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奇襲宛城
曹操難以戰勝據守濡須口的孫權水軍而撤軍后,又擔心孫權趁機掠奪江淮,就想搶先把江淮百姓北遷。可是久居此地的當地人既擔心北方苦寒,又不願背井離鄉,一時之間群情驚擾。江淮一帶的世家及富戶更是唯恐去往北方後會失勢失財,於是暗中鼓動百姓投向江東,並以此為功績尋求孫權認可而繼續保有基業。孫權自然是樂見其成,於是在幾方努力之下,不足一月,沿江戟春廬江九江廣陵四郡十幾萬戶竟全部渡江東逃,投入東吳的懷抱,合肥以南除宛城外已幾無人煙。這種情況幾乎相當於孫權不戰而勝,對此曹操自是不會沒有回應,他遣朱光為廬江太守,於宛城一帶屯兵耕地種植水稻,又派間諜招降了盤踞在鄱陽湖一帶的強盜,讓他們作為內應。這些動作讓孫權感受到了危急,他認為長此以往等曹軍兵糧充實兵員增添之後,必成大患。於是孫權決定迅速出兵趁早拿下宛城,這一次他選擇的主將是呂蒙。
呂蒙一直是孫權的狂熱擁躉,而孫權也將其視為心腹愛將,在心中的分量甚至在自幼與自己一起讀書的朱然之上,這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呂蒙是純粹的寒門出生,不容易牽扯進各種利益集團的紛爭之中。只是呂蒙雖然行軍打仗天賦很高,也頗有謀略,卻因少時家貧,不僅沒研習過兵法,連正經的儒家經典也沒讀過,讓孫權不太敢單獨委以重任。在呂蒙拜偏將軍后,孫權對他說:子明你如今身居增加一些學問了。呂蒙卻推託說:我在軍中事務繁多,恐怕少有時間讀書了。這話孫權不愛聽了,訓斥他說:孤難道是要你讀成個博士么?只是讓你多方涉獵開卷有益。你說你事務多莫非還能多過孤?孤少時就喜好讀書,除了《易經》不讀之外,遍讀《詩經》《尚書》《禮記》《左傳》《國語》。至統事以來,又通讀三史諸家兵書,自以為大有所益。你本身悟性極高,學必有得,為何不去做?你現在應該抓緊讀《孫子》《六韜》《左傳》《國語》及三史。孔子言‘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光武在征戰之中手不釋卷,曹孟德也總說自己老而好學。難道獨獨子明你不能自勉么?孫權的話讓呂蒙深受感觸,大悟之後的他開始苦學,篤志不倦,日積月累之下,其所見所覽竟超過了許多宿學舊儒。而第一個見識到呂蒙武略之下藏有過人文韜的就是東吳的軍政之首魯肅。
周瑜病故后,魯肅前往荊州接任的途中經過了呂蒙在陸口的駐地。呂蒙是孫權的愛將,故此魯肅也不敢輕視,主動前往拜訪。呂蒙設宴款待了魯肅,酒到酣處時呂蒙問:子敬兄受至尊重任,與關羽為鄰,不知有何籌謀以備不虞?魯肅沒想到呂蒙竟有此一問,只隨口回答:臨機而變即可。呂蒙聽了正色說:今與劉豫州雖為一家,但關羽畢竟虎熊之將,怎可不提前備下計略?愚為子敬兄畫下五策,還請擇優採納。其一,曹操仍於北面坐大,一時不宜與關羽為敵,暫應外修恩義與其結好;其二,關羽善戰,常存擴張之心,難以長期相安無事,須水陸兩軍積極備戰;其三,荊南四郡,幾番易主,人心不穩,當用間以得先知,待荊州有變時伺機而取;其四,關羽駐軍在我方上游,益陽為其渡河必經之地,不可不防;其五,子敬兄與關羽臨界統兵,疆土犬牙交錯,不如示敵以強,斷絕其侵我轄境之心,反使關羽北上,曹操留樂進屯守襄陽,其人武計兼備,若關羽想前據襄陽,樂進必為勁敵,屆時兩虎相爭我方自可見機而動收取漁利。這一席話說得魯肅大驚,不覺越席而起,一邊拍着呂蒙的背一邊讚歎說:子明啊,想不到你竟能有此謀略,如今已不再是吳下阿蒙了!倒不是魯肅之前有多瞧不起呂蒙,實在是他身負曠世之才,加之過去所結交的周瑜龐統劉曄等人又才華太高,讓他很難會去想像諸如呂蒙這樣的武人也能提出什麼有戰略意義的見解。呂蒙倒也沒覺得魯肅的話有什麼不妥,只是笑着說: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子敬兄知道得太晚了。魯肅本就是心胸弘遠,喜交良友之人,立刻抓住機會與呂蒙結交,甚至還拜見了呂蒙的母親。從此二人過從甚密,在各自軍營之中也常通書信。
卻說呂蒙接下攻取宛城的命令后,趁着江河在暴雨之後大漲,率軍沿江而上,迅速進逼皖城。朱光沒想到江東軍來得如此迅速,不過他的應對也不慢,立刻收聚部眾據城堅守。呂蒙欲加急攻城,有人提出強攻損耗過巨,應當修築土山並添置攻城器具后再行攻城。呂蒙大手一擺,反對說:制械和堆土,曠日持久,待事成之時,城防早已加固,援兵也必定趕到,豈能再奪下宛城?況且我軍趁雨多水大而來,若是久留,等大水退走後回軍之路艱難,全軍將陷入險境。我觀宛城並非堅城,如今三軍氣盛,四面齊攻,不日便克,然後趁大水未退而回軍,方為全勝之道。
拂曉一到,在呂蒙的親自擂鼓助威之下,甘寧帶着百翎衛身前士卒,而呂蒙派出的精銳緊隨登城。甘寧手持船戰所用練索,攀緣上城,左右開弓一連打倒數人。趁着城頭守衛被甘寧打得換防補缺之機,丁奉縱身躍上城頭,他手持三棱厹矛,頭成三隅,帶雙血槽,是丁奉當上百翎衛都督后特意打造的武器,剛拿到時曾以大樹試手,一矛將樹刺穿,故命名為折樹厹矛。百翎衛以甘寧年輕時於長江上所掛錦帆為軍旗,丁奉登城時將軍旗掛在矛上,一頓猛烈衝殺之後打得守軍潰退,他作勢將矛豎立,展開軍旗。其餘正在登城的百翎衛見了士氣大振,紛紛衝到了城上,剩下的江東精銳也不甘示弱,僅僅一頓飯的功夫,城防就被徹底攻破,太守朱光也在混戰中被甘寧所擒。
合肥守將張遼聞聽宛城告急后,忙率兵馳援,行至夾石,卻被等候多時的潘璋攔住了去路。張遼因輕軍疾行,捨棄了輜重,見江東已有防備只好撤軍而還。
攻陷宛城之後,孫權在江淮地域的控制權爭奪中重新佔據了上風,他加封主帥呂蒙為廬江太守,並將所俘獲的人馬盡數賜予,又拜先登破城的甘寧為折衝將軍。孫權有心繼續擴張自己在長江以南的勢力,卻苦於對荊州的掌控力度太小,於是就派諸葛瑾為使者,向劉備討要南郡。諸葛瑾入到成都后,先在公館與其弟諸葛亮見面,兩人見面后不談私事只論荊州歸屬,由於茲事體大,諸葛亮也不敢擅自做主,就帶着諸葛瑾又去見了劉備。
諸葛瑾對劉備說:先前周公瑾夙夜奮戰而取南郡,因將軍少有基業,故吾主允將軍督南郡。現今將軍已據有益州,鋒芒正盛,請將南郡歸還,以全同盟之義。劉備怎麼肯將入嘴的肥肉吐出,就說:益州處偏遠之地,前州牧劉璋又不善治理,備實在是尚在困境之中。備有心北上攻取涼州,打擊曹賊後方,待到取下涼州之後,自當將南郡歸還給孫將軍。諸葛瑾一聽便知劉備這是搪塞推托之詞,便說:既然將軍覺得南郡暫時不可割捨,也可以長沙零陵桂陽三郡相抵。不過這退一步的要求也沒有得到劉備正面的回應,他一面仍以軍力財力困頓訴苦,一面又讓諸葛瑾借難得來蜀地的機會和弟弟諸葛亮多敘敘舊。諸葛瑾見劉備絲毫沒有履約還地之心,也不多留,立刻回吳地向孫權彙報。
孫權早就想到劉備沒那麼好說話,乾脆自派三郡長吏上任向劉備宣示主權及決心,可是還沒到任上就被留守荊州的關羽盡數驅逐。孫權盛怒之下動了武力奪取的念頭,而力主維繫同盟關係的魯肅卻還想做最後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