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一章 極端星體
這,似乎可以算是對於執政委員們有關“幕後存在不允許人類文明晉陞為五級”這個推測的一個側面左證。
而,按照之前決議,如果確認了這一點,那麼,人類文明便要着手策劃脫離銀盟的事情了。
但……這件事情的意義實在太過重大,甚至於直接關係到人類文明的命運。略微一個不好,立刻就是身死族滅,整個文明都會從銀河系之中除名。
“必須要更加慎重。”
默默思考良久,劉淵緩緩開口:“一個側面的佐證,不足以完全證實我們之前的猜測。我們需要更多的證據。”
伴隨着距離的縮短,一顆黯淡的星球出現在了可見光波段的望遠鏡鏡頭之中。
於是,單純的在光壓的推動之下,恆星物質便可以掙脫自身引力,被大規模的拋灑到星際空間中去。
白矮星引力場雖然極強,但還是無法達到要求。黑洞的引力場足夠,但基於黑洞無毛原理,韓陽無法觀測黑洞內部變化,也被排除。
這是一顆十分奇特的星球。
“我們的猜想,是惡意的締造者文明不允許我們晉陞為五級文明。既然如此,那就試探的更直接一些,我們直接對暗力理論展開衝擊!”
此行危險重重,極有可能全部死在浩瀚星海之中。讓真人科學家去冒這麼大的風險,韓陽可捨不得。
整個宇宙,它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一顆中子星。
離開了空天母艦,總計幾百艘各類型飛船開始緩慢前進。
這種基本力,塑造出了如今的暗物質和暗能量的格局。
約一百萬年前,原始人類尚且處於石器時代的時候,它的前身,一顆質量約為太陽2.6倍的白色亞巨星走到了生命的末期,發生了超新星爆炸。
必須要對這兩者具備足夠深刻的理解,搞清楚它們的存在形式和運行規律,找到一整套理論來描述它們,並將它們與之前的四大基本力統一在同一個框架之下,才能算是更進一步了解了這個宇宙。
更有一些極端的藍巨星,其亮度甚至於可以達到或超過愛丁頓光度極限。
比如地球的逃逸速度,是11.2公里每秒。也即,一個物體從高處落向地球,無論其原始位置有多高,在不考慮空氣阻力等影響的前提之下,它撞擊地球的最高速度只能達到11.2公里每秒。
韓陽知道,暗力理論主要用於描述暗物質和暗能量。
也即,一個物體想要從中子星表面逃脫,它的速度必須要達到光速的二分之一才可以。否則,就只能被束縛在中子星之上,永遠也逃脫不了。
由此,中子星具備了極高的密度。
就算引入相對論效應作為修正,這顆中子星的逃逸速度也達到了約15萬公里每秒,達到了光速的二分之一。
但如果這個人能豁得出去,想要爆發出更強大的能量,那中子星是一個極好的選擇。
它的電子被直接壓進了原子核,與質子合併成了中子。
它是一顆中子星。
組成這顆恆星的大部分物質,被這幾乎可以稱之為宇宙之中最為猛烈物理過程的爆炸炸碎,直接被拋灑到了太空之中。
核心的約0.9倍太陽的質量,則被爆炸所造成的對內部的極度壓縮,直接壓縮成了這顆半徑僅有18公里的渺小星體。
在人類文明的星表之中,它被編號為rxj-3754,位於南冕座方向,距離約為470光年。
就像是此刻被人類科考艦隊選中為目標的這顆中子星,其表面重力便高達地球的數十億倍。如果不考慮中子星自轉,以及相對論效應的影響的話,它的重力加速度甚至於超過了光速。
當然,這五萬人全都是韓陽所操作的假人,一個真人都沒有。
執政委員們各自默然點頭。
如此巨大的質量,如此微小的體積,賦予了中子星極為恐怖的表面重力。
他不需要做其餘任何事情,只需要跳向中子星即可。中子星的重力加速度會自動將其加速到0.5倍光速的速度,然後令其重重砸向中子星。
幸好此次搭乘空天母艦而來的各艘科考飛船等俱都做了最為完備的提前準備,此刻才能在這片空間之中生存。
暗物質具備一種十分奇特的性質。它看不見摸不着,比中微子還要神秘。目前僅能確認,暗物質與顯物質之間,僅僅存在引力相互作用,不存在其餘任何作用機制。
早在二級文明階段,人類科學家們便已經知道,宇宙之中的萬千星辰,浩瀚塵埃,龐大河系,等等等等一切可見的物質,其質量加起來,僅僅只佔到整個宇宙總能量的20%左右。
但這顆星球的距離僅僅只有幾千億公里而已,還不到零點一光年,但呈現在望遠鏡鏡頭之中,卻仍舊是一個小亮點,完全看不到形狀。
白矮星的密度,約為一立方厘米幾噸的樣子。但一立方厘米的中子星物質,其密度卻可以高達白矮星的數千萬倍,達到了約一億噸,甚至更高的質量。
這些質量全部會化作高能帶電粒子流,如同當初韓陽通過重力炸彈所引爆的那顆矮行星一樣,橫掃整個星系。
如此劇烈的溫度和亮度帶來了超強的恆星風,讓藍巨星就像是洒水車一樣無時無刻不向太空拋灑物質。
剩餘約80%,全都是暗物質和暗能量。
由此,中子星這個更高的平台,做到了讓一名普通人爆發出了遠超自身極限的能量。
在此刻望遠鏡的倍率之下,遠在數光年之外的恆星,都能呈現出圓盤狀的形狀,而不再是一個小光點。
那是一顆半徑僅有18公里的微小星體。
有些較為狂暴的藍巨星,一秒鐘就能向太空之中拋灑相當於一整顆地球的質量。
在強力、弱力、電磁力、引力這四大基本力之外,暗力,大概可以算作是第五種基本力。
一個人能爆發出多少能量?
二六零五:f七零零:四三:六零零零::六c八
逃逸速度的另一面,則是星體引力場可以為外來物體加速的速度上限。
韓陽下定了決心。
於是,這一整顆星球,便全部由中子組成。且,中子也被密集的壓縮到了一起,相互之間幾乎沒有空隙。
但中子星不同。它內部不存在這個空隙。
在尋常環境之中,人力極為有限,不過是最多舉起百來公斤的東西罷了,換算成能量,不過一千焦耳左右。
而恆星的亮度一旦到達愛丁頓光度極限,恆星自身釋放的光的光壓,其壓力便會超過恆星自身引力對於自身物質的束縛。
現階段的人類文明,雖然還未完全消化來自於雲光文明的科技,更不要說將學習到的東西真正轉化為生產力和戰鬥力,但在某些分支科技層面,已經達到了雲光文明的高度。
不過探測設備顯示這一片區域之中的各種輻射異常之強,甚至比藍巨星周邊的輻射還要強大。
要想更深入的了解宇宙底層運行規律,暗物質和暗能量是一道繞不過去的門檻。
它的引力場足夠強,但又不至於強到令光都無法逃脫,韓陽仍舊可以通過一些手段來檢測發生在它內部的變化,由此,韓陽不惜遠航數百光年距離,來到了這顆中子星旁邊。
等等等等,一切正常物質其實都是中空的。
不過在韓陽看來,此刻的研究,說是預研都算不上。以衝擊四級文明萬有理論,將引力真正統一起來作為對比的話,此刻對於暗力理論的研究,大概勉強能算是牛頓剛剛看到一顆蘋果掉在了自己面前。
高能伽馬射線、x光,各種各樣的核輻射,速度極快的帶電粒子流等,橫掃這片浩瀚虛無的太空。
這是人類文明歷史之上第一次有明確目的,且具備了一定基礎的,對於暗物質和暗能量所展開的研究。
這意味着它具備極端微小的體積。但,它卻是這一片星域之中唯一存在着的宏觀星體了。
這便是暗力理論。掌握了暗力理論,便可以成為五級文明。
搭乘這座空天母艦離開太陽系的人類科學家數量在兩萬左右,算上一些後勤、支援、工業人員等,總數達到了五萬。
這又不是小孩子在玩猜大小,猜錯了也無所謂。
而這顆中子星的逃逸速度達到了15萬公里每秒,也即,它可以將落向它的物體加速到15萬公里每秒的速度。
由此,想要探測暗物質,找一個具備強大引力場的地方作為試驗場,便成了必然。
桌子,椅子,饅頭,麵包,麵條,水,金銀銅鐵……
眾所周知,身為質量最大的一類恆星,藍巨星具備超高的亮度和超強的輻射。
這一過程,不要說電磁力,便連電子簡併壓力都無法抗拒。
如今的韓陽已經確定,在這種神奇的星體周邊,便隱藏着暗力理論這一更深層次描述宇宙底層運行規律的理論的奧秘。
距離再度拉近,它卻仍舊是一個小亮點。
由此,中子星便成為了向暗力理論發起衝鋒的唯一備選。
這裏距離太陽系約470光年。這裏與其餘的星際空間一樣,浩瀚虛無,冰冷黑暗。
約五年時間之後,伴隨着一陣光影變幻,空天母艦在浩瀚太空之中現出了身影。
那是四級階段人類文明所製造出的飛船都不願意靠近的地方。
光也是有壓力的。光線照射在物體之上,便會對物體產生一個壓力。地球時代,人們還曾設想過製造出巨大的光帆,藉助太陽光的光壓來進行宇宙航行。
在這顆渺小卻強大,具備足以毀天滅地威能的星球旁邊,人們的科考基地和飛船,以及高達10萬公里每秒的速度瘋狂圍繞着它旋轉,幾乎每一分鐘左右便圍繞着它旋轉一圈,且頂着相對論鐘慢效應的影響,在厚重裝甲和防輻射層的影響之下,展開了對它的嘗試性研究。
可想而知,藍巨星周邊的輻射會多麼強大,環境會多麼惡劣。
相比起白矮星,正常物質的密度就像是真空一樣稀薄。但相比起中子星,白矮星的密度也如同真空一樣稀薄。
在這個速度之下,一個體重為70kg的普通人,通過與中子星的撞擊,將釋放出約7.88*10^17焦耳能量。而地球時代大名鼎鼎的沙皇炸彈,其爆炸之後釋放的總能量也僅有4.2*10^17焦耳左右,大約僅有這個數字的一半。
氫元素等較輕的核素在藍巨星內部劇烈的反應着,其速率甚至於高達太陽這種普通恆星的數百萬倍。
在執政委員會的安排之下,那艘五級文明的空天母艦再次被調了出來,開始載着一些科研學者,以及大量的試驗裝置,離開了炮火隆隆的太陽系,向著南冕座方向飛行而去。
飛船之上的可靠設備探測到了相當於0.9倍太陽質量星體才能營造出的引力環境。以及,這一片星域之中那連藍巨星都無法比擬的輻射環境,除了它之外,也實在找不到其餘的候選者。
中子星便是這樣一種極端、極限、且神奇的星體。
而此刻,這一片空間明明一片黑暗,絲毫看不到恆星的影子,但這裏的環境卻比藍巨星周邊還要惡劣。
質量如此巨大,輻射如此強烈,體積……卻這麼一點?
科考飛船再度靠近,在全功率開啟的抗輻射設備幫助之下,終於平安無事的來到了距離它僅僅一百多萬公里的地方。直到這個距離,望遠鏡才完整的拍攝到了它的圓盤狀結構。
到了這個層次,從一些不重要的側面,對於暗力理論展開嘗試性的研究,已經可以做到。
連經典力學都沒有掌握,更不要說狹義和廣義相對論和量子力學。連這都沒有掌握,更不要說後續的大統一理論和萬有理論。
但這,卻是一個明確的信號。一個人類文明不甘心於被困在四級文明階段,要向更高層級展開衝擊的信號。
數萬人在韓陽的操縱之下展開了數據收集和分析。韓陽的其餘注意力則在密切關注着外部的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