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流氓般的劉邦和儒家困境
第266章,流氓般的劉邦和儒家困境
大漢三年十一月九日。
雖然已進入冬季,但長安城卻異常熱鬧。一是匈奴人在秋收之後襲擊了大漢的北方六郡,搶了大漢幾萬石的糧食,殺了好幾千邊郡百姓,這引起了整個長安城的一片嘩然,整個關中的百姓都不敢相信,匈奴人居然如此猖狂。
此時的天下不是後世天下。對於匈奴人大漢從上到下都沒有重視過,幾年前就被大秦教訓過,被打的落花流水,連老家匈奴人河套地區,都被大秦奪下來建立了九原郡。
再遠一點,趙將李牧一戰殲滅了十萬匈奴人,奪取了匈奴人的老巢,建立了代郡,這就是一個弱雞呀,結果沒想到他們大漢居然被雞啄着了。
現在的大漢從上到下氣憤的同時,更是不了解匈奴人怎麼敢得罪大漢,大漢一個拇指就能把他們摁死。
此事發生之後,整個大漢從朝堂到民間要討伐匈奴之聲不絕於耳。
誒尤其是大漢邊郡太守,紛紛上書要討伐匈奴人,他們本就是武將出身,徐凡讓他們搞建設,他們可能摸不到頭,甚至有可能搞砸,但打仗他們可就太熟悉了,據其匈奴人也敢欺負到他們大漢頭上來了,不教訓一頓是不行。
只能說消滅暴秦之後,漢軍的將領自信心爆棚,認為漢軍天下無敵,區區一個匈奴人,他們只憑一郡之地都可以戰勝,甚至這些太守還忌憚自己的同僚,擔心其他人搶自己的功勞,畢竟匈奴人靠近大漢的地盤有好幾個郡。
但徐凡卻知道冒頓不是那麼好對付的,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冒頓就是草原上的始皇帝,他是第一個告訴胡人草原民族並不比農耕民族差,更是第一個把中央集權國家壓着打的草原帝國,也就是從匈奴人開始,草原帝國成為了中原王朝兩千年的噩夢。
面對這樣的強敵,徐凡讓邊郡的太守,擴軍備戰,修築城牆堡壘,防止匈奴人再次入侵,另一方面徐凡也覺得,應該在匈奴人還沒有完全統一草原之前,提前掐死這個草原帝國。
匈奴人只吞併了一個東胡人,就能給大漢帶來如此大的禍害,整個草原統一之後,匈人帶來的危害簡直不敢想像,徐凡可不想自己的大漢,像歷史上的大漢一樣被壓制六十年。顯然此時主動出擊打斷匈奴人的帝國成型對大漢更加有利。
所以徐凡和大漢的高層商議之後,決定春耕之後,集結北方諸侯和北方各郡20萬大軍,深入草原,發動一場對匈奴人的戰爭,最起碼要打散匈奴帝國,給大漢創造十年良好的外部環境。
第二個讓長安城轟動的消息,就是大漢和遼東國交換土地,陳余讓出了整個遼東郡,大漢這今年再次分封20個諸侯國,這個消息通過種種渠道,傳遍整個長安城,快速壓過了匈奴人的熱點,很快成為了長安城最大的熱點。
畢竟匈奴人遠在天邊,他們本事再大,也不可能打進關中。但這二十個諸侯可是近在眼前,這可是春秋戰國之後,天下最大的分封。
這二十個諸侯王成為了整個大漢人羨慕的對象了。
哪個男兒不想能稱霸一方成為諸侯王。
以前的君主再大方也最多給你一個萬戶侯封君,但這和諸侯王卻是兩回事。這是開啟一個國家,建立一份屬於自己的基業。
而這個消息傳出了之後,這二十個諸侯王確定之後,他們就成為天下有識之士可以投靠的君主了。
天下有識之士明白,自暴秦之後,天下又要開啟一個屬於士的時代。有幾十個君主可以選擇和只剩下一個君主,這完全是兩個世界。
雖然徐凡弄出科舉,但他已經完全改變了科舉的規則了,一次就考出幾千士子,這樣考出來的士子能金貴到哪裏去,這些人全被徐凡安排到鄉下和農夫打交道去了。
想要魚躍龍門,一考定終身,成為縣令等大員,在大漢想都不要想。整個大漢也不過是一千兩百多個縣,根本就沒這麼多位置給這些人。但成為百石小吏卻讓天下有識之士失望,天子太重武夫而輕士人了。
而且漢吏的來源也不全是科舉,軍隊退役的軍官,民間種田好的田力,工廠當中優秀的工匠都可以成為漢吏。
這就導致了,進入大漢官場的壓力雖然不大,但起點太低了,他們考上之後,只能成為百石小吏,而後他們就要和大漢軍方,百家學子,甚至農戶工匠競爭,大漢官場競爭壓力太大。
很多士子雖然不承認,但現實卻是他們對后三者沒有太強大的競爭力,在大漢官場升遷的速度甚至比不上這些人。
當然很多士子不承認這點,他們認為自己有一身驚世才能,區區八石米就交換了自己一身才學,太不划算了,所以大漢每年考取的漢吏很多,但淘汰的更多,這讓很多人明白,漢吏不是那麼好當的。
士子們期待的是一個明君發現自己的才能,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而不是成為一個小吏。
天子做不到這點,而現在20個諸侯王說不定會有發現自己才能的名君。
婁敬就是一個自認為有才能的人,他投靠大漢已經一年時間了,但現在卻只是農家的正室子弟,農學院的夫子,這和他當初的設想完全不同,他是想成農家這個渠道進入大漢官,而不是想成為一個教書育人的夫子和整天和泥土豬糞打交道的農家子弟。
說句實在話農家在大漢的實力不差,有九卿之一的大司農,還有2000石太守商農,但這一年下來,他算是看清楚了,他的老師許豐太過於淡然了,根本不在意農家的壯大和發展,他的大師兄商農又太老實了,比起朝堂上的明爭暗鬥,他更喜歡去鄉下指導農民種田。
要不是有漢帝欣賞他這個大師兄。他根本不可能成為2000石的太守,誰敢相信一個太守待在府衙的時間居然都沒有待在農田的時間多。
農家太過於安然,他想要出人頭地就只能靠自己奮鬥了,他必須抓住一切能抓住的機會向上爬,所以當天子再次分封諸侯之後,他決定投靠一方諸侯,以他在農家學的本事,混個卿大夫的官位光宗耀祖。
於是婁敬來到了沛侯府外。
此時已經已經不少人在此排隊了,他們都是想要成為沛侯大夫改變命運。
這個時候排隊的人看到兩個士兵拖着一個儒生丟出大門。
“噗!”儒生就這樣當著所有人的面丟在地上。
大街上幾十上百號人就這樣看着他狼狽,儒生本就最講面子,這種情況讓他難堪無比。
“豈有此理,本以為沛侯,會是一代明主,卻如此輕視我士人,這樣的君侯必定會沒落,各位兄台,還在此排隊做什麼?沛侯要的不是人才,而是奴僕,今日我的下場就是你們的榜樣。”
聽到這話還真有不少人離開了,天下的諸侯又不止沛侯一人,沛侯今天如此對待這個儒生,顯然不是好相處之輩。
天下多了20多個諸侯,士人人也變得矜持起來了,此地不留爺,自有留爺,處處不留爺爺,爺還可以考科舉。
這個時候劉邦的大舅哥呂釋之出來教導:“沛侯說了,儒生只會花言巧語,沒有一點真本事,這裏排隊的還有儒生就離開吧,我們沛侯府是不會要你們的。”
“沛侯怎可如此輕視我們家,要知道我儒家宗師孔鮒可是朝廷的九卿之一,我們儒家怎麼就沒有真本事了。”
“沛侯不道歉的話,我等就發動百家之人共同拒絕投效沛侯。”
“不道歉,我等要上書天子懲戒沛侯。”
不得不說後世儒家能做到霸主百家,獨尊儒術是有時代基礎的,這裏排隊的人有一大半都是儒生,而劉邦這番話算是把這些儒生得罪死了,什麼叫儒生只會花言巧語,沒有一點真本事,這要被做實了,他們儒家還怎麼投靠明主。
這個時候劉邦出來說道:“居然還想要乃公道歉。”
劉邦指着剛剛那個丟出來的儒生說道:“乃公問他會不會領兵作戰?”
“他說這是武夫做的事情。”
“乃公再問他會不會開荒種田,修水渠。”
“結果他說這種事情自有小吏來做。”
“乃公再問他,會不會建高爐,打造武器鎧甲。”
“結果他說這是奇淫技巧,自有百工之人來做。”
“那乃公要他做什麼,打仗不會打仗,種地不會種地,又不懂建設作坊,還說要小吏來做,乃公請小吏比是更好,請他做什麼?”
“要不然我這個沛侯也讓他來做,讓他來指揮大家做事情。”
“但凡伱有點本事,乃公都敬你三分,結果屁本事沒有,只會在這裏犬吠,真當乃公的拳頭不硬。”
越說越來氣的劉邦直接騎在這個儒生身上打了他一頓。
這一下徹底把四周的儒生震懾住了。
怎麼會有如此流氓的君主,還會親手打人。
這些儒生當即逃離了這裏,還有不少百家士子也逃離這裏,雖然他們不是儒生,但沛侯脾氣如此火爆,他們也擔心自己被打。
劉邦打完儒生道:“乃公都五十多了,你都不是乃公的對手,文不成武不就,你也好意思說自己是人才,啊呸!”
好在劉邦只是想教訓他一頓,打完就離開了,不過在他府邸排隊的人也沒剩下幾個了。
劉邦:“你們有啥本事都說出來,要是也和那個儒生一樣,只知道指揮人做事,那就走吧,我這裏不養閑人。”
婁敬拱手行禮道:“農家婁敬見過沛侯?”
劉邦眼前一亮道:“農家子弟,想來你種田的手藝不差吧。”
婁敬道:“某在農家學了一年,熟讀《農經》《致富經》懂養豬,堆肥,指導過十個村裡種植冬小麥。”
婁敬從剛剛劉邦的話語當中就明白,沛侯是一個極其現實的人,對沛侯有用的人他才會重視,得把自己有用的本事說出來,所以他說的非常仔細。
劉邦道:“你會種甘蔗嗎?”
婁敬道:“種過,但沛侯你要建立諸侯國的地方是遼東,那裏氣候嚴寒,不適合甘蔗種植。”
劉邦笑道:“能說出這話,看樣子是有真本事的人。”
現在大漢最賺錢的就是種植甘蔗了,劉邦雖然也想要種植甘蔗了,只可惜徐凡告訴了他們這些北方的諸侯,甘蔗不能在北方種植。他只是拿這個問題來考考婁敬。
劉邦繼續道:“你願意投靠乃公,乃公給你一個下大夫職位,你能幫助乃公開墾出1萬畝的土地就升中大夫,能開墾出10萬畝就是上大夫,100萬畝我這個沛國丞相都讓你來當。”
婁敬激動道:“臣定當鞠躬盡瘁。”
婁敬沒想到沛侯看上去像流氓,卻如此大方,丞相之位說給就給,諸侯王的丞相,怎麼也相當於2000石郡守了,有了這履歷他即便回到大漢也能混個太守噹噹。
“墨子學院夫子齊秦見過沛侯。”
劉邦有些驚訝道:“你不是墨者?”
齊秦道:“某與墨家理念不合,做不到兼愛節用,也做過不慣苦日子。在某看來有能力就能過好日子,沒能力就過差日子,像巨子已經成為侯爵,卻依舊穿着麻布衣,穿着草鞋,吃着簡陋的飯食。這簡直是荒繆。所以我在墨家只學了一份技術,卻不是墨家子弟。”
劉邦想到墨家比大漢軍規軍紀還要嚴苛的墨規,也是一陣冷汗直流。
“墨者的確非等閑人可做。”
而後他問道:“你有什麼本事?”
齊秦道:“某在鋼鐵廠學了一年時間,可以幫助沛侯建立鋼鐵廠。雖然比不得大漢境內,但小型的鋼鐵廠還是可以的。”
劉邦大喜道:“這鋼鐵廠要是可以建成,某就封你為上大夫,要是可以建的和長安鋼鐵廠一樣大,某就封你為卿大夫。”
齊秦道:“長安鋼鐵廠的花費可不低,而且鋼鐵廠需要的耐火磚,重型輜重車,模具等各種鋼鐵設備,都要大漢來運輸,而且還需要幾千合格的鐵匠,只有把這些物質準備好了,鋼鐵廠才建設了起來。長安鋼鐵廠從建設廠房,搭建高爐,培訓鐵匠,都花費了巨大的財力物力,這些加起來耗費了朝廷上億錢。”
劉邦這才尷尬笑道:“先來一個小的,農具總是要自給自足的。”
為了準備建設沛國,劉邦從熊心貸款了5000萬錢,劉邦連他富裕的老丈人,自己的同鄉商賈借了遍,這些錢全部用來購買武器裝備,農具,布匹,他還真沒有這個財力弄一個如此大的鋼鐵廠。
齊秦道:“即便是小的鋼鐵廠,需要的鐵匠也不會少。”
劉邦道:“用人無疑,疑人無用,這事某就交給你來辦。”
齊秦雖然感動於劉邦的重視,但還是說道:“某投靠沛侯是為了自己的榮華富貴,所以即便遼東荒涼,某也能承受,但工匠他們卻不會想要生活在荒涼的遼東,想要招攬鐵匠只怕很難。”
劉邦道:“那就多花幾倍的價格招攬鐵匠,在規定一個時間放他們回家,一年可以賺幾年的錢想來這事情會有很多人願意做。”
“諾!”
而後劉邦繼續面見幾人,只要有一技之長者,劉邦都招攬下來,以至於劉邦的沛侯府住滿了各種人才。
而其他諸侯也和劉邦差不多。
他們手中有四大諸侯開荒的筆記,知道建立一個諸侯國什麼人才都需要,到來荒野,即便是會種田的農戶都是人才。
但大漢的二十多個諸侯們,卻有一個共同的選擇,就是在他們的團隊當中沒有招攬太多的儒生,即便招攬的這些儒生都是有一技之長的,或是武藝高強,或是能寫會算。
這一下儒生在諸子百家面前抬不起頭了,諸子百家之間相互誰也看不起誰,而這些諸侯的招攬則是諸子百家最好的宣傳廣告。
投靠這些諸侯的人才當中,只要是農家子弟,墨子學院的學生,水利學院的學生都受到重用,甚至連名聲已經臭掉了,法家之徒也被招攬了很多。
明明諸子百家當中儒生最多,他們甚至佔據了一半弟子的名額,但他們被諸侯招攬的數量遠遠配不上他們這個比例。
尤其是劉邦打儒生的事情更是轟動了整個長安城,劉邦的三問更是讓整個儒生破防了,這是要直接把儒生釘在廢物的恥辱柱上。
諸子百家子弟更是不遺餘力的宣傳此事,讓整個關中百姓乃至於天下百姓都知道此事。
天下百姓都是很實際的,你儒家教的東西沒有一點作用,我家的小孩為什麼要學。
學儒學,人家諸侯也不要你,反而是墨家子弟,農具子弟,水利學院子弟,甚至魯班學院的子弟都被天下諸侯瘋搶。哪個行業的就業形勢好,可謂是一目了然。
以至於很多儒家士子都在想,是不是轉業,孔子都求教老子,荀子這樣的大儒教出了李斯韓非這樣的法家宗師,現在我儒家求教墨家,農家也是學習孔子之道,畢竟夫子都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