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四章 硝煙彈雨漫緬甸(三)
有政治就有派別,有派別就少不了鬥爭。這句話不僅適用於中國,同樣適用於作為全球霸主的大英帝國。
作為帝國的首相,阿斯奎斯遠遠不是外人看上去的那麼風光無限,自他上台接任大英帝國首相一職之後,各種問題便接連不斷的發生。擁有否決權的上院和下院之間的矛盾;新國王喬治五世即位后,召開議會討論的憲法危機;碼頭、煤礦工人罷工,以及由潘克赫斯特夫人領導的鼓吹婦女參政運動;與此同時,還有愛爾蘭自治運動,以及歐洲上空日益密佈的烏雲。激烈的國內矛盾和惡化的歐洲局勢,簡直是讓他這個首相不勝其煩。而現在,突然而至的中國人出動數萬軍隊的消息又一次把他打的心煩意亂。
中**隊攻入緬甸一周時間了,印度總督哈定數度告急,可阿斯奎斯卻一言不發。絕不是他故作深沉、故弄玄虛的意思,而是確實沒想好,大英帝國究竟應該怎麼辦。牽一髮而動全身,阿斯奎斯不得不冷靜的思考一下,怎樣應對眼前的各種局勢,以及遠東的這個“小小”的地方軍閥。
阿斯奎斯記着美國總統林肯說過的話:不錯,任何一個決定都是為了美國利益。但必須考慮,哪一個決定才是最大的美國利益。而現在,他必須要做出一個最有利於大英帝國利益的決定。
為了西藏那兒一點破事而不惜動用大英帝國的武力,與中國人在遠東地區刀兵相向、大打一回,恐怕國內國際都很難得到廣泛的支持。像海軍大臣丘吉爾那樣,叫嚷着給黃皮猴子顏色看的只是少數人,畢竟現在帝國政府直接面對的首要威脅還是日益強勢、咄咄逼人的德國人。要知道,大英帝國的外交政策一直以來都是在歐洲大陸推行“均勢政策”。那裏出現任何一個能夠打破平衡的勢力都不是他們所樂意看到的,更何況,這個勢力還是對帝國世界霸主的利益和地位虎視眈眈的德國人。
翻一翻每天的報紙就清楚了,歐洲大陸上空密佈的烏雲,剛剛擺脫了摩洛哥危機,又要關注的巴爾幹戰事,加上現在要為了一個與大英帝國無關緊要的地方而要同中國重開戰端。英國民眾感覺自己就要瘋了,他們無不對此顯得憂心忡忡,開始不斷的向首相、向政府發出警告和質問:
——我們十分懷疑,帝國的軍人是否會為了一個與帝國毫無利益的地方而戰。
——為了支持幾個中國大陸的叛亂分子,你們打算犧牲多少英國人的生命?
——如果只是為了一個無關緊要的地方,而肆意的挑起一場戰爭,這簡直是可怕的事。
——英國有什麼權利決定別國領土的歸屬,難道布爾戰爭的教訓對英國還不夠嗎?
作為大英帝國的首先,一名政治家,阿斯奎斯必有其過人之處。他明白,世界上任何兩難的問題解決,往往並非是非此即彼,持這種思路的人往往會陷入無法自拔擺脫的困境。如果換一種思路,以非此非彼作為解析的方法,是不是可以看到一線從死胡同走出來的曙光?
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阿斯奎斯終於堅定了一開始自己就認定了的結論:大英帝國必須在遠東地區顯示強有力的軍事存在,以顯示其全球霸主的地位,確保那些英屬殖民地的決心。然而同時,大英帝國又必須採取一切措施,包括竭力支持北洋袁世凱政權和西南方面對抗。以避免大英帝國直面衝突而真的同中國西南方面大打出手。畢竟,當前帝國政策的側重重心還是在歐洲大陸,等到騰出手來,再收拾那些黃皮膚的下等人也不遲。
8月1日早上。阿斯奎斯把財政大臣勞合·喬治、海軍大臣丘吉爾等一班內閣官員召到了唐寧街10號。議題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於發生在遠東的衝突,大英帝國到了必須做出決定的時候了。
丘吉爾竭力主張對中國強硬應對,派遣一支艦隊繞着其海岸線走一圈,相信什麼事情都解決了,何等的簡單便捷,何等的痛快淋漓。他說:“我認為,很有必要給這些還未開化的野蠻人一些教訓。”
他提醒道:“為了大英帝國的利益,我們必須冒政治和心理上的風險,運用一切必要的手段,應對任何規模的衝突。我們必須保證,整個東南亞殖民地的安全。”
丘吉爾真有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肝膽,但他走的太遠了。阿斯奎斯立即否決了丘吉爾的提議,不說北京政府和西南方面是分屬兩股完全不同的政治勢力,這個時候,你把艦隊開到人家的家門口耀武揚威,這還不激起中國人的同仇敵愾?就算如此,你軍艦再厲害那也開不上岸啊?要知道中國的西南那可是內陸地區。因此,在這種情況下,阿斯奎斯是絕不會同意丘吉爾這種建議的。
會議進行中,得到最新消息,中**隊已經越過野人山,盡占胡岡谷地,陳兵印度邊境。
阿斯奎斯不再猶豫,把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第一,帝國政府應立即發表一個聲明,口氣越強硬越好,限令中國人立即撤軍,將戰爭責任人交付大英帝國懲處,並進行戰爭賠款;第二,通知印度洋艦隊,立即從中東、東南亞各地抽調軍隊,負責運輸,鞏固印度和緬甸各地防線,防止中**隊攻入印度地區。
大英帝國終於出“牌”了,可是這個時候的緬甸地區的局勢卻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在第六師18團殲滅了廓爾喀團,攻佔了密支那之後,便沿路追着赫茲率領的潰退英印軍一直打到了孟養。而在孟養,赫茲上校,這位原密支那的府官,在連續敗退多次之後,終於決定要進行一場反擊。為此,他特地將調集來的戍守莫達、莫路等地的軍隊和潰退到此的英軍進行了整訓,可戰鬥的結果讓赫茲大失所望,戰鬥僅持續了數個小時,數百具英印軍的屍體便橫七橫八的趟在了孟養外面的荒野上。英軍再次全線潰退,殘餘軍隊不敢久留,只能一路向南,繼續向後方城市逃亡。
可這個時候中**隊再也不給赫茲機會了,從中國境內的瑞麗突出邊境線之後的第17團團長刀安仁,給了赫茲後面狠狠的插了一刀。在佔領八莫,橫掃沿線之敵後,17團一路西進,連克新街、瑞姑等地,並於18團攻佔孟養之期,乘虛佔領英道,截斷了赫茲的南逃之路。在潰逃的路上得到消息的赫茲上校,終於再也承受不了這種打擊,放下了一貫的高傲,選擇了轉身向身後追擊而來的中**隊舉手投降。
與此同時,在收復了江心坡地區的第十一師,在留下一個團防守在中印邊境的葡萄、淺灘之後,餘下的部隊協同第六師的16團,在花費了一個星期時間翻越了野人山後,不顧疲勞的攻入了胡岡谷地。
胡岡谷地乃是該地大洛盆地和新平洋盆地的統稱,該地區大部是原始森林,河流交匯、山陡林密,英軍只有少數的治安部隊駐守在馬科、孟關、拉赫、新背等要地。可這樣的治安隊,怎麼可能是如狼似虎的中**隊的對手?於是,幾天之後,整個谷地便已全部落入了中**隊之手,三個團的軍隊也正式陳兵印度邊境,和距離他們以南上百公里的第六師兩個團遙相呼應。
而這個時候,已經連續作戰將近十天時間的中**隊,各部都在達到了預定的作戰目標之後,開始展開了休整,等待國內運送的彈藥物資等的補充。
對英反擊作戰,第一階段正式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