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囚吾鎮守橫浦關,吳陽回到傅羅縣
這點吳陽很清楚,梅絹說的是事實,歷史上,大秦帝國覆滅前夕,趙陀都未派遣一兵一卒,反而封道絕地,割據一方。
首當其衝的原因便是嶺南大軍沒有足夠的糧草輜重支撐,即使派遣了,餓着肚子打仗,如何能贏。
“那我們以嶺南為起兵之地,經北江,出豫章,抵廬江,和我父吳苪合兵一處,你意如何?”
梅絹眼中精光一閃,秦軍進攻嶺南五路大軍中的一路就是經北江,過橫浦關,囤兵番禺。
“我會書信一封,送至我父,現在我們還是先考慮如何穩定嶺南之地吧!”
“諾!”
“囚吾,這橫浦關是重要的一環,提拔你為橫浦關都尉一職,守關的重任,我可就交付與你。”
“諾!”
“請大人放心,關在人在,囚吾定不負大人提拔之恩。”
“你跟我這麼久,我了解你,也相信你能做到,留一千軍士於你。”
“若有廬江郡的消息,及時送至傅羅縣來。”
“諾!”
“梅絹,我們在這裏待五日,你這五日幫我操練一番這萬餘軍士。”
“諾!”
就這樣,吳陽每日都會來簡陋的碼頭待一會。
遙望滔滔江面,思鄉之情隨滔水漸漸遠去。
“刺!”
“殺!”
“揮!”
“殺!”
幾日來,伴隨着吳陽思鄉的還有那萬餘軍士揮灑的汗水。
第六日,吳陽早早便站立於碼頭之上。
遙遠的江面上,好似有一葉孤舟在激蕩前行,又好似海市蜃樓一般,虛幻的有些讓吳陽難以看清。
“罷了,回傅羅縣等吧!”
落寞的身影,與北江似是有割不斷的情愁。
大軍開拔,吳陽獨自策馬在前,梅絹已經回梅城收攏兵馬去了。
“大人,廬江郡來人了。”
“快,快帶來見我。”
這一刻,那孤獨落寞的遊子之心,像是得到了慰藉,又像是激起更大波瀾。
“大人,吳公給您的回信。”
吳陽側身下馬,腳下漫着急步,接過了兩封書信。
第一封一看便是出自父親吳苪之手。
打開后,看了兩遍,吳陽才不舍的合了起來。
原來父親早已開始佈局,如今手下竟然發展了近兩萬餘戰兵。
平時為農為商,絲毫不起眼,可真要碰到山匪流寇,他們就會舉起手中之利器,與賊寇搏殺。
關於購買戰馬,打造兵器之事,父親也已同意,他目前的窘境頓時得到解決。
他可是計劃打造五千騎士,一萬樓船(水兵),兩萬材官(步兵),沒有父親吳苪支持,靠他自己,天下大亂時都未必訓練的出來。
第二封信是大哥吳臣寫的,吳陽托他找的人已經找到,韓信的確在南昌(今江西南昌)一個亭長家,捧着一本書看,無所事事。
至於英布,他只是給大哥吳臣交代了一番,英布要娶自己的姐姐,那肯定會來番縣,到時候他從南海郡趕回去,將這位姐夫收入麾下便可。
只是這後世尊稱兵仙的韓信我該何時去找他?
根據歷史推算,韓信受胯下之辱時應該是公元前212年左右,我若是出現,幫他化解這般難堪,這份友誼應該可以將他邀來南海郡。
傅羅縣,吳陽從橫浦關回來已過半月。
每天的忙碌,時間像是忘卻了他一般。
這一年,吳陽一邊安排梅絹訓練軍士,一邊下令帶過來的贅婿,賈人優先和當地的越人融合。
就連任囂送過來的一部分士伍,也被吳陽遣散,當做了平常百姓。
再有三天便是十月歲首了,代表這舊的一年要結束,新的一年要開始。
(註:秦朝時期一年是390天,使用顓頊歷,以冬十月為歲首,輪至九月為年末。)
秦王政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
吳陽下令,全縣開墾荒地,並上書皇帝,嶺南之地人口稀少,生產力低下,為長治久安,請皇帝徵調民眾送往嶺南。
吳陽的請求得到了皇帝的支持,再次徵調了五十萬民眾,送往了南海郡。
這一日,吳陽正在縣衙內埋頭批文,這一縣大大小小的事務都需要他過目審批一番。
“大人,朝廷徵調的民夫已經到了。”
“好,甚好,只要有了人,一切問題都就迎刃而解了。”
整個傅羅縣乃至南海郡都進入了忙忙碌碌的狀態,開墾荒地,修建水利。
這一年,吳陽推行了新的耕作制度,實行“均田制”,按人口數量來分土地耕種。
大力興農興商,引進中原之地的小麥,豆類農作物,進行耕種,移民也帶來中原之地鐵制農具,牛耕等先進的農耕技術。
相信用不了多久,嶺南之地必定變得富庶一方。
這個時間要是可以提前到天下大亂前,吳陽都不用擔心糧草輜重的問題。
經過水路運輸,兩三日便可抵達廬江郡,然後再由馱馬車隊運輸。
待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他就可以厲兵秣馬,將南方半邊江山收入囊中。
另一邊,為了訓練軍士,吳陽頒下重令,命梅絹這個縣尉帶兵清剿流寇山賊,投降者可免死,並安排其勞作耕種。
如今吳陽手底下已經招募兵勇五千五人,再加原本的一萬五千秦兵,已經足足兩萬人馬。
為了培養一支千人騎士隊,吳陽通過自己的父親吳苪花重金購買了兩百匹戰馬。
又從郡尉任囂哪裏要來一百匹,加起來還不到四百匹戰馬。
無奈只能多人同用,先讓他們學會再馬背對戰。
五千樓船兵每日都被庚勝帶着在船上作戰,下河練習水性。
公元前213年,咸陽宮。
秦始皇置酒朝堂,手中拿着短匕在割肉。
“陛下,臣淳于越建議實行分封制,取消郡縣制,這樣才能保證國家長治久安。”
“哼,你這腐儒,郡縣制乃我大秦立國之根本,怎能取消。”
“分封制的就是禍端的開始,自殷商開始,大周結束,那個不是諸侯王傭兵自重,最後引的天下大亂,國運崩塌。”
“你……”
博士淳于越被丞相李斯呵斥一番,竟也無言以對。
“皇帝,臣認為六國統一,私學眾多,政令下達,各家均按自己的學說理解並傳達,導致六國百姓思想混亂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