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沒tt太慘了!
承輝帝覺得賈璉也確實挺不容易的,原因是他的個人喜好太特別了,誰中了進士還會一頭扎進這種地方呢?
當官做老爺,白天上班,晚上喝酒作樂,倚紅偎翠的不爽么?
要說賈璉沒喜好也不對,他不是包了兩個崑曲的角么?還是孿生的,這喜好也挺大眾的,兩張一樣的臉,嘖嘖嘖!
覺得私下腹誹臣子不好,承輝帝悄悄的離開,沒去驚動賈璉等人,選擇站在外面等着,讓內侍去叫賈璉出來。
上一次賈璉對李老二的評價非常客觀,承輝帝很滿意。李元的事情臣子們也沒少上奏彈劾,說好話的一個沒有。即便是想說好話的,在那麼多人的口水面前,也會選擇明哲保身的。賈璉屬於那種【與我何干】的類型,當面問他也能說【實話】,這就很好嘛,知道端誰的飯碗。
二子爭儲的格局,如今基本形成了。從聲勢上看,老二的優勢不小,相比之下,老三更習慣埋頭做事。
儘管如此,宗人府一些年輕人主動的向李亨靠攏,通政司、兵部的一些官員,也開始有傾向了。
趙匡胤黃袍加身的事情,說他不想那是屁話,很多時候當一群人的利益在某個人的身上集中具現時,你最好隨波逐流,不然肯定第一個被淹死。
至於之後能不能把這股力量掌控好為己所用,那是另外一個課題了。
“陛下,微臣來遲,有罪!”賈璉丟下工匠們匆匆而來,承輝帝無所謂的擺擺手:“朕一時興起,卿何罪之有?”
說著承輝帝往外走,賈璉趕緊跟上,一行人進了一家酒樓,裘世安先到一步,領路在前。
承輝帝有心坐在窗子前,卻被裘世安以安全為名義勸阻,去了事先安排好的包廂。
皇帝先落座,賈璉坐對面,裘世安一旁伺候,其他人連進來的資格都沒有。
“這茶不錯,宮裏喝的也不過如此了。”放下茶杯的承輝帝一句話給裘世安說的滿頭是汗。
賈璉不動聲色的接過話,為裘世安緩頰:“州縣官員自然想把最好的茶葉上貢,當地茶商肯定不能答應。最好的茶拿來賣錢,還冠以貢茶的美名,少次一點的進貢。一直以來都是如此,即便州縣官員有心盯着不放,下面的人也有的是辦法做手腳。”
承輝帝聽了稍稍沉默后,吐出一口濁氣道:“鄉愿乃國賊也!”
賈璉笑道:“您不必動怒,以官話為例,前明太祖要求官員一定要會官話,結果呢?不了了之,是個人還是以家鄉方言為榮,看似這叫不忘本。實則依舊是門戶之計,未脫六朝桎梏嗎,此人之性也!”
官話,可以理解為普通話,人與人之間雞同鴨講,只能用紙筆交流,太耽誤效率了。所以才要推廣普通話。
(ps:有幾年時間待在溫州,四十以下的年輕人還好,稍微年齡大一點的人,好多不會普通話,還特么的有不識字的。)
說起官話,承輝帝也有話說:“本朝太祖也強調推廣官話,每年吏部還有針對新官員的官話考核,如今也流於形式。”
“凡事一旦有利可圖,總有為了利益走形式的一天。”賈璉知道這個事情,不就是吏部組織考試,多交一點雜費可以安排人代考么。
賈璉還開個普法學習班收錢呢!
“然也,有利可圖,賈卿研發新火銃,所圖何也?”承輝帝的問題來的很突然,好在賈璉沒啥可壞心思,應對的很自然。
“事關軍隊戰鬥力,不敢怠慢。其次是個人喜歡,做好了頗有成就感,算是微臣一點私心。”
個人喜歡這理由很強大,承輝帝真挑不出大毛病。史書里的皇帝,有喜歡民間賣藝的人婦,弄回宮裏當皇后的;還有的皇帝男的女的長的好看都喜歡,身邊弄不少俊男,後宮有不少美女的;還有喜歡做木匠的,不一而足。
人呢,有點愛好很正常,做皇帝的怎麼會在意臣子的一點個人喜好呢?只要不是喜好九五之尊的位子就行。
“說說提高戰鬥力!”承輝帝還是能聽出重點的,從川西的戰報看,前裝的線膛火銃在戰鬥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主要是那個地形很適合,藏起來等敵人出現,一百步一槍撂倒的成功率極高。官軍有二百火銃手擊退數千反賊的案例,尤其是堅守硬寨的時候,賊軍【火銃之下,棄屍無數】的字眼經常在戰報中出現,說的就是新式火銃。
廣泛裝備的火繩槍不是不能用,戰報里也提到了對比效果,殺敵效率要低很多。
大周軍隊的火器裝備不算火炮,很多軍隊裝備人數過半了。火器在對付地方性的叛軍時,太好用了,官軍怎麼會不用呢?
(ps:李翰祥的《火燒圓明園》,裏頭的八里橋之戰,看着挺悲壯的。其實是表現手法,真實戰場相去甚遠。僧格林沁的騎兵其實是被英法聯軍火炮和康格列夫火箭大量殺傷,清軍打仗也不是那麼無腦衝鋒。)
賈璉深知當下承輝帝最在意的就是川西叛亂,中原王朝在一些邊緣地區實行羈縻統制,在朝廷看來是開恩的事情。畢竟你那破地方能有啥好東西值得惦記的?只要上表稱臣了,給你一個貿易的機會,土司往往是主要的受益人。改土歸流更是給你一個脫離蠻夷身份的機會。
大小金川的起因是改土歸流,即便下面官員執行的不好,做土司的也應該利用手裏的上奏權利,找皇帝告狀,而不是起兵造反。大小金川當地是沒啥值得惦記的東西,但是地理位置非常重要,乃是西南連接高原的重要交通樞紐。
對於歷朝歷代而言,高原的重要性如何,古人翻一翻新舊兩個版本的《唐書》就知道了,現代人對於高原重要性的理解更簡單,問問三哥就行。
就這還是國家安全戰略層面的,就地方經濟而言,那是一條商道,土司作亂給商道中間截斷了。打不過就算了,比如奧斯曼土耳其,歐洲人有幾百年實在是打不過,只好大航海另外找一條路。放在眼下嘛,商路兩頭都不答應,都得弄死你。
賈璉從袖口裏摸出一張草圖,攤開道:“陛下請看,此微臣構想也。”
承輝帝是帶過兵打過仗的人,自然是一眼就看懂了后裝槍的巨大優勢。
“嗯,真能做到,射速能提升很多,士卒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了。”
“陛下聖明,洞見萬里!”賈璉真心實意的拍馬屁,別的皇帝不知道,眼前這個皇帝真不錯,難怪賈家那幫蟲豸干不過人家。
“賈卿過了,一眼可見的東西!”承輝帝有點不好意思的搖搖頭。
“陛下有從戎的經歷,故一眼可見。”賈璉說了一句看似沒啥意思的話,好像說明白了,又好像沒說明白。
承輝帝沉吟片刻,眼見裘世安等着上菜呢,示意先上菜吃飯,吃完再論。
這一桌子的菜,從做菜到上菜都是內侍眼皮下完成的,即便是原材料也是裘世安提前買好的。
這已經是裘世安能做到的最大程度的安保了。
有沒有人敢於行刺皇帝不知道,但皇帝肯定不願意冒險的,能避免的一定要避免。被槍手在二百米範圍內開槍的事情,放哪個國家都是特別荒唐的事情。明明靠堆人就能解決的問題,世界霸主卻不斷湧現類似的案例,真是個神奇的地方。
能吃上剛出鍋的熱菜,承輝帝心情很不錯,招呼賈璉趕緊吃,也不提喝酒的話。
速戰速決,撤掉菜碟,端上茶杯后,承輝帝才開口:“賈卿要養活近萬人,可不容易啊,還能撐下去么?”
賈璉呵呵一笑:“多謝陛下關愛,算上家屬也不過八千出頭,沒有過萬之說。再者微臣也是無利不起早的性子,虧本的買賣自然是不會做的。微臣斗膽狂言,工匠在工部的手裏,花朝廷的錢養着,多半還是給人做私活。在微臣手裏,個人把錢掙了,工匠也能過好一點,朝廷還能收稅,有富餘微臣還能給內帑做點貢獻。”
知道內情的承輝帝笑着點了點賈璉:“工匠在賈卿的手裏豈止過的好一點,是好很多,有的還做官了。”
賈璉笑了笑沒接話,承輝帝坦誠道:“宮裏的暖炕種菜,年底也要弄幾畝地出來。其他的放開去做,朕來撐腰。”
賈璉趕緊表態:“陛下放心,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事情,微臣也願意分潤利益。”
承輝帝笑了笑沒說話,涉及到巨大的利益時,言不由衷的話聽聽就好,賈璉要沒點私心,做皇帝的能放心?
正在此時,裘世安突然開門進來,急匆匆的上前低語:“西山那邊有緊急消息,聖人儘快回宮。”
承輝帝騰的站起來,沖賈璉點頭后,大步流星的出去了,看着真的着急。
西山何事?只能是太上皇那邊的事情了。賈璉心裏判斷應該如此。
下午賈璉回研發司繼續開會,工匠們紛紛表示有各種困難,但一定儘力。
賈璉也沒強求,畢竟這年月的科技水平擺在那的。只要不是九漏魚就知道,煉鐵和鍊鋼不是一回事,不然就沒軋鋼廠啥事情了。
這年月的鍊鋼水平如何,沒有親眼目睹的賈璉也沒抱太大的希望。只能給與資金上的幫助,其他的文科僧太難了。
嗯,相信人民智慧吧!
剛開完會,工匠們散去沒一會,一個報童急匆匆的進來,通報了發現的一個現象,皇帝帶着不少人出西直門了。
得,賈璉趕緊去找相關資料,看看國喪的相關規定,免得被人抓了生活上的小辮子。
晚上下班前,賈璉看完了找到的資料,頓時輕鬆不少。
大周太祖還是很仁慈的,對於喪禮方面沒太苛刻,反而有明確的旨意,人在的時候不好好孝順,人死了過分折騰活人給誰看呢?
大周關於國喪的規定很簡單,民間三個月內不得嫁娶、大辦壽誕,其他照舊。朝廷官員則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了一些規定。
三個月內,不得宴請,不得納妾,居家不得行房、衣帽鞋子上都要綉一塊黑布以示哀悼等等。
具體的落實,還要看當時的皇帝。
回到家裏之前,賈璉收到了最新的消息,太上皇已經陷入昏迷,處在彌留狀態,估計就是這幾天的事情了。
賈璉想到了春遊時在心裏一閃而過的念頭,覺得應該跟自己沒太大的關係。
國喪還有許多繁瑣的注意事項,但被太上皇的政策限制在一個月內。
按照太上皇的定下的制度,喪禮主打一個死了儘快埋,不要耽誤活人的生活。
太祖年間的類似案例賈璉看到了一些,其中前朝丁憂三年的規定,被太上皇削減為三個月,即便是個人意願,官員也被強制最多一年。超過這個期限,永不錄用。按照太上皇的話來講,父母不會希望因為丁憂影響兒子的前程,忠孝不能兩全,光宗耀祖本身就是最大的盡孝。
這些規定中有三個月不得行房一條,在賈璉看來這就比較反人類了。也許是太祖的惡趣味也未可知,就是想折騰一下臣子們。
做官的不比做百姓的,很多同僚的眼睛盯着你,三個月不得行房,明年的官員孩子生育率肯定是要受影響的。
時間不對,肯定要被同僚抓小辮子的,更別說出去嫖宿之類的事情,那真是被人抓住了往死里整都不冤枉。
沒tt的時代,趕上國喪,做官的太慘了!
賈璉掩卷長嘆!
當然了,也不排除有一些中年官員暗暗竊喜,有國喪規定背書嘛,母老虎也只能先忍着一點。
三日之後,朝廷正式發喪,太上皇薨於西山皇莊。
事先早有準備的承輝帝,開始有條不紊的辦理喪事,同時也不能耽誤國家政務的處理。
賈璉哀嘆之餘,也只能遵守規定,參加了一系列的葬禮活動。說不耽誤公事是不肯能的,但也只能每天早出晚歸的,硬撐着。國喪期間,休沐日也取消了。承輝帝心裏怎麼想的不得而知,只知道這次國喪,朝廷抓的特別嚴格,承輝帝三令五申,必須嚴格遵守太祖關於國喪的一切規定。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四月初一,快馬急報進京,烽火自東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