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湖廣熟,天下也不足
黑山那邊,袁崇煥正在與后金使團談的不亦樂乎,朝廷那邊也沒有閑着,袁崇煥的奏章在京引起一片波瀾。我^看書^齋俗話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袁崇煥寫奏章,向朝廷詢問,是否繼續進兵,這本身就有些耐人尋味。
內閣看到這份奏章,就了解了,袁崇煥是不打算繼續進兵了,要是袁崇煥他想要繼續進兵,他就不會寫這樣一份詢問的奏章,他只會向朝廷稟報他現在的狀況,至於什麼時候進兵,用兵方略是什麼,前線的將領知道就可以了。
但是內閣的一些大臣還是希望袁崇煥能乘勝追擊,不說平定遼東吧,怎麼也要重創后金軍隊吧。否則朝廷派出這麼多的援軍,耗費這麼多的糧草,是不是有些不值啊。所以這些人傾向於命令袁崇煥繼續東進。
當然了,也有一部大臣,他們也能體會袁崇煥的苦衷。已經保住了黑山,而東進又有諸多的困難,勝負難料,那還不如撤回來,等做足準備,然後在進兵,與后金決一死戰;再說,京城的精銳大部被抽調,京城的安全也是首位啊。
還有就是,朝廷財政,根本就支撐不住了。現今朝廷是四處要錢、要糧。黃河流域,尤其是西北地區,自從天啟中葉起連年大旱,有的地方顆粒無收,百姓窮困以及,而地方官員還一味的催逼錢糧,所以百姓只好鋌而走險,揭竿而起。
在加上自萬曆末年以來,陝西各鎮赴遼作戰的部隊在戰場上潰敗之後逃回老家,但不敢歸伍;而個營的軍官也把這些潰卒堪稱是破壞性的力量,也不讓他們歸伍,反而四處絞殺他們。92zw.com
於是這些敗卒就紛紛落草為寇,搶掠富戶,繼而發展成攻擊官府,甚至於他們也加入到造反的隊伍里。而他們又和普通的民眾不同,他們是受過良好的軍事訓練,有十分的熟悉官軍的作戰方法。
一旦他們加入造反的隊伍后,農民軍的實力開始大增,在加上不斷的有破產的農民加入,他們有了充足的兵員,官軍難以剿滅,於是在陝甘八府四鎮的廣闊地域裏,到處都有武裝暴動,官軍剿不勝剿。
而朝廷財政敗壞,拿不出足夠的賑災錢糧。所以朝廷被逼無奈,只能派遣洪承疇和楊嗣昌這兩個非常有軍事與行政才華的官員到西北任職。西北的叛亂不能在蔓延下去了,否則就完了,所以朝廷只能一方面把洪承疇和楊嗣昌派到西北,一方面有竭盡全力籌措賑災的錢糧。
西北在鬧騰,西南他也不平靜啊。西南的少數民族叛亂從天啟元年開始,一直持續到現在,因為朝廷正全力抗擊后金的進犯,無暇顧及西南地區,所以西南的叛亂才持續這麼長的時間,但是這場曠日持久的叛亂使得朝廷損失巨大,極大的牽扯了朝廷的力量。
俗話說:湖廣熟、天下足。可是眼下朝廷面臨的局面是,即使湖廣熟了,天下也不足。明朝的人口數量,從大明建國時期的六千餘萬增長到超過一億,這幾乎相當於當時世界人口總數的三分之一。
如此巨大的人口數量,需要同樣數量巨大的物質資源來維持,其最基本的就是糧食需求。而這個時期的環境的變化確實不利於農業生產的。嚴寒苦旱造成農業減產,眾多的人口卻需要大量的糧食,而全國又發生多起叛亂事件,朝廷又要加增錢糧。
這就造成了尖銳的矛盾,不過在萬曆末年,這種情況剛開始的時候,因為歷年來還多有存積,情況還不嚴重;可是當歷年的存積告罄,人民的肚子越來越空,而朝廷由於戰事惡化,又要向民眾徵收更多的錢糧的時候,情況惡化了。
由於當時生產力的限制,那時候沒有什麼高產的雜交水稻,而一些耐旱、高產的西洋作物也沒有大規模的普及,這就造成了供需矛盾很難解決。再加上地方的官員,為了完成自己的錢糧任務,不顧民眾死活,只知道催逼錢糧,這使得矛盾變得異常的尖銳,直至部分地方發生民變。
而在朝廷中,一些有抱負、有能力的大臣,他們想盡一切辦法,希望能力挽狂瀾,中興大明。正是由於這些大臣的存在,朝廷現在狀況還沒有到無可救藥的地步,但是情況已經非常的嚴峻了。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內閣不得不同意袁崇煥的想法,在解圍后,不立即東進,京軍回師京師,遼軍回兵廣寧,暫時保持原狀,等朝廷的狀況改善之後,或者你袁崇煥覺得有把握殲滅后金之後,在行東進,平定遼東。
至於說與后金和談,那是萬萬不行。朝廷大軍剛剛取得勝利,不說是大勝吧,但是不管怎麼說,也是將后金軍隊打退,解了黑山之圍,這個時候要是與后金展開和談,朝廷,尤其是內閣不好解釋。
大量的讀書人都知道,就是北宋就因為議和,才亡的國。所以這些人就認為,不管朝廷有多麼大的困難,就是不能與后金議和,一旦與后金議和,那就表示離亡國不遠了,所以不管是崇禎皇帝、內閣還是袁崇煥,都不敢正大光明的與后金有什麼接觸。
袁崇煥的事情解決了,內閣還有一個棘手的問題,河南也出現乾旱的情況了。這根本就是雪上加霜,一個西北已經讓朝廷焦頭爛額了,朝廷每月都從海外購買大量的糧食,以填補糧食缺口,而這個缺口卻在不斷的擴大。
而河南這個地方還已成重要,絕不能讓河南這個地方亂起來。河南北接京畿,南臨湖廣;西面是陝西,東面是安徽、山東。這個地方一亂,那可以說是動搖了朝廷的根本,所以無論如何,也不能讓河南亂起來。
但是朝廷實在是再也拿不出錢糧了,朝廷每年的定額收入才以前四百六十餘萬兩,可是朝廷每年要支出巨額的軍費,還有龐大的官僚行政支出以及宗室及皇家的支出,這根本就是入不敷出。
朝廷只能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巨大的財政赤字,說道開源,朝廷已經全面放開海禁,只要在海關署理衙門報備,在遵守海關署理衙門的規章制度之下,就可以進行海貿;朝廷在無奈之下還鼓勵工商,改革鹽政等等。
然後就是節流,這個方法前朝的皇帝們已經用的差不多了,所以崇禎皇帝能做的只有削減皇宮內太監與宮女的人數,減少皇宮開支等辦法了。不過財政虧空就像無底洞一樣,怎麼也是填不平。