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郄縠傳道

第430章 郄縠傳道

用完晚膳,院中小坐,用完茶水,益王、靖王因舟車勞累,有些疲累,同着符卿書起身告辭,王猛帶着郭凱、陳鯤,相送三人出府。

月光普照,清輝落滿院子,枯黃的樹葉好似盛開的花朵,極為美麗。

王猛回到院中,心情無限美好,一個興緻來潮,吟詩一首,唱道:“千里尋芳泗水濱,光影蕩漾水流新。回首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一片春。”

弓虎、牛豹兒、小如玉三個孩子剛好跑來,聽過詩語,情不自禁地鼓起掌聲。

陳亮見一團喜氣,歡言道:“大帥,這三個孩子拜你為師,好像白拜了。”

王猛笑道:“軍師,這話可不能亂說哦!要不是我今兒心情好,就得跟你計較一番。”

陳亮笑答道:“大帥,我那敢亂說來着。你想想,自從收下這三個孩子為弟子以來,你給他們正兒八經地上過一堂課沒?”

三個孩子咯咯一笑,齊聲答道:“沒有,師傅事忙。”

王猛溫溫一笑,道:“是師傅疏忽了,給徒弟們賠個不是。”

三個孩子被陳亮一個指引,深深一躬,笑答道:“師傅事忙,辛苦了!”

陳亮接話道:“大帥,就憑着孩子們這張笑臉,要不今晚補上一課?”

三個孩子一聽,趕忙拿好凳椅,坐成一列,等着師傅開講。

王猛見孩子們興緻滿懷,歡言道:“好,今晚月色美好,師傅就跟你們嘮嘮嗑。”

三個孩子溫溫一躬,喜悅道:“多謝師傅開講!”

王猛拿了把椅子坐了下來,道:“你們知道師傅今年多大了嗎?”

小如玉笑答道:“去年師傅二十有四,沒過上生日;今年師傅二十有五,也沒過上生日;明年師傅二十有六,一定能過上生日的。”

王猛高興道:“還是閨女用心,話語感動人心。”

弓虎笑道:“師傅,夫子十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你怎麼才二十有五,就活的這般通透?說的不好聽些,在別人眼中,你只不過一個帶兵打仗的武蠻子。”

王猛笑答道:“你們可聽過郄縠二字?”

三個孩子直搖頭,答道:“不知。”

“郄縠,代指儒將也。學識、風度儒雅,精通文墨,具備儒家氣質;能征善戰,兼備兵家智慧;馳騁疆場,知道為什麼而戰。”陳亮歡歡一笑,接着道:“你們家師傅風流倜儻,出口可成章,百戰可不殆,心中裝着天下,為萬民的福祉而戰,一代儒將也。”

三個孩子點頭稱頌不止,問道:“師傅,如何做,方能成為一代儒將?”

王猛笑答道:“你師傅我,六歲進私塾,尊師重道;七歲學習武藝,強健體魄;八歲學着看書,尋求無師可自通;十六歲開始江湖行走,活學活用,識得民間疾苦。今年二十有五,吸納前人知識十九年,集先賢智慧於一身;風餐露宿於江湖九年,閱盡歲月滄桑,讀盡人間冷暖,培養了一顆古樸厚道之心,因而能跳過‘不惑’而知天命,從心所欲,不逾矩。”

弓虎笑問道:“師傅,我們九歲拜你為師,哪一年可從心所欲,不逾矩?”

王猛笑答道:“我師傅臨終前,留了一句話給我,說每個將軍就是一座城,城裏邊的百姓就是他的心,心好,百姓就好。你們可知其意?”

小如玉答道:“一座城池堅不堅固,由一塊塊的城磚說了算,城磚堅固,築城的師傅厲害,城池就牢不可破。”

王猛笑道:“不錯。一塊城磚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守城將士,將士訓練有素,軍紀嚴明,正直勇敢,知道為誰而戰,眾志就可成城。城池一旦牢不可破,身為將領,自然可做到從心所欲,指揮若定了。若再以古聖賢為榜樣,心存大道,自然不逾矩了。”

陳亮笑道:“還不感謝師傅的教導。”

孩子們起身,朝着王猛深深一躬,道:“感謝師傅解惑。”

王猛還之以禮,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以厚德載物。以天為父,學會剛毅堅卓,運行不息,不屈不撓,發奮圖強;以地為母,學會厚實和順,容載萬物,澤被萬物。可為君子也。”

孩子們正氣道:“弟子謹記師傅教誨,以天為父,自強不息;以地為母,厚德載物。”

王猛道:“你們可背下了那論語十則?”

孩子們背了起來,朗朗順口: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子曰,由,誨女知之乎!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子曰,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子曰,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王猛聽過,極為高興,道:

“學習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老師傳授的知識要牢牢記住,按時溫習,深知其意,通過實踐,得到新的理解和體會。真正的智慧是用學問堆出來的,做學問當講究個實事求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知道了,就接着往下學,認真思考,去除迷茫;不知道沒什麼好怕的,人不可能什麼都懂,只要願意學就行,直到弄懂了為止。有的放矢,不憑空設想、臆測,謙虛謹慎,有求知慾,這是一種美好的品德,三人行,必有我師,活到老可學到老。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志趣相同,才能做成朋友,以誠相待。一個人的力量有限,要想成就一番作為,缺不了志同道合之人的幫助。生活中,與人相處,難免相互誤會,畢竟相交容易知心難。人家不了解我,不應在意、惱怒,而是問問自己,是不是了解別人。

今後你們步入社會,會遇到很多各式各樣的人,三教九流,人品才華各異。若是遇到德才兼備之人,可向他看齊,向他學習;若是遇到沒有德行的人,也不應鄙視,當以他為戒,當成一面鏡子,用以反省自我的缺點和不足。擇其善者而從,則其不善者而改之,學習別人的長處,忽略他人的短處,一團和氣。

讀書人應心胸寬廣、意志堅強,只因肩負重任,任重而道遠。替人謀划事情須得盡心竭力,知道以仁為本,重在擔當。若心存大道,又是志同道合,可做到善始善終。

我們不停地學習,不為別的,就是為了尋求到智慧,為生活解難。智慧來源於生活,也高出於生活,少不了一個‘悟’字。例如到了寒冷的季節,看着松柏堅強不屈,歷經嚴冬也不衰敗,就可用來告誡自己,要不怕困難,堅強勇敢。

到這裏,論語十則就差不多讀完了,僅剩一個‘恕’字。”

牛豹兒問道:“師傅,這個‘恕’字很重要嗎?將它放在最後。”

王猛笑答道:“人生在世,要想活的美好,活的自在,免不了與人相處,打成一片。而人有高有矮,有胖有少,家庭條件與社會背景各異,從前人那裏獲得的智慧也就不一,對事物的認知也就不一,善惡也就有分,見解也就有別,行為準則自然而然的不一樣。要是他人因為‘無知’而傷害了你,難道你能用‘有知’將這種傷害還回去嗎?”

孩子們笑答道:“不能。明知‘無知’有錯,還用‘有知’加以攻擊,那‘有知’跟‘無知’又有什麼區別。”

王猛高興道:“這就對了。寬恕一切‘不如意’,推己及人,將自己喜歡的‘一切如意’送給他人,那不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了嗎。望你們終身踐行好這個‘恕’字。”

三個孩子高興地答道:“是,師傅。”

言語落,三個孩子的後邊響起一片掌聲,叫好聲一片。

王猛定眼一看,除了陳亮、郭凱、陳鯤,還有孟玉茹、胡顏卿、王珂、袁若瑛、張繼承、牛高、弓弩、龔布衣、華傳、胡慶余,都是笑容滿面。

牛高生怕自己幾人的到來,打擾了王猛授課,微笑道:“大帥,別管我們,你繼續。”

王猛對着牛高等人歡歡一笑,接着講道:“孩子們,你師傅我讀了好多年的私塾,接受儒家教育,也就學了十二個字。”

孩子們問道:“師傅,哪十二個字?”

王猛答道:“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游於藝。”

弓虎問道:“何為志於德、據於道、依於仁、游於藝?”

王猛笑答道:“志於道,就是給自己立一個高遠的志向,希望自己將來有着一番怎樣的成就。據於德,就是將來自己用什麼行為準則來為人處世。德代表着人道,也就是從人道起步,而人道是要從道德的行為準則開始。依於仁,就是在處世處事的過程中,要飽含愛心,以仁愛人。游於藝,夫子所說的六藝,禮、樂、射、御、書、數,也可理解為我們的生存之道。我們日後拿什麼來養活自己與家人,實現遠大的抱負,全在於我們所學的本事,也就是學問。”

陳亮聽過,鼓起掌聲,牛高等人跟隨。

王猛等掌聲停了下來,道:“孩子們,做學問,要知道自我探索、自我革新。將來你們要是有了自己的獨特見解,覺得師傅講錯了,那你們就將師傅的那些錯誤改過來。古為今用,革故鼎新,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言語落,掌聲一片,塞滿院落,密如雨點。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華夏風雨情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華夏風雨情
上一章下一章

第430章 郄縠傳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