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來龍去脈
雲狀的道韻被吸收進泥丸宮后,繼續演化,很快變成一片密密麻麻的字訣,與記憶印象融為一體。
在一瞬間,陳錚霍然明白過來了。
修行法門,原來是這個樣子的。
首先,入門確實不易。
普通人等來看這本道經,都看不進去,逞強來看的話,甚至會造成反噬,損傷神魄。
陳錚的順利,正是建立在凝聚了神火的基礎上,否則斷然不會那麼輕鬆。
其次,道韻成文,整篇口訣都濃縮在上面,只要破譯開來,便能獲得其中傳承,再不需要其他操作。
在本質上,等於是某種符籙的內核。
所以說,那麼大的一本書籍,只是一種外表的偽裝形式。
當道韻被吸收掉后,整本書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風化,最後化作灰灰,再不復存在。
陳錚喜不自禁,長長吐了口氣。
稍作休息,再來研習法門的具體情況,看是個怎麼修鍊法。
這一學習,時間悄然流逝,等他睜開眼睛時,不知不覺,看到外面天已經全部黑了。
“原來如此!”
陳錚長笑一聲,站立而起,卻差點一個趔趄,摔倒在地。
在剛才的修習過程中,無論精神,還是體力,都消耗得厲害,雙腿發軟,身體疲乏得很。
飢餓感如同泉涌。
他定一定神,緩了緩,趕去廚房。灶里炭火仍然未滅,把剩下的半鍋羊肉燉得稀巴爛,香味完全散發出來了。
陳錚現在餓極了,感覺能吃下一頭牛,當即風捲殘雲地開吃,墊了墊肚子,再進儲物房取了一壇藥酒,開壇聞香。
一邊吃肉,一邊喝酒,端是享受。
一刻鐘后,所有飲食一掃而空。
如此食量,遠超平常。
但這正是修鍊入門的一個外在表現。
修行境界第一境“煉精化血”,精者,指的是飲食中的精華,而“血”,那就是“氣血”的意思。
在道法成仙的上古時代,修行第一境被稱為“煉精化氣”,涵蓋的範疇更為寬廣。
但到了如今,由於某些緣故,把境界劃分得更細了,所以才有先“煉精化血”,再“煉血化氣”的說法。
血為人身之能源,氣血旺,則身強力壯,相輔相成。
練武者首重氣血之說。
那“煉精化血”的含義,說白了,就是吃和拉。
吃大概兩個方面,吃得好,以及要吃得多;吃進了肚子,進行消化吸收,然後把渣滓排泄出來,不要留存在肚子裏,造成不好的影響。
故而修行之法,瞧着高大上,實則還是與日常息息相關。
然而吃有講究,拉也有講究。
否則的話,那就跟芸芸眾生一般,餓了吃,每天一瀉,完全的動物本能了。
稍稍懂點門道的,會有選擇地吃,拉的方面也規律化了,即可做到身心健康。
是謂“養生”,故能延年益壽。
但養生不是真正的修行,兩者有個高低差別。
陳錚學了《太真道經》,其中第一篇,便是關於“煉精化血”的法門。
立竿見影的功效。
在這頓晚飯上就顯現出來了。
《太真道經》不單隻有第一境的法訣,還有第二境的,足以讓陳錚不必為後面的修行而發愁了。
與此同時,道韻之外,還有一封那位神秘的胡氏小姐留下的口信。
聽完口信,陳錚總算是把這件事的來龍去脈有了一個比較清晰的認識:
由於某些難言之隱,那胡氏小姐選擇住在這座宅子內,圖個清靜,然後陳錚應聘來當看門人,結果就被她看上了。
歸根到底,還是丹青神火結下的緣分。
神火的存在,使得陳錚的氣質讓人心生好感,並願意接近。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雖然細微,普通人可能難以察覺,但對於修行中人,卻分外敏感。
陳錚由此想到,王道長對自己的態度,會不會也是受到了相關影響……
後面的事就都清楚了。
一夕之緣,胡氏小姐心有不舍,於是把嫁妝給得分外豐厚。
整座宅子,成堆的賀禮,還有《太真道經》。
不用多說,這些東西其實都是留給陳錚,幫助他踏上修行之路的。
只有成為真正的修士,擁有了實力,才能有未來。
如果陳錚學不會,那就沒辦法了……
了解到這些后,陳錚不禁幽幽自語:“這個樣子,自己不就成了吃軟飯的?”
但是,真香。
他本不是矯情的人,有得吃就吃,有得用就用,有得學就學,反正憑本事掙來的待遇,又不是偷搶拐騙,殺人放火,有甚不好意思的?
心裏又琢磨了一下,按照法門要求來吃喝煉精的話,那得花多少銀子?
本以為一屋子的賀禮,直接可以躺平了,再不用干都不愁吃喝。
現在一看,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修行概念上的“吃喝”,和普通人家的日常吃喝,截然不同,差得不是一星半點。
難怪王道長一天忙到晚,本應過得富足,可看他的模樣,日子也是過得緊巴巴,都是花費在這方面里來了。
但這是沒辦法的事,除非捨得放棄修行。
卻不可能。
終於獲得了修行法門,並且已經入了門,豈會因為害怕艱難,而自廢武功?
若是無法掌握真正屬於己身的力量,又如何能應付得了即將來臨的風暴?
在此之前,陳錚着實沒想到這場風暴竟會源自宗族之內。
毫無疑問,管事九叔的背後,站着的是陳渭斌那一脈。
陳氏嫡系裏,同樣分成不少支脈,冠名為“房”。
陳渭斌出身的正是“大房”,一“大”字足以說明一切。
陳錚不知道九叔是不是得了授意,而或是自己的主張,但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人家已經找上門來了,並且把話撂下了。
對此,陳錚心存疑惑,畢竟自己與陳渭斌井水不犯河水,完全不相干的,對方為何要特意壓他三年?
因為在中秋詩會上被搶了風頭,心生怨恨?
而或,在某些傳聞中,說宗族氣運宜凝聚,不能分散,分散的話,會波及影響到讀書種子……
相比之下,後者的邏輯性更強些。
但是,這世上,氣運之說真得管用嗎?
如果真有氣運在起作用,那自己認祖歸宗失敗后,就不該有現在的機遇。
因此,陳錚只相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