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問政於張居正

第25章 問政於張居正

沒過一會,陳矩就把張居正帶到了西暖閣,朱翊鈞當即讓張居正入座,隨後緩緩道:

“張先生,修鍊等事情雖然重大,但朝廷大政之事也不能拉下。早上的時候,你曾說建議增補內閣閣臣,朕思慮后覺得有些道理。就是不知你是否有合適的人選?”

看到皇帝開門見山談起了內閣補員之事,詢問起了他的想法,張居正也不隱瞞,直接回復道:

“陛下,臣覺得禮部尚書兼翰林院學士呂調陽、吏部左侍郎張四維二人聰慧敏捷,為微臣持重,適合入閣任事。”

呂調陽?張四維?

朱翊鈞聞言當即思慮起來,這兩個人他都知道,只不過對於其中的張四維沒啥好感,因為此人首鼠兩端,最後更是背叛了張居正改革。

自己依稀記得,這個張四維其實很不贊同張居正改革,現在支持張居正,只不過是為了加官進爵罷了。

最後等張居正去世,他繼任首輔之位以後,就秉承萬曆帝和一些守舊派官員意志,廢止了張居正生前的許多改革措施,致使改革功虧一簣。

雖然他之後的行為可能也迫於歷史上萬曆皇帝的壓力,但這種背叛盟友的做法,讓穿越而來的朱翊鈞着實有些不滿。

“張四維現在還是吏部侍郎,就算了吧。至於呂調陽,朕之前就聽父皇說其深沈簡諒,內辨而色溫,於人不輕喜怒,事不輕可否,是一個難得的人才,倒是可以入閣為你副手。”

見皇帝毫不猶豫地將張四維給否了,張居正聞言微微一愣,但也沒有說什麼,當即點頭道:

“陛下明鑒,呂調陽此人為人穩重,心憂國事,是一世大才。這次得入內閣,定可與臣齊心協力,為陛下革除大明弊端。”

朱翊鈞聞言微微點頭,這個呂調陽能力確實很強,歷史上就是他向張居正建議,改革賦役,興利除弊,並且推薦在全國推廣一條鞭法。

一條鞭法其實早在嘉靖年間就被提出來了,其目的就是將繁瑣的賦稅統一化,減少了賦稅的徵收,在一定程度上規避了富戶逃避稅款的行為,對朝廷的好處很多。

但這種事情對朝廷有利,對於許多有地位的勛貴大族無利,於是大明朝廷內部對此一直爭論不休,各陳利弊。因而這一條鞭法的推行一直由某些地方官主導,實施範圍也僅限於某些府、州、縣,並未普遍實行。

呂調陽就看中了其中一條鞭法對於朝廷的好處,就建議下令清丈全國土地,清查溢額脫漏,重新釐定賦稅,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採用一條鞭法,作為全國通行的制度。

因此對於呂調陽入閣,朱翊鈞是一萬個支持,聽到張居正的建議,立馬贊成起來。

只不過這一切都是開胃小菜,接下來講的內容,才是朱翊鈞跟張居正談話的重點,只見其緩緩說道:

“呂愛卿的能力,朕是聽父皇說過的,把他調入內閣,朕自然放心的,你們二人儘管去做即可,有什麼事盡可跟朕囑咐。

不過現在內閣人選既定,朕也就好奇了。張先生你在二十年前就對於大明弊政甚是了解,今日你為首輔,就是不知要如何改革,可有什麼想法或者規劃否?”

此言一出,張居正立馬來了精神。

原本按照他的想法,他改革的想法跟計劃是不能與別人和盤托出的,必須徐徐而行之才行。

特別是皇帝即位以後,他曾不止一次暗下決心,一定要將皇帝教育好,讓其成為聖明仁君,等他百年以後,能夠繼續繼承他改革的意志,將其改革的措施貫徹下去。

但這幾日的遭遇,讓他原本的想法支離破碎。

其中對於眼前這個九歲的皇帝的看法,更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皇帝這段時期所展現出來的手段、才智,讓他再也不敢等閑視之。他對於皇帝的定位也從未來改革的繼承者,變成了其改革最主要的支持者。

因此他中午在文淵閣休息的時候,就決定把自己關於改革的想法和盤托出,以尋求皇帝的理解與支持。

“陛下,自我朝開國以來,目前已有二百年了。而國朝之初與今日情況迥異,沉痾頑疾也越發多了起來。如果要改革,就不得不按圖索驥,明確今日大明之弊症,才能對症下藥。而臣二十多年來一直在思考此事,發現大明弊政甚多,其主要者有三。

其一,便是國庫空虛,朝廷財政難以度支。而國庫空虛的最主要原因,便是田土被各地鄉紳地主、官員、宗室等侵佔。臣之前看過我朝之初的魚鱗圖冊,發現洪武初年,天下田土八百四十九萬四千頃有奇,弘治十五年存額四百二十二萬八千頃有奇,其中缺額有四百二十六萬八千頃。

這就表明天下有一半的土地是不交賦稅的,就這還是孝宗朝的記錄,現在怕是更加嚴重,試問如此下去,朝廷賦稅從哪裏來?,朝廷的用度從哪來來?“

朱翊鈞聽到張居正的分析就連連點頭,財稅歷來都是是一國之基,沒有錢什麼也幹不了,而當前大明所面臨的就是這個問題。

大明的財政收入主要是以農業稅為主,因此土地和人口是重中之重。

但經過大明經過一百多年的發展,土地兼并已經十分嚴重。

之前的魚鱗圖冊也早已不準確,納稅土地大多被士紳大族所佔據,還有一部分則被皇帝以賞賜的形式撥給寵臣貴戚,甚至太監和宮女。

不僅土地如此,在勞役方面也是這樣,社會中承擔勞役的人丁數量也在不斷減少,而且名不副實,即使冊上有名,但大半也不知去向,冊中有名,服役則無人。

而張居正的話匣子一打開,就停不下來了,只見他繼續說道:

“而第二弊端則是人心紊亂,異端學說盛行。自正德年間,王王文成(王陽明的謚號)龍場悟道,大興心學。其死後學徒動不動就聚眾講學。

更有其學徒王艮狂悖不羈,覺得心學就是率心而為,就是不受約束,自私自利,不服從朝廷制度,議論朝廷,反對官吏。認為無人可管教,能管教的只有他們自己。

因此臣認為,雖然心學也有些優點,但現在其弊端越發嚴重,導致許多官員因理學、心學分野,派系互斗嚴重,黨同伐異者甚多。如果任其傳播、不加約束,定會導致人心四亂,人浮於事,不利於朝廷大計。朝廷不可不查,不可不管。”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大明仙國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大明仙國
上一章下一章

第25章 問政於張居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