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竹林七賢阮籍
他是竹林七賢之一,成就和影響力名列第一,崇奉老莊之學,他是第一位全力創作五言詩的文人。
他的詩氣象萬千,日月星辰、花草蟲魚、風霜雲氣等盡收眼底。
被魯迅先生高度讚揚,稱他的詩慷慨激昂,詩意隱而不顯,他便是阮籍。
“阮籍的父親阮瑀是東漢末年曹操帳下的丞相椽,也是建安七子之一,聞名於當世。”
“阮籍三歲喪父,早年與寡母相依為命,其文思早熟,八歲已能屬文。”
“阮籍年少時期就酷愛讀書,曾立志以儒家思想,建立一番功業。”
“阮籍雖然性格不羈,但是從不將喜怒之情在臉上表露。”
“他常常連續數月閉門不出,在家裏讀書。”
“有時又外出登高,在山林江河之間流連忘返。”
“阮籍博覽群書,喜歡研讀《莊子》《老子》。”
“此外,阮籍喜好飲酒,常常長嘯,且擅長彈琴。”
“每到得知之時,常常就飄然忘我,全然不顧世俗的禮節。”
“當時許多人都說阮籍癲狂,族兄阮文業卻對阮籍讚許有加,認為他的才華在自己之上。”
“因此,世人轉而也去稱頌阮籍的奇特。”
“黃初七年,阮籍曾經追隨自己的叔父到東郡。”
“兗州刺史王昶請求阮籍與他見面,但是阮籍見了對方卻不發一言,王昶因此認為阮籍其人難以揣摩。”
“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病逝,八歲的曹芳繼位,由宗室曹爽與老臣司馬懿共同輔政。”
“曹氏與司馬氏為了爭權,形成兩大集團,相互傾軋。”
“在這種波雲詭譎的政治環境下,阮籍對少年時代的求官明志,實踐儒家政治理想已不抱希望。”
“他對曹氏與司馬氏兩大集團請他做官,都婉轉地表示拒絕。”
“正始前期,何晏、王弼援道入儒,主張名教與自然結合,掀起一陣研究玄學的風氣。”
“隱居鄉里的阮籍也追隨這一思潮的發展,寫下了自己的玄學作品《通易論》和《通老論》。”
“正始三年,在政治上傾向於司馬氏的太尉蔣濟聽說阮籍才名出眾,便準備徵辟他擔任自己的屬官。”
“阮籍聽說后,寫了一封《奏記》,自稱才疏學淺、德行粗陋,婉言謝絕了,並親自將這封《奏記》送到洛陽城外的都亭。”
杜甫:竹林七賢之一,阮籍的詩氣勢慷慨激昂,詩意隱而不顯。
阮籍生活的時代,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權力與地位,實行陰暗恐怖的高壓政策。
文壇中,建安文學的那種慷慨悲涼、氣韻沉雄的詩風蕩然無存。
因此,文人們不再盡情展現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更多的是委宛抒情,表達含蓄。
其中阮籍是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他的詩能夠代表同時代文人的心境與思想。
玄學影響着阮籍詩歌創作,其詩中的內容或多或少與玄學存在內在聯繫。
他提出崇自然的玄學口號,是在殘酷的現實背景下應運而生。
他對玄學似乎是堅定的,或者是充滿自信。
但實際上,是因為作為文人無法扭轉理想與現實之間的矛盾。
所表現出來的彷徨與憂患意識,悲壯任放,是內心上的一種解脫罷了。
在阮籍82首《詠懷詩》中,又27首涉及遊仙方面的內容,又16首表現出自己對神仙的羨慕之情。
他在詩中憧憬、幻想、期盼等,又清醒地認識到,成仙的渺茫與達到仙境的困難,因此在詩中渴望超越世俗與痛苦。
另外,阮籍還會引用玄學詞語或者典故入詩,在抒情中雜糅理思,呈現出玄言思辨的色彩。
再有,阮籍內心是崇尚自然,反對禮教,對虛偽的禮法之士做出犀利的嘲諷與抨擊。
這實質上是對當下社會的抗爭行為,因而側面反映出詩人對理想的追求。
這種玄學思想與詩歌融為一體的創作方式,彰顯出竹林七賢的歷史地位,也讓其成為竹林七賢成就最高的詩人。
再從詩歌內容方面來看,阮籍的詩曲折委婉,抒發時代下的孤獨與焦慮,生命難保,處境險惡,未來彷徨。
但又不甘心屈居於黑暗勢力之下,這種矛盾心理在其詩中體現得很是明顯。
在充滿玄學的矛盾心態之下,讓其內心趨於平和。
詩歌表達也採用平和的方式,詩文彰顯清峻的意境,及孤獨幽憤的情思。
在詩歌創作技巧方面,阮籍擅長運用反諷的手法,在表明自己態度的情況下。
針對司馬氏的背叛舊主,詩文中蘊含著以古諷今之意。
但寓意並不明顯,需要發散思維去聯想,才能真正了解作者本意。
在阮籍的詩中,山水景物隨處可見。
他借用山水景物,渲染氣氛,斥責司馬氏對曹魏的侵權奪勢。
他借用山水景物,表達自己孤獨寂寥的內心,同時流露出自己追求隱居的願望與志向。
他借用山水景物,表達自己的雄壯豪情,體現其廣闊的胸襟與開闊的視野。
這類詩好似侵吞山河,是其藝術魅力最佳的作品。
花草樹木意象,在阮籍的詩中也隨處可見。
花草樹木是生命的象徵,比如,喬木代表着不屈不撓和剛正不阿。
香花幽草,代表着清新芬芳、溫馨優雅,呈現出其生活的另一面。
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在阮籍的筆下出現的頻率也很多。
尤其茫茫宇宙、閃閃星光,是最可以讓讀者遐想的意象。
另外,阮籍喜歡用鳥,彰顯孤獨的本意,暗示黑暗現實下文人的傷感情緒。
阮籍在魏晉時期,是一位大詩人,是竹林七賢之一,也是成就最大的詩人。
“蔣濟原本擔心阮籍不會應辟,後來得知他已經到了都亭,便誤以為《奏記》中的推辭不過是阮籍自謙的話。”
“蔣濟於是高興地派人前去迎接,沒想到阮籍已經回去了。”
“蔣濟大怒,鄉人紛紛前去勸告阮籍,阮籍這才勉強就任,但是沒過多久他就託病返鄉了。”
“之後,阮籍還接受詔命做過尚書郎,但是沒過多久還是再次稱病辭官。”
“大將軍曹爽輔佐朝政時,曾將阮籍召為參軍。”
“但是阮籍一直稱病不仕,隱居於鄉間,並在這一年開始寫作《達庄論》。”
“正始年末,曹氏與司馬氏集團之間的矛盾激化。”
“大將軍曹爽專擅朝政,排斥司馬氏。”
“司馬氏伺則機反攻,發動高平陵之變。”
“誅殺了曹爽,給予了曹氏集團沉重的打擊。”
“並基本上控制政局,並對曹氏黨羽進行了血腥鎮壓。”
“阮籍因為沒有依附曹爽,政治傾向不明顯而免於災禍,但卻不得不應召做了太傅司馬懿的從事中郎。””
“阮籍早年雖有匡扶社稷,拯救世人的志向。”
“但他知道在魏晉兩朝交替的亂世,天下名士沒有幾個能夠保全自己。”
“於是索性不問世事,對政治採取迴避態度。”
“並在嘉平年間,與嵇康、山濤、劉伶、王戎、向秀、阮咸諸位士人於並居於河內郡山陽縣。”
“時常約定相聚,一同飲酒、清談,進行思想辯論。”
“共為竹林之遊,史稱他們為竹林七賢。”
“阮籍的思想成熟多在此時,他的代表性著作也大多完成於這一時期。”
“嘉平四年,司馬師在司馬懿死後,繼任父職擔任撫軍大將軍、錄尚書事。”
“阮籍在竹林七賢中聲望很高,加上他曾經拒絕曹爽徵辟一事,司馬師對他有意拉攏。”
“阮籍在這種政治壓力之下,只能出仕成為司馬師的從事中郎。”
李白:人到中年,再看阮籍,理解了他,不得不低頭。
阮籍的出身門第,其實要比嵇康高多了。
之所以有這樣的寵遇,又是因為阮瑀是曹魏時期著名的建安七子之一。早年拜著名大文豪蔡邕為師,文章當然是文采粲然的。
曹操害頭痛病,正好阮瑀的文章呈上來了,曹操看了就不頭痛了。
阮瑀這麼大的才氣,當然也有文人的狂傲脾氣。
江湖上流傳阮瑀出道的故事是,先是曹洪看上他的才氣,要他出來給自己做文秘,阮瑀不幹,曹操請他才來。
但阮瑀出山以後,對曹操仍是傲慢無禮。
曹操很生氣,正好趕上召開攻克長安慶功大會。
曹操故意侮辱阮瑀,把他安排到了歌舞伎的席位上,讓他奏樂。
阮瑀善音樂,一邊彈琴一邊唱。
士為知己者死啊,女為悅己者容。
君臣恩德如果暢達,誰又能夠離間得了吶?
詞、曲俱絕,滿場嘆為觀止,曹操大悅。
仔細玩味這段詞曲的意味,柔中帶剛,剛中帶柔,但畢竟是妥協了。
這段曲子的意味,已經為日後阮籍行為藝術中的分寸感定下了調子。
作為竹林七賢里的兩大精神支柱之一,阮籍比嵇康大14歲。
當然也是一樣的高大英俊,也一身英雄氣。
氣質也好,學問也好,也是一樣的愛耍酷。
還有一點與嵇康一樣,據說阮籍也是本有政治抱負的。
阮籍曾經去看楚漢戰爭的現場,感嘆時無英雄,遂使豎子成名。
但是考慮到時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存者。
所以刻意以醉酒佯狂,逃避遁世,以老莊為精神寄託。
連劉項都不放在眼裏,阮籍這個氣勢,真是要日破天了。
歷朝歷代,所有的大政治家,哪個不是經歷九死一生?
真性情的人,面對自己的所好,是不怕死的,不計較個人安危的。
所以,不論是嵇康還是阮籍。
本性上並不是從政的樂之者、安之者,而只是好之者而已。
其真正的興趣點,安頓之處,本來就不在政治上。
“嘉平六年,司馬氏廢齊王曹芳,立高貴鄉公曹髦為帝。”
“此後司馬師為籠絡人心,大肆封官晉爵,阮籍也被賜為關內侯。”
“但是阮籍在政治上對司馬氏一直抱着消極的態度。”
“正元二年,司馬師在討伐母丘儉、文欽時,突發目病,在同年二月還都許昌后病死。”
“此後其弟司馬昭繼任大將軍、錄尚書事。”
“期間,阮籍提出自己喜愛東平郡的風俗地里,希望能調到那裏任職。”
“司馬昭也應允,而後拜他為東平相。”
“阮籍到任之後便拆毀了衙府和居所之間的屏障,讓內外一望可見。”
“同時,阮籍還精簡了當地的法令。”
“但是僅僅過去十天後,阮籍就回鄉了。”
“阮籍從東平返回京師洛陽后,又繼續擔任司馬昭的從事中郎。”
“正元三年,阮籍為了擺脫司馬氏與曹氏的政權之爭,借兵營擅長釀酒之名,請求出任步兵校尉。”
“但是上任之後,阮籍只是棄事務於不顧,經常遊樂於大將軍的府內,醉心於朝堂宴會。”
“司馬昭為了拉攏阮籍,起初想讓自己的兒子司馬炎與阮籍聯姻,結為親家。”
“阮籍卻為此連續飲酒,大醉六十日。”
“司馬昭因為始終沒有開口的機會,只能作罷。”
“景元四年五月,司馬昭被晉封位晉公,位相國,加九錫。”
“這也是司馬昭正式實施其篡權的重要一步。”
“按照例行公事,由曹魏傀儡皇帝曹奐下詔加封晉爵,司馬氏謙讓一番,然後再由公卿大臣勸進。”
“公卿們都上表勸進,由於阮籍文采斐然,司空鄭沖就讓阮籍寫勸進文。”
“阮籍不得已,只能在催促之下,於酒後寫下了《為鄭沖勸晉王箋》。”
“因文章一蹴而就,文辭清麗豪壯,為當時人們所讚賞。”
“景元四年冬天,阮籍去世,終年五十四歲。”
白居易:阮籍直言可以殺父,聽聞喪母淡定下棋。
阮籍也寫了很多東西,留下來的東西一個是詠懷詩82首,另一個是一篇文章《大人先生傳》。
至於《大人先生傳》,實際上是以莊子的一個寓言為基點,嘲諷以名教為行為規範的士人們。
骨子裏追求的不過都是功名利祿而已,虛偽得很。
但是阮籍的這段文字,點明阮籍較勁的主戰場,恰恰與名教偽君子們開戰。
雖然做不了劉項一樣的蓋世英雄,但是做個開創一個時代之風氣的行為藝術家,卻完全足夠了。
嵇康屬於內斂的冷傲,基本不在社會上遊走。
而阮籍則是外放的冷傲,專門在社會上遊走。
這就使得,阮籍的行為藝術成就比嵇康大多了,因為阮籍的舞台大。
阮籍的行為藝術,可以歸結為兩類,官場行為藝術和社會生活行為藝術。
阮籍早年跟着他爹混的時候,遇到一個官員,兗州刺史。
人家看他好奇,就想和他套近乎聊聊,阮籍始終不發一言。
讓人莫測高深,於是名氣一下子打出去了。
太尉聽說他的名望,欣賞他,想讓他出仕,結果阮籍遲遲不予回復。
正在太尉失望之際,阮籍又寫了一篇才氣橫溢的回信,然後跑到太尉官府門前交付了。
太尉讀了大喜,以為這表示阮籍答應出山了,趕緊派人去門外迎接,結果又被阮籍放了鴿子。
後來經親友好生勸說,阮籍也怕玩兒太大了真的被玩兒死,只好答應出山,胡亂幹了兩下子,又辭職了。
另外,曹爽、何晏、夏侯玄等人得志的時候,也請過阮籍,阮籍沒搭理。
高平陵之變之後,阮籍被司馬懿徵聘上來,做了個從事中郎。
司馬懿死掉了,司馬師又聘他做從事中郎,後來又加封關內侯。
司馬師死掉以後,司馬昭又晉用他。
在司馬昭手下,阮籍的行為藝術達到了高潮,司馬昭成為阮籍行為藝術最好的捧哏。
作為政治家,司馬昭當然也有政治家的狠。
但是相比於他爹和他哥哥,司馬昭的性格又要來得更溫婉。
所以,司馬昭比較能欣賞得來阮籍的文人狂傲。
阮籍又聽說步兵倉庫里有好酒,表露了意思。
司馬昭又大喜,馬上給阮籍封了個步兵司徒校尉的官兒。
但是阮籍去了還是啥事兒都不幹,就是拉上劉伶一頭栽到酒庫里喝酒。
阮籍常在司馬昭府上遊走,司馬昭召開宴會的時候,阮籍每餐必到。
去了就是旁若無人,箕踞而坐,大吃大喝。
百官都很看不慣,甚至痛恨,但是司馬昭總是從中回護。
最過分的是,阮籍居然在守喪期間,仍然在朝宴上大吃大喝,旁若無人。
朝臣們紛紛到司馬昭面前告狀,要求治罪。
司馬昭卻說,阮籍對母親有真情,因為喪母,沒人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