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治軍當明罰,不教為懶政
眼看軍士跪倒一片,已無造次之心,諸葛亮心中稍安。
一個人若是尚懂禮儀,知廉恥,那就還有搭救之意。
若成了兵痞無賴,每日只懂混吃等死,那才真是無可救藥。
然而眼前眾人雖已悔改,但罪責當罰。
跪倒在地的眾人這時候也知道后怕了,個個惶恐不安的等待刑罰,先前那坐地鬧事的氣場,一瞬間盡數落了下去。
他們甚至在私底下嘀咕,竊竊私語道。
“我們惹得如此大的事情,皇上就是殺了我們也不過分...可憐我一家老小...唉,真不該聽了那鬼話啊!”
這話落在朱敬武耳邊,更是猶如利劍,刺得他愈發惶恐。
也就在此時,新皇已經向他靠來,那羽扇一動,正好指向了自己。
朱敬武暗道一聲萬事休矣,腦袋已經扣在了冰冷的地面上,靜待結果。
然而出人意料的是,新皇的話卻不是責難自己,反而說道。
“管理此人的千戶,百戶,總旗何在?”
此言一出,從軍士之中自然鑽出一人,正是個尖嘴猴腮輩,出場時臉上尚有輕鬆之色。
畢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新皇呼喚自己,定然是讓自己領人下去懲罰才對。
然而諸葛亮見了他這幅模樣,語氣愈發冰冷,責難道。
“你可是千戶?”
“回皇上,臣乃管理這些伍長的總旗,名為...”
“不必多言,你身為總旗,不管教下屬,不告誡軍士,已失總旗之職責。念你初犯,速去監軍處領軍棍十杖,以示懲罰”
“啊!?”
“還不速去?”
“是...臣這就去...”
十杖軍棍較輕,自是不必引得他驚訝,只是這總旗怎麼也沒想到,手底下人犯事,他卻要受罰,這是何道理啊!
然而接下來他看到趕來的百戶,千戶之罰以後,心中稍安。
因為百戶亦罰十軍棍,俸祿一月,千戶更慘,除了挨軍棍,俸祿更要被罰三月。
這讓在場鬧事軍士們愈發羞愧難當,俗話說一人做事一人當,怎麼他們犯事,卻要上級挨罰呢!
而新皇接下來的一番舉動,更讓他們如芒在背,後悔萬分。
只看那少年天子來到軍士面前,一拱手,竟是躬身施禮,嚇得在場軍士齊齊跪下,無人敢站。
那朱敬武愈發惶恐,跪地滑行上前,羞愧道。
“皇上,您何必施此重禮,我等擔待不起啊!”
“非也!此事歸根結底,乃我之罪也!”
諸葛亮言語頗為誠懇,他復立腰桿,垂目嘆息,又道。
“不教而罰,乃懶政也。諸位皆受我詔書,招募於此,我未曾教誨,實乃過錯,故此先罰爾等上級,再罰我也。先前躬身施禮,實為賠罪也!”
“皇上...”
跪倒的軍士心中激蕩,他們想過自己的無數種結局,卻怎麼也沒想到新皇會如此處理。
皇帝親身賠禮,這分明是極為看重他們啊!
這一顆心裏,不知為何,總覺得暖洋洋的。
而在此時,諸葛亮才將他們的責罰念了出來。
“然而你等總歸在這城門生事,應當處罰。每人去監軍處領軍棍十杖,再罰軍中苦役十日。”
“我等...我等心甘情願領命也!”
朱敬武聽了此等責罰,率先將這話說了出來。
其他軍士聞言,儘是附和。
責罰雖重,可相對於總旗,百戶等人的連坐來說,已是極輕。
朱敬武心裏不僅毫無怨言,甚至心懷感激。
似他這樣的國公旁系子弟,早見識過無數同事的推諉,官吏遇事的甩鍋。
就算此次鬧事,那也是在主家兄弟的推搡下,被迫來當炮灰。
他雖為靖難名將之後,卻命如螻蟻,受人擺佈,哪裏還有半點作為人的尊嚴。
可是入了新軍,本以為是炮灰的自己,卻遇新皇。
不僅不把自己當炮灰處理,反而攬責於自身,自罰於己,最後才不得以處罰他們。
如此明主,焉能不敬也?
然而事情還未完!
這邊一干人等皆受處罰,即便是新皇也躬身賠禮。
可在場的出了鬧事軍士,還有絕大多數的軍士未曾參與鬧事,只是旁觀。
有一部分的軍士,還曾出言阻止,只可惜無用罷了。
諸葛亮並未忘記,轉而來到了他們面前。
眾軍士惶恐,不知新皇何意。
然而下一句話,頓時叫他們心中歡喜。
“你等恪盡職守,未曾參與鬧事,按法當獎也!每人獎勵兵餉半月,今日便可往監軍處領賞。”
“謝皇上!!”
眾人激動,他們怎麼也沒想到,盡忠守則居然也有獎賞,而且這獎賞還不低,乃是兵餉之賞,絕非口頭畫餅也!
此法一出,就連周遭百姓,都忍不住讚歎一聲。
“賞罰分明,真乃明君也!”
而諸葛亮聽聞誇讚,卻視若無睹,他反而覺得愧疚。
‘沒想到數月未曾統兵,竟然生得如此事端,慚愧,慚愧啊!’
自省過後,他這才回到了錦衣衛的重重保護之中,上了天子步攆,讓新軍出城靜待自己前去統領。
目前軍械未齊,人員未滿,還不到統訓的時候。
一眾軍士們當即起身離開,個個緊緊相隨,生怕落後。
此番事情,方才了結。
人潮散去,這才露出一人驚駭的面頰。
朱純臣獃滯的看着那城門口的空地,腦海中還在回味着方才諸葛亮的一舉一動。
良久,他才緩緩吐出一句話道。
“怪哉,怪哉!”
他是真沒想到,這小小的少年天子,除了在政務處理上異常卓越,竟連統御兵將時,也是如此精彩。
兵勇犯事當罰,可他卻不明罰,而是先教誨,再處罰軍士上級,最後才處罰犯事兵勇。
如此一來,上級受罰,下一回便知道管教兵勇,讓他們不敢再犯。
兵勇雖受罰,心中該有怨氣,可一想到自己的上級先於自己受罰,羞愧難當,下一次更不願意犯事。
而那些不曾犯事的軍士,甚至出言阻止的軍士,更會受到獎賞。那麼下一次,旁人犯事,他們會更積極的組織,維護軍紀。
一來二去,人心自明,軍法自肅。
正應了百姓那一句,賞罰分明也!
朱純臣品出其中味道,心中更驚。
他可不會忘記,那受自己指派的朱敬武在離開時,臉上那激動的神情。
那分明是心服口服之像。
那可是自己的旁支青年啊,受了他主家不少恩賜,竟也如此?
朱純臣有了幾分后怕。
他是不是,挑錯對手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