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掌 雅典
“(雅典人)沒有祖先傳來的經驗,也並非一直生活在海上,他們比敘拉古人更以陸地為生,只是被波斯人逼迫,才成為了海洋民族。”
——希摩克拉底
卡山德派來圍攻雅典的將領如果不是個庸人就必定別有居心。用某老燕人的話來說就是:“戰又不戰,退又不退,卻是何故?”
明知德米特里的大軍隨時可能到達,按理說此時要麼應該孤注一擲攻下雅典,這樣至少可以依託雅典或者比雷埃夫斯的城牆固守待援;要麼就乾乾脆脆的撤軍,退到雅典西面的墨伽拉,可以和科林斯的普勒佩勞斯大軍互為犄角。而不是像現在這樣,杵在城小地蹙的厄琉息斯,旁邊是一馬平川的墨伽拉平原,面前是廣闊的愛琴海,完全就是作死。
當皮洛士等人的船隻駛入港口的時候,才發現所謂的圍攻有多扯。
港灣里帆檣林立,來來往往都是來自各處的商船。經濟活動蓬勃發展,人民生活安定有序。
照這樣看來,從一開始,卡山德軍就基本上是沒有可能攻下雅典的。
就皮洛士所看到的,雅典的城區從遠處山腳下一直綿延到海邊西南側的比雷埃夫斯港,幾乎覆蓋小半個阿堤卡半島。
這樣一座大都會,粗略估算一下少說也得有二十萬人口,拉出幾萬站城牆的炮灰輕輕鬆鬆。就算城牆被攻破,只要雅典人的抵抗意志夠堅決,打巷戰也能打個把月。
更不用說卡山德沒有海上優勢,比雷埃夫斯大門常開,只要雅典人掏錢出來,整個地中海有的是糧食和雇傭兵。
或許這樣的城市也只能從內部攻破。
比雷埃夫斯半島一共有三個港口,西北面的比雷埃夫斯灣是最大的主港,東南側澤阿港和最東側的慕尼契亞港是兩個小港。三個港口都有建有高牆的防波堤,這個時代的港口大都有這樣的防禦工事。
一行人從比雷埃夫斯半島東南側的澤阿港下碇上岸。碼頭旁邊就是商業區和居民區。這裏曾經也是一個獨立的小城邦,但是在很久以前就被近鄰的雅典人所佔領,現在已經完全成了雅典的一個外城區。
在通往內陸的地峽處,一座小山上修築着慕尼契亞要塞,俯瞰着整個比雷埃夫斯。這是當年安提帕特在打贏拉米亞戰爭之後修築的,目的就是控制雅典。可是在他死後、三年前德米特里在這裏登陸時,整個雅典不戰而降,包括要塞里的馬其頓人。
過了地峽就進入直通雅典衛城的長牆區域,曾經是長達6公里東西兩道高牆,僅僅作為一個雅典本城和比雷埃夫斯港之間的安全通道,但現在這裏已經成了城區,只剩下西側對着郊外的高牆,東牆已經完全荒廢。取而代之的遠處城區南側的南長牆。
站在這裏已經已經可以看到遠處一片石頭台地上的雅典衛城,高大的雅典娜雕像就在神殿建築群中露出上半身,頭戴戰盔,手執長矛,在夕陽餘暉中金光閃閃。
皮洛士此時有種不真切的感覺。
這種感覺就彷彿他不是在真實的公元前304年的世界,就彷彿他還是在公元2020年的辦公室,下一秒就會卡頓掉幀、丟失貼圖、穿模掉進深不見底的環境光里。
…………
…………
皮洛士迫切的想在雅典打開局面,一上岸就要齊納斯給他引薦阿堤卡的名流高士。
雅典城內相對比較安全,皮洛士也不想帶着大批隨從招搖過市,乾脆馬不要騎了——總之要避免引起未來客戶們的惡感。
他讓希皮阿斯帶着夥友們先去找住處,並把這種顧慮對他說了,相信希皮阿斯能約束好他們。
只有近衛官阿奇里斯和司酒邁提拉斯陪着他倆。
——阿奇里斯三十多歲,他不是伊庇魯斯人,而是來自陶蘭提亞。當年在皮洛士逃難到陶蘭提亞時渡過兩國邊境的河流,當時正是阿奇里斯第一個跳進水中抱起他,從那時起就一直擔任他的近身護衛,對皮洛士來說就跟家人一樣。
掰着指頭數數,現在皮洛士手下可用的人也不多。
齊納斯是個演說家,口舌便給,人脈也廣;
希皮阿斯是老一輩,有軍事經驗也有政治覺悟,辦事可靠,關鍵是他可能是現在皮洛士手下唯一能鎮得住夥友們的人;
阿奇里斯也是能信得過的人,可以獨當一面;
邁提拉斯武藝高強、忠實可靠,是個好戰友,但就是太實在,有些事不能交給他辦;
至於其他的夥友們,雖然都和皮洛士同齡或者比皮洛士大,但差不多還有些小孩子心態,而且文化水平也有待提高,讓他們作戰倒是沒問題,但別的也就只能跑個腿。
還有即將建立的工坊,皮洛士還不知道應該交給誰來運營,不禁想起被他派到馬賽利亞的馬力布斯——他雖然是個外邦人,但是很有語言天賦,也有航海和經商的經驗——也不知道他現在怎麼樣了?
見到皮提阿斯沒有?能不能說服他?
如果皮提阿斯來了又該如何安置?
要想辦法建個造船廠嗎?
……
要辦的事這麼多,可是辦事的人手卻不夠。
看來無論如何也得在雅典忽悠幾個高素質勞動力。
想到這皮洛士又回頭看了眼阿奇里斯和邁提拉斯背着的包裹,阿奇里斯背着的都是紙,邁提拉斯背着的是兩個大銅球……
…………
…………
齊納斯帶他往雅典的市集走去。
所謂市集不僅僅是市集,而是同時具有經濟、文化、政治的功能,阿堤卡的學者和演說家都經常聚集在這裏。
雅典的市集位於衛城的北側,緊挨着赫菲斯托斯神殿——每個城邦往往除了城邦守護神之外還會供奉其他神祇,在雅典這些神殿都集中在衛城周圍,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奧林匹亞宙斯神殿。
齊納斯一路上熱心的給皮洛士介紹各種歷史掌故。
雅典人最初是農夫和戰士的民族,他們是愛奧尼亞人的一支,歷來沒有航海和貿易的經驗。所以雅典的衛城建立在內陸的高地上,以遠離海盜的侵襲;而周圍是適宜耕種的平原——只不過現在都成了城區。
那些刻板印象中作為港口城市的城邦,大部分都是其他城邦的殖民地。只有雅典這樣的選址才屬於最早的定居者。
這樣一個連港口都沒有的城邦原本也不可能成為海上霸主,不過後來雅典獲得了比雷埃夫斯的良港,這才逐步走向海洋。
到了170年前第二次希波戰爭爆發,波斯大軍突破了溫泉關——就是斯巴達三百勇士那次——長驅直入希臘核心區域。雅典人在當時的將軍特米斯托克利的帶領下直接發起換家戰術,帶着全部家產轉戰海上。最終在薩拉米斯海戰獲勝后切斷了波斯陸軍的補給,一舉奠定了戰爭的勝利。
從此雅典成為海陸雙強,兩手抓兩手都硬。
這樣的實力提洛同盟中其他城邦如何可以抵擋?
於是這個為了對抗波斯人而團結起來的聯盟的領導權很快被雅典篡奪在手中,最終成就了之後的“雅典帝國”。
直到今天,雅典政壇也少不了帝國主義的論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