍,並不知局勢之微妙變化,不過最近禁軍略有異動,頗不尋常。末將雖然有宿衛宮禁之責,卻也不敢貿然插手禁軍事務。”李勣點點頭,淡然道:“只要記着你宿衛宮禁之職責就好,無論任何時候都要將大內之安危放在心頭,為了陛下之安危赴湯蹈火、萬死不辭,如此就好。”“大帥放心,末將知道怎麼做。”開口應下,梁建方想了想,又問道:“英公特意將末將召來叮囑一番,可是最近長安城內有可能發生異變?”他雖然不知局勢到底如何走向,但身負宿衛宮禁之職責自然對這方面情況予以關注,宗室、禁軍等等各方面的動向表示或許一場巨大的風暴正在醞釀,身在其中何去何從也要事先有所考量。他是李勣的人,自然要站在李勣這一邊,可李勣究竟站在哪一邊他卻並不清楚……李勣抬起眼皮瞅了他一眼,語氣略有嚴厲:“你是武將,只需做好本職工作就好,要遠離政治,任何時候都要記得忠君愛國、奉行皇命,其餘事情無需理會。”梁建方心中一緊,明白果然即將有事發生,卻也不敢多問了,鄭重頷首道:“謹遵大帥令諭!”“我早已不是什麼大帥,又何談什麼令諭呢?不過是多年袍澤唯恐你行差踏錯所以不厭其煩的嘮叨兩句而已。你要記着你是軍人,軍人的立場是永遠忠於帝國、忠於陛下,而不是那些所謂的伸張正義、為民謀福,更不是利益糾葛、派系爭鬥,那是文官才會幹的事。”李勣喝着茶水,諄諄教誨。時至今日,帝國疆域遼闊、國力繁榮昌盛,敵人越來越少,純粹的軍人也越來越少,更多的利益糾葛早已經滲入至軍隊的方方面面,導致有事發生的時候軍人已忘記了自己的初衷。這是不行的。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天唐錦繡後面講的是什麼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科幻靈異 天唐錦繡後面講的是什麼
上一章下一章

第一千八百十七章 軍人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