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卷 馬家軍西域征服史(一)背景

番外卷 馬家軍西域征服史(一)背景

西域,這片神秘而遙遠的土地,幾百年來一直是漢家兒郎們心中嚮往和渴望的地方。

只是,由於這個時代的交通、通訊條件所限制,大漢王朝對於西域的控制和管理,經常時不時的出現一些問題。

王朝強盛時,西域諸邦國皆為漢室藩屬,中央甚至有設置了西域長史府專門負責管理和經營西域。來自中亞、西亞乃至更遙遠的歐洲的貨物,在駝鈴聲聲的伴隨下,在無邊夕陽的映襯下,一路慢慢地通過西域,走向中原。

這些貨物裏面,既有着中原原本不具有的香料、農作物、水果、蔬菜等有益於改善民生的新作物品種,也有着為上層統治者所喜好的玉石、寶馬、域外特產等奢侈品。

而中原向西域輸送的貨物和通過西域向西邊更遠的國家輸送的產品,那就更是不計其數了。絲綢,瓷器,茶葉、絹布、漆器等等,廣受歡迎。

只是,對於漢王朝這樣的軍事帝國而言,商業貿易雖然可以互通有無,繁榮貿易線一帶的經濟,滿足統治者和貴族們的窮奢極欲的需求,是一個不可或缺的貿易通道。但這卻不是他們最看重西域的原因。

西域第一次展現在漢朝人眼前,是在漢武帝時期。

上台六年後的漢武帝,在熬死了自己的祖母太皇太后竇氏之後,終於得以掌握帝國大權。他一改之前文景兩朝休養生息的國家政策,開始準備大規模開拓疆土,建功立業。

而有着自己祖父漢文帝劉恆、父親漢景帝劉啟兩人四十餘年來勵精圖治所開創的“文景之治”所帶來的國力積蓄,漢武帝劉徹也確實擁有了開疆擴土的資本。

馬匹、錢財、布帛、糧食、兵甲、強兵、猛將,這些對於戰爭來講極為重要的各個組成因素,漢武帝劉徹都已經具備了。他急切地想要大展宏圖,一鳴驚人。

而他所瞄準的第一個敵人,自然是漢帝國數十年來的生死大敵——匈奴。

除了剛開始的“馬邑之謀”被匈奴識破,早期的漢匈戰爭由於漢軍不熟悉騎兵作戰的方式吃了虧之外,漢武帝的對外戰爭,可以說是一帆風順。

河套之戰、河西之戰、漠北之戰。

衛青、霍去病。

擊破匈奴在陰山下的王庭。

奔襲匈奴祭天祀祖的龍城。

奪取匈奴的祭天銅人。

佔據肥沃的河套平原,恢復戰國時趙國和秦朝時的故地。

納河西走廊於治下,斷絕匈奴和羌人的聯繫。

主動出擊,大破匈奴,使得漠南無王庭。

追亡逐北,深入大漠,擊敗匈奴單于親自率領的大軍。

封狼居胥,永傳青史。

三場大規模戰爭,十年間大破敵國。

然而,漢武帝的雄心是無比空前的,眼下這些成就,哪怕分出一半來給其他帝王,對方可能都會欣喜若狂。但對漢武帝而言,僅僅這些還是不夠的。

他要徹底掃滅匈奴這個橫貫蒙古草原,從遼東延伸至中亞,東西萬餘里的百蠻大國。

他要徹底解決漢帝國的心腹大患!

於是,他的目光便投到了西域。

匈奴在遭到漢朝的前所未有的強力狙擊下,開始了轉移策略,畢竟,他們本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族,被稱為“行國”,不與中原定居的農耕文明等同。

而它們轉移的方向,一是漠北,二是西域北道和中亞草原。

從總的方向上來看,就是向北、向西。畢竟,漢朝在他們的南面,逃得越北就離這些恐怖的漢軍越遠。而東方則是大海,所以西部的西域北道和中亞草原,也成為了它們主要的遷移方向。

漢武帝是不肯因為難度上升就放棄了徹底掃滅匈奴的打算的,想要去往漠北,得經過橫梗在蒙古高原中部的大漠,難度極大。西域,就成為了另一個值得考慮的方向。

況且,漠北除了匈奴,基本都是些附屬於匈奴的游牧民族小部落。而西域,尤其是西域南道,在那流沙瀚海邊緣的綠洲之上,則是有着一個個定居於斯的城邦小國。

這些城邦小國,由於距離漢朝絕遠,道路不通,竟然一個個都投靠了匈奴,作為其藩屬和附庸。這在漢武帝看來是無法接受的。

試問,哪一個雄心勃勃的君王,不渴望萬國來朝的盛舉?哪一個冉冉向上的國度,不渴望成為世界的中心?哪一個國家的子民,不渴望自己成為一等人?

而西域南道三十六國,明明是和漢朝一樣的定居民族,被稱為“邦國”的存在,卻投向了與之生存方式完全相反的匈奴。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為了擊破匈奴右臂,也為了讓自己成為更多國家的燈塔,成為他們仰望的中心國度。漢武帝做出了出兵西域,威服各國,驅逐匈奴的新戰略。

然而,由於漢武帝得勝後過於志得意滿,國內的儒生和貴族目光短淺,認識不到佔據西域的長遠好處,天之驕子的霍去病和衛青逐漸離世等原因,漢武帝終究沒能在生前完成這一宏願。

然而,漢武帝封宗室罪女為公主,下嫁給西域北道大國、與匈奴同為“行國”的烏孫國國王,與之結盟。又派遣貳師將軍李廣利兩次出兵,攻破了西域南道邦國里最為強大的大宛,收取了那裏優良的馬種“汗血寶馬”,改善了漢朝戰馬的質量。

以上種種措施,都為漢朝之後的經略西域和徹底將其納入版圖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再加上漢匈之戰尚未進行時,漢武帝就派遣張騫出使西域,掌握了大量西域諸國山川地理、風土人情、關隘險要、交通線路等方面的第一手資料,後來在漠北之戰前後,又派遣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加深了漢王朝對西域情報和消息的了解。

貳師將軍在攻打大宛的途中屠滅了不服漢朝的輪台國,也為漢朝在西域立了威。

以上這一切,使得漢朝後來在西域的治理有了方方面面的條件。

漢武帝下達輪台罪己詔之後,漢軍停止了對西域的攻略,轉而開始休養生息,積蓄國力。數年後,漢武帝辭世,年幼的漢昭帝繼位。輔佐大臣霍光經過數年的政治鬥爭,擊敗了自己的對手桑弘羊、上官桀、鄂邑長公主和燕王,開始獨攬大權。

霍光雖然擊敗了自己的老對手桑弘羊,並在授意屬下召開鹽鐵會議的時候,利用關東的儒生們狠狠地抨擊了桑弘羊的經濟政策和政治主張。然而,桑弘羊倒台後,霍光立馬便體現出了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所必備的素質:廢其人,不廢其政。

利用儒生抨擊桑弘羊,只是為了讓他威望大失,好叫自己奪取大權。但權力到手之後,他卻重啟了桑弘羊在西域屯田的主張,派遣親信傅介子出使西域,再度和西域諸國相往來,意欲重整漢武帝時的對外政策。

經過十幾年的休養生息,此時的漢朝,確實又有了發動幾場大戰的實力。霍光的打算可以說是很精明了。如果真讓他成功攻略西域,屆時其威望怕是要如日中天。到時候,權臣還能不能安心地在自己原本的位置上呆下去都是兩說。

可惜的是,霍光這位漢武帝晚年頗為信任的寵臣,將江山社稷和年幼的新帝交付給他的權臣,依舊沒有實現佔據西域的宏圖盛舉。

就在霍光決定要重新經營西域數年後,年輕的漢昭帝染病身亡,未留下任何子嗣。皇位空懸,經略西域的事情只能先放下。好不容易搞定了繼位的人選,然而新帝昌邑王劉賀只坐了不到一個月的皇帝,就被霍光廢除。

之後,經過多方面挑選,在巫蠱之禍中倖存下來的皇曾孫劉病已上位,並改名為劉詢,史稱漢宣帝。而年老的霍光,也在享受了幾年最後權勢滔天的日子后,便駕鶴西去。

霍光病逝兩年後,霍家謀反,雖然掌握了京城中大量的關鍵職位,但由於核心人物已經故去,剩下的子侄輩能力又極為平庸,所以這場叛亂沒多久便被平定了下去。

漢宣帝除掉了霍氏后,迅速安排自己人上位,掌握了國家大權。而後,這個年輕的皇帝終於實現了幾代前輩人的願望。先是派遣常惠出使烏孫,鞏固兩國盟誼。又讓常惠帶兵協助指揮烏孫國的騎兵,在嫁到烏孫的解憂公主的協助下,與匈奴大戰一場,斬獲頗豐。

而漢宣帝也派遣五路大軍出征,大敗匈奴主力,將其趕出了西域北道,掌控了從中原進入西域的交通要道,並威服了西域諸國。

數年後,漢宣帝在西域設立西域長史府,鄭吉擔任首任西域長史,負責經略西域,管理西域諸國。漢宣帝徹底解決了西域問題,驅逐了匈奴人之後,還立了“漢宣定胡碑”,其中寫道:“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為漢土。”

此時,漢王朝經過數十年努力,前仆後繼,終於確立了自己在西域的統治地位。

然而,如果事情一直這麼順利的話,馬家軍也就不用再度出兵,攻取西域了。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三國戰神馬孟起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軍事歷史 三國戰神馬孟起
上一章下一章

番外卷 馬家軍西域征服史(一)背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