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這個時代,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
《人民日報》?!
王梓吃驚得瞪大眼睛。
“《人民日報》會刊登這樣的文章?”
“會的,他們不僅考慮文學性,還要考慮政治性和社會性,而你這幾篇日記肯定符合他們的要求。”方明華笑道。
此時的方明華全家正送王梓回老家申城。
本來王梓打算在西京呆一周足夠,但方明華一家的熱情款待,西京又有好玩的好吃的,一下子呆了二十多天,有一種樂不思蜀的感覺。
用姑娘的話說,再不走就沒時間回申城了。
“王梓姐姐,以後要來玩呀。”蕊蕊拉着王梓的手捨不得。
“嗯,以後我會來看蕊蕊和樂樂的,再見!”
“姐姐再見!”
方明華看着姑娘提着行李包通過檢票口,這才和宋棠棠帶着兩個孩子開車回家。
在回家的路上,宋棠棠笑着說道:“明華,現在王梓已經是名人嘍,一開學肯定有記者去採訪她。”
“那不是好事嘛。”方明華邊開車邊說道。
“明華,你當初讓王梓的日記投稿《人民日報》不僅僅是為了她,是不是也有藉機宣傳支教的意圖?”
“對,報紙上那些宣傳文章,遠沒有一篇來自第一線的支教老師最真實的感受更加讓人震撼,沒準過幾年我也想去偏遠山區支教呢。”
“你,去支教?”宋棠棠聽了很驚訝。
“怎麼,笑話我數理化不行啊?教個小學的算術總可以吧?”方明華半開玩笑半認真說道。
“我可不敢.明華,你怎麼對這事這麼上心?”
“因為呀,現在這個時代,知識真的可以改變命運,你看板凳村、柳樹店那些農村孩子,如果受到好的教育,就有可能考上大學,從而改變他的一生。”
“即便是沒考上大學,他們學到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有了自己人生理想和奮鬥目標,而不是和父輩們一樣:三十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
“從這個意義上說,這個年代是普通人最好年代,只要你努力奮鬥,一切都有可能。”方明華淡淡說道。
“那你的意思是說,再過若干年後,普通人的機會就會少嘍?”
“聽說過階級固化這個詞嗎?”
“沒有。”
“你去讀讀馬克思的《1844經濟學哲學手稿》,就會明白這個詞的意思。”
送走王梓之後,方明華的生活復歸平靜,這幾天,孩子的姥爺姥姥想外孫了,就讓方明華把孩子帶回軍區大院,方明華也樂得清閑兩天。
宋棠棠依舊是早出晚歸,現在趙紅軍幾乎是呆在海口不回來,宋棠棠不僅要負責影視公司的事情,還要負責整個集團的事。
最近集團正在和市百貨公司談判,盛世集團想把現在自己租的百貨公司這棟大樓買下來。
進入九十年代,個體商業經濟發展迅猛,原來在八十年代風光無限的國營百貨商店迅速衰敗,戰線開始收縮,許多營業場所等固定資產閑置,出售出去還能盤活資金。
今天下午,方明華做好飯,看到宋棠棠下班回來,就端到飯桌上,等媳婦換好衣服一起吃飯。
小米稀飯、饅頭、涼拌黃瓜還有一盤西紅柿炒雞蛋,很簡單。
“談判的事怎麼樣了?”方明華邊吃邊問。
“雙方只是接觸,還早呢,對方要價太高,還有紅軍一天呆在海南不回來,這事要和他商量才行。”
方明華當然知道這麼熱的天,趙紅軍呆在海口在幹什麼。
還不是為了那個女秘書劉雪肚子的孩子?
現在聽媳婦吐槽,方明華就安慰道:“不着急,慢慢談,反正伱們也不着急,沒準他們熬不住就會降價。
“是呀誒,給你看首詩。”宋棠棠突然想到什麼,走進卧室從自己背的包包里拿出一本雜誌遞給方明華。
是《讀者文摘》。
在八十年代,《讀者文摘》《知音》《故事會》《青年文摘》被評為四大雜誌。特別是《讀者文摘》被稱為“亞洲第一期刊”的美譽,平均月發行量超過200萬冊,打敗國內所有雜誌。
“博採中外,薈萃精華,啟迪思想,開闊眼界。”是《讀者文摘》辦刊宗旨,在這個沒有互聯網,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告訴讀者外面的世界是什麼模樣。
雖然上面的許多文章在方明華看來明顯帶有“濾鏡”,但確實撫慰了許多年輕人的心靈。
宋棠棠也喜歡看,時不時從報亭里買上一本消遣。
今天就是最新版的《讀者文摘》。
“看看這期卷首作品。”宋棠棠指着雜誌說道。
是一首詩。
是汪國真的《如果生活不夠慷慨》
如果生活不夠慷慨,
我們也不必回報吝嗇。
何必細細的盤算,
付出和得到的哪個多
“你看看這首詩,明顯是模仿普希金的《假若生活欺騙了你》”宋棠棠說道:
“可是模仿也模仿的夠拙劣的,根本沒有原詩那種深刻的哲理和韻味,搞不清為啥會刊登這樣的詩,而且竟然還是卷首作品!
“所以說,汪國真就是汪國真,成不了普希金。”方明華笑道:“生什麼氣?這首詩,最起碼語句還比較通順,還能給人喝一些雞湯,儘管沒啥營養。”
“怎麼,你也覺得好?”
“不是我覺得好,現在詩壇上開始流行這些.你以為是個詩人都能像海子那樣,寫出“春暖花開,面朝大海啊?況且,海子現在還在治病,寫不了詩了。”
“哎”宋棠棠嘆了口氣,不再說什麼。
“吃飯吧,我去給你再舀碗小米粥。”方明華說完站起來。
夫妻間這種閑聊,也不會有什麼結果,都已經過了為一首詩爭得面紅耳赤的年齡。
8月7日,方明華突然看到一個消息。
川省作協副主席,茅盾文學獎獲得者周克芹同志病逝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