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何不瀟洒走一回(100)
三星堆古遺址位於SC省廣漢市西北的鴨子河南岸,分佈面積12平方千米,距今已有3000至5000年歷史,是迄今在西南地區發現的範圍最大、延續時間最長、文化內涵最豐富的古城、古國、古蜀文化遺址。
現有保存最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三星堆遺址被稱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昭示了長江流域與黃河流域一樣,同屬中華文明的母體,被譽為“長江文明之源”。
其中出土的文物是寶貴的人類文化遺產,在中國的文物群體中,屬最具歷史、科學、文化、藝術價值和最富觀賞性的文物群體之一。
在這批古蜀秘寶中,有高2.62米的青銅大立人、有寬1.38米的青銅面具、更有高達3.95米的青銅神樹等,均堪稱獨一無二的曠世神品。而以金杖為代表的金器,以滿飾圖案的邊璋為代表的玉石器,亦多屬前所未見的稀世之珍。
2021年3月20日,三星堆遺址考古工作中新發現的6個“祭祀坑”已出土了500多件重要文物,其中3個坑中發現有象牙。3月21日,4號坑一根重達100多斤的象牙被完整提取。三星堆“祭祀坑”出土了大量重要文物,保存完整的東、西、南城牆和月亮灣內城牆,但已發掘的面積只佔遺址總面積的2%左右。
2021年5月28日,三星堆新發現6個“祭祀坑”發掘收穫頗豐,已出重要文物一千餘件。此外,三星堆遺址將聯合金沙遺址申報世界文化遺產,加快建設三星堆國家遺址公園。9月9日,三星堆遺址祭祀區三號坑、四號坑再發現等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1986年7月至9月發掘的兩座大型商代祭祀坑,出土了金、銅、玉、石、陶、貝、骨等珍貴文物近千件。在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上千件青銅器、金器、玉石器中,最具特色的首推三四百件青銅器。
其中,一號坑出土青銅器的種類有人頭像、人面像、人面具、跪坐人像、龍形飾、龍柱形器、虎形器、戈、環、戚形方孔璧、龍虎尊、羊尊、瓿、器蓋、盤等。
二號坑出土的青銅器有大型青銅立人像、跪坐人像、人頭像、人面具、獸面具、獸面、神壇、神樹、太陽形器、眼形器、眼泡、銅鈴、銅掛飾、銅戈、銅戚形方孔璧、鳥、蛇、雞、怪獸、水牛頭、鹿、鯰魚等。
其中出自一號祭器坑的金杖,它全長1.42米,直徑為2.3厘米,用捶打好的金箔,包卷在一根木杆上,凈重約500克。二號祭祀坑出土的銅大立人像,人像高180、通高260.8厘米。它是世界上出土年代最早、體型最大的一件青銅器。青銅神樹高350厘米,樹上掛有許多飛禽走獸、鈴和各種果實,是古代巫師們專用的神器。另外還出土有青銅頭像40餘種,面具10餘件。
三星堆這批前所未有的珍貴文物的發現把古蜀國的文明史向前推進了1500年,因此在世界考古學界引起了轟動。
三星堆遺址出土陶器以高柄豆、小平底罐、鳥頭形把勺為基本組合定式,其中還有瓶形杯,它是三星堆出土的很有地方特色的器物,它被做成喇叭口、細頸項,圓平底,很像我國北方地區用來燙酒的陶瓷酒瓶。
陶在遺址也有較多發現,頗具特色,一般高三四十厘米,下部為三隻袋狀足,中間是空的,可加大容量,一般認為它是用來溫酒器物,其玉石器則以祭天禮日的璧、璋為多,尤其是號稱“邊璋之王”的玉邊璋,其殘長達159厘米,厚1.8厘米,寬22厘米,其加工精美,稜角分明,其器身上刻有紋飾,這麼大件精美玉器,在中國內現有的考古發現中僅發現這一件。
在三星堆的兩個祭祀坑發掘中,還出土了共計80多枚象牙,它的來源和作用在學術界有多種觀點,有的認為是通過貿易而來,有的認為在遠古川內的生態環境適合大象的生存,其證物主要是在當地發現大量的半化石狀烏木,單體巨大。但無論其來源怎樣,都可以認為它是統治者財富的象徵。
三星堆出土的青銅器,有造型各異青銅人頭像,出土時面部均有彩繪,而且在耳垂上穿孔,用以掛戴耳環耳飾,看來我們的先人很愛美。
除了這些青銅造像外,還有許多用於祭祀的尊等,有形態各異的各種動植物造型,其中有被譽為寫實主義傑作的青銅雞、有在中國範圍內首次出土的青銅太陽形器等一大批精品文物。它們皆與中原文化有顯著區別,這表明三星堆文化不僅是古蜀文化的典型代表,亦是長江上游的一個古代文明中心,從而再次雄辯地證明了中華文明的起源是多元一體的。
三星堆文物還填補了中國考古學、美學,歷史學等諸領域的重要空白。
使得世界對中國古代文明需重新評價,三星堆文物中,高達3.95米、集“扶桑”“建木”“若木”等多種神樹功能於一身的青銅神樹,其共分三層,有九枝,每個枝頭上立有一鳥,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鳥,而是一種代表太陽的神鳥。
被譽為銅像之王的青銅立人像、有面具之王美譽、作為“縱目”的蜀人先祖蠶叢偶像的青銅縱目面具,長達1.42米、作為權杖法杖的金杖,其器身上刻有精美和神秘的紋飾,兩隻相向的鳥,兩背相對的魚,並在魚的頭部和鳥的頸部壓一隻箭狀物,同時有充滿神秘笑容的人頭像。器身滿飾圖案的玉邊璋以及數十件與真人頭部大小相似的青銅人頭像,俱是前所未見的。
2021年5月28日,SC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佈,三星堆新發現6個“祭祀坑”發掘收穫頗豐,三星堆新發現6個“祭祀坑”已出土絲綢、規整精緻的象牙微雕、塗有硃砂的神秘木匣等重要文物一千餘件。
2021年9月9日,三星堆遺址祭祀區三號坑、四號坑再發現等階段性重大考古成果。
3號坑發現的神樹紋玉琮,整件器物由整塊灰白色玉料加工而成,對應的兩側線刻神樹紋樣,刻痕甚淺。帶有神樹紋的玉琮前所未見,為今人研究古蜀社會中神樹的意義、象徵等問題提供了重要依據。
8號坑新發現的這件青銅神壇體積龐大、造型奇特,可見分為台基、人像、和神獸三部分。台基分為三層,逐漸縮小,第一層台基為素麵,第二層台基表面有淺浮雕紋飾,第三層台基為鏤空裝飾。台基之上為一個平台,鑄造有三組人像。
此次發現的青銅神壇上,多個人不同的形象似乎描述了當時祭祀活動中不同人員的角色和行為,再現了當時祭祀的場景,對於研究祭祀活動如何進行,三星堆祭祀坑如何形成,提供了非常重要的信息。
考古專家還在7號坑內發現了青銅神樹的殘件。考古人員在發掘7號坑南部邊緣時,逐漸清理出一段小型神樹殘件,花朵、果實清晰可見,還有一隻鳳鳥端立在樹枝上。專家介紹,1986年出土的3號小神樹,其樹枝的形態、花朵的大小均與7號坑新發現的神樹殘件有着極高的相似性。而3號小神樹由於部件殘缺,修復工作一度陷於停頓。
出土文物簡介
虎頭龍身青銅像
2022年1月31日消息,農曆虎年來臨之際,三星堆有新發現,8號“祭祀坑”發現一隻虎頭虎腦的青銅龍虎“神獸”,頭上有雙角、金底虎斑紋獸身、半龍半虎、造型詭異……明明是一條龍,但看上去卻“虎頭虎腦”,乍一瞧活靈活現,十分可愛。負責8號“祭祀坑”發掘的,BJ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副教授趙昊介紹說,新發現的這個器物,暫時命名為“虎頭龍身青銅像。
三星堆遺址共發掘出6棵青銅神樹,其中最完整的是1986年在二號祭祀坑出土的“一號神樹”。它高3.96米,是中國現存最大的單件青銅文物。它剛出土時殘破不堪,共計2479塊碎片。
2022年6月18日消息,近日,SC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佈三星堆遺址最新考古成果。從“裹裙坎肩大背頭”的立人像,到青銅和玉材質的“月光寶盒”。似曾相識卻又迥然不同,充滿中國古人天馬行空的想像力,這是中華文明多元一體、開放包容的實證。
豬鼻龍頭柱狀器
2022年8月4日,三星堆遺址祭祀區8號坑內的豬鼻龍頭柱狀器被提取出坑。這件豬鼻龍形器長1.2米,高38厘米,頭寬(雙眼之間)20厘米,身寬12厘米,整體是四分范對稱的形式,頭部、身部都各有范縫。整件器物呈長柱狀,龍頭上有一個寬寬的鼻子、一隻長耳朵,正中一隻獨角,身部均勻分佈着鱗片紋樣及一連串羽毛狀的圖案。
羽翼鏤空的青銅鳥
三星堆考古現場發現一件帶翅膀的“四翼小神獸”,這是三星堆發現的第一件帶翅膀的神獸。同在8號坑還露出一隻羽翼鏤空青銅鳥,也是三星堆迄今發現的唯一一件羽翼鏤空的青銅鳥。
考古人員在三星堆8號坑清理一件青銅“鏤空立獸器蓋”時,發現它的細節非常有趣,一個巴掌大的小銅人,緊貼鏤空花紋,雙手奮力支撐在器蓋邊緣,小腿、腳趾、臂膀肌肉飽滿,鏤空花紋上托舉一方平台,台上昂首挺立着一尊小神獸,與此前三星堆出土的四腳神獸有顯著差異。
三星堆遺址依託鴨子河,橫跨馬牧河,地理位置和自然環境優越,形成了經東、西、南三面城牆及北側鴨子河為防禦體系的古城。古城由一道外郭城(大城)和若干個內城(小城)組成,古城內外可分作祭祀區、居住區、作坊區、墓葬區,並有三星堆、月亮灣等重要夯土建築遺迹,體現出高度繁榮,佈局嚴整的古代王國的都城氣象,是不同於中原夏、商都城的具有鮮明地域特色的古城。
三星堆遺址出土的青銅製品、玉石製品以及黃金製品,造型奇特、製作精美,表現出濃厚而神秘的宗教文化色彩,獨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徵,是極為罕見的人類上古史奇珍,在世界上享有極高的聲譽。
三星堆遺址所見古蜀國的手工業甚為發達,門類齊全、技術先進。三星堆遺址豐富的文化遺存填補了中華文明演進序列重要文物的缺環,是長江上游的古代文明中心,中國文明重要的起源地之一,有助於探索人類早期政治組織及社會形態演化的進程。
截至2009年,三星堆創造和打破了許多的世界紀錄、中國紀錄,其中多項紀錄入選中國世界紀錄協會世界之最、中國之最。
世界上最早、樹株最高的青銅神樹。高384厘米,三簇樹枝,每簇三枝、共九枝,上有27果九鳥,樹側有一龍緣樹逶迤而下。具推斷可能為古神話傳說中扶桑樹。
世界上最早的金杖。長142厘米,直徑2.3厘米,重700多克,上有刻劃的人頭、魚鳥紋飾。
世界上最大、最完整的青銅大立人像。通高262厘米,重逾180千克,被稱為銅像之王。
世界上最大的青銅縱目人像。高64.5厘米,兩耳間相距138.5厘米。
世界上一次性出土最多的青銅人頭像,面具。達50多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