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5章 看不見的天花板與上進的公孫弘
大漢歷51年10月25日,長安城,趙里小區。
“阿喻,聽說你去面見天子了?”趙里小區居民看到看到趙喻紛紛打招呼,並且好奇問他在皇宮的經歷。
趙里小區就是當年鄉村趙里,從工業化開始之後,長安城的人口越來越多,加上大漢佔地的工廠建立,長安市區的面積增加了5倍余,原本的鄉村融入長安城當中,趙里的居民也成為了長安城的工匠,結束了日出和日落而息的農村生活。
趙喻雖然幾十年都在南方為法曹,但他在休假的時候還是會回到自己的家鄉,所以鄉人都認識他,回到長安他就相當於回到故鄉。
趙喻淡然笑道:“天子也是普通人,歲數比我小一些,待人也滿和氣的,某也只是在皇宮吃了一頓飯,大家在長安城,見到天子也不是難事,即便是進入那章台宮也不是難事,沒什麼了不得的。”
大漢的上計,賢者大會,大漢的普通百姓只要申請,就可以去觀政,這也是大漢踐行天下是天下人的政治制度之一,只有觀政的百姓數量太多,才會從中選拔出500人。
最開始這個政策還有很多百姓好奇,當時每年上計和賢者大會都要選拔出500位觀政的百姓,但不管是上計,還是賢者大會上報的數據都非常多,而這些數據也非常枯燥,最後這些數據在上計和賢者大會之後都會登上《大漢日報》的版面,有這方面興趣的人都可以在《大漢日報》上了解大漢的內政數據和政策。
同時上計和賢者大漢嚴肅的氛圍,也讓大漢百姓難以適應,他們好奇心過後之後就很少來章台宮觀政了,所以趙喻會這樣說。
“這可不一樣,我們去章台宮最多是看熱鬧,但你可是被天子邀請過去的。”
“是呀,還被天子請客吃飯,這可是我我們趙里獨一份了,那趙武那麼有錢,但天子也沒有請他吃飯。”
趙里村民雖然被長安吞併,村民們也有屬於自己的傲氣,那就是趙里出人才,在外有富可敵國的胡亥,在關中也有億萬富翁趙武,而這其中考上學府的學霸可謂是比比皆是,以比例而言,甚至超過了長安城,連趙里的居民都自傲的認為他們趙里的風水好,但趙里這麼多人才,卻還從沒有一人被天子請客。
趙喻笑道:“沒有大家想的那樣嚴肅,天子邀請上百優秀代表,某也只是其中之一。”
就這樣趙喻和鄉老閑聊了半天,才回到自己家。
趙喻所在的小區不小,都是7層高樓,而趙喻家不過是一個大平層,六層七層打通在一起,有兩百多平米,在長安城都可以算是比較高檔的住房,這也是當年扶蘇的遺澤,他在趙里當了一輩子的夫子,受到趙里村民的愛戴,趙里併入長安城,扶蘇分的房子是最好的。
回家后,趙喻的夫人李氏為趙喻準備晚飯,到了晚上,趙喻的兒子趙毅帶着他夫人王燕回來。
李氏為兒子歸來大喜,準備了一桌豐盛的晚飯。
但趙毅的心思卻不在這上面,他小心問道:“父親,現在長安城都在傳,你們這批賢者會受到重用,這是不是真的?”
“嗯!”趙喻淡然點頭。
在結束賢者大會之後,朝廷就通知他們,旅遊之後就會去政務學院學習,而後再由朝廷分配職務。按照朝廷的說法,他學習完之後,會被安排成為縣丞,不過這也差不多到頭了,趙喻今年54歲,做縣丞六年就到了退休的年紀,所以他對這看的很開,並沒有太激動,這就相當於朝廷酬謝他的功勞,給他一個縣丞身份退休。
但趙毅大喜道:“那孩兒就不去大秦洲了,留在大漢。”
趙毅去年從大漢法學院畢業,但他也因為出身,被分配到上郡一個貧苦之地做法曹,但趙毅和趙喻不同,他生在新大漢,長在大同世界的旗幟之下。
他身上是沒有大秦的標籤,甚至都沒有見過大秦,大秦對他來說就是記在書本上的歷史,他也不認為自己要為歷史上大秦背負什麼罪惡,所以他對把自己分配到上郡一個貧苦之地,甚至他當他察覺自己可能和父親一樣,一輩子都在鄉村裡做法曹,完全沒有進步空間,他是不樂意的,所以直接拒絕了朝廷安排的差事。
而這一年以來,趙毅也在想自己的前程,這個時候他叔父趙剛來信,要他去大秦洲去飛亥錢莊做管事,這讓他有的心動,雖然他不想去海外,但在大漢沒有前途,去海外也未必不是一條出路,最起碼他舅父這一脈就過的非常好。
但現在他父親有突破了,這就說明朝廷壓制他們的天花板廢除了,他們以後可以像一個正常的大漢百姓進步了。
趙毅的妻子王燕還沒有想到這點,她遲疑道:“不去舅父那裏,留在大漢我們做什麼?”
趙毅自信笑道:“我們都是法學院的高材生,只要朝廷沒有歧視我們,在大漢發展絕對比在海外要發展的更好。”
聽到歧視這話,趙毅的妻子李氏和王燕都神情暗淡,因為他們都是受害者。
大漢處於三千年來最好的事情,在大漢的百姓都自信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獲得成功,這是大漢立國五十年來一直都被證實了的事情。
但有一部分人卻是例外,他們好像是被這個盛世遺忘了一般,想要生活富裕非常簡單,但他們想要更進一步,他們很快就發現了有一道無形的天花板,壓制他們,讓他們難以前進,而這些人有一個共同的身份就是前秦餘孽,
他們這些人只能在一起抱團取暖,就像趙喻的夫人是當年隴西李氏,現在李氏把根基立在西域,也受到季國公的賞識,但他們想要把勢力遷回大漢,卻會受到無形的天花板壓制,而趙毅的妻子王氏也是一樣的問題,即便他們當年是赫赫有名的王氏將門,還有王翦這個戰國四大名將,但大漢卻沒有大的戰事,而且大漢也有屬於自己的將門,王氏子弟對大漢的作用真不大,他們只能在江南諸侯國為將,想要回歸大漢卻是屢屢受挫。
事實上,徐凡根本沒有下達過壓制前秦餘孽的命令,他甚至都沒有這個想法,在徐凡看來,大漢立國的打擊已經讓這些前秦的貴族打入泥潭當中,他們的後代有本事從競爭當中脫穎而出,算他們能力強。
而到了徐愛民這代,他就更加不在於什麼前秦餘孽了,在他看來生活在大漢土地上的就是自己的百姓。
但大漢的漢吏他們卻集體無意識的排擠這些前秦的餘孽,甚至早幾十年前,六國豪強貴族都處於漢吏的排擠之下。畢竟當初這些六國豪強就是被他們排擠出中原的,大漢的漢吏不想這些人回歸。
但這些貴族豪強卻用自己的方法重新回來,大漢貴族漢吏九成九都是沒有一絲貴族血統的泥腿子,而後世有一句話說的好,環境造就人,像英布這些生活的封建貴族時代的泥腿子,他們思想當中最好的生活就是成為封建貴族,而不會冒出平等的想法,因為這幾乎是在扭轉他們的三觀,沒有激烈的外部環境作用,人的三觀幾乎是不可能改變的。
六國的貴族豪強利用大漢貴族豪強對血統的崇拜,他們用聯姻的方式先成為大漢諸侯國的姻親,而後和大漢本土貴族豪強聯姻,再次進入大漢政壇。
在你這些年緩慢的影響下來,六國的貴族和大漢的新生貴族已經處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狀態當中了,漢吏也開始逐步放鬆對他們的限制,現在已經有六國貴族為兩千石高官的例子了,他們已經緩慢的融入到大漢的生活當中。只有大秦的貴族豪強,他們在戰國做的太過火了,連親戚都不認,對六國的貴族宗親使用斬盡殺絕的手段。
到來大漢的時代,大家也不認大秦的這些親戚,他們被漢吏和六國的貴族豪強共同排擠。以至於這些前秦的家族,他們只能相互聯姻,而前秦的那些貴族豪強想要有好的發展,只能去海外的大漢諸侯國,畢竟那些地方蠻荒無比,又有很多野人部落騷擾,需要教化野人的,鎮壓地方,需要有軍事才能的人去開拓,前秦的家族去了這些地方才有用處。
趙喻看着神情暗淡的妻子和兒媳婦寬慰道:“這些我和陛下聊了幾句,陛下也是第一次知道我等被打壓的事情,陛下已經說了,這樣的事情不會發生了,以後生活在大漢土地上,就是大漢的公民。”
李氏和王氏聽到這話小聲哭泣,很快就眼淚朦朧,這消息對她們和她們的家族來說算是解開了枷鎖了。
趙毅道:“已經過去的事情了,我們以後可以像正常人生活了。”
王燕委屈道:“我是害怕再次出現這樣的事情。”
“怎麼可能~~!”趙毅想要寬慰妻子,但卻愣住了,既然這樣的事情發生了一次,那就會發生第二次。
趙喻卻淡然道:“再發生,就是現在漢吏要面對的問題了。”
大漢歷52年2月5日,長安城,政務學院。
政務學院說是學院,但在裏面學習的卻全部都是漢吏,這其中有四百石的基層漢吏,也有千石中層漢吏,還有2000石高層漢吏。
這可以說這是大漢開國以來的傳統,大漢天子極其重視教育漢吏,大漢所有2000石太守和三公九卿都經歷過好幾次政務學院的學習。士非教不能用,也就是經過這樣的教育學習,再實踐的過程,在大漢高層漢吏能力也是非常強的一批人,都是多面手的全才,最起碼對很多行業都有大致的了解,不至於像一個一無所知的外行人。
而政務學院的師資力量也是極其強大,大漢諸子百家的宗師,漢吏當中退休的官員,甚至有不少諸侯王退位之後,也會回到長安城,成為一任夫子,享受教書育人的生活。
同時政務學院也是無數漢吏改變命運的機會,在這裏只要運氣好,遇到賞識你的的百家宗師,大漢高官,乃至諸侯王,就算是為自己找到了一座靠山,以後的仕途也可以飛黃騰達。
政務學院食堂,公孫弘邊吃飯邊對自己對面的趙喻道:“不入政務學院,不知道天下的英才何其多。”
公孫弘雖然因為早年就的錯誤,蹉跎了二十年時間,但從小也是神童式的天才,早年在小學就過目不忘,諸子百家的經典,他是一學就會,很快就精通,他也一直引以為傲。
但來到政務學院之後,他才發現這裏的天才太多了,什麼過目不忘,一目十行,在政務學院這樣都是標配。
而且更加讓公孫弘有的絕望的是,這些天才比自己還年輕,他們大多只有二十餘歲,有天賦也就算了,關鍵人家還勤奮,刻苦,好學。這些士子只要有時間不是請教夫子問題,就是去圖書館查閱大漢的數據資料學習,為自己為政打下基礎,政務學院的圖書館不到12點趕人是不會空的。
這些人勤奮也就算了,關鍵人家家世也好,不是侯爵,伯爵出身,就是兩千石太守的嫡子。年紀四十歲的公孫弘,即便有心拚命,也沒有精力跟上這些天才。
趙喻笑道:“次卿都一把年紀了,居然還有和後輩爭鋒的想法,為兄欽佩!”
比起依舊努力的公孫弘,趙喻的生活就按部就班了,每日上課,下課則看一些自己喜歡的書籍,同時整理自己這三十年在大漢鄉村的處理村民矛盾的一點心得寫出來,以及他對大漢法治的一點思考,他在仕途上肯定沒有多少成就,但他還是想要在大漢這個盛世當中留下點東西,讓後世之人知道,在大漢還有趙喻這個人。
公孫弘笑道:“不為公卿,枉費平生,本來小弟已經絕望了,卻沒有想到去年的優秀代表卻給了小弟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我等學成之後,就有機會成為縣令,只要政績優秀,十年後未必不能成為2000石郡守。”
在大漢成為太守就屬於卿一級的,而公則是三公九卿等高層,公孫弘也有這個想法,因為成為太守之後,退休年紀就可以提升到65歲,三公九卿等級就可以提升到70歲,只是公孫弘後面的話沒有說出來,畢竟越是高層,想要進步越困難,而他這個年紀想要攀爬到九卿等級,那他人生後幾十年真是一步都不能錯不說,還要立下極其大的功勞,這和奇迹無意,更不要說他還有宰執天下的想法。
趙喻聽到這話都有的驚訝道:“次卿這理想難度不是一般大。”
即便大漢機會多,但普通人想要殺到2000石的太守,這其中的難度比千軍萬馬過獨木橋還要難,而以公孫弘的年紀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公孫弘笑道:“也不是沒有機會,當今天子極其重視農村的發展,而小弟則在農村待了二十餘年,不敢說是整個大漢最了解的農村情況的人,但卻自信可以排進前三。”
公孫弘繼續說道:“今年已經是大漢大漢歷52年了,距離達成中等富裕社會還只剩下三年了,兄長也是帶着鄉村多年的,您認為大漢所有的鄉村都達到這個標準了嗎?”
趙喻在大漢的鄉村為法曹三十年,比公孫弘更加了解大漢鄉村的情況,他悠悠道:“大漢這些年雖然發展的非常快,市民工匠達到中等富裕不成問題,鄉村在江淮,中原地帶應該達到了這個標準,但在江南地區,邊郡地區則太難了,大漢的鄉村一直被城市虹吸人才和財富,這是限制鄉村發展原因之一。而農戶沒有足夠多的自制力卻也是一大因素,在朝廷的支持下,只要有良好習慣的農戶,成為富戶難道並不是很大,但農戶很多惡習卻會讓他們再次返貧。”
公孫弘笑問道:“您認為農村最大的毒瘤是什麼?”
趙喻想了想道:“賭!”
在封建時代,吃,喝,嫖,賭是最大的敗家惡習之一。徐凡這樣的後世人是有的難以理解的,後面兩項還有點道理,但吃喝能敗家卻是物資極大豐富的人難以理解的事情。
但實際上,在封建時代農業社會的生產力是極其匱乏的,封建時代甚至不能讓他們生產者吃飽飯,所謂的小地主生活也只是勉強能吃上一口白面,而大地主生活甚至都難以保證餐餐有肉,要是真出一個喜歡吃肉的弟子,沒有大地主資本都養不起這樣的兒子,所以在封建時代,吃是排在首位的惡習。
而大漢現在卻已經是進入工業化時代,因為是首個工業化國家,同時又佔據了四塊大陸,大漢的物資供應能力甚至超過了後世的希望國,可以讓大漢的普通農戶享受大地主的生活,所以吃,喝這兩項在大漢已經不能成為惡習了。
而嫖在大漢的嚴厲的打擊下,也沒有多少發展的土壤,只有賭這個惡習,這些年開始在大漢蔓延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