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試點與地方亂象
大漢歷十九年,十一月十日,長安城,燕宮。
周勃把他和李斯交流的內容,以光報的形式發到長安城交給徐凡手中,他認為法家這種官營經濟模式,不但可以極大的增強朝廷的力量,管控經濟,防範經濟危機的爆發,還可以極大的拉低貧富差距,提前實現小康之治,值得朝廷推廣,他甚至認為這個模式是最有可能達到大同之治的模式。
“官營經濟!”徐凡看到這個詞陷入了回憶當中,這應該是最接近後世時代的一個詞語了,沒想到在大漢居然能看到這個詞彙,某種程度上來說,李斯真是超越時代了。按他的方法做,還真可以解決危機。
在後世,不算那些沒有進入工業化的國家,每個工業國都會陷入產能過剩的苦惱,這個詞更是徐凡從小聽到大,工業的產能過剩推動的這些帝國主義國家,不斷殖民全世界,霸佔商品市場和原料產地,當世界被他們瓜分完之後,那就開始自相殘殺,消滅敵人的工業能力,以此來消滅過剩的產能,這可以說是極其殘酷的過程。兩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死傷最多,最殘酷的大戰。
但這其中就有一個奇葩的工業國,他就走了一條和所有工業國都不一樣的道路,從開國到滅亡,雖然只有不到100年的時間,這麼長的時間,其他的工業國都爆發了近十次危機了,但它卻從未爆發過一次危機,也從未出現過一次產能過剩,他只有產能不足的問題,某種程度上來說,這種模式超越了時代了,當時的生產力匹配不上。
後世倒有不少的鍵盤黨興緻勃勃的討論,AI時代的生產力發展應該可以匹配上的上這種模式,只可惜社會的發展又沒有這種機會了。可見想要完成一次社會的變革,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現在只有等待下一次大變革時代,另外一群理想者來驗證這種模式了。
“法家果然喜歡做一些超越生產力的極限配置,在封建時代搞總體戰,在第一次科技革命剛剛爆發就搞官營經濟,人家是超越時代半步,你們卻總喜歡大胯步超越時代,容易扯着蛋,已經看過走這條路的後果了,它不適合現在的大漢。”
官營經濟的確解決了經濟危機,但卻帶來了市場僵化,作坊發展沒有動力,社會死氣沉沉的問題,比起這些問題,經濟危機反而算不得什麼,最起碼大漢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大不了移民墾荒,創造新的市場,以這個世界的廣大足夠大漢開發個兩三百年,至於兩三百年之後怎麼辦?
媽蛋,大漢都活過了一個王朝周期了,還管什麼兩三百年以後的問題。
但官營經濟卻是要一直拿漢吏開刀,以此來保持整個體系的活力,他有這個能力可以做到這一點,但後世子孫卻不可能有這樣的威望,徐凡唯一知道的事例就是知道這套體制沒有活過百年。
徐凡本想等周勃回到長安城之後,再告誡他一番,這條路是走不通的,這社會就不存在完美的經濟模型,工業時代的經濟危機,那些真好過封建時代的易子相食。想要一勞永逸,用一種模板解決天下所有的矛盾,這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但徐凡顯然小看了這場辯論對大漢學界造成的衝擊,這場辯論的內容快速的轉載在法制月報,大漢月報等其他大大小小的周刊當中,不到半個月時間,整個大漢的仕林都知道了這場辯論的內容,並且開始討論法家推出的這個模型,並且越討論越覺得這個模型完美,而後快速傳遞到大漢官場,他們知道這套模型的時候也是驚喜無比。
一是這套模型可以解決讓他們感到苦惱的經濟危機,對漢吏來說穩定大過一切,朝廷動不動玩刀刃向內,太過於殘酷他們受不了。
二就是這套模型可以極大的擴張他們的權利,現在漢吏有很多都是不能管的,那些私營的作坊不能亂插手,錢莊不能插手,學校體系不能插手,法曹體系不能插手,隨便挪用一點資金就能會被廷尉府抓住把柄,明明是自己的地盤,下面卻是一個個獨立王國。
漢吏想要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那也是需要經濟來支持的。要是實現官營經濟,他們就可以獲得絕大部分作坊的控制權,按照自己的設想來發展地方經濟。
所有漢吏也也開始上書朝廷,推廣官營經濟模式,以此來對抗即將到來的經濟危機,解決朝廷的困境。
十一月二十五日,這股風潮開始影響到大漢朝廷,丞相葉騰和假相曹參兩人也面見天子,提出想實驗性的做官營經濟這種模式,以經濟大漢的經濟危機。
徐凡愕然道:“你們也認為這種模式非常好?”
這讓徐凡都感到意外,兩人都是經驗豐富的漢吏,不應該看不到這種模式的缺陷。
葉騰道:“法家容易走極端,朝廷的確是應該控制一下,可能還會有其他的缺陷,但這種模式能提升朝廷的力量,也可以解決產能過剩的危機,有這兩個優點就值得朝廷去驗證一番。”
曹參無奈道:“陛下臣為大漢的假相不到五年時間,但也看不清大漢發展應該走何等道路,從這幾年臣感覺,大漢如同盲人瞎馬一般,走在一條未知的道路上,大漢的發展雖然快,但也總會遇到阻礙,我等也不清楚這條道路上是不是有懸崖,臣的想法就是多適應幾條道路,當大漢現在這條路走不通的時候,還有其他的道路可以選擇。”
葉騰這些人和徐凡不一樣,不要說是官營經濟,就大漢現在產業發展的局面,他們都不知道該怎麼走,各行各業雖然發展的很好,但總是產能過剩,這就很苦惱,現在這套經濟體制每十年就會出現問題,怎麼看都不像通天大道,這個時代的人都有很強的道德感,他們都想自己弄出來的政治運行模式,能運行百年,最好像周公旦那樣,帶來800年的王朝國運。
法家他們提出來的模式,雖然還不知道有什麼缺陷,但卻有兩條明顯的好處,他們想找一條更平穩的道路,有此想法自然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徐凡聽完兩個人的話,陷入了沉思,官營經濟的弊端只有他一個人知道,這條道路大漢現在不走一遍,說不定後世子孫就會想辦法走一遍。
王莽改制,能說人家一點理想都沒有,王莽要真沒有理想,說不定還真可以把他的新朝延續幾十上百年,但慘就慘在他的的確確是想均田,實現儒家理想當中的三代之治,只可惜這是以毀滅一個帝國為代價,證明了這條道路走不通。
東漢時期的儒生至此受到打擊,這徹底的失去了理想,所以到了東漢門閥當道,一本本儒家經典成為了家學,他們只關心自己家族的傳承,再也不關心社會發展的遇到的問題。東漢王朝四世三公的前提,是無數的寒門世子報國無門。所以東漢這個王朝在歷史上的確沒什麼好講的,當他們失去了向上的理想,東漢不管是在國土面積,軍事力量,乃至百姓生活水平都不如西漢,那隻能講講道德迷惑百姓,於是就出現了24孝這種堪稱奇幻的行為。
用後世網絡的熱語來說,東漢的兩百年就是歷史的垃圾時間,因為他從政治,經濟,文化上從來再也沒有攀登上西漢時期的高峰,而是處於一種逐步衰弱的狀態當中。
徐凡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的時候就有一種感覺,這個時期這麼多英雄豪傑,怎麼就無力回天,讓一個最垃圾的家族獲得了天下,現在知道是因為當時的天下是那些垃圾的門閥士族佔據天下,這不是一兩個英雄豪傑能夠改變的大勢。
徐凡發現只有他在位的時候,多試驗幾條道路,哪怕是錯的也沒有關係,只當是為子孫後代,積累經驗,有他在的話,可以最大程度減少大漢朝廷試錯的成本。
想通之後徐凡道:“等周勃回朝之後,朝廷在一郡作為試點。”
“陛下聖明!”葉騰和曹參道。
十二月二日,已經回南郡的周勃得到天子的命令,讓他代表大漢朝廷去處理江淮郡縣的亂象,讓地方漢吏聽從朝廷的命令。
去年今年的上計,徐凡把大漢各郡的郡守召集起來,給他們通報了產能過剩和即將來到的經濟危機,讓他們做好準備應對危機。
各地郡守聽到天子這話,但做出的反應確實和徐凡想的完全不一樣,他們不但沒有準備清場離開,反而加大了籌碼,反而想趁着這場危機來臨之時搏一搏。
紡織業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徐凡有後世的經驗,知道在這種競爭激烈的行業,官營作坊一般是占不到什麼優勢的。
正好大漢這幾年鋼鐵廠,器械廠,蒸汽廠,造船廠強勢崛起,能提供的利潤越來越高,徐凡就乾脆趁着紡織業行情好的時候高位拋盤。
而這些紡織作坊,一部分被紡織廠本身的工匠購買,成為集體作坊,還有一部分被私人的紡織業作坊主購買,對朝廷來說紡織業無利可圖,對他們來說可不一樣,降低一點福利待遇,利潤不就上來了,而且他們想要以此擴大市場的份額。
紡織業已經是大漢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了,越具有規模優勢越可以佔到上風,所以這些私人的作坊主不想被淘汰出局,只能拚命的擴大自身的規模,靠規模優勢獲得利潤,哪怕利潤降到只有半成,但只要能賣出1億的貨物,就能獲利500萬錢。以量取勝已經是紡織業的常態了,這些人已經卷到了全行業無利可圖的地步了。但他們無利可圖也要熬,熬死其他人,自己就可以活。
但還有一部分被郡少府購買,朝廷的少府看不上這些紡織作坊的利潤,但大漢郡縣官員卻還是非常願意接手。
他們知道大漢即將爆發產能危機的時候,不但沒有收手的意思,反而有點像學習徐凡當年,逆勢擴張產能,佔據更多市場的想法。於是他們這一年大幹特干,兼并的大量的地方紡織作坊。
兩個月前,宋義和熊心找到徐凡,小心翼翼的對徐凡說,朝廷要四大錢莊收縮戰線,收回貸款,對於民間作坊的貸款他們已經完成了九成。
但還有一部分郡縣官營作坊,他們不但不還錢,還想繼續借款,兩人自然不肯,這要是違反了天子的命令,兩人還有前途在。
但讓宋義兩人萬萬沒想到的事情地方上的錢莊已經失控了,即便是兩人已經下達命令,不允許繼續借貸。
但截止到大漢十九年十月,地方郡縣貸款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六成,當他們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之後,兩人只能求助於天子。
知道這事情之後,徐凡雖然生氣,卻也明白這種事情必然會發生,比起遠在天邊的上級,近在眼前的郡守更加能控制這些錢莊。
這種事情按制度辦就好了,地方上的漢吏只要敢越界,朝廷就按制度處罰,只要多處罰了幾次地方上的漢吏,他們自然就明白什麼事情能做,什麼事情不能做。
怕就怕這種事情你規定的制度卻不敢處罰,那規章制度而然成為了擺設,朝廷的威望也在地方漢吏一次次的突破下不斷下降,大漢有多少事情,就是這樣一次次突破下限,以至於變得一發不可收拾,朝廷的法令變成了擺設,反而所謂的潛規則開始大行其道。敗壞天下的風氣,降低社會的信用,提高天下百姓的生活成本。
徐凡乾脆交給周勃來處理,說起來周勃成為稅監令,已經有十多年沒有接觸過地方事物,這次正好讓他知道一下地方漢吏的情況。
周勃接到這個命令之後,本以為沒有多大的事情,朝廷已經提前兩年提醒了,即便是傻子也應該知道怎麼做了。
但等他真來到陳郡,在上計吏,御史等人不分晝夜,從陳郡府衙和四大錢莊調閱閱各種資料,查完之後,所有人都目瞪口呆,連周勃都震驚無比,他萬萬沒想到,下面的這些官員不聽朝廷的命令也就算了,居然還和朝廷對着干。
朝廷甩賣的作坊,他們用各種辦法接手,朝廷讓他們減產,準備度過冬天,他們卻逆勢擴張,想要佔據更大的份額。這真是有正確的路不走,偏偏要往絕路上走。周勃都氣的無言以對了。
因為逆勢擴張這都算是好的,好歹這也真是為了發展作坊,是在做事情,這只是能力差的問題而已。
關鍵是一些更膽大包天的漢吏,他們和四大錢莊的管事相互勾連,弄個虛假的官營作坊,而後以一成的超低利息貸款,再以兩成到三成的超高利息,借貸給那些急需發展的作坊主,甚至連會稽郡的海商都跑到陳郡這裏來貸款。
大漢的四大錢莊收緊貸款的業務,但不代表大漢民間沒有這個需求,正規的錢莊不願意貸款,那自然有不正規的錢莊來填充這部分的市場業務,當然他們的收費更高。但缺錢的人根本沒有其他選擇,他們只能接受這份超高的利息。
而這就給了他們官商勾結的空間,一筆借貸,通過這些不存在的作坊,借給那些真正急需錢的人,而他們就可以賺取一到兩成的利息,而這些利息被這鏈條上小吏和錢莊管事私分。
從周勃調查的情況來看,通過這些不存在的作坊借貸出去的錢高達12億錢,這還只是陳郡一個郡發現的問題,整個大漢有五十個郡,要是每個郡都和陳郡這樣,整個大漢朝廷一年的財政收入都補不滿這個窟窿。
他們怎麼敢這樣做?周勃怒髮衝冠道。
他當即用光報彙報了陳郡的亂象,並請求天子授權他臨時調動陳郡一營軍隊以鎮壓地方漢吏。
連鎮壓這樣的話都說的出來了,可見周勃內心是如何的憤怒。
半天後,光報傳來消息,天子曰:“可!”
周勃得到授權之後,奪取陳郡尉的權利,把他看押起來。而後以郡尉的權限,開始調動陳縣等五縣亭長,要他們每人徵調百人入伍。
這個命令一下達,整個陳郡都轟動,上一次陳郡百姓得到徵調命令,還是十多年前打項羽。
當年那得勝順歸來的士兵,每一個都獲得了豐厚的賞賜,不少人更是實現了家族的飛躍,一躍成為了大漢的人上人。
現在又有建功立業的機會了,這些士兵集結起來非常快。陳縣上千士兵,半日就集結好,而後匯聚郡城,而後周勃下達命令,封鎖了整個陳郡,不許任何人進出。
翌日,其他四支軍隊也在陳郡匯合聽從周勃的命令。整整5000士兵把陳郡封鎖的結結實實。
這個時候,陳郡的漢吏才慌張起來,丞相周勃來者不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