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訓練
其他軍官對於鳥銃和三眼也僅僅是聽過而已,也不知道塗定山說的對不對,只道是他見多識廣,既沒有人應和,也沒有人反駁。
劉俊腦子裏的念頭一閃而逝,注視着匠頭李勤儉道:“李師傅,對於火銃,你最熟悉了,你說說。”
李勤儉這樣的會議才開過幾次,聽劉俊這次突然點到他嚇了一跳,緊張地站起來回答道:“啟稟千戶大人,三眼銃二十餘步可以破甲,在這個射程內威力遠大於弓箭,再遠就不行了。”
“但鳥銃要遠得多,正常情況下,八十步內還是很有殺傷力的,這個距離下要比弓箭強不少,要是被射中和被砍了一大刀差不多。”
三眼銃肯定是不行了,這東西實在是雞肋,而鳥銃無論是殺傷力還是有效射程都比步弓還要強了。
況且劉俊知道,火銃代表了未來火器的歷史發展方向。
“聽起來鳥銃不錯,可為什麼老是會炸膛?”
李勤儉聽了這話神情立馬便激動起來,一張臉都漲紅了,他悲憤地抱緊雙拳對劉俊說:“千戶大人!鳥銃時常炸膛我們匠戶也是聽說過的,其原因誠然有部分是因為有的工匠技術生疏,打造的銃管厚薄不一,焊接也很有問題,但那畢竟是少數。”
“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上頭給我們的材料實在不足,常常是只能造三桿火銃的鐵料非要我們造五桿,倘若哪天炸膛了還要抓小的們去殺頭,小的們實在是冤屈!”
“好了,這不是你們的錯。”劉俊讓李勤儉平靜一下,“那我現在要是給你足夠的鐵料,能保證不炸膛嗎?”
“絕對不會!”李勤儉斬釘截鐵地說。
劉俊點點頭:“那依你說,打造一桿鳥銃需要多少鐵?多少兩銀子?”
李勤儉沉吟了一下,道:“回稟千戶大人,一桿鳥銃需六斤精鐵,耗費毛鐵得四十斤。除此之外還得有炭等,算下來得三四兩銀子。”
三四兩銀子劉俊還負擔的起,況且火銃是未來兵器演化的趨勢,代價再大也總得走這條路的。
陳紹孫細想了一下也表示了自己的憂慮:“可即使火銃不炸膛,開火一次也夠弓箭手射三次箭了,韃子要是騎馬的話,很多火銃手甚至都沒有開第二銃的機會。”
劉俊對此倒是毫不在意,他笑着解釋道:“火銃本身就是遠程攻擊的武器,倘若韃子衝過來廝殺,那正好也到了我們長槍兵表現的時候了。”
於是劉俊決定只留下五個鐵匠繼續給長槍包上槍尖,剩餘的十五個人全部都去打造鳥銃,鎧甲的事暫時不提。
不過鐵料堡里現在嚴重不足,火藥更是一點沒有,是時候到賀世賢那裏打點秋風去了。
會議之後還討論了些輜重運輸不暢、缺乏隨軍醫士等問題,劉俊也都讓人一點點記錄下來。
之後的一切都按部就班地進行着,王富貴帶領大家趕着在土地凍上之前繼續墾田開荒、開渠打井。
李勤儉和一眾鐵匠都在忙忙碌碌地打制火銃好證明自己的手藝,福伯則帶着部分軍戶忙着後勤保障。
陳紹孫訓練夜不收的強度又明顯提升了一檔,這些日子甚至都出現了傷亡。
而劉俊的心思仍舊是主要放在了士兵操練上面。
“殺!殺!用力的殺!你他媽的吃肉吃到狗肚子裏去了嗎!用力!”
“前面就是建奴!是要來殺你老爹,老娘,睡你老婆妹子,抓你去做包衣的建奴!”
“你一槍捅不死他,他便一刀砍了你!”
“你死事兒小,你老婆孩子也沒跑!”
“只有刺!飛快的刺!用力的刺!”
“殺不死他,也要戳一個窟窿,你戳他一個窟窿,後面的兄弟再戳一個窟窿,是牛也廢了!”
幾個老兵來回地走着,看到誰姿勢不正確,誰出槍和別人不一致掄起棍子就打。
榆林鋪位處遼西,建奴也只是聽過,從來也沒有見過,要說最恨的,還是西虜韃子。
那幫韃子三五成群就敢越過邊牆搶劫,遇到大隊的,大家就都得躲到山裏去,留下房子任他們燒,糧食任他們搶。
但不知怎麼的,千戶大人對西虜韃子不多放在心上,反倒是對建奴十分痛恨,上行下效,教官們也都給新兵們灌輸痛恨建奴的思想。
“娘的!你有腦子嗎?練了這麼久,槍都抬不好!”
“解散后,你自己留下再刺木球兩千遍!”
那新兵大聲喊了一聲“是!”趕緊端起槍繼續練習刺殺。
其他士兵們在這種高壓之下也是個個繃緊神經,一個個機械地向前猛刺。
“受不了就滾!訓練場上都撐不住,誰還能指望你們打勝仗不成嗎!”
“千戶大人的錢糧是用來養保家衛國的好漢的,不是來喂慫包孬種的!”
“堡里多困難,你們又不是不知道!三天一頓肉!你們自己拍拍良心!”
“自己在家,算上逢年過節,能吃得上肉不?”
“撐不住了就滾回家!不要佔着茅坑不拉屎!”
“快刺!快刺!不要格擋,不要花俏,不要虛招,就練這一招,快!快!再快!”
“殺!殺!殺!”新兵們胳膊即使再酸再痛,也都嘶吼着一次又一次地將槍飛快地刺出。
劉俊有時候站在校場邊,聽到這些話心裏覺得十分為然,他都想專門挑些會洗腦的,平日裏專門給士兵們說這些話了。
可現在部隊規模還小,暫時還是以訓練打仗為主。
這期間,熊廷弼又在瀋陽擊退了努爾哈赤的一次進犯,明軍也折損了不少人手,但這已經是熊廷弼上任之後在瀋陽外圍第二次擊退建奴的進犯了,總體來說,遼東局勢已經趨向穩定。
時間飛快,萬曆四十八年的春節也如期而至,一年伊始,萬象更新。榆林鋪的百姓們,無論之前日子再難,現在也又生出了新的希望。
無論大明王朝是否日益日薄西山,也不論遼東局勢是否愈加崩壞,這一天裏,大家無論貧窮還是富裕都把最熱烈的笑容洋溢在臉上,希望能圖個好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