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蘊神靈府
陳玉華早早收功之後,簡單收拾了之後,便回到了洞府之中。
隨後不緊不慢開啟洞府防衛,將洞府秘密隔絕起來,從懷中取出一方青玉色的玉佩,看着它不禁發起了呆,露出了苦笑。
此方玉佩便是陳玉華最大的秘密了,只見他神識經過泥丸宮時,突然一股吸力從碧綠色光點傳來,意識來不及反應,便被捲入了一方青白二色朦朧的世界。
結界中飄浮着一座懸浮在空中的島嶼,四周雲霧繚繞,被結界阻隔,結界外一片灰朦,寂滅。
陳玉華此時收定心神,把握神識中的聯繫,未過多久青白二色結界傳來陣陣親切感,很快陳玉華便進入了結界中。
在空間中有着三畝靈田,種植着陳玉華從外界尋回的珍貴靈草靈藥,以及一畝二階上品紫靈米。
這些年,陳玉華之所以修為勇猛精進,離不開利用蘊神佩靈府空間快於外界的時間流逝,多年下來,陳玉華髮現時間流逝大約為十倍左右。
利用時間流逝差低買高賣,在修仙界做着倒爺的生意,低買收集常見二階中上品未成熟靈草靈藥,於靈府空間種植數年,靈藥便多了幾十年葯齡,從而高價售賣,或向家族換取修鍊資源,靈丹妙藥。
利潤還是十分可觀,若非數量過多會引人生疑,也不至於每年出手少量靈藥,或許只有日後修為提升,突破築基期,便可以藉助家族數百年種植的名義大量出手。
例如,九華靈山上少量種植的二階上品靈米紫靈米,三年一熟,家族中只有高階修士才可日常服用,家族長老每年不過分到少量數十斤而已,陳玉華於靈府空間藉助十倍時間流逝差,可做到一年三熟,每日服用,單就僅這一樣,比家族築基長輩吃得都好。
不過,他卻不能同任何人說起,匹夫無罪,懷璧其罪,若是透露分毫,稍有不慎便會引來殺身之禍。
我來,我看,我征服!
那是中二少年的想法,前世剛出社會總想依靠自己出人頭地,卻飽受社會的催殘毒打。
相較而言,修仙界這個由修仙者組成的社會,更是將將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奉行到極致。
所以,沒有實力之前還是先苟着吧!
畢竟,苟者為王!
這還是前世某位朱皇帝“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皇帝策略,簡而言之,高度概括濃縮為“苟者為王”四個字。
而修仙家族,由於靈根的遺傳性,修士不斷開枝散葉,形成以血緣為紐帶的修仙家族,若是由宗門師派弟子被派遣前往世俗開枝散葉形成的修仙家族,若是實力強大又可被稱之為“世家”。
可修仙界宗門師派的力量普遍大於修仙家族,除少數傳承久遠家族,擁有金丹元嬰修士坐鎮外,可成為金丹世家名門世家,然而那畢竟是少數。
在梁國修仙界,絕大部分紫府築基家族都是宗門附屬家族,年年上貢,歲歲稱臣。
不過相較而言,比起似無根浮萍四處漂泊的散修,大部分家族,宗門修士都看不起他們,稱他們為修仙界的“流浪乞丐漢”。
這固然同宗門家族修士高高在上的心態有關,但也離不開絕大多數散修自私自利,經常坑蒙拐騙,招謠撞騙,從導致聲名狼藉,名聲並不好聽。
散修的來源很廣,有沒落破敗的修仙家族修士,也有身具靈根偶然撿到修仙功法成了踏入修仙界的世俗凡人,還有一類則是散修之間的父子,師徒傳承。
陳玉華自然沒有這種看不起散修的想法,由於前世混的也同散修差不多,甚至比他們還慘!
他自是沒有看不起散修的想法,但也不想成為散修,無依無靠,處處受人剝削壓迫,所以在修仙界成為散修真的是一件很苦逼的事情!
至於門派則是修仙界漫長歲月中形成的利益集合體,一般都有着自己的功法傳承,依靠師徒道統傳承延續下去。
陳玉華卻也沒有想成為宗門修士的想法,或是在旁人散修眼裏看宗門修士高高在上,可是低階修士他們也是有苦自知。
宗門,門派低階修為弟子背地裏也少不了明爭暗鬥,勾心鬥角,真正日子好過的是宗門的高階修士,享受着低階修士的辛苦收集資源,獲取供奉。
陳玉華在家族之中修練自由自在,長輩器重,族人也對他友善,相較前世已經受夠利益捆綁剝削壓迫,這世他再也不願受到太多的制約束縛。
壓下心中的雜念,陳玉華收穫了一小批成熟價值數百靈石的二階中下品靈藥,便順着青白色光團退出靈府空間。
當打坐完成夜以入深時,再也擋不住心神間的疲憊睏倦,很快就進入了夢鄉。
在夢中,他夢見自己成為神通廣大的金丹修士,壽享千載,翻江倒海,無所不能,超越家族歷代先祖,成為讓萬千修士敬仰的對象。
在夢中,還夢見了自己坐擁後宮佳麗三千人,九天仙女,妖媚魔姬,正當自己準備脫褲子時,這時……夢卻醒了。
“唉,可惜了……”
清晨,迎接着晨光照耀,望向窗外的靈山福地,眼神深邃似在想着什麼。
此世陳玉華倒是樣貌出眾,清秀靈俊,空靈飄逸,身着青色道袍,頗有前世仙風道骨的模樣。
清晨,陳玉華完成日常打坐修行,體內法力沿着赤靈決打通的經脈運行,按照功法運轉大周天十二次,小周天三十六次緩緩吐出一口悠長的濁氣,濁氣排出后,睜開平靜深邃的眼眸。
陳玉華靈根為火土木三靈根,可修練速度卻不弱於二靈根,而且不知道為什麼,對火屬性靈氣有着特殊的親和力。
“老族長曾探察過他的身體,說是自己可能懷有某種特殊體質。”
“算了,不想了,管那麼多幹嘛,等日後突破築基,神通顯現,自然而然就知曉了。”
陳玉華收功起立,緩步走出了竹屋,朝向九華峰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