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關鍵轉折
第1199章關鍵轉折
強勢,穩定,耐久——
誰能夠想到,這居然是用來形容“大象”票房成績的?
一直到上映第三周,“大象”的周末票房數據終於首次迎來跌幅。終於!“名利場”甚至出新聞了,周末票房數據上漲不是新聞、下跌才是,這樣的盛況自“鐵達尼號”以來就再也不曾見過,現在卻在一部獨立藝術電影身上重演,着實令人哭笑不得。
票房成績遠遠超出預期,然而HBO依舊沒有沖昏頭腦。
“大象”始終沒有進入全面公映階段,上映院線數量的峰值就在第九周,一千兩百三十三間,隨後一周,HBO沒有繼續擴映,而是開始收縮放映規模,並且有條不紊地漸漸收緊院線數量,延長上映周期。
一來,HBO不認為其他路人會喜歡,依舊如此判斷,沒有全面公映的必要。
二來,HBO認為市場潛力已經挖掘得差不多了,沒有必要貪心,與其全面擴映放手一搏,不如收縮放映規模細水長流。
事實證明,HBO的判斷是正確的,理智而冷靜、銳利且準確,儘管電影沒有全面公映,但後續放映的票房曲線始終保持穩定,沒有出現口碑反噬,也沒有出現數據斷崖式下跌,整個放映周期完美收官。
HBO依靠精準的市場定位和明確的風向預判,為荷里活電影公司好好上了一課。
HBO的發行策略允許“大象”持續發光發熱,後續市場潛力一點一點發酵,和其他頒獎季作品的急功近利形成對比,反而在市場挖掘出更多可能。
“大象”,最終在北美電影市場整整上映二十周,從洛杉磯和紐約開始,最後也同樣在洛杉磯和紐約結束。
北美累積票房定格在七千兩百萬美元!
為此,“娛樂周刊”以調侃的口吻撰寫一篇專訪。
“安森-伍德職業生涯首次滑鐵盧——
一次顛覆性、史詩級的成功。”
單純從數字來說,這是安森職業生涯第一部北美票房沒有能夠突破一億美元的作品,在連續四部作品書寫輝煌創造奇迹之後,遺憾地沒有如同湯姆-克魯斯和威爾-史密斯一樣延續強勢,止步在第四部而已。
但是,這真的是“滑鐵盧”嗎?
顯然不是。
三百萬美元投資,最終北美票房七千兩百萬美元,整整翻了二十四倍。
根據業內人士預估,HBO憑藉這一部電影收益將近三千萬美元。
單純從收益數字來說,還是比不上“蝴蝶效應”;但從以小博大層面來說,“大象”更勝一籌,HBO幾乎可以說是躺贏,而且電影還登頂金棕櫚。
不久前,人人羨慕新線影業,成為假期檔最大贏家;而現在看來,HBO才是年末收官的真正勝利者。
更何況,“大象”還有海外票房呢。
HBO再次展現自己的睿智,“大象”在北美本土還是擁有票房爆發的土壤,畢竟電影是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在海外市場,其他國家地區對於槍支有着嚴格管制,觀眾對這部電影的共鳴和聯繫就不足了。
所以,HBO沒有花費精力鋪墊海外發行,早早在康城電影節就轉手把電影的海外發行權賣了出去。
不過,作為金棕櫚得獎作品,“大象”還是具有一定號召力的,最後在海外三十七個國家地區發行上映。
當然,和“蝴蝶效應”不同,在海外地區,“大象”也同樣在藝術院線上映,整個發行和宣傳顯得低調多了,面臨的難題也始終客觀存在,可想而知,電影的票房前景面對更多挑戰。不同國家地區的發行公司主要還是圍繞金棕櫚以及安森展開宣傳,再期待着“蝴蝶效應”狂潮能夠幫一些忙。
從種種跡象來看,“大象”在海外市場的水花可能不大,然而,降低期待之後,電影反而帶來了驚喜。
最後,“大象”的海外票房數字定格在三千九百萬美元,主要來自歐洲,放映周期甚至比北美更漫長,在法國放映了整整一年,在英國也放映超過三十五周,一系列小小驚喜成功組成了一個意外的大驚喜。
令人眼前一亮。
和“蝴蝶效應”海外市場的瘋狂反應,“大象”的成績自然不值一提,也完全無法和北美數據相提並論。
但是,這樣一部實驗性的獨立電影,依靠金棕櫚光環、安森光環,最後讓海外三十七個國家地區的發行公司全部實現盈利,絕對堪稱一場巨大勝利,一時之間,發行公司的業內人士們紛紛投來視線——
安森-伍德。
經此一戰,這個名字在國際市場之上的價值已經截然不同。
像湯姆-克魯斯、威爾-史密斯那樣能夠帶動類型電影票房的巨星固然難得,但像湯姆-漢克斯和梅麗爾-斯特里普那樣兼具類型電影和藝術電影票房吸引力的巨星卻是十年一遇。
“鐵達尼號”之後,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紅得發紫,整個行業萬眾矚目,並且期待他接下來的發展。
略顯可惜,一直到去年,萊昂納多才終於從名利狂潮的衝擊之中緩過神來,正經地回歸演員工作,一部”紐約黑幫”正式登場,接下來萊昂納多即將和馬丁-斯科塞斯繼續合作,拍攝一部傳記電影“飛行家”。
而現在,安森後來居上,在“蜘蛛俠”的火爆之後持續輸出,轉眼就儼然已經能夠和萊昂納多相提並論,接下來安森也即將出演一部傳記電影“與歌同行”,這是否意味着安森接下來準備挑戰萊昂納多的業內地位呢?搓手期待。
如此,這般,當所有人視線全部聚焦在頒獎季喧囂之上卻想當然地忽略“大象”的時候,這部金棕櫚得獎作品卻悄無聲息地在藝術電影市場收割一片關注,最終電影的全球票房不可思議地邁過一億門檻——
一億一千一百萬美元。
下巴脫臼,眼鏡碎裂,瞠目結舌。
等等,多少來着?
一億?怎麼可能?
我們現在正在討論的是“大象”嗎?
即使親眼看到統計數字也還是覺得離譜,這部電影居然成為格斯-范-桑特職業生涯第二部票房破億的作品。
第一部是“心靈捕手”。
不要說媒體和專業人士了,就連格斯自己在接到記者電話的時候第一反應也是,“愚人節快樂。”
一切,顯得不可思議。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驚喜也是一個衝擊,那麼,這是否意味着,安森的演員職業生涯迎來重要轉折?
不止是票房號召力層面,還有……花瓶標籤?(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