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經濟軍事結合與重建長安城

第342章 ,經濟軍事結合與重建長安城

大漢六年,九月二十五日,漠南。

漠南都護府副將樊噲領着一支三千多人的隊伍前進。

樊噲笑道:“你們這些小子算是趕上了好時候,我們漠南都督府建立兩年,新的軍營建設不過一年多時間,你們一進去就可以住新房。而且福利待遇也得到了提升,朝廷找到了香料島知道嗎?”

士兵們點點頭,這是今年大漢最大的熱點,在整個大漢可以說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想要發財的人都趕向南方的會稽郡,想要去香料島發財。

樊噲道:“這些香料賣了十五萬金,除了稅金,餘下的十幾萬錢全部都補貼到我大漢軍中的,今年士兵的福利待遇全面提升了,以前你們只有七八套軍服,現在每個士兵軍服翻一番,春秋常服各兩套,冬夏訓練服各三套,冬季的皮裘一套,內甲兩套。

而且在我們漠南都督府最大的好處,就是各種牛羊肉隨便吃,等你們到了軍營乃公親自給你們宰殺一牛來犒勞你們。”

“將軍,我們漠南都督府居然會如此富裕?”士兵不敢想像道。

以前都聽說了漢軍的常備軍待遇極其高,卻沒想到會高成這樣,地主老財家也不可能隨便殺一頭牛來吃啊,今年他們算是見識了。

樊噲自豪道:“我大漢福利待遇一向最高,更不要說現在還得了一座金山了。”

樊噲帶領的士兵是大漢的第一批義務兵,也算是開創了大漢新的時代了。

他們分別來自廣陽郡,巨鹿郡,邯鄲郡,恆山郡,雁門郡等河北之地的新兵。

雖然他們都只是新兵,但他們選拔的過程卻異常嚴苛,每個人都是打敗了幾十名乃至上百名的競爭者,才獲得現在的位置。

大漢還處於社會階層激烈變革的時代,機會雖然多,但對龐大人口的普通百姓而言,卻也算不上太多,普通人想要實現階級躍升,聰明人靠讀書考科舉,而自耕農只能靠參軍。

所以對於參軍,普通的大漢的百姓,還是極其渴望,因為這是他們改變命運最大的一條陽關道。

今年大漢的新兵名額只有不到三萬的,這三萬人平均分到北方十個郡,每個郡只有不到三千的名額,再分到郡下的縣,每個縣只有幾十上百名額。

這其中競爭的激烈程度是可想而知了,年紀太大的淘汰,身高不足七尺的淘汰,有遊俠經歷的淘汰,經過亭長,縣尉,郡尉的層層篩選,才選出這些身體素質高,人又踏實,身家清白的良家子。

這些選出來的良家子身強體壯,本身底子就好,又在本郡已經訓練了半年有餘,有郡都尉訓練他們隊列,各種武器操練,基礎軍事陣型,除了沒有實戰經驗,他們已經可以算是一批合格的士兵。

只要再經過戰火的歷練,他們的戰鬥素質會快速超過大漢原本的常備軍。

樊噲帶着這些新兵隊伍前進,一路上除了草原就是草原,只能偶爾看到幾個羊群和牧民。

樊噲熱情的和那些牧民招手,而後說道:“你們想吃肉,就靠這些牧民了,以後可要和他們打好關係。”

“將軍這一路上連一座城池都沒有看到是不是太荒涼?”士兵們有點擔憂了。

樊噲道:“邊疆就是這樣,但到來軍營就好多了,本將敢保證,軍中絕對比你們老家的情況要好。”

沒多久樊噲激動道:“我們漠南軍營到了。”

所有的士兵激動的從馬車上站起來,就看到不遠處有一座城池,但他們走進城池才發現這就是一座軍城,面都是軍事設施。

但唯一讓新兵們放心的是,樊噲沒有欺騙他們,這裏的房屋都是磚石結構的兩層樓房,修的比地主老財家的莊園還要好看。

“本將沒有欺騙伱們吧,這麼好的軍營,是不是比你們老家的條件要好的多了?”樊噲自豪道。

這個軍營可是他們一手一腳建設出來的,花大價錢把磚石水泥運到草原上,才建造了這座堡壘,在樊噲看來皇宮也不過如此。

樊噲找來都尉監軍李玉道“都督在什麼地方?”

李玉道:“議事廳。”

樊噲道:“安置好這些士兵,某去找都督。”

樊噲來到漠南都督府議事廳。

發現韓信正眉頭緊皺的書寫名單。

“都督還在想名額的事情?”樊噲道。

韓信嘆口氣道:“這些士兵跟着本將在漠南吃了兩年的風沙,和匈奴人在漠南打了兩年,也是歷經血戰,本將自然要為他們尋找一個好的前程。”

漠南都督府吸納了三千多的新兵,自然也有退役三千多的老兵。

當然這些老兵不是馬上退役,而是要去長安城戍守都城。但實際上卻也和退役差不多,在長安城不會再進行軍事訓練,而是會進行各種技能訓練,教他們如何科學種田,科學養家禽,養家畜,木匠技能,鐵匠技能等等技能的培訓。

在大漢這個手工業快速發展的時代,有這些技能也可以成為中產,算是對得起他們為大漢駐守邊疆的辛勞了。

不過這這些退役士兵當中,還有100老兵當中的佼佼者,他們會成為大漢的郎官,他們才是這批士兵當中最大的幸運兒,他們將會接受朝廷的培訓,或是成為漢吏,或是成為軍官,成為大漢的統治階級。

韓信則是想,盡量讓自己的士兵進入這個名單當中。

但滅齊之戰已經是大漢的最大一次擴張了,齊國接近70座城市,需要安排幾千漢吏才能站掌管這些城池。

大漢為了治理齊國從各地抽調了幾千名漢吏,第2年又用科舉的方式補全了這些漢吏的缺口。

但去年今年,大漢沒有擴張,御史大夫和廷尉也只打掉上千漢吏,大漢連科舉考試都要減少錄取的人手了。大漢軍方佔據的名額本就多,現在還想增加是很難的。

隨着天下太平,大漢步入正軌,後面的人再想和他們前輩那樣輕鬆躍遷,已經變得非常難了。

樊噲只能安慰道:“朝廷已經有妥善的安置了,他們在自己的老家也能過上好日子。”

韓信丟下毛筆問道“這批新兵的素質如何?”

樊噲豎起大拇指道:“從上百萬青壯當中選出來的3000人,當然一等一的強,只要打兩仗,積累戰鬥經驗,我漠南郡的戰鬥力會更加強大。”

“朝廷用這樣的方式,輪換將士,雖然戰鬥力會有所下降,但兵員的素質極其高,可以很快補全回來,末將以為這種方式更適合軍隊的長期穩定。”

韓信點頭道:“這就好,本將要帶着這批老兵去長安城,漠南就交給你了,不要讓匈奴人打了埋伏。”

樊噲笑道:“末將還巴不得匈奴人過來,給我等送人頭。”

大漢和匈奴人這兩年總體上和平,但小規模的戰鬥卻一直沒有停止。

從韓信建立漠南都督府開始,漠南軍就一直在漠南肥沃的草場修建軍事堡壘,招募草原上的胡人為民,定居,青儲飼料,無限量的收購牧民手中的牛,羊,羊毛,皮革等草原特產。

讓這些漢人牧民快速發家致富,他們的財富甚至超過了一般的大漢自耕農,畢竟他們手中不管是耕牛,羊,羊毛在大漢都是值錢貨物。

以前他們要被奸商盤剝一道,但現在他們成為了漢人了,那些奸商反而不敢這樣做,只要能正常獲取利益,養殖業還是很賺錢的。

更不要說他們還撞上了大漢的時代紅利,想要富裕起來自然容易。

嫌貧愛富是人的本性之一,這一點在漠南這片土地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是做窮的吃不飽飯,每天擔驚受怕的胡人,還是做一個生活富裕漢人,這根本是不用做選擇的事情。漠南的小部落牧民紛紛趕着自己家的羊群投靠大漢。

大量的匈奴人投靠大漢,成為了高貴的漢人,靠着牲口貿易,羊毛貿易,他們穿上大漢的絲綢衣服,用上了大漢的煤球爐,喝上了大漢的青茶,過上富裕生活。

他們自認為自己的高等大漢人,極其鄙視他們散發的腥臭味的同胞,斥責為野蠻人。這些人成為了大漢最好的屏障和開路先鋒。

漠南都督府能做到這點,是因為他一個強大盟友,那就是漢商。

不管是修堡壘建據點,甚至安撫匈奴人都要花錢,而且是花很多很多的錢。

大漢朝廷的錢財是有數的,主要投入的方向還是中原郡縣,在大漠還是以防禦為主。

所以一般情況下韓信是弄不到這筆錢財做這麼多的事情,直到漢商找上門,軍事和經濟聯合才出現了現在這種強大的威力。

隨着大漢的紡織業快速發展,水力紡紗車,新式紡織機的出現,大漢紡織業的產能成倍的提升,但原材料的增長卻沒有跟上這一個產能。

以至於大漢,很多商家都心疼自己的紡織廠,只能運轉半年時間。

羊毛布的出現,對大漢的作坊主來說可謂是救世主。

他們只要改造一下機械,空閑的紡織機就能紡織出精美保暖的羊毛布。這種布料也更適合北方的氣候,現在河北之地的百姓普遍都有一套羊毛布制的衣服。

羊毛這種原材料在北方太常見,數量也大,隨便給兩錢胡人就會一袋一袋的把羊毛賣給他們。

羊毛布不到兩年時間,橫掃了整個大漢市場,成為了大漢第二大的布料來源(第一是麻布)。

大漢的紡織業本就發達,徐凡開水利外掛之後,紡織效率已經到達手工業的最巔峰。

北方的羊毛很快就不夠用,羊毛的價格更是在持續上漲,以前隨便兩錢能購買一袋的羊毛,現在價格翻了一番。

於是養羊就成為了很多作坊主的執念了,北方養的羊太少了,遠遠不能滿足他們紡織機的需求。

那些商家看麥苗都像看草場一般,如此清脆的草料養上一群羊該多好。

但這些商家要是敢在大漢內地做這樣的事情,漢吏的鐵拳會直接教育這些人,讓他們明白誰是這個帝國真正的主人。

於是他們就把目光盯上大漠了,這不就是無窮無盡的草場。

這些商賈聯絡上漠南都督府,他們出錢出糧出物資,只求都督府,多佔點草場,讓他們多養幾隻羊。

韓信把這事情上報給朝廷之後,朝廷同意了這種聯合的方式。

在北方的商家聯合起來成立了一個漠北商社。漠北商社出錢幫韓信修堡壘,出錢幫忙安置那些匈奴,他們只要求匈奴人把養的羊毛交給他們。

韓信得到了充足的物資,自然不可能被動防禦,而是主動出擊,水草豐茂之地建立塢堡直接佔領,大漠深處則派遣騎兵,橫掃四周的部落,連人帶羊抓的一個不剩。

其實草原帝國這種經濟體制,是很難維持長期對峙的,因為你要放牧,部落就要散得很開,部落散的開,實力在下降。這時候只要一隻千人的騎兵殺進草原,方圓幾百里都很難抵擋得住這種騎兵。

中原王朝不這樣做,主要就是不划算,哪怕是千人的騎兵到草原上,消耗也是巨大,卻沒有多少戰利品。

而現在就不一樣了,匈奴人可以成為牧民,牛可以賣到中原耕田,羊可以作為原材料。韓信的每次出征戰利品都能賣給這些商家。

匈奴人被韓信這套戰法打的狼狽不堪,打草谷的戰術反用在匈奴人身上,他們自己也抵擋不住。

匈奴人也不是沒有反擊。他們集結上萬的大軍,圍剿漢軍的塢堡,但因為缺乏攻城器械,久攻不下,士氣低落,勇士疲憊,而後被韓信的鐵甲騎兵殺的落荒而逃。

以至於現在匈奴人的部落根本不敢靠近大漢領地上百里的範圍。

而韓信也用這樣的方法,一點點吞噬匈奴人在漠南的領地,建立了14個據點保護這些大漢新領地,佔據了幾個郡大小的地盤。

而漠北商社則得到了這片土地上的草場使用權,得到了上萬牧民,多養了上百萬隻牛羊。

而這次韓信帶領這些老兵去長安城,不單單是去述職,還是想說動天子發動對匈奴人的大戰,徹底解決大漢北方這個敵人。

這幾年匈奴人被大漢教訓的非常慘,漠南的領地已經丟了一半,更有好幾萬的部眾逃到了大漢,成為了漢人。

但這並不意味着匈奴人在大漠的勢力減小了。

冒頓在發現漢人不可力敵之後,轉變了自己的戰略方向,他用從大漢弄到的武器裝備,武裝自己的軍隊,學習大漢的戰術戰法,匈奴騎兵的戰鬥力大增。

而後冒頓在北方不斷出擊,先後擊敗了丁零人,夫餘人,牢牢佔據整個漠北,吸納漠北的部眾以補充匈奴人的實力,現在大漠以北的地區全部成為了匈奴人的領地。

現在冒頓以漠北為根據恢復實力,韓信擔心再不解決匈奴人,以後匈奴人就更難打。

韓信安排好漠南都督府事務,帶着3000漢軍老兵,先入九原郡,而後經過秦直道,一路南下前往長安城。

大漢六年,十月一十五日。

漠南軍來到長安城,被安置在長安城外的軍營當中。

而韓信則被一名叫唐誠的參軍帶領進入長安城。

只是這一進長安城韓信就發現,此時的長安城煙塵繚繞,被挖的坑坑窪窪,就好像一個巨大的工地一般。

“陛下,這是想重修長安城嗎?”韓信問道。

唐誠點頭道:“這兩年長安城的人口越來越多,管理起來也越來越難,垃圾越來越多。

不久前還發生了一場痢疾疫,即便天子已經派遣大夫控制,但還是死了好幾百了。”

“天子認為這是長安城基建設施落後才導致這些疾病的。

大漢的城市人口越來越多,以前城市的基礎設施已經不能滿足現在大漢的需求。”

“所以天子打算以長安城為標杆,打造適合百姓居住的城市。”

為此天子籌集10萬金,打算在長安城修建三大工程,分別是下水道工程,引水工程,水泥路面硬化工程。

“而現在這個工程,就是下水道工程的一部分,天子以水泥竹筋做管道,把這些管道埋在長安城之下,污水和糞水分離,這其中污水流入渭水當中,糞水則用來做肥料。”

“下水道工程完成,可以減少長安城9成的疾病。”

“而引水工程則是在長安城上游外建設水塔,在由陶瓷管,竹管引導到長安城的水渠當中,建立露天的水池噴泉。”

“病從口入,能保證水源的健康清潔,就能減少大部分的疾病。”

“最後則是水泥路面硬化,天子為了解決長安城道路,春天泥濘不堪,夏天塵土飛揚的局面,打算在長安城全面鋪設水泥道路。”

“這三大改造工程完成之後,長安城就會成為一個全新的城市。”

韓信乍舌道:“不愧是天子,手筆就是大,但光改造長安城就花了10萬金,我大漢有幾千座城池,這要花多少錢?”

還有一點韓信沒有說,長安城如此龐大,居住的人口接近百萬,10萬金只怕完成不了對長安城的改造。

(本章完)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都市青春 秦末,我成為了位面之子
上一章下一章

第342章 ,經濟軍事結合與重建長安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