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村長登門
楊興武看完英語書,心裏的擔憂頓時放下大半,本來他還有點擔心如果學的是偏僻的小語種,自己直接就掛了!
幸好學校的老師是學英語的,雖然水平不咋樣吧!
但是在高考剛恢復沒幾年的時間裏,大家水平的差不多,如此以來,楊興武以他這還沒忘完的四級水平,重新拾起來之後,說不定還能成為自己的優勢科目。
就算其餘科目沒有進步的空間,楊興武的英語成績至少能提高20分。
以原主500分的水平,加上這二十分勉強可以夠到本科線。
至於為何理科滿分成績710分,五百分以上才有資格考上大學?
那也很簡單,誰讓自己地處高考大省?
要是在京城,以原主的成績根本不用發愁上大學。
雖然高考全國都是一張卷子,但是各地的高考錄取分數線相差卻是極大。
以京城舉例,理科500分足以上本科,但是放在魯省連大專都夠嗆!
有鑒於此,在千禧年之際,三位勇士狀告國家機關,自那之後,諸多省份陸續開始自主命題,算是裹上了一層遮羞布。
原主的遭遇和那三位勇士何其相像。
楊興武嘆息一聲說了句:
“兄弟走好!”
整理好思緒之後,他又開始翻開語文和政治科目的教材,都是一些常規的知識點。
最後翻開理化生的課本,楊興武本身是教高中數學的老師,理科這些科目的相關性挺多的,稍微熟悉幾天就能很快上手。
而且穿越之後,記性也好了不少,這樣早上起來就能背背英文單詞,提高詞彙量,兩個月的時間完全夠他複習的了。
想到這裏楊興武對於高考越發有信心。
楊興武整理出原身各個科目的筆記本,打開一看上面密密麻麻擠滿了知識點。
筆記本已經有點泛黃,不少地方已經破損,看來原身經常翻看的緣故。
看着原主的這些遺產,楊興武不禁為之動容,原主確實很努力,用了十年時間才能與劉建軍這些同學處在同一起跑點,他夜以繼日的學習,只為考上大學,好讓自己的父母與兄弟姐妹過上好日子。
沒想到到頭來卻是一場空,初讀范進中舉,少時的意氣風發,讓人不屑一顧,人到中年卻發現人人都是范進,卻遇不到賞識他的主考官。
……
楊興武看着滿地的書籍感慨萬千。
過了許久,這才收拾好心情,繼續看書。
晌午,楊興武看母親沒有回來,想必是在舅舅家幫忙。
晌午飯是大妹楊小蘭做的糊塗湯,又熱了三個饅頭。
楊興武給妹妹燒鍋。
兄妹三人一人一碗湯一個饅頭,就着鹹菜,就是一頓午飯。
吃過飯,楊小蘭去刷鍋,楊興武帶着小妹去午睡。
吃過飯就容易犯困,早上一大家子起來的也早,小妹楊小紅早就瞌睡的直點頭。
下午醒來的時候,楊興武就看到母親在屋裏納鞋底。
起身下炕之後,來到母親跟前。
“娘,舅舅那邊咋樣?”
“你醒了?還不錯,你舅他們也去市裡了,不過到了也該下午了,晚上應該不回來,不過他們帶了被子,到時候就睡架子車上!”
王招娣看到兒子醒了很是欣喜。
“那不錯,就算下午賣不完,早上工人去菜市場買菜的時候也能賣!”
“對,我就是這麼跟你大舅說的!”
楊興武陪着母親說了會兒話,又開始複習起來。
娘倆兒一個納鞋底,一個看書,互不干擾,只有偶爾的清風拂過庭院。
不知過了多久,這靜謐的氛圍被人打破。
“春生哥,春生哥在家嗎?”
楊興武聽到動靜連忙出了堂屋,走到院子門口。
與其說是門,不如是說柴扉。
所謂的門不過是十幾根荊條綁在一起,門不高,只到腿部,使勁兒一邁就能跨越。
楊興武走到門前,看到是村長,還不待他打招呼。
就聽到門外的人喊道:
“興武醒了啊?咋樣好點沒?”
“好多了,建國叔你找我嗒有事?快進屋說話!”
楊興武一邊開門,一邊招呼着楊建國進屋。
楊建國跟着楊興武進了堂屋,先是跟王招娣打了個招呼,看到八仙桌上的課本,不由得誇攢道:
“興武還是這麼用功,想來今年一定能考上大學!”
“建國叔,過獎了!”
楊興武從東屋搬出一張椅子,讓楊建國坐下休息。
王招娣去廚房給楊建國倒了一碗白開水,送到堂屋之後,自己就拿着鞋底去了村口,跟左鄰右舍嘮嗑去了。
楊建國看着家裏只有楊興武在家,這才神神秘秘的問道:
“興武,你跟叔說實話,你家是不是找到賺錢的路子了?”
聽到這話,楊興武倒也沒太過驚訝,畢竟麥穗都是一畝地一畝地的少,鄉親們稍微留意一下就能發現。
在麥穗即將成熟的時候,如果家裏麥穗平白無故少了一大截,鄉親們肯定會到村口罵上倆小時不帶重樣的話。
現在楊開山一大家子少了幾畝地的麥穗,還沒有絲毫動靜,再加上早上下地早的人撞見過,鄉親們哪裏還不明白,楊開山這是是找到了賺錢的路子。
於是就有好事者把這個事情捅到大隊去了。
楊建國身為村裏的大隊書記兼村長,知道此事之後,又想起楊開山前天找他借牛的事。
把這些零散的事情串聯起來,事情就很明顯了。
這才有了楊建國登門的事情。
在看到楊春生家裏只有楊興武這一個男丁在家時,他也顧不得以大欺小,直接問了出來。
畢竟鄉親們的日子都不好過,多一條路,就是多一個活命的機會。
楊建國在問完話后,目光就緊緊的盯着楊興武,以期從他嘴裏套出點話來。
卻不料想楊興武直接承認了。
“對,確實是找到一個路子!”
楊建國聽到這話頓時一呆,連忙迫不及待的追問。
“能帶上鄉親們嗎?”
“能是能,但你能保證自己讓鄉親們都聽你話嗎?”
“啥意思?這賺錢和聽話有啥關係?”
“建國叔,都說物以稀為貴,我們一家賣麥穗,跟咱們全村都賣自然不一樣,更何況整個市裡又不止咱們村種地,到時候鄉親們把麥穗割下來賣不出去,你想過後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