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李淵稱帝
李淵,字叔德,隴西成紀人,他的祖父是李虎,祖籍隴西成紀,是西涼國君主李暠五世孫。李虎是西魏時期八柱國大將軍,賜鮮卑姓大野氏。
鮮卑人獨孤信的三個女兒,四女是李淵的生母,七女是隋文帝皇后
因此李唐王朝的母系屬於鮮卑族,而父系屬於漢族。
李淵是李暠的七世孫。從七歲那年起,他就承襲了父親唐國公的封號,小小年紀得以封侯襲爵,可謂童年得志。
有個叫史世良的人善於給人相面,他告訴李淵說:“您的骨骼驚奇,必為一國之主,願您自愛,不要忘記鄙人說的話。”
李淵世襲譙、隴二州刺史,隋煬帝時升任太守。隋煬帝出征遼東時,派李淵督運軍糧,當時隋朝故相楊玄感起兵作亂圍攻東都。李淵緊急上疏,隋煬帝慌忙帶兵回朝,命李淵為弘化留守剿滅楊玄感。後來楊玄感敗死,李淵仍舊留守在那裏。
竇氏是京兆平陵人,父親竇毅在北周是上柱國,母親是北周武帝的姐姐襄陽長公主。
竇毅認為自己的女兒不是等閑之輩,在選佳婿時想了一個辦法:讓人在門屏上畫了兩隻孔雀,凡是兩箭各射中一隻孔雀眼睛的,就招為女婿。前邊幾十個人都沒有射中,而李淵兩箭都射中了。竇毅歡喜不已,便將女兒嫁給了李淵。
隋煬帝看到李淵的臉上皺紋多,便戲稱李淵是“阿婆”,李淵回家后很不高興,竇氏問清原因后馬上賀喜道:“這是吉兆啊,你繼承的是唐國公,‘唐’便是‘堂’,‘阿婆面’就是指‘堂主’啊!”
楊廣第一次游幸江都以後,回宮後日夜不忘揚州的風景,再加一班后妃奸臣慫恿,便想第二次游幸江南。因為京城到揚州只有一條旱路,來往辛苦,楊廣便打算從水路走。可京城到揚州並沒有河道可通;國舅蕭懷靜說大梁西北方原有一條舊河道,如今壅塞不通,現在只須多招人夫重新開掘,引通孟津的水東接淮河,不過千里路程便可直達揚州。楊廣一聽立刻下詔,傳征北大總管麻叔謀做開河都護,蕩寇將軍李淵做開河副使。可憐老人小孩都被官家拉去,每日天未亮便動工,天擦黑才住手。夜間又沒有房屋居住,只好在河邊草地里隨處安身。工地上每天都有倒下死去的人。有人為了不被抓去當壯丁,甚至把手腳砍斷,美其名曰“福手”、“福足”。
楊廣接着下令打造各種龍舟,他自己所乘的龍舟高四十五尺,闊五十尺,長二百尺,上有四層樓,上層有正殿、內殿、東西朝堂,中間兩層有房一百二十間,下層為內侍居處。
楊廣的龍舟選有1000多名美女,楊廣讓她們穿上白衣在船前拉縴,自己在船上觀賞。這時他看上了“殿腳女”吳絳仙,當即納為嬪妃。楊廣靠着門帘對身邊的大臣們說:“古人說秀色可餐,吳絳仙真的可以療飢啊!”
這時隋朝將亡的民謠在坊間流傳開來,後來竟傳人煬帝行宮。有宮女稟告蕭皇后說:“我在外聽人說桃李子,有天下。又有人說楊氏將滅,李氏將興。”蕭皇后說:“你快去奏報陛下。”於是宮女向楊廣稟告,楊廣聽后大怒道:“這不是你該說的話!”於是將宮女處斬。
後來又有人向蕭后報告:“外面有人預謀造反。”這回皇后自己也看淡了:“天下事一朝至此,勢已然,無可救也。何用言之,徒令帝憂煩耳。”局勢已經到了這個地步,還跟皇帝彙報什麼呢,算了,別去煩他了,讓他默默接受亡國的命運吧。
卻說李淵奉命前進,適值大雨滂沱,不便行軍,只得在賈胡堡駐紮。偏偏大雨浸淫不止,李淵日夜望晴,未見天霽,心中很是焦煩。
忽由軍校呈入檄文,急忙取閱,但見文中寫道:“魏公李密謹以大義佈告天下:楊廣罪惡滔天!即使罄南山之竹,書罪無窮;決東海之波,流惡難盡。願擇有德之人為天下君,仗義討賊,共安天下。。。。。”
原來蒲山公李寬之子李密官至左親侍,隋煬帝見他額頭稜角突出,眼睛白多黑少,就說他眼神詭異,把他的官罷了,李密逃入瓦崗山投奔翟讓。
李淵看畢自語道:“好大的膽量!”言未畢,二子李世民趨入,李淵將檄文遞示。李世民覽畢置檄案上,隨即稟白道:“兒聞李密略取河洛,瓦崗寨盜賊奉他為主,自稱魏公,現在有眾數十萬,為我軍計,不如暫與聯絡,免得東顧。”李淵點頭稱善,便回書與李密約為同盟,書成后遣使持去。
隋煬帝趕走李密后又懷疑到盛郕公李渾身上,先是誣陷他謀反,接着殺身滅族。不久聽說李淵深得將士之心,於是又猜疑起來,派使臣傳召李淵。李淵因為李渾被滅族,不免兔死狐悲,現在突然奉詔,料定隋煬帝不懷好意。李淵無奈之下,便裝出一副病容接見來使,私下裏又拿出大量金銀財寶賄賂使臣,說是自己病重,等病好之後馬上到朝廷覲見。使臣得了金銀,樂得做個人情,到了行宮后便替李淵說了很多好話。
李淵有個姓王的外甥在後宮當差,有一天被隋煬帝撞見,隋煬帝想起李淵便突然問他:“你舅舅為什麼好幾個月不來見朕啊?”王某慌忙答道:“恐怕是病體尚未痊癒吧。”隋煬帝微笑道:“乾脆死掉算了。”王某擔心舅舅安危,連忙寫了封密信寄給李淵。李淵看完信后驚魂不定,可又想不出避禍的良策。
公元617年,李淵被封為太原留守,負責鎮壓農民起義軍。李淵在太原的地位得到鞏固之後,派長子李建成在河東結交英雄豪傑,又派次子李世民在晉陽一帶招攬人才。
李淵的次子李世民是一個非常有膽識的人。他看到父親整天愁眉不展,有天便對父親說:“皇帝昏庸無道,父親何必為他賣命呢?依我之見不如起兵反隋,與天下英雄一起推翻隋朝。”
李淵一聽嚇得顫抖不已,他對李世民說:“你怎能說出這種話來?這叫犯上作亂大逆不道。如果這些話被別人聽到,你的性命就難保了。以後再也不許說這種話了。”
李世民又對李淵說:“您被皇上封為太原留守,可突厥不斷地來騷擾,農民起義軍又人多勢眾,您根本無法保證太原的安全。如果朝廷追究下來,您的處境就非常危險;如果您為了太原的安全立下大功,那皇上就會猜忌您,您的處境會更加危險。所以您想擺脫這種危險,就只有起兵反隋一條路可走。”李淵聽說后猶豫不決。
李淵留守太原,兼領晉陽宮監,裴寂為副。一天裴寂在晉陽宮宴請李淵。李淵認為自己是上司,去也無妨。裴寂殷勤迎接,當有美酒佳肴奉獻。李淵連盡數大觥后,已有五六分酒意。這時門帘一響,走進兩個國色天香的美人來。兩位美人拜見李淵,李淵慌忙還禮。裴寂指引兩位美人左右分坐,重行勸酒。
俗話說酒不醉人人自醉,色不迷人人自迷。李淵也不問明來歷,喝到大醉后便與兩個美人一起睡了。
酣睡多時,李淵才覺得有些醒悟。揉開雙眼一瞧,發現身邊竟有兩個美人陪着。李淵問她姓氏,一美人自稱姓尹,一美人自稱姓張,兩人並稱是宮眷。李淵立即披衣躍起道:“宮闈貴人哪能同枕共寢?我是該死的了。”二美人急忙勸慰道:“主上失德南幸不回,各處已經離亂得很,妾等非公保護,免不得遭人污戮,所以妾等希望託身唐公藉保性命。”李淵頻頻搖首道:“這……這事豈可行得!”一面說一面趨出寢門,恰巧遇着裴寂,李淵一把扯住裴寂道:“玄真玄真!你莫非要害死我嗎?”裴寂笑道:“唐公為何這般膽小?別說收納一兩個宮人,就是那隋室江山也唾手可得呢。”李淵忙答道:“你我都是楊氏臣子,奈何口出叛言,自惹滅門大禍。”裴寂又說道:“識時務者為俊傑,今隋主無道,百姓窮困,四方逐鹿,明公手握重兵,何不乘時起義,弔民伐罪,經營帝業哩。”李淵囁嚅道:“我世受國恩,不敢變志。”裴寂又對他說道:“我昨天讓宮女隨侍您,您現在已經是死罪了,現在朝廷要拿您問罪。您自己看着辦吧。”
李淵只得以尊隋之名起兵,一路上勢如破竹,十一月到達長安。李淵遣使至城下傳諭守吏,願擁立代王為帝。代王楊侑是煬帝孫子,故太子楊昭季兒子,太子早卒遺子三人,長子楊倓封燕王,楊侗封越王,楊侑封代王。越王留守東都,代王留守西京,西京便是長安。李淵的軍隊鼓噪入殿,代王楊侑嚇做一團。李淵下馬趨入,仍以臣禮見代王。代王年僅十三,見他兵刃環庭,只是抖個不住。李淵退寓長樂宮,與民約法十二條,受到城中百姓的熱烈歡迎。所有囚犯多令釋放。
李淵覺得自己稱帝的時機尚未成熟,於是立楊侑為帝,改元義寧,尊楊廣為太上皇。李淵自封為大丞相、唐王,掌握所有的軍政大權。
公元618年,隋煬帝被大將宇文化及和禁軍將士們包圍起來。煬帝非常生氣地問道:“你們實在膽大包天,難道不知道這是死罪嗎?是誰讓你們這樣做的。”
禁軍將士們回答說:“你這個暴君,天下人都對你恨之入骨,希望把你千刀萬剮,我們要殺你,還需要別人帶頭嗎?”宇文化及等人逼煬帝自盡,然後立楊浩為帝,宇文化及自封為大丞相。
李淵聞報不禁慟哭道:“我北面事人,不能往救故主,敢忘哀痛么?”其實他心裏早就高興死了,因為隋煬帝一死,他就可以名正言順地做皇帝了。
這時鎮守洛陽的王世充、元文都等文武大臣也擁立楊侗稱帝。同樣作為隋煬帝孫子的親哥倆被一廢一立。
王世充起初對楊侗頗為尊重,後來和元文都等人發生權力衝突,王世充先下手為強除掉了對手。大權在握的王世充逼迫楊侗禪讓自己稱帝。王世充為絕後患,派心腹殺死楊侗。年僅15歲的楊侗臨死前留下一句千古名言:“願來生不生帝王尊貴之家。”
在大多數人的眼中,楊廣是一個荒淫的富二代,是個昏庸的亡國之君:他弒兄奸母,殘害忠良;他巡遊無度,靡費奢侈;一生亂用民力,徵發數千萬人次,民不聊生。然而他也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實幹家:他平定陳朝,統一天下;他修建東都,遷都洛陽;他開疆擴土,平定吐谷渾,通絲綢之路,迫使突厥分裂;另外他的詩文更是一絕,被歷代名家所稱頌。
“一善固然不能遮百惡,但一罪也不能廢百功。”評論隋煬帝,功就是功,過就是過,功不折罪,瑕不掩瑜。
楊廣生前對教育非常重視,特別注意選拔人才。他在詔書中寫道:“君民建國,教學為先,移風易俗,必自茲始。”為了能夠更好地發現人才,楊廣命令那些負責視察各州的官員,主動尋找文才出眾,或者有特殊才能的人,經過考察之後將他們送到京城。楊廣安排專人組織這些讀書人進行學術辯論,之後給他們排列名次。這樣一來,很多出身寒門的讀書人從此走上了仕途。
楊廣急功近利,葬送了江山,但千百年後,運河兩岸的百姓仍然在享受他的成果。皮日休說:
盡道隋亡為此河,
至今千里賴通波。
若無水殿龍舟事,
共禹論功不較多。
卻說三原有一位文武兼通的才子,名叫李靖,心懷大志,隋朝建國后,他決定前往長安以求報國之路。在長安,他先投到楊素門下,楊素非常怠慢,后與李靖談論一番后,覺得此人很有前途。但他畢竟年老體弱,只想安於現狀,不再有遠大的理想,李靖非常失望。二人談論之時,有位侍女紅拂就立在旁邊,她見李靖氣宇非常,心中暗暗傾慕,於是派門人跟蹤李靖,得知他的住處后,自己便深夜前往。
這位侍女姓張,在戰亂中流落長安,被賣入司空楊素府中為歌妓。因為手執紅色拂塵,故稱作紅拂女。
這晚李靖獨坐燈前,想着白天的事,覺得前途渺茫,正在發悶,忽聽見有人敲門。開門一看,原來竟是白天在司空府里見到的侍女。李靖問她這麼晚來幹嘛?紅拂開門見山地表明心意:願意投奔李靖,伴隨其闖蕩天下。李靖喜出望外,卻又擔心楊素那邊沒法交代。紅拂安慰他說:楊素年紀大了,近來多有侍女逃走,司空府不會追究。
李靖一聽當即應允,二人扮成商人離開長安。司空府找不到紅拂,最終不了了之。
二人在靈食的一處客站歇腳時,遇見了一個滿臉虯髯的人,此人自稱虯髯客。紅拂見他相貌粗鄙,不過卻有一種不凡的氣質,就與他拜為兄妹。三人來到汾陽見到李淵和李世民,交談一番后李世民頓覺相見恨晚,於是請他們三人同到府中商議。李靖與紅拂欣然前往,而虯髯客卻說:“既有主公在此,我當另謀他途。”又說在長安等他二人。
後來李靖與紅拂女到長安找到虯髯客時,發現他竟是一個非常富有的人,不可思議的是,虯髯客一定要把全部家產送給他們,自己僅帶一個行囊遠走他方。二人目送虯髯客遠去,回去以後,清點他家中之物,發現還有兵書數冊。李靖日夜研讀,兵法韜略大大增長。
李淵父子起兵后,李靖幫他們父子平定江南建立大唐。並攻打突厥,活捉頡利可汗,被封為衛國公,紅拂也成了一品夫人。
卻說李淵稱帝后,大臣們提出要征伐東北,李淵感到有些為難!現在東北就剩王世充這個大戶,李淵也明白應該對他發動攻擊,可是派誰去合適呢當然派李世民去比較有把握,可是他不想派,因為很多大臣都在背後議論說,如果沒有秦王就沒有唐朝,好像唐朝是這小子成立的一樣!如果李世民把東北地區解放了,他的尾巴還不翹上天啊!
於是無論誰勸李淵進軍東北,李淵都不想提!隨後李淵派李世民帶兵守着唐朝與洛陽的搭界處,以防王世充與竇建德前來侵犯,並專門交代,沒有我的命令,絕對不能擅自招惹他們!又把李建成派去關注突厥人的動向,也專門交代,只要突厥人不來侵犯,千萬別惹他們!
李淵把國防大事安排妥當之後,又把朝中事務交給蕭瑀全權處理,他自己開始享受人生了!
於是他每天帶着美人在皇家花園裏遊樂,並常在晚上搞文藝晚會,他似乎忘了他表弟楊廣是怎麼死的了!
這天,長安來了個外國文藝團體,聽說演得不錯,李淵就派人把這個團體請進宮裏來表演!
李淵見胡人安比奴跳舞跳得非常優美,一高興就把他封成了散騎侍郎!他還跟着安比奴學習跳舞!他跟安比奴跳舞就像黑熊VS水蛇一樣。大家都說陛下跳得好!其實心裏卻非常噁心!
大臣們對李淵跳舞並不反對,你跳得好不好都無所謂,可你不能提拔一個舞者當侍郎啊,你提拔也沒關係,可是你得先提拔把我們這些功臣啊!我們拋頭顱灑熱血,最終還不如安比奴扭扭屁股,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啊!
大家雖然在背後議論,可是都不敢跟李淵講。因為他們知道,現在的李淵可不是革命初期的那個李淵了,那時候的他胸懷像大海那樣寬廣,現在他的胸懷變得比針尖還小,猜疑、暴躁,好像誰欠了他的江山似的!
禮部尚書李綱是個有責任心的好同志,他感到這樣下去肯定會影響皇帝的聲譽,說不定還會出現嚴重的問題。於是他找到李淵問:“陛下,您不想統一全國了嗎文臣武官都沒有得到提拔,您提拔一個舞男不太好吧!”
李淵一聽非常不高興,他瞪着眼睛厲聲說道:“胡鬧!我不就是封了個演員嗎,如果我連封官的權力都沒有,我還當什麼皇帝啊,乾脆由你來當這個皇帝好了!
看到皇上這種態度,李綱不敢再勸了。他又找到裴寂,讓他勸勸皇上,結果裴寂搖搖頭說:你真是狗拿耗子多管閑事!可李綱就愛狗拿耗子!對這個事情認真起來沒完。
李綱又找到劉文靜,劉文靜卻說裴寂還不如安比奴,安比奴跳舞看着順眼,裴寂拍馬屁一點不好玩。
這天劉文靜和他的兄弟劉文起在家中飲酒。因為自己的地位遠不如昔日的好友裴寂,劉文靜心中有氣。豪飲幾杯后十分傷感,憤怒之情油然而生,他猛然拿起佩刀狂砍柱子,一邊砍一邊說:“你裴寂論學識不如我,論謀略不如我,論功勞還不如我,憑什麼你得到的賞賜比我多,官位比我高,早晚有一天我要殺了你!”
劉文靜的小妾鄭氏,因為數日不得寵,所以對劉文靜懷恨在心,就將劉文靜的酒後狂言告訴在皇宮中當值的哥哥,他哥哥又把這件事告訴皇上。李淵知道后,竟然讓裴寂來審理劉文靜的案子,這是不合常理的。雖然副主審蕭瑀和李綱都認為劉文靜,只是酒後失言,其實並沒有謀反之意。結果裴寂只用一句話,就讓李淵下定決心殺了劉文靜。裴寂說:“劉文靜雖然非常有才,但是性格乖張、陰晴不定,如果留着他,日後一定會成為大患!”
劉文靜和裴寂,從“好兄弟”演變成不共戴天的“仇人”,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們二人跟着李淵起兵成功后,利益分配不均衡。而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裴寂和劉文靜分別成為兩個對立派別的代言人,在兩個派別的暗中較量中,劉文靜首當其衝地成為炮灰。
李淵是“公司”的法人代表,李建成是“公司”的法定繼承人。而李世民是這個“公司”的“候補繼承人”。
劉文靜非常欣賞李世民,他認為在“李氏家族”企業中,只有李世民具有“麒麟之才”!
不但如此,劉文靜還經常在公開場合稱讚,李世民的才能堪比劉邦、曹操。雖說劉文靜的眼光很毒,但他公然將李世民比作西漢開國皇帝劉邦,那你把李淵和李建成比作什麼?難道你想讓李淵直接當太上皇,讓李建成甘心當王爺不成?
從李淵的立場看,把劉文靜留在李世民身邊,就是一個禍害,劉文靜日後一定會慫恿李世民爭奪皇位,所以李淵一定要除掉劉文靜。
雖然李淵承諾過可以免劉文靜兩次死罪,其實不過是空頭支票。如果皇帝想殺你,給你一百張“免死金牌”都沒有用。
李淵除掉劉文靜還有一個用意,就是敲打秦王李世民,警告他不要有什麼非分之想。想不到李淵的敲打,不但沒能震懾住李世民,反而起到了激發的作用。
所以說劉文靜之死,為日後的“玄武門事變”埋下了導火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