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達摩克利斯之劍
接下來的十天時間裏,最遠的夜不收幾乎都跑到了邊牆附近,可還是沒有發現有韃子進犯的消息,莫不是韃子們不會來了?
畢竟在韃子們在冬季犯邊還是很少的,一來冬季他們牧馬本身就困難,馬匹普遍掉膘,影響戰鬥力。
二來漢地距離秋收也過去很長時間了,農民們大部分的收成都繳納了秋賦,根本不是做搶劫生意的時機,很可能連本都回不了,大批人馬南下,人吃馬嚼也不是小數目。
劉俊雖說如此懷疑,但絲毫沒有放鬆對部隊的訓練。
他已經讓人將李勤儉他們打制好的鳥銃、鎧甲都列裝了部隊着手訓練。
劉俊沒有重新再專門招募火銃手,火銃手在長槍陣外列隊,並且還得承受着敵人衝鋒的壓力在有效射程內擊發火銃,需要有更為過硬的心裏素質。
因此,劉俊果斷從原來長槍兵表現優異者中選出了四十八人進行火銃射擊訓練,並統統授予了他們預備伍長的稱號。
將來再次招募新兵時,他們這些既做過長槍兵,又做過火銃手的人將優先被任命為基層軍官。
那些長槍兵經過大半年的校場訓練和剿匪磨礪,他們的隊列行進、廝殺配合已經相當成熟,彼此都有了一種自然而然的默契。
這段時間,依然是上午練習隊列轉進、長跑、百米衝刺、蛙跳、掌上壓、單雙杠、提石鎖等,下午一半時間訓練個人刺殺技藝,一半時間學習,大家都過得充實而緊張。
長槍兵的訓練經過幾個月的摸索,已經頗有章程了。
劉俊通過對他們的考核將其技藝分為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等。
優秀者,每天都有葷腥可吃,每月餉銀加二分,晉陞時優先考慮,連續九次考核優秀者不論其他直接晉陞一級。
良好者,每三天有一葷可吃,每月餉銀加一分。
及格者,每天只吃乾飯,餉銀不變。
不及格者,當次考核結束時重打軍棍二十,累計三次不及格,驅逐出戰兵隊,降為輜重兵,餉銀伙食相應遞減。
劉俊定下每兩個月一次考核,以此激勵督促士兵上進,防止懈怠。
至於考核哪些項目,則根據今後戰場總結不斷予以革新。
當然這是對普通士兵的考核,對軍官,相對於個人勇武之外,劉俊更看重他的帶兵成果。
所以除了考核個人技藝之外,還考慮所轄士兵的成績,其中個人技藝佔四成,所轄士兵的成績佔六成。
中層軍官也按成績分為四等,庸者下能者上。
至於劉俊的核心軍官,升降調用,目前還全憑劉俊一言而決。
目前來看,考核制度大大激勵了士兵和軍官們的鬥志,憑藉個人努力改變境遇變得越發明朗可行,因此大家訓練時都是不遺餘力,劉俊對此頗感滿意。
至於火銃手,則是由劉俊親自訓練,這些火銃手見千戶大人如此看重,都跟着自豪起來,雖然是第一次接觸火銃,也都一絲不苟地按要求訓練起來。
火銃不比弓箭,要訓練好一個弓箭手,除了弓羽得精良之外,對臂力腰力視力也都有要求。
但火銃手就不一樣了,只要視力尚可,悟性尚可,端着火銃一彈一彈反覆射擊練習就可以了。
劉俊相信神槍手都是靠子彈喂出來的,雖說這樣的訓練花費頗大,銃管還時有報廢,但劉俊也顧不得了。
火銃手們也知道他們每次射出去的都不是鉛彈,而是堡里人牙縫裏省出來的口糧,因此練習也更加認真。
每個火銃手每天都至少要打完十銃,銃管壞了就立馬更換,火藥硝土稍有不足,便立即向外購買,劉俊相信整個大明都不見得有像他這樣捨得銀子訓練火銃手的上官。
射擊場上,所有火銃手排成六排,兩排為一組,其中第一排單膝跪地瞄準,第二排在其後站立瞄準。
第一組射擊完后第二組射擊,第二組射擊時第一組和第三組交換位置,到後方裝添火藥,第二組射擊完后再由第三組射擊。
第二組同開始的第一組交換位置,補充彈藥,第三組射擊完后再由第一組射擊。
這樣一來間隔的時間大大的縮短了,一定程度上能夠形成連綿不絕的火力攻擊。
不過目前榆林鋪火銃數量太少,還難以達到這樣的效果,劉俊只是希望在同韃子戰鬥時,不必干站着挨射而已。
“預備!”現在火銃手人數不多,劉俊暫且還採用直接口號指揮的形式。
一聲令下,所有鳥銃手便開始倒葯、裝葯、壓火、裝彈、裝火繩等,一系列流程做下來,大家大多都能熟稔自若,劉俊滿意地點點頭,果真是熟能生巧。
“第一組,點火!”前兩排聞言,立馬點燃火繩,然後雙手拖着鳥銃,將後面的照門、前面的照星與前方五十步外的靶子連成一線。
“射擊!”
兩排火銃手或站或單膝跪地同時扣動扳機。
“啪啪啪!”遠處的靶子紛紛被打得木屑橫飛。
第一組打完之後,立馬收槍向第三組後面退去,然後繼續開始裝填火藥、鉛丸。
“點火!”
“射擊!”
第二組聞令又是一通射擊,隨機收槍又往最後排退去。
連續打了三輪,劉俊發現大家雖沒什麼明顯的問題,可射擊速度還是差強人意,最快上手的鳥銃手一分鐘也只能射出兩發。
鳥銃開火的前期準備工作實在是太繁瑣了,即使是用三段式的射擊戰術,也僅僅是堪堪比上弓箭的射速,要是能製造出隧發槍就好了。
但凡事只能循序漸進,現在就讓李勤儉他們造出自生火銃也不現實,必須的配套機床全無,這想法只能是空中樓閣。
看來短期內還是不要指望自己生產隧發槍了,或許什麼時候自己可以專門派人去濠鏡也就是後世的澳門去碰碰運氣。
那裏聽說有不少的泰西人,想來或許能找到一個懂得製造隧發槍以及配套機床的人才。
不過除了隧發槍之外,劉俊還記得同時期的西方發明了定裝火藥也大大提高了士兵們射擊的速度,將火藥和彈丸事先按標準裝在一個袋子裏,作戰的時候直接撕開一股腦倒進去即可,可以節省一些時間。
其實大明很早就有將領這樣做過,但也不知是那些將領敝帚自珍,不願外傳,還是其他將領對這節省的十幾秒鐘不屑一顧,總之就是沒有推廣開來。
這個很簡單,劉俊和李勤儉一說他就懂了,趕緊回去按要求做了一批回來一實驗,士兵熟悉之後射擊速度果然快了一些,大多數火銃手都能輕鬆地做到每分鐘射擊三發了。
之後的日子裏,訓練仍在有條不紊地緊張進行着,預料中的西虜入寇依然沒有消息,這種達摩克利斯之劍始終懸挂在頭頂的感覺讓劉俊煩不勝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