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假說

第226章 假說

第226章假說

隨後的幾天,無論是中國這方,還是NASA那邊,想盡一切辦法也沒聯繫上“天佑號”,本來這是讓人無比沮喪的事,然而隨之發現的現象,讓他們喜出望外。

“你是說“死神”矮行星不見了?你確定?”

接到來自洪彬的電話時,萬所長以為是聯繫上了餘澤,而且餘澤也完成了任務,不由喜上眉梢,差點原地跳起來。

“是的,我方和NASA那邊已經搜尋了很多次,確實沒再發現矮行星的蹤跡……但是並沒聯繫上餘澤。”

“沒聯繫上?”萬所長一愣,“那為什麼——”

“一種可能性,”洪彬冷靜沉聲,“餘澤成功了,可他騙了我們,要想完成這件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代價並不是簡單的十幾年壽命,而是他本人的……全部生命。”

萬所長聞言沉默,許久后才艱澀道:“是啊,早該想到這點的,想把矮行星移走,代價怎麼可能那麼輕鬆。等等,那為什麼沒找到矮行星的蹤跡?”

“不清楚,這中間可能發生了我們也不知道的事。”

洪彬也無法解答這個問題,“暫時我們只能動用備用飛船,前往目的地進行搜尋。”

……

外界的人心動蕩,因為數天來一直沒有收到關於餘澤的任何消息。

然而,一周之後。

中美聯合發表的申明,認為“死神矮行星”已經被餘澤解決,而餘澤在這個過程中出了問題,導致與地球失去了聯繫,他們正在努力搜尋和救援之中。

申明一出,全球嘩然。

可惜,有心人都明白,相隔地球數十個天文單位的深空,人類根本沒有能力去救援,這麼說只是安慰大眾罷了,表明他們還沒放棄。

而在深空之中,稍微出了點問題,那可能就是以生命為代價了。

全球的人類,從亞洲到歐洲,從歐洲到非洲,從非洲到南美洲,以及北美洲的主要人類聚集地,能看到從早到晚,無以計數的人類在為餘澤祈福,希望他平安歸來。但隨着時間的流逝,希望越來越渺茫,半年的搜尋后,雖說官方仍舊說還要繼續搜尋,但各地建立的紀念碑,官方已經默認某種結局了。

就像某人說的那樣,悲傷永遠不可能持久,生活終歸還要繼續。

哪怕是拯救了全世界的公認“救世主”,他的生命也不可能讓全世界永遠沉浸於悲傷當中,人們逐漸回歸了正常的生活。

只是那曾經威脅全人類文明的狀況,仍舊令人類心悸不已,猛地意識到人類文明在宇宙中的脆弱不堪,更加明白一點,人類必須走出地球,走向星空,離開“母親”的懷抱,離開生命的搖籃,才能避免類似的滅頂之災束手無策。

藉著這個機會,人類也許不會永遠和平,可在這段時間上,和平成了主流,任何政客也不能違背這樣的全球民意,人民希望科學昌盛,希望科學發展,希望每個人不再惶恐不安。

為此,每年的5月11日,成了一個全世界的紀念日,紀念在拯救人類過程中,付出生命代價的“救世主”。

……

……

時間線往回撥動到餘澤還沒獲得特異功能的2023年上半年某時間。

一條新聞夾在在眾多新聞中發佈,毫不起眼,並沒引起大部分人的關心和注意,唯有少部分對此感興趣的人留意到了這條新聞。

早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時候,物理學家就在地幔中發現存在兩個巨大的斑點,一個在非洲大陸的下方,另一個則在太平洋的下方。

這兩個斑點構成的元素和周圍的地幔有很大不同,科學家們進行深入研究后,將其命名為大型低波速域“LLVP”。

這些LLVP從何而來?

第一種觀念認為,幾十億年前地球尚處於熔融狀態,表面全是岩漿,既然表面都是岩漿,那麼地幔也定然全是岩漿海洋,於是科學家猜測,液態地幔由於混入了一些雜質,與周圍的區域產生了一定的差異,之後再慢慢冷卻,地幔中的雜質在未充分混合前便被固化,於是有了今天發現的“斑點”。

另一種更主流的觀點認為,兩個“斑點”的形成和地殼板塊運動有關,這種觀點認為這兩個“斑點”的出現沒有那麼早,它們是在幾億年前隨着地殼板塊的漂移撞擊而形成的。當板塊和板塊的相互碰撞時,有些地殼被擠壓在了地幔底部,隨後形成了兩塊“斑點”。

還有一種觀點被不少人接受,他們也認為這兩個結構可能是在地球形成很久之後出現的,不過鑒於它們出現在地幔的最下層,緊挨着地核,所以它們可能是由於地核中的鐵滲出到了地幔中導致的。

這三個觀點各有自己的理由,初看似乎都能說得通。

可在最近十幾年,第四種觀點出現了,似乎能很好地解釋這兩個斑點來自於“何處”。

加州的理工學院科研團隊認為這些LLVP是一顆古老行星的“殘骸”。

科研專家們研究后認為,在數十億年前,地球才形成沒多久,表面還是一片熔岩狀態時,這顆突然闖入地球軌道的行星與之發生了劇烈的碰撞,其中部分進入了地幔,另外一部分則進入了太空形成了月球。

這便是月球起源的大碰撞說“Giantipacthypothesis”,該假說認為在大約45億年前的冥古宙時期,剛形成沒多久的地球和同軌道的一顆矮行星發生了撞擊,兩者熔合后形成了現在地球的原型,而另一部分的地殼和地幔被撞擊撕裂送離地球,在隨後的獨立吸積以後形成了月球。

在這個過程之中,矮行星的許多物質被“沉澱”到了地幔岩漿流的底部被固態封存了起來,從而形成了“兩個巨大的斑點”,所以在某種程度上來講,這兩塊大型低速體“斑塊”其實並非原始地球的產物,而是來自矮行星的遺迹。

支持這個大碰撞說的科學團體,便把這顆撞擊古老地球的矮行星稱為“忒伊亞”,名字來源於希臘神話裏面月神塞勒涅的泰坦母親之名。

(看完記得收藏書籤方便下次閱讀!)

上一章書籍頁下一章

我真有特異功能

···
加入書架
上一章
首頁 其他 我真有特異功能
上一章下一章

第226章 假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